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图集 | 诗画图集之钓鱼城护国门
2023-11-16 来源:华龙网
2
钓鱼城护国门。图:视觉中国

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文艺网、重庆市诗词学会联合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诗词图集》栏目,展示各个区县的长江诗词与最美风情。

诗词欣赏:

鱼城烟雨

清/于成龙
石城遥望碧云端,峭壁荒凉烟水寒。
屈指兴亡几许事,清风明月在江干。

【作者】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朝初年的名臣。他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曾参加乡试并中副榜贡生,但因父亲年迈而未就职,直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十五岁时才以明经谒选吏部,授罗城知县。在任上,他明确保甲制度,鼓励农业生产。康熙六年(1667年),他升任合州知州。后迁任黄州府同知、知府,历任武昌知府(代)、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等职,累加兵部尚书。康熙二十年(1681年),他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奉命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死后遗物仅有破袍一件、盐豉几罐。其灵柩归葬故里时,有数万民众步行二十里,在江边伏地痛哭相送。康熙帝破例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为“清端”。

于成龙善于决狱,以执法严正、不徇私情、正直清廉著称。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他三次被举为“卓异”,所到之处,皆有政声,成为清代循吏的代表人物。康熙帝曾赞谕道:“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史称“闾巷诵其绩,久而弗渝”。百姓呼为“于青天”,民间还流传着“鬼有冤枉也来伸”的歌谣。

此外,他在直隶和两江任职期间,曾组织编写《畿辅通志》《江南通志》。遗著有《于清端政书》等。

【注释】

鱼城:即鱼山,在今山东省东阿县西。

石城:即鱼山附近的石壁城,因山势陡峭而得名。

碧云端: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峭壁:陡峭的山崖。

烟水寒:形容烟雾缭绕,江水寒凉。

屈指兴亡: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世事变迁。

几许事:多少事情,这里指世上的大事。

清风明月:清风徐来,明月高挂,形容景色优美。

江干:江边,河边。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名臣于成龙在遥望鱼山(位于山东省东阿县西)时所写,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同时寓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石城遥望碧云端”,诗人从远处眺望鱼山,将其置于云端之上,显示出山势的高耸。这一句中,诗人用“碧云”来形容鱼山,既描绘了山色的美丽,也暗示了山的高远。

“峭壁荒凉烟水寒”,诗人近看鱼山,描绘了峭壁的荒凉和江水的寒凉。这里的“烟水”二字,既描绘了江面上的雾气,也暗示了江水的冷冽。同时,“荒凉”一词,则更进一步突出了峭壁的凄清和寂寞。

“屈指兴亡几许事”,诗人以屈指计算来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里的“兴亡”二字,是对历史变迁的总结和反思。诗人以极简短的七个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清风明月在江干”,诗人以清风明月来赞美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这一句中,诗人将自然之美与历史变迁的感慨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