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夔门丁帅赴召(其二)
宋/崔与之
议论方前席,功名早上坡。
去帆瓜蔓水,遗爱生枝歌。
同志晨星少,孤愁暮雨多。
倚风穷望眼,碧色涉平莎。
【作者】
崔与之(1158年-1239年/1240年1月19日),幼名星郎,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广东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中国南宋重臣、学者。崔与之为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初授浔州司法参军。历任广西提点刑狱、金部员外郎、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秘书少监等职,为官廉洁奉公,在淮东练兵抗金,政声卓著。嘉定十四年(1219年)出为知成都府兼成都路安抚使,两年后升任四川制置使。任内安边积财,举贤抚士,使蜀中宁谧。嘉定十七年(1224年)辞官归乡,此后“八辞参知政事,十三辞右丞相”,除端平元年(1234年)为平摧锋军变而暂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外,终不出仕。嘉熙三年(1239年),崔与之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他被称为“岭南儒宗”,所开创“菊坡学派”被认为是岭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流派。又颇有词章造诣,开岭南宋词之始,有“粤词之始”之称。今有《崔清献公集》传世。
【注释】
瓜蔓水:指农历五月黄河水汛。
遗爱:谓遗留仁爱于后世。
同志:志趣相同;志向相同。
晨星:晨见之星。常以喻人或物之稀少。
暮雨:傍晚的雨。
【赏析】
《送夔门丁帅赴召》是宋朝诗人崔与之的一首佳作。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惜别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首先,诗人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功名。“议论方前席,功名早上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横溢、功名早成的赞美。诗人用“方前席”和“上坡”来比喻友人才华横溢,功名早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友人的优秀品质和才华横溢的形象。
其次,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去帆瓜蔓水,遗爱生枝歌。”这两句诗描绘了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不舍之情。“瓜蔓水”和“生枝歌”都是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留恋和依依不舍之情。
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志晨星少,孤愁暮雨多。”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晨星”和“暮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晨星少”和“暮雨多”形成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最后,诗人通过写信寄语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倚风穷望眼,碧色涉平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事业顺利、生活美满。“倚风”和“涉平莎”都是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总之,《送夔门丁帅赴召》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友人的赞美、惜别、思念和美好祝愿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