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2023-12-28 来源:华龙网

渔父

唐/张志和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作者】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

【注释】

谿:同“溪”。重钓:深水中钓鱼。

槛:轩廊临水的栏干。依依:隐约貌。

鹤发:鹤的羽毛白色,喻老人白发。斜晖:同“斜辉”,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翻:反而。四皓: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传说汉高祖敦聘不至,吕氏用张良策,令太子卑词安车,捐此四人与游,因而使高祖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清除了改立太子的意图。

储皇:即储君皇太子。

【赏析】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芦花在风中飘飞,一位老人在此时选择回家。这位老人就是“南谿”,他选择了钓鱼作为归隐的方式。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秋天的山峦如同一幅翠绿的帘子,而野艇则静静地停靠在岸边,仿佛与云朵相依相伴。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老人在钓鱼的过程中,发现了小径,于是他放下渔竿,悠闲地梳理着白发,面对着夕阳的余晖。这里表达了老人对生活的淡然和从容。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最后一句中,诗人反感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曾经参与储位之争,定是非的做法。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权力斗争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对老人的形象塑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商山四皓的批判,诗人也表达了对权力斗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