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江雨夜
2024-01-04 来源:华龙网

巴江雨夜

唐/杨凭

五岭天无雁,三巴客问津。

纷纷轻汉暮,漠漠暗江春。

青草连湖岸,繁花忆楚人。

芳菲无限路,几夜月明新。

【作者】

杨凭(约778-817年),字虚受,一字嗣仁,虢州弘农县(今河南省灵宝市)人,后徙居吴地(今江苏)。唐代诗人、官员。

杨凭于大历中(766年-779年),与弟杨凝、杨凌接连登第,并有盛名,时号“三杨”。唐代宗大历九年(774年),进士科状元及第,屡佐使府。征为起居舍人、左司员外郎,迁礼部郎中、兵部郎中、太常少卿。贞元十八年(802年),出为湖南观察使,永贞元年(805年),徙江西,为政凌厉。元和二年(807年),召还,为左散骑常侍,转刑部侍郎。元和四年(809年),拜任京兆尹,御史中丞李夷简与杨凭素有嫌隙,弹劾其在江西贪赃不法,杨凭因此被贬临贺尉,移杭州长史。元和七年(812年),召为恭王傅分司东都。元和十二年(817年),卒于太子詹事任。

【注释】

五岭:亦作“五领”。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的总称,位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是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月明:指月亮;月光。

【赏析】

《巴江雨夜》是唐朝诗人杨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巴江景色,通过对雁群、客人、春景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思念之情。

首联“五岭天无雁,三巴客问津”,描绘了广阔的地理背景和旅人的孤独。五岭之地天空辽阔,连雁影都看不到,而三巴路上的行客稀少,无人问津。通过“无雁”和“客问津”的描绘,表现了旅途的寂寥。

颔联“纷纷轻汉暮,漠漠暗江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和旅人的感受。傍晚时分,轻雾纷纷,江水漠漠,春色昏暗,旅人的心情也随之沉重。

颈联“青草连湖岸,繁花忆楚人”,通过青草和繁花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同时也表达了旅人对故乡的思念。

尾联“芳菲无限路,几夜月明新”,通过对芳菲路和明月的描绘,表现了旅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尽管旅途漫长,但明月常新,希望始终在前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旅人心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旅途的孤独、寂寥和对未来的期待。诗词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旅人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