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涧
明末清初/屈大均
廿四溪潭汇,惊雷响不通。
如何三峡水,都在一桥中。
白喷炎天雪,寒吹古涧风。
栖贤僧舍外,坐久瀑声空。
【作者】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他的诗学理论以儒家思想为基石,强调诗歌要有高洁的人格追求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在诗歌创作上,屈大均实践了他的诗学理论,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他的代表作有《广东文集》《广东文选》《广东新语》等。
【注释】
廿四溪潭:指的是三峡中的廿四溪流。
汇:汇聚,指廿四溪流的水都流向一个地方。
惊雷:比喻水流声如雷鸣,形容水流急速且量大。
不通:不通畅,指由于水流声太大,使得外界声音无法听见。
三峡水:指的是三峡的水域,是中国的著名水域。
一桥:指的是连接两岸的桥梁,也是指整个桥梁的结构。
白喷:形容水流的洁白如雪。
炎天:炎热的天气。
雪:比喻水流的洁白。
寒吹:寒风吹来。
古涧:古老的溪流,涧是指溪流。
风:形容水流的声音。
栖贤僧舍:指的是栖贤寺,是三峡地区的一座古寺。
外:指寺外。
坐久:坐了很久。
瀑声:瀑布的声音。
空:形容声音逐渐消失。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的作品,描述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自然力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廿四溪潭汇,惊雷响不通。”这两句诗描绘了三峡的壮观景象,廿四溪流汇聚一堂,水流汹涌澎湃,如惊雷般响彻山谷,震撼人心。诗人用“惊雷”比喻溪流的声势,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之势。
“如何三峡水,都在一桥中。”这两句诗则展示了人类的伟大工程与自然力量的对比。尽管三峡水势汹涌,力量巨大,但在人类的智慧和力量面前,它们被驯服并纳入一桥之中,这是对人类智慧和力量的赞颂。
“白喷炎天雪,寒吹古涧风。”这两句诗继续描绘了三峡的美丽景色。白色的水花在炎热的夏日里喷薄而出,宛如雪花纷飞;寒风吹过古老的溪涧,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顽强。
“栖贤僧舍外,坐久瀑声空。”最后两句诗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栖贤寺,这是一个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地方。诗人坐在寺外,长时间地聆听瀑布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宁静。这里的“坐久瀑声空”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静心冥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这首诗以三峡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伟大。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带给了读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