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师南游过三峡见予求施以诗会余忧悲苦恼无
2023-12-28 来源:华龙网

策师南游过三峡见予求施以诗会余忧悲苦恼无

宋/冯时行
策骨寒瘦枯梅枝,梅花开时徵我诗。
我诗悲瘁作无意,借梅代我陈其词。
梅云最先得春意,桃花乱搀作佛事。
千年冷落空自知,今日相看合何似。
迦叶眼睛谁不有,先觉我当为上首。
 普令世界识春光,南枝待入瞿昙手。 

【作者】

冯时行: 宋恭州壁山人,字当可,号缙云。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中,历江原丞,知丹棱县、万州。召对,力言和议不可信,为秦桧所恶。寻被劾罢,自是坐废十八年。桧死,起知蓬州、黎州,为官廉正,用法颇严。擢成都府路提刑,卒于官。有《易论》、《缙云集》。

【注释】

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寒瘦:形容诗的风格冷峻艰涩。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若 香山 之老嫗可解, 卢仝 、 长吉 之牛鬼蛇神, 贾岛 之寒瘦, 山谷 之桀驁,虽各有一境,不学无害也。”

悲瘁:见“ 悲悴 ”。

自知: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南枝:(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双燕》诗:“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鹧鸪词》:“ 苦竹岭 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鷓鴣飞。” 明 吴国伦 《寄远曲》:“ 章臺 杨柳緑如云,忆折南枝早赠君。”

(2).比喻温暖舒适的地方。 唐 清江 《春游司直城西鸕鶿谿别业》诗:“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

(3).借指梅花。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诗:“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官梅尚有无。” 田汉 《赠刘雨岑先生》诗:“南枝如雪馥雄关,又在先生笔底看。”

(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 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国。《周书·杜杲传》:“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覊旅 关中 ,亦当有南枝之思耳。” 唐 储嗣宗 《早春》诗:“踟蹰 歷阳 道,乡思满南枝。” 郁达夫 《自汉皋至辰阳流亡途中口占》:“岂为行吟来 楚 泽,终期结綬到南枝。”

瞿昙:(1). 释迦牟尼 的姓。(2).借指和尚。

【赏析】

诗中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在“策骨寒瘦枯梅枝,梅花开时徵我诗”中,诗人用“策骨寒瘦”来形容梅花的枝干,用“枯”字来形容梅花的颜色,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在“梅云最先得春意,桃花乱搀作佛事”中,诗人通过比喻和对比,突出了梅花在春天最早开放的美丽和独特的魅力。这种美丽和魅力是桃花等其他花朵所无法比拟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在“千年冷落空自知,今日相看合何似”中,诗人通过对比梅花的千年冷落和今日的盛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种思考和感悟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体验。在“迦叶眼睛谁不有,先觉我当为上首。普令世界识春光,南枝待入瞿昙手”中,诗人通过比喻和想象,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这种信心和期望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追求。

这首诗在文学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首诗在文学上被认为是描写梅花和表达内心情感的佳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