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门
宋/汪元量
赤甲山连白帝山,三巴三峡百牢关。
孤舟行客愁无那,十二峰前十二滩。
【作者】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宋末元初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出生于一个琴而儒的大家庭中。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曾经在狱中探望过文天祥。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出家为道士,获准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汪元量诗多记录国亡前后事,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杜甫,他的诗有“诗史”的称号。他著有《水云集》《湖山类稿》,词集《水云词》。
【注释】
赤甲:红色的甲。亦作“赤岬”。
三巴:古地名。
百牢关:古关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的景色和氛围,包括赤甲山、白帝山、三巴三峡、百牢关等,都展现了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孤舟行
客的愁绪和十二峰前的十二滩,进一步体现了长江流域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赤甲山连白帝山,三巴三峡百牢关。”这两句诗描绘了夔门周围的景色,赤甲山和白帝山相连,气势磅礴,三巴三峡百牢关,地势险要,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这里用“三巴三峡”来形容夔门的险阻,“百牢关”则暗示了旅途的艰险。
“孤舟行客愁无那,十二峰前十二滩。”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孤舟行客,指的是那些独自乘船旅行的人,他们面临着无尽的艰辛和挑战。在十二峰前,有十二滩,这些险滩让行客们更加担忧和愁苦。这里的“愁无那”表达了行客们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夔门的壮丽景色和险阻地形,以及行客们的艰辛和无奈,都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不易和旅途的艰辛。整首诗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