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120

从“背靠背”的两个村,到两个街镇,再到两座城市,川渝毗邻的荣昌和隆昌,正在将“双向奔赴”升华为融合发展。

听说荣昌安富街道普陀村作为主会场要庆“丰收”,隆昌石燕桥镇三合村赶紧组织50余村民,花三天时间拔掉数公里村道的杂草,给好邻居“扎场子”;两个村还合建了智慧猪场等产业项目,以陶艺+“陶”醉为特色的农文旅融合,也成为了各自街镇主抓工作,这一跨区域协作,有一个共享的名称和载体——双昌合作示范园。

荣昌和隆昌这对“兄弟”,抢先落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过短短两年的探索,就在川渝相邻地区协作发展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大跨省农业合作园区之一。

秋风送爽,稻米飘香,华龙网记者深入荣昌并“移步”隆昌,探寻双昌合作,本期《渝州瞭望台》,为你全面解析从“背靠背”到“面对面”的蝶变路径。

荣昌隆昌共庆丰收。荣昌区农业农村委供图
荣昌隆昌共庆丰收。荣昌区农业农村委供图

双向奔赴

咯吱一声,一辆电动摩托停在普陀村搭建的舞台旁,“骑手”围着场地转了半圈,被普陀村党总支书记唐强认了出来。

唐强笑着告诉华龙网记者,“骑手”其实是隆昌三合村党委书记王东,“丰收节”荣昌区主会场设在普陀村,这位“邻省”兄弟伙是悄悄来观摩、帮忙的。

三合村党委书记王东来普陀村帮忙。华龙网记者 曹建 摄
三合村党委书记王东来普陀村帮忙。华龙网记者 曹建 摄

王东有点不好意思:“两个村其实仅相距三百米,选择骑车过来,是因为普陀村需要帮助的话,我一脚油门就能回去张罗了。”

对于三合村方面提供的帮助,唐强仍心存感激:“‘丰收节’荣昌区主会场选择普陀村之后,时间很紧,压力很大,王东书记不仅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还带着三合村50位村民,花了三天时间,拔光数公里村道的杂草,并将沿途的院落和路面清理得干干净净。”

在荣昌和隆昌两地政府部门的紧密配合下,这场丰收节庆典取得了“丰收”,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三合村也来了近千名群众“扎场子”。

两地公办集市。华龙网记者 曹建 摄
两地公办集市。华龙网记者 曹建 摄

初尝甜头,两个村子当即约定,趁着节会的热度还在,多备点农特产品和食材,为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旅游做足准备,把双昌乡村游的口碑打出去。

荣昌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唐传中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告诉华龙网记者:“两个村的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政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此为指引,两省市加强了相邻地区的‘双向奔赴’,双昌合作示范园就是这样发展壮大的。两个村还实现了七统一,统一园区名称、统一主导产业、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政策标准、统一管理服务、统一技术服务,实现了同频发展,也为双昌合作示范园的高质量发展打好了样。”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隆昌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举例说,“双昌”抱团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按照园区即景区的发展思路,两地正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打造基础设施,暑期档共接待了近2万游客。

双陶融合

荣昌是千年陶都,安富街道则是“荣昌陶”的主产地,这里的人们有了更多想法。

就在华龙网记者采访时,重庆双昌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发布了成渝“双昌”·归园陶居项目初步规划方案,将依托安富街道和石燕桥镇所在的双昌合作示范园,全方位、高起点打造农文旅融合项目。

荣昌安陶小镇。华龙网记者 曹建 摄
荣昌安陶小镇。华龙网记者 曹建 摄

荣昌区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具体景观项目和配套设施,还需两地政府部门共同调整、优化,但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将安富陶艺纳入农文旅融合场景中,增强乡村游的辨识度和美誉度。

除了陶艺,两地还在围绕另一个“陶”做文章,这就是参照陶渊明“世外桃源”的美好愿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陶”醉山水田园,体验诗和远方,是双昌合作在农文旅融合板块给出的解题思路,让陶艺+“陶”醉来共同带动乡村旅游。

两地居民在双昌科技馆共同开展民俗活动。华龙网记者 曹建 摄
两地居民在双昌科技馆共同开展民俗活动。华龙网记者 曹建 摄

为了实现“双陶”驱动,在荣昌区委、区政府引导下,双昌合作示范园搭建了由国资、社会资本、集体经济共同参股的运营主体,加速项目的落实和运行,归园陶居就是重要项目之一。

“政府参与规划建设,社会资本才有胆量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村集体也占20%股份,能够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将事情做起来,发展快起来。”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说。

安富陶文化可能会抢走“邻居”的风头?

恰恰相反,石燕桥镇认识到了“陶”字的价值,积极配合“双陶”农文旅融合产品的打造,究其原因,是两地缺乏有影响力的农文旅IP,人流量偏少、吸粉能力弱、消费场景不足。

两地结合陶、夏布等川渝非遗元素和传统农耕文化,建设“休闲+餐饮+住宿+体验”一体化沉浸式文旅载体,才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共荣的最优解。

双农互补

隆昌养黑猪,荣昌养白猪;隆昌获评“中国西部鱼米之乡” ,荣昌则在建设中国畜科城……

荣昌与隆昌在农业领域,有着太多的互补资源,也正在一步步变现。

一座“智慧猪场”,矗立在普陀村与三合村交界处,采用人工智能科学饲养,AI监控生长环境,全园区净化系统也将为猪儿送去优质的食物和水。

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华龙网记者 曹建 摄
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为双昌赋能。华龙网记者 曹建 摄

华龙网记者了解到,智慧猪场由两地政府共同出资金、土地,荣昌猪和内江黑猪都将在此“安家”,这种模式,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和壁垒,整合了两地的资源要素,发挥1+1>2的效应,谋求共同做大做强生猪产业。

“这个政策好,共养一头猪,才能做大做强。”三合村和普陀村村民纷纷表示,“智慧猪场”为养殖户带来了福音,选种育种更精准,智慧养殖提升了效率,产量和销量上实现双丰收。

荣昌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透露,除了生猪养殖,两地还在双昌合作示范园展开了很多优势农业的合作,如坡上猪场油茶(茶园)种养循环、旱地高粱油菜轮作、水田稻渔综合种养等,实现了“生产+科技+加工+服务”一体化发展。其中,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是双昌园区合作的重要支撑,双方建设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构建了“多位一体”的稻渔产业。

稻田养鱼。荣昌区农业农村委供图
稻田养鱼。荣昌区农业农村委供图

普陀村种植大户陈开文就从中得到了实惠,过去主要从事粮油种植和农机推广,随着双昌园区的建设,他看到了商机,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虾稻综合种养产业,年增收数十万元。他还示范、带动很多农户参与进来,一起养虾致富。

依托“虾兵蟹将”,两地相继开发出稻鱼、稻虾、稻蟹、稻鳖、稻鳅等多种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还将联合打造“双昌”稻渔公用品牌,预计到2025年底,提升和新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基地4.4万亩。

除了种养殖,“双昌”还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展开了合作,通过双农互补,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新动能。

双昌合璧

双昌合璧,其利断金。

双昌合作示范园,是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在川渝毗邻地区规划建设的3个跨省农业合作园区之一,2021年3月启动建设,规划面积19.6万亩,其中荣昌10.1万亩、隆昌9.5万亩,总体空间布局为一区、两片:“一区”即先行区,包括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斑竹村,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大佛坎村。“两片”即东北片区和西南片区(辐射区)。

双昌合作示范园区。荣昌区委宣传部供图
双昌合作示范园区。荣昌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荣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进双昌合作,两地建立了三级指挥体系,针对跨省市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不同,双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联合成立由区市分管负责同志任指挥长,相关部门镇街主要同志为成员,村社党总支书记为专班组成员的工作体系,形成了“指挥+运行+反馈”全链条工作机制。

针对因行政壁垒带来的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不高效等问题,双方共同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定期召开会议,共同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卡点。2021年以来,两区市领导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现场办公和专题会30余次、解决问题70余件。建立了“1+2+N”工作群,即两地指挥部成员总群,项目群、专班群两类和多个子工作群,推动指挥部指令直达基层。此外,还建立了“三张清单”反馈机制,对暴露的问题做到闭环落实。

理顺了机制,双昌合作再无壁垒。在此基础上,两地共谋“规划+资源+运营”一体化运作,让投建运管齐头并进;共享“产学研+农文旅+政企农”全方位发展,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双昌合作示范园的生动实践,为两地全域协作打好了样,“双昌”将在工业、科技、人才、交通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协力打造川渝毗邻地区相向发展的“桥头堡”。

荣昌和隆昌从“背靠背”到“面对面”,是一次决定性的“转身”——看到了彼此,更看到了抱团合作带来的希望。

主政者说

荣昌区委副书记龚建海:“点线面”协同推进 强化与隆昌的合作

双昌合作示范园,是川渝两省市探索毗邻地区发展的样板,也是荣昌和隆昌两座城市打破壁垒实现共享、共赢的范例。荣昌区委副书记龚建海在接受华龙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昌将进一步展开“三农”合作,共同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画卷。

华龙网:大力推进“三农”工作,为荣昌带来了什么?

龚建海:长期以来,荣昌区委、区政府始终心怀“国之大者”,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实施,有力团结广大农民朋友和各方力量深耕“三农”事业,共同绘就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抓好“三农”,我们产业平台更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区域性生猪种业创新基地加快建设,“农数谷”纳入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打造,以荣昌猪为主导的“1+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华龙网:“双昌”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龚建海:我们合作范围更广,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示范园区为核心,深化与隆昌等友邻地区合作,形成川渝农业领域合作示范,带动全区毗邻四川10个镇街深化跨区域协作,形成“点线面”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我们产业链条更长,形成了生猪保种育种、高效种养、肉类和粉条加工、优质农产品出口贸易、生猪大数据及农文旅融合等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超过150亿元。

华龙网:如何实现以“农”为本,助力现代化新荣昌建设?

龚建海: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荣昌的起步之年,希望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朋友们,进一步倡导重农、爱农社会风尚,进一步厚植“三农”情怀、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强化措施、深耕“三农”事业,用丰收愿景激励前行,用务实行动点亮未来。要坚持系统思维,紧盯特色优势和短板不足,系统做好规划制定实施、产业体系构建、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农村改革、人居环境改善等各方面工作,更有效地激活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全链条、全方位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同,深化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画卷。

记者手记:

重庆荣昌和四川隆昌,曾经“背靠背”各自谋生,却如今“面对面”抱团发展,打破了地理上的边界,实现了心理上的融合。两地依托共建、共享的双昌合作示范园区,实现了共赢,以此为范例,为两地更多领域的相互合作奠定了基础。

华龙网那个记者采访发现,无论是“智慧猪场”,还是农文旅融合项目,地区的“边界”已然模糊,“双昌”为标识的“双向奔赴”故事不断续写,两地转过身来,发现最好伙伴原来就在身边,这充分说明,一个好的政策,能够带来生产力的提升。

华龙网首席记者 羊华/文

记者 曹建/外联

赵军/设计

董霞/编辑

两江潮涌,渝州葱蔚。取一瓢“治理”之水,品区县幸福之治,探融合发展之势。 瞭望渝州,看见远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全媒体时政栏目《渝州瞭望台》。以区县为样本,以成效洞悉发展之策,以对话论道繁荣之路,见证基层社会治理的提速增效,唱响巴渝大地经济发展的时代合音。读:言之有物的深度报道;看:融媒体多维度的呈现;问:区县主政者权威解答。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