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上“新”④ | 继往开来 老字号的新未来与新远方
2024-04-10 14:53:34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一把刻刀,雕出精湛艺术;一双巧手,追寻原始味道,经过历史洗礼的老字号,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对传统技艺的精益求精,成为许多人挥之不去的记忆情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传承创新,作为新时代的重庆老字号,他们在保留匠心工艺的同时,驱动创新产品迭代、焕变经营模式,令老字号绽放耀人光彩。
楠山坊木雕:
文创新品 为传统技艺注入新活力
从设计、取材、凿刻、打胚、修光、打磨……经过多道工序,一块平淡无奇的木头,历经成百上千次不断重复雕刻打磨,将变成了一件件造型精美别致,可携带、可装饰的木雕艺术品,这位有着精湛技艺的女子就是——陈氏木雕第四代传人陈用丽。在她那些精雕细琢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古韵的魅力。
楠山坊木雕品牌于1965年创立,陈用丽从小就帮父亲拉锯打下手,耳濡目染下便跟随父亲学习木雕及佛雕技艺,如今已从艺20多年。“木雕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工艺流程繁复,容不得半点马虎。”陈用丽介绍到,楠山坊木雕是一家以纯手工雕刻并研发、制造、销售的综合性文化艺术企业,以金丝楠木为原材料制作的作品,纹理细腻、流光溢彩,其散发的独特香气有醒脾祛湿、安神静气等功效,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及收藏价值。
“在传承中要融合新的时代特色。”陈用丽认为,做出来的产品要被市场认可,老手艺吸收现代工艺理念,才能碰撞出新的火花。“我们每个月开发新品,打造更多适合市场的文创产品,例如木雕作品‘独钓中原’”。据介绍,“独钓中原”是以合川钓鱼城为题材,将钓鱼城上的护国门融入作品中,以此为载体讲好重庆故事、中国故事,为产品注入文化生命力,赋予文化价值。
在陈用丽的带领下,团队生产的木雕产品也逐渐得到消费者的好评,销量源源不断,业务发展从木雕、佛雕、古典家具,到开发实用新颖文创产品的版图上。
黄大嫂红豆腐:
多线发力 家乡土特产飞出大山
“原来红豆腐是这么制作的。”“好香!稀饭加红豆腐绝配。”近年来,不少消费者走进永川红豆腐博物馆,参观红豆腐生产车间、了解红豆腐制作流程,给豆腐裹满特制辣椒面并装罐,亲身体验红豆腐匠心制作工艺。
“新鲜有趣的互动体验,在形式上符合当代年轻消费者的特性,实现了对消费者路径的精准触达。”永川区宗盛食品厂总经理黄能平认为,创办红豆腐博物馆,将匠心带进课堂,展示红豆腐的制作技艺和发展历程,能扩大品牌影响力,是公司创新布局的关键一环。
多年以前,黄大嫂红豆腐还只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祖辈们能靠做红豆腐增加一些收入。黄能平同永川来苏镇大双庆村的年轻人一样,早早外出务工,远在外地的她还是不时怀念家乡的味道,所以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老家,发展家乡土特产,开始接手“家族手艺”红豆腐。
以质为先,倚老塑新。宗盛食品厂建立了“大豆种植——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线上线下结合销售”的完整商业链条。据了解,为加强红豆腐品质,宗盛食品厂开始实行技术改革及毛霉菌研发,并细分成16道工序,在簸箕中长出毛霉后装入老坛中后期发酵12个月后销售,其口感细腻化渣,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保鲜剂的情况下可存放18个月。
“立足现有市场,打开未开发的市场,以线上+线下博物馆+种植基地相结合的直播形态,提升线上增量。”黄能平表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商销售愈演愈烈,宗盛食品厂豆腐越做越“香”。如今,不仅仅是重庆及周边市场,黄大嫂红豆腐还远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在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建立“黄大嫂”红豆腐线上销售平台,孵化20余个网络品牌,年销售农产品600余万元,培养网络主播30余人,带动电商创业700余人。
相关链接:
老字号上“新” ③ | 跨界融合 多跨场景 重庆老字号跨出新天地
文/胡君寒 黄文静
图/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胡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