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李宗谔先辈除校书郎
2023-12-28 来源:华龙网

贺李宗谔先辈除校书郎

宋/王禹偁

秘省官清住帝乡,春来春榜探花郎。

未吟红药归西掖,且著青衫侍北堂。

射策更期挥健笔,骑驴犹得醉闲坊。

同年佐邑应相羡,衣上芸香杂桂香。

【作者】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大臣。王禹偁世为农家子,9岁能文。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历任成武县(今属山东)主簿、右拾遗等职。献《端拱箴》,又献《御戎十策》,太宗大加称赏。拜左司谏、知制诰,判大理寺。淳化二年(991年)以庐州尼道安诉讼徐铉案受牵连,坐贬商州团练副使,移解州。咸平元年(998年),预修《太祖实录》。时宰相张齐贤、李沆不协,以禹偁议论轻重其间,落知制诰,出知黄州。作《三黜赋》以见志,有“屈于身兮而不屈其道,虽百谪而何亏”之语。咸平四年(1001年),徙蕲州,病卒。王禹偁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为文著书多涉规讽,故不为流俗所容。真宗即位,应诏上疏言五事,系统提出其革新政治的主张:谨边防、减冗兵冗吏、淘汰僧尼、亲大臣而远小人等,开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之先河。他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之先驱,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所著诗文变唐末五代雕绘纤弱之习,亦不为柳开等宋初作家之奇僻艰涩。其诗兼学杜甫、白居易。

【注释】

秘省:指宫廷中的秘密机构,这里指的是翰林院。

帝乡:帝王的居所,这里指的是京城。

春榜:科举考试的春天考试榜单。

探花郎: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

红药:红色的芍药花,这里借指芍药花。

西掖:指中书省,是唐代皇宫中的重要机构。

青衫:指低级官员的服饰,这里借指官职低微。

北堂:指母亲,这里借指李宗谔的母亲。

射策:汉代考试取士的方法之一,由主考官出题,考生在席上作答。

健笔:有力的笔,这里借指李宗谔的才华横溢。

骑驴:借指游玩或闲居。

闲坊:安静的小巷,这里借指隐居之地。

同年:同一年考中进士的人。

佐邑:辅佐县令治理县事。

芸香、桂香:两种香料,这里借指读书时的书香和出仕后的官香。

【赏析】

这首诗是祝贺李宗谔先辈被任命为校书郎的贺诗。这首诗描绘了李宗谔先辈的才华和仕途,包括秘省官清、春榜探花、骑驴醉坊等,展现了长江流域的人文风情和诗词的传统。

首联“秘省官清住帝乡,春来春榜探花郎”写李宗谔在科举考试中成绩优异,被任命为校书郎。接着“未吟红药归西掖,且著青衫侍北堂”写李宗谔虽然被任命为校书郎,但仍然保持低调谦逊的态度,没有去中书省任职,而是选择侍奉母亲。颈联“射策更期挥健笔,骑驴犹得醉闲坊”写李宗谔才华横溢,期待他能够挥洒自如地施展才华,同时享受闲居之乐。尾联“同年佐邑应相羡,衣上芸香杂桂香”写同一年考中进士的人应该羡慕李宗谔的才华和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李宗谔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李宗谔的才华和成就的赞美,以及对他的美好祝愿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