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万里愁霖
2023-12-28 来源:华龙网

次王万里愁霖

宋/魏了翁

江声砧杵入层楼,预作人閒八月秋。

虹外挂无穷远思,雁声鸣不断新愁。

汉淮赤地不知里,巴蜀青天更上头。

蹇我康时分无策,只祈一饱暂销忧。

【作者】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他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注释】

次:次第,按照顺序。这里指仿效、追和王万里(王象之)的《愁霖》诗。

砧杵:指捣衣声,形容雨声。

层楼:高楼。

预作:预先准备。

挂:寄托。

汉淮:汉水和淮河。

巴蜀:古地名,今四川一带。

蹇:困难,阻碍。

康时:治理国家。

只祈一饱:只希望有一顿饱饭吃。

【赏析】

诗中描绘了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包括江声、砧杵声、秋意、雁声等,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叹和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充分展现了长江诗词的特点。

这首诗是魏了翁仿效王象之的《愁霖》诗而作,表达了作者对连绵秋雨的感伤和对国家治理无策的忧虑。诗歌通过描绘秋雨、砧杵、远思、新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悲凉、愁苦的氛围。同时,作者通过“预作人闲八月秋”、“挂”、“更上头”等词语,暗示了自己对于国家治理的期望和无奈,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和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