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2023-12-28 来源:华龙网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作者】
崔涂(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才子传》说是江南人,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注释】
迢递:遥远。
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在今重庆东部。
羁危:在艰险中羁旅漂泊。
烛:一作“独”。
人:一作“春”。
转于:反与。
僮仆:随行小奴。
飘:一作“漂”。
明日:指新年。
岁华:岁月,年华。迢递:遥远的样子。
【赏析】
首联“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诗人描述了巴蜀山道的遥远和旅途的艰险,以及自己孤独的处境。通过这一联,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颔联“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诗人描绘了山道中夜晚的景象,残雪覆盖在乱山上,孤烛下是一个异乡人。这一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凄凉。
颈联“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亲人渐行渐远,而与旅途中的童仆关系却更加亲密。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助和孤独,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善良和热情。
尾联“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诗人感慨自己不能忍受这种漂泊的生活,期盼着新的一年的到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异乡的无奈。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体会到人生的艰辛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