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夜
2024-01-04 来源:华龙网
冬至夜
唐/白居易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注释】
苍浪:花白。
心灰:谓心如死灰,极言消沉。
【赏析】
《冬至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被贬忠州(重庆忠县)刺史时所作,整首诗充满了惆怅和心灰意冷,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冬至之夜的景象,寒冷的天气和孤单的心情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同时,通过“今宵始觉房栊冷”这一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其次,诗人通过“坐索寒衣托孟光”这一句,表达了与妻子相依为命的感情。
最后,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思考展开。通过描写冬至夜的景象和心情,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宇宙无穷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思考,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总之,《冬至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歌,通过对冬至之夜的描绘和心情的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学问和品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