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歌三首
明/郑善夫
一
巴东春水锦江来,流人荆吴万里回。
楼船细逐江流去,不见瞿塘浦澦堆。
二
连云不断三危路,雄略犹残八阵图。
巫峡剑门天地险,锦官白帝霸王都。
三
瀼东瀼西花映渠,浣花草堂今有无。
苦忆平生杜陵老,暮年涕泪满江湖。
【作者】
郑善夫,1485—1523,明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注释】
巴东:即巴东郡,是中国古代东汉至唐朝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郡治鱼复县(今重庆奉节县),曾又名永安县、人复县(实为民复县,盖唐朝修《隋志》,避太宗讳所改)。
荆吴:春秋时的楚国与吴国,后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汉初封建的九个同姓诸侯国之一。
滟滪堆:俗称燕窝石,古代又名犹豫石。位于白帝城下瞿塘峡口,因航运障碍,于1959年冬炸除。这块巨石存放在重庆的三峡博物馆中,供人们参观。
瞿塘:亦作“瞿唐峡”,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西蜀门户。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
八阵图: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而创设的一种阵法。八阵由来已久,在三国时期之前便已存在,而八阵图则是由诸葛亮推演兵法所成。八阵图最早记载于《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的正文中,“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巫峡绮丽幽深,以俊秀著称天下。它峡长谷深,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云腾雾绕,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
白帝:即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西端入口。
【赏析】
郑善夫的《蜀中歌三首》是一组以蜀地为题材的诗,通过描绘蜀地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第一首诗中,诗人以“巴东春水锦江来”起兴,描绘了蜀地春水的壮阔景象。接着,诗人通过“楼船细逐江流去”的描写,展现了江流的悠长和楼船的轻盈。最后,诗人以“不见瞿塘浦澦堆”作结,暗示了江流的深远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第二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连云不断三危路”和“雄略犹残八阵图”的描绘,突出了蜀地的险峻和历史的厚重。同时,诗人以“巫峡剑门天地险”和“锦官白帝霸王都”作结,进一步强调了蜀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
第三首诗中,诗人通过对“瀼东瀼西花映渠”和“浣花草堂今有无”的描写,回忆了杜甫在蜀地的生活和创作。最后,诗人以“苦忆平生杜陵老,暮年涕泪满江湖”作结,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和对蜀地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组诗通过对蜀地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蜀地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同时,诗人也通过回忆历史人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韵味和感情的蜀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