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郑安阳入蜀
2024-01-04 来源:

饯郑安阳入蜀
唐/骆宾王
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
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
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
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
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
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
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
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魂将离鹤远,思逐断猿哀。
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

【作者】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注释】

折坂:形容坡路曲折。

井络:井,泛指人口密集的地方。井络,地势要冲。

少城:小城。

三巴俗: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泛指蜀地。三巴俗,指蜀地的风俗。

凤野:传说中的凤鸟栖息之地,这里比喻美好的地方。

龙媒:骏马,这里比喻人才。

遗锦:留下的锦绣,比喻美好的事物。

前邑:过去的地方。

鸣琴即旧台:用王褒典故,出自《汉书·王褒传》。王褒为谏议大夫常侍骑都尉,在任蜀郡太守时,政事委托给属官治理,自己则专事弹琴作赋。后因以“鸣琴”指称善于治理的官员。

剑门:山名,在四川剑阁北,是蜀地的门户。

五丁开:五丁开山的故事出自《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伐蜀不识道路,于是造五只石牛,置金牛尾下,扬言牛能屙金。蜀王负力信以为真,派五壮士拉牛回国,为秦开出通蜀的道路。后比喻开山辟路。

海客乘槎渡:槎,竹筏。

双凫舄:双凫舄,双飞之鞋。指隐者或仙人的鞋子。这里比喻作者和郑安阳的友情深厚。

飞去复飞来:形容分别时的不舍和期待再次相见的心情。

【赏析】

《饯郑安阳入蜀》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意是赞美和送别好友郑安阳入蜀行的友情之深和对他的祝福。

诗中描绘了彭山折坂外的景色,表达了骆宾王对君子相聚时的畅怀之情。他认为地虽然是山岳险峻的巴蜀之地,人虽然远离才智出众的百里材,但他对朋友郑安阳仍然怀有敬意和祝福。

诗人描述了郑安阳出行时的迷茫和焦虑之情,自己也在岐路中徘徊。他们之间的友情受到了岁月的磨难,心灵的交流被风烟隔绝,容颜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变迁。

诗人用“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来形容彼此离别,暗示着他们将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追求各自的事业。诗人视送行之情如分割的凤和龙,但他相信友情会一直存在,即使相隔甚远。

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抱歉和思念之情,自称魂将离鹤而去,思绪像断了线的猿猴一样悲伤。唯一能传递他的思念的只有双凫的神奇舟船,飞去又飞来,寄托了友情不断延续且往还的愿望。

整首诗词深情而又不失豪放,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烘托了友情的深厚和被岁月冲刷后依然可贵的价值。通过自然景物和神奇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友情在时空交错中的特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