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碑
2023-12-27 来源:华龙网

丰年碑

清/龙为霖

渝城西峙江水东,其北磐石卧水中。
石纹龟折各异相,如人如物纷蒙蒙。
或如碑碣长且阔,一一布置胥天公。
江水涸极始一见,百谷穰穰兆年丰。
自汉以来代有纪,惟明所志小异同。
谓弘治间常毕露,西城靡庆翻苦凶。
戒人勿侈吏勿弛,此意良厚词匪工。
乾隆庚申岁二月,忽传碑见适感风。
卧闻古篆不可辨,孤怀遥结心忡忡。
小愈亟命肩舆往,由来八分半朦胧。
汲水渝刷泥沙净,甫识绍兴铁画工。
深镌更冒以铁汁,依稀剥落如蛙虫。
唐碑晋刻浑不见,况觅汉篆久无从。
世间何物能不朽 ,睹兹感叹悲填胸。
其后三秋大有歌,丰年之说良非空。
太守李公为作记,欲佐郡志传无穷。
余亦赋诗并赘跋,挥毫含笑追古风。
一物悲喜顿殊态,情随时变胡强同。
独怪坤维多异事,顽石偏司造化功。
岁甲戍春碑复见,传闻雀跃走儿童。
比年水早叠为患,私心久窃忧爞爞。
得此为吾桑梓庆,坐见盈宁比户封。
同侨把笔争题咏,太平有象吾其逢。

【出处】

选自郑文编着《重庆古迹掌故诗文萃要》第82~83页。参见乾隆《巴县志》卷15 《七古》、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江北县志(1986—1994)》、彭伯通编《重庆题咏录》第 173〜174 页。

【作者】

龙为霖(1689—1756),字雨苍,号鹤坪。巴县(今重庆)人。9岁能文,11岁 入县学,16岁中举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历官云南太和县令、石屏知州。 雍正八年(1730年)摄肇庆司马事,雍正十年(1732年)迁潮州知府。为官时惩奸邪、 均徭役、兴学设教,颇有惠政。善诗文,晩年与同邑周开丰、忠州陈龙崖等结诗社于东 川,极诗酒酬唱之乐。着有《荫松堂诗集》《橐驼集》《读诗管见》《本韵》行世。其《本 韵》集前人之大成,考据精详,颇为当时学者所称道。工书法,真草俱佳,指书尤绝。 《四库全书存目》录有其著述。《四川通志》《锦里新编》《巴县志》有传。按:在重庆,还 有《雍熙碑记跋》,见同治《巴县志》卷4《艺文志•题跋》;《双状元碑》《牛角沱吊殉难 董司马》《春日渡江会饮体仁书舍因游海棠溪诸园抵暮而归》《夏日渝州书院纳凉望隔江山 色二首》《西湖社》《宿香国寺》《相思寺怀古》《游温泉绍隆缙云石华诸山寺五首》《夏日 忆去秋陪高司马觉林寺胜游》,见乾隆《巴县志》;《募修藏经阁引》,见民国《巴县志•文 征上》。彭伯通编《重庆题咏录》收录有《相思寺怀古》《村晓》《偶憩》《梅崖墨竹》《丰 年碑》《雨后闻驱九头鸟》《登涂山澄鉴亭观渝城夜景为寒风所阻怅然有作》《两江争涨》 《春日渡江会饮体仁书舍因游海棠溪诸园抵暮而归》《游温泉绍隆缙云石华诸山寺五首》 《登涂山还憩觉林寺》《宿香国寺》《夏日忆去秋陪高司马觉林寺胜游》《和王明府熊峰造访 九龙别墅四首》《月下登澄鉴亭观渝城夜景》《九龙滩别墅杂诗十首(录七)》《踏青过巴蔓 子墓》《登涂山绝顶》《秋杪陪高守村登城西高亭》《牛角沱吊殉难董司马》《双状元碑》 《西湖池》《莲池》《佛图关》《华岩寺》《夏日渝州书院纳凉望隔江山色二首》。

【注释】

丰年碑:一名“雍熙碑”,又名“义熙碑”。灵石大致位置在今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外江底,今已不现。

盘石:厚而大的石头。比喻稳定坚固。

异相:指奇异的相貌。

蒙蒙:模糊不清的样子。

天公:天。以天拟人,故称。

百谷:谷类的总称。

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弘治:明孝宗朱佑橙年号,1488-1505年在位。

毕露:完全显露。

西成: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

乾隆庚申:乾隆五年,1740年。

感风:指中风。

古篆:汉字的一种书体,包括大篆、小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及秦代,故称。

孤怀:孤高的情怀。

忡忡:心忧的样子。

小愈:稍微康复。

肩舆:亦作“肩舁轿子”。

朦胧:模糊,不清晰。

浦刷:洗刷。

铁画:形容刚劲的书法。

依稀:隐约;不清晰。

剥落:脱落。

不朽:不磨灭,永存。

大有:六十四卦之十四卦。指民以食为天,昌隆通泰,祈求好运之意。

李公:即清乾隆三年(1738年)任重庆知府的李厚望,字澹园。

悲喜:悲与喜。亦谓又悲又喜。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

甲戌: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

雀跃:如雀之跳跃。表示欣喜之极。

焼焼:热气熏蒸貌。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东汉后以“桑梓”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

晁冯:晁指晁公武;冯指冯时行。

蓬蓬:指生机盎然的样子。

【赏析】

诗中描述了渝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碑刻艺术,表达了诗人对渝州的热爱和赞美。

诗的开头两句“渝城西峙江水东,其北磐石卧水中”,描绘了渝州的地理环境,江水环绕,磐石卧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渝州的自然风光。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渝州的石刻艺术,进一步表现了渝州的历史文化底蕴。石纹龟折各异相,如人如物纷蒙蒙”,这些石刻或长或短,或宽或窄,各具特色,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石刻艺术的魅力。

在描述完渝州的地理环境和石刻艺术之后,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渝州的热爱和赞美。“自汉以来代有纪,惟明所志小异同”,这说明渝州的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同时,“小异同”也表明了渝州的文化传承虽然与中原有所不同,但仍然是一脉相承的。

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渝州的祝福和期望。“得此为吾桑梓庆,坐见盈宁比户封”,这说明诗人认为渝州的文化传承和自然风光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希望渝州能够繁荣昌盛。同时,“同侨把笔争题咏,太平有象吾其逢”,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渝州的热爱和期望,希望渝州能够永远繁荣昌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渝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碑刻艺术,表达了诗人对渝州的热爱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