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107

连日来,品质上乘的“寿光蔬菜”端上越来越多的山城市民餐桌。背后有什么样的产业协作故事?本期《渝州瞭望台》为你解读开州和寿光如何“蔬”写东西协作新篇章。

山东寿光——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这片土地,长出了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批发市场。

重庆开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三峡城市核心区等重要组成部分。去年,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落地开州区,打造东西协作市级重点项目和重庆市蔬菜保供基地。

通过协作机制,一粒蔬菜种子,生于寿光,扎根开州,结出一篮东产西移的硕果——通过共建,今年开州预计建成1万亩设施蔬菜、1万亩高山蔬菜;2026年,蔬菜种植面积发展至40万亩,产量70万吨,产值达到50亿元。

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开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开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场项目冲刺

百天吃上“寿光”菜

螺丝椒、水果黄瓜、小番茄……每天1万余斤高品质绿色蔬菜,从渝鲁(寿光)蔬菜产业园,销往全国。入夏来,“开州产”寿光蔬菜进入了采摘旺季。

一株山东寿光螺丝椒的生长周期在百天左右,它的长成故事,却要从去年夏天说起。这是开州全力引进一个市级重点项目,并在百天内实践见效的缩影。

2022年7月26日,山东省寿光市·重庆市开州区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召开。深入探讨和磋商中,两地主政者意识到,鲁渝协作十三年,已经向全面、全域和双向协作迈进,亟需打造一张新名片,培育一项新成果。

“能不能把寿光蔬菜种到开州来?”想法一经萌芽,创业即刻启动。经过反复论证和调研,一个月后,两地正式达成协议——开州引进山东寿光农发集团,和开州湖山集团共同打造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

双方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物资、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发展模式,打造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同步开展蔬菜全产业链标准研制、示范推广和蔬菜品质评价。

农户涂生清在“师傅”带领下学习管理辣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美西 摄
农户涂生清在“师傅”带领下学习管理辣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美西 摄

随后,开州区委书记蒲彬彬牵头,多次召开田间会议,要求全区按照“点、线、面”开展建设行动——其中,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孵化园和科技园两个示范点分别选址临江镇、南门镇。

9月15日,项目正式动工。经过一个多月热火朝天的建设,11月7日,从寿光远道而来的3万株辣椒苗在工人的搬运下,正式培植南门科技园,标志着“寿光蔬菜”在开州落地生根。

在科学管理下,春节前夕,第一批寿光螺丝椒上市,不仅端上开州人民的餐桌,还链接寿光蔬菜统一销售渠道,通过“叮咚买菜”等线上渠道运往其他省市。这距离项目动工,不过百日光阴。

“依托寿光产销服务平台,以 12 小时运输时间为销售半径,开州蔬菜销售可覆盖到重庆中心城区、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甘肃兰州、陕西西安等蔬菜批发大市场,打破传统有限的市场辐射范围。”开州区农业发展中心主任周贤文介绍。

在寿光农发集团蔬菜技术总监冯涛印象中,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将先进技术、生产标准及设施蔬菜解决方案推向全国,在陕西安塞、四川北川、江西井冈山、瑞金等地建设大型蔬菜基地,“开州产”寿光蔬菜的建设速度和推进力度,在全国也实属罕见。

一次理念革新

科学管理“蔬菜树”不稀奇

有一张“番茄树”照片,曾让开州农户涂生清过目难忘。那是多年前,她在农业节目中无意中看到的——一株番茄,树冠竟能覆盖上百平方米,树下能容纳几十人参观休闲。主持人介绍,这株“番茄树”连续收获20年,累计结果6000多斤!

究竟什么样的土壤和肥料,才能培育出这样的蔬菜?涂生清种了半辈子菜,也没想明白。

直到去年,涂生清来到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临江孵化园务工。在这里,寿光来的蔬菜专家们为大棚“盖棉被”,在辣椒地里铺稻壳,用手机数据监控作物长势……一系列操作,让她闻所未闻。

按照管理规范,涂生清学着如何留花、疏果、打枝。与农技人员聊天中,她惊喜得知,原来自己艳羡的“番茄树”,正是寿光蔬菜专家们培育的!

而单株高产背后的“奥秘”,是设施农业的大有可为。

通过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开州产”寿光蔬菜试验品种生长旺、抗性强、品质好。经过测算,每茬农作物亩产值超4万元,种植户亩均收益1.5万元左右。

寿光蔬菜品种扎根开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美西 摄
寿光蔬菜品种扎根开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美西 摄

以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生产的水果番茄为例,亩产量在1万斤左右,预计亩产值达5万元,百亩收益可达500万元。

螺丝椒一茬亩产量可达约1.2万斤、亩均产值5万元,两茬亩均产量2万斤以上、亩均产值约9万元。

涂生清数了又数——一株螺丝椒竟然可以结出五六十个果实!一颗辣椒,最大能长到小手臂长,重近半斤!从小和蔬菜打交道的农民,从没见过这样的效益。在大棚里,她还认了“山东师傅”:“跟着师傅边干边学,技术学会了,以后我们自己也想办大棚搞点产业!”

事实上,涂生清和老乡们的心思,开州区委、区政府早有谋划。

从蔬菜定植到施肥管理,开州都安排寿光农发集团专业技术人员为务工农户讲解示范,还教会了大家如何使用手机查看、操作相关仪器,就是为了传授农户种植技术、激发大家的种植热情,为日后实现“分户经营”打基础。

寿光蔬菜模式,常总结为“六统一分”。即统一基地建设、统一种植茬口、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植保服务、统一品牌打造、统一市场销售,开展分户经营。这些模式的成功复制,将有效实现开州土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段“秘密考察”

田野上张罗“蔬菜盛宴”

这几天,开州蔬菜种植大户范建新的几百个大棚,改造施工热火朝天——按寿光发展蔬菜产业“六统一分”的规范,由开州政府派技术人员和工人,免费实施。

在南门镇,范建新种了十几年蔬菜,规模发展到全区数一数二。但他没有故步自封,心中还时常忧虑。

范建新说,南门土地平整肥沃,气候光照好,自然灾害少,蔬菜品质好。但过去由于宣传力度不大,设施蔬菜不上规模,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两千亩。设施不达标、技术跟不上、没有技术支撑和销售,这些年,倒闭的种植大户已经有三四家。

有一次,临省的客商一天内要收购20吨西红柿。范建新使出浑身解数,也只凑上不到13吨。这桩生意没做成,让他痛定思痛:“开州蔬菜需要一张统一的名片!”

今年,听闻开州引进寿光蔬菜后,一些原有种植户不愿接受大棚改造,范建新却十分积极——主动拆除460个大棚,不要任何补偿。

“我早就考察过寿光来建的新大棚,建设标准非常高,里面有两层薄膜覆盖,外面有自动遮阳网避光,应对极端天气根本不愁!”范建新回忆,那是2022年10月,他第一次走进南门科技园示范大棚,一个棚比老式棚高出一倍,工人在里面作业十分方便,通风排湿也有讲究,宽敞明亮的环境和技术,让老范感觉十分振奋。

蔬菜大棚内小番茄长势良好。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美西 摄
蔬菜大棚内小番茄长势良好。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美西 摄

由于距离近,他没事就从一公里外的基地溜达进园区,悄悄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他发现,由于温光管理得当,这里种植的辣椒和小番茄,比本地上市时间能提前一个月,价格也高出好几倍!

从今年5月开始,开州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的大棚改造项目火热拉开,范建新的园区成为最早一批。

开州还聘请技术员提供“上门”服务,围绕土壤修复、土壤耕作、种苗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采后初加工、秸秆综合利用等种植田间作业环节,开展托管、科技和信息服务。

如今,解决了“不会管、管不好”的难题,按照计划,今年秋天,他就可以种上朝思夜盼的“寿光菜”了!更多大户见状,也积极腾出旧大棚,签字加入改造队伍……

“当前,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首期400亩试验示范项目成功投产运营,优选栽培品种表现良好。”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辉表示,双方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以共建产业园区为抓手,通过品种推广、技术指导、模式创新等手段,全力助推开州蔬菜产业升级,提升开州蔬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开州农业产业振兴。

寿光蔬菜在开州喜获丰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美西 摄
寿光蔬菜在开州喜获丰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美西 摄

【主政者说】

开州区政府副区长邱文军:可复制可推广 助力“寿光菜”在重庆开花结果

立足自身优势及产业基础,开州正打造“一主两辅”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一主”,即以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建设为主体的蔬菜产业发展。对标规划,开州如何将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对此,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对话开州区政府副区长邱文军。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开州和寿光的产业协作如何从单向协作变为互惠互济?

邱文军:2022年,山东省、重庆市决定把寿光蔬菜入渝作为鲁渝协作的优质项目、示范工程并支持开州先行先试,省市各级领导亲力亲为、互访交流、高位推动。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实施,通过全面实行“六统一分”管理,坚持“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推行现代农业订单生产,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构建国有企业与集体经济、农户,投资经营主体与分户生产劳务单体,开州企业与寿光企业多方联动、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群众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外,还可通过盈利分红、承包经营等方式实现再次分配收益。

首期400亩试验示范项目成功运营,今年一季度开州造“寿光菜”高光上市,预计产量达120万斤,不仅获得显著经济效益,还带动周边农户400余人增收,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实现产业协作由“单向协作”向“互惠互济”转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开州如何因地制宜培育成果,将“寿光菜”培育为“开州菜”?

邱文军:202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充分表明,设施蔬菜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近年来,寿光依托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加快从输出蔬菜和技术向输出标准、输出机制、输出体系方向转变,体系成熟、技术先进、多方认可。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农作物品种有很强的地域性,加之气候如有效积温、光照时数、光照强度等方面东西差异巨大,我们始终坚持引进消化与集成创新相结合,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开州特色的标志性成果,使之成为鲁渝协作新征程的新标杆、重庆设施蔬菜产业现代化的探路者。

双方在引进山东蔬菜设施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开州丘陵山地实际,综合使用时间、生产用途等因素,从设施类型、大小、覆盖材料、宜机化、建造成本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良;组建山东、重庆两地蔬菜专家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服务团队,筛选优良品种、集成安全轻简技术和高效生产模式,制定绿色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为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的成功建设,离不开设施蔬菜园区设计、建设、运营,到蔬菜种植、管理、销售的全流程体系打造,真正探索出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为开州、重庆乃至西南地区设施蔬菜园区化建设创造了典型、模式和经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开州产”寿光蔬菜的成功试验,对东西协作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邱文军:“寿光蔬菜”在开州取得良好开局,吸引部分区县来开州考察学习并逐渐推广,为重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易推广的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对“寿光蔬菜”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立足本地、辐射西南发挥了积极作用,将努力打造成全国东西部产业协作“新标杆”。

特别是2023年5月31日召开的山东·重庆东西部协作第十九次联席会议,明确了重庆将与山东携手,突出务实高效,推进高层互动、区县对接、人才交流和社会参与等工作机制迭代升级,不断推动鲁渝双向协作、全域协作、战略协作,在中国式现代化场景中谋划推动鲁渝协作新篇章。在农业农村领域,“开州产”寿光蔬菜的成功试验,将成为一个关键着力点,擦亮鲁渝协作品牌,推动鲁渝协作迈上新台阶。双方更将持续壮大鲁渝协作特色产业园区,加大共育劳务品牌、建设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力度,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携手打造山区库区强县富民标志性成果。

记者手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蔬菜种植面积在3亿亩以上,年产量7亿吨以上。立足资源禀赋,用好协作优势,重庆开州和山东寿光走出一条协作样板之路。

“寿光经验”在重庆的推广,有利于区县拓宽绿色高效农业之路;同时,将重庆中高山蔬菜,打造为寿光蔬菜产业体系中的新亮点,是一场双赢之举。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受益者。在开州,蔬菜产业的打造,让农民看到了土地带来的切切实实的财富,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变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乡村振兴总要求越来越契合。

当然,要办好这场“蔬菜盛宴”,还需要持续发力,从技术创新,到生产创新、组织创新,再到产业提升、市场拓展,将“寿光经验”转为开州成果,因地制宜走出创新之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美西/文

赵军/美编

闫仪/外联

石月/编辑

两江潮涌,渝州葱蔚。取一瓢“治理”之水,品区县幸福之治,探融合发展之势。 瞭望渝州,看见远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全媒体时政栏目《渝州瞭望台》。以区县为样本,以成效洞悉发展之策,以对话论道繁荣之路,见证基层社会治理的提速增效,唱响巴渝大地经济发展的时代合音。读:言之有物的深度报道;看:融媒体多维度的呈现;问:区县主政者权威解答。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