诗画图集 | 诗画云阳之云阳风貌
2023-11-15 来源:华龙网
云阳
云阳风貌。视觉中国

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文艺网、重庆市诗词学会联合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诗词图集》栏目,展示各个区县的长江诗词与最美风情。

诗词欣赏:

杜鹃

唐/杜甫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

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

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

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

【作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注释】

西川:指的是今天的四川西部地区

东川:指的是今天的四川东部地区

涪万:指的是今天的四川绵阳和重庆万州

云安:指的是今天的云南地区

锦城:成都

锦水:流经成都的锦江

【赏析】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以及对道德伦理的推崇。通过对杜鹃鸟的描绘和赞颂,诗人强调了母爱的伟大、生命的可贵以及尊崇自然和传统的伦理观念。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他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杜鹃鸟的特点和习性,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语言特色:杜甫的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这首诗也不例外。他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在字里行间传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杜甫的情感表达十分细腻。他通过对杜鹃鸟的描绘和赞颂,表达了对生命、母爱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同时,在诗歌的最后部分,他也表达了自己身患重病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