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曲
2023-12-28 来源:华龙网

楚江曲

明/杨慎

巫山花已红,楚江波新绿。

两两浣纱人,照影斗妆束。

笑问竹枝词,何如采莲曲。

【作者】

杨慎,1488—1559, 明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翰林修撰。嘉靖初,充经筵讲官,召为翰林学士。大礼议起,上疏力谏,并与王元正等率群僚伏哭,遭廷杖,死而复苏,遣戍云南永昌卫。卒于戍所。慎投荒三十余年,博览群书。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为第一。但援据博而不免有误,又不免窜改古人,假托旧籍,英雄欺人,亦时有之。所撰诗、词、散曲等甚多,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但因僻处云南,故不能如李梦阳、何景明为文坛领袖。另撰各种杂著一百余种。有《升庵全集》。

【注释】

巫山、战国时楚设巫郡。

楚江:即长江。

波,水涌流。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指开春后新涨的绿水。

浣纱,洗衣服。浣纱也代指西施。

妆束,打扮的式样。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今重庆奉节县)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

【赏析】

《楚江曲》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楚江两岸的美景,以及人们在江边的生活。

诗中的“巫山花已红,楚江波新绿”以巫山的花红和楚江的水绿为背景,烘托出春天的气息。诗人用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世界。

“两两浣纱人,照影斗妆束”描绘了江边浣纱女子的生活场景。她们在清澈的江水中浣洗纱布,同时也在水中欣赏自己的倒影,比试着谁的妆容更美。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生活状态,也展示了她们的爱美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笑问竹枝词,何如采莲曲”则是以女子的口吻询问竹枝词和采莲曲哪个更好听。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的趣味性,也展现了女子的活泼和好奇。同时,这也反映了明代诗歌的一种风格,即以民间生活为题材,用平易近人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总的来说,《楚江曲》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江边生活的诗歌,充满了自然的美感和生活的气息。杨慎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