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文艺网、重庆市诗词学会联合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诗词图集》栏目,展示各个区县的长江诗词与最美风情。
诗词欣赏: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李商隐幼年丧父,随母还乡过着清贫的生活。十六岁时,因擅长古文而知名。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阳,结识令狐楚等前辈。“牛党”令狐楚欣赏他的文才,亲自授以今体章奏之学,并给予资助,后又聘其入幕,至开成二年(837年),考中进士,及第后再入令狐楚幕,令狐楚死后,入“李党”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不久娶王女为妻。从此陷入“牛李党争”旋涡,被“牛党”视为“背恩”“无行”。次年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已被录取再遭刷落。会昌二年(842年)应“书判拔萃试”,被授秘书省正字。宣宗即位后,牛党得势,其随即放弃京职,随李党郑亚赴桂海。
后期十几年时间,都漂流各地,为各地幕僚,开始笃信佛教。大中十二年(858年),因病退职还乡,在郑州去世。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其诗构思缜密,多用含蓄象征的手法,精工富丽的辞采,婉转和谐的韵调,曲折细微地去表现深厚的情感。李商隐胸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身处晚唐已无实现抱负的可能。其骈体章奏与哀诔之文因形式瑰丽、情文并茂而在当时极负盛名。曾自编为《樊南甲集》等,李商隐还是晚唐杰出诗人,其诗各体俱有佳作,尤以五七言律绝成就为高,七言律诗的造诣更是上追杜甫而独步晚唐。主要作品有《瑶池》《锦瑟》等。
【注释】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夜雨:晚上下的雨。
涨秋池: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一起剪烛蕊。
却话:重头谈起,重述。
【赏析】
《夜雨寄北》是唐朝诗人李商隐写给亲友的抒情诗。此诗是李商隐在巴蜀时,因与亲友分隔两地,无法相见,而借此诗抒发情感。
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但实际上归期难以确定。此句既回应了亲友的询问,又表达了自己的无奈,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描绘了巴蜀之地秋夜雨涨的景象,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凄美的画面。同时,也寓含着诗人漂泊异乡的苦闷心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之词。诗人想象着与亲友相聚之时,在西窗下剪烛长谈,回忆起巴山夜雨中的离别与孤独。这里“剪烛西窗”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思念之情的经典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