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皮毛作为西北重要的畜牧产品①,对西北地区畜牧业乃至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天津的开埠通商,大量西北皮毛通过天津出口美英等国,有力地推动了西北皮毛业的发展。关于近代西北皮毛贸易及其影响问题的研究,已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三方面:第一是总体研究了近代西北皮毛贸易情况,其中钟银梅主要研究了近代西北皮毛贸易的兴起发展情况、贸易影响及特点等问题,渠占辉专门研究了近代西北羊毛出口量、影响羊毛出口的因素等问题,黄正林则详细研究了近代西北皮毛产地、皮毛市场的兴起和市场结构问题;第二是研究了近代西北皮毛运销问题,学者们研究了西北皮毛在抗战前的具体购销情况、运输路线及方式、抗战时期甘肃羊毛运输路线的变化等问题;第三是研究了近代西北皮毛贸易的外向化及影响问题,学者们深入分析了近代西北皮毛贸易对西北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尤其是樊如森详尽研究了抗战前天津的开埠对腹地经济外向型发展的影响,其中天津开埠对西北地区的皮毛生产、流通、出口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学者们的上述研究成果大大拓宽了该问题的研究范围,加深了该问题的研究深度。当然,上述研究也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首先,研究时间段集中于研究1937年以前西北皮毛贸易及其影响,而对抗战时期西北皮毛贸易情况的研究则相对不足;其次,关于抗战时期西北皮毛贸易对战时大后方经济影响的研究则更为薄弱,裴庚辛《搞战时期甘肃水烟羊毛的输出线路变迁》一文对甘肃羊毛输出线路变迁带来的影响问题有十分简要的论述,但没有展开研究。钟银梅的硕士论文总体论述了近代甘宁青地区皮毛贸易对当地民族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但对战时西北皮毛贸易变化造成的影响的研究也非常薄弱。
有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抗战时期西北皮毛的贸易路线变迁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西北皮毛贸易对战时大后方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以揭示抗战时期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特殊性,并从中管窥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
一、战时西北皮毛贸易路线的变动
我国羊毛及皮货主要产地为西北各省,尤其以甘肃、宁夏、青海产量最大。新疆与内外蒙古次之,川康、东北、华北更次之。至于战时西北皮毛年产量的具体数量,各方所发表的统计数字,多未能相合。一般而言,西北陕、甘、宁、青四省羊毛总产量至少在1900万斤以上。皮毛作为西北地区主要的畜牧产品,抗战爆发前,西北皮毛大量运往天津出口。1936年全国羊毛出口量为16076486公斤,其中来源于西北甘肃和青海两省的羊毛约占45%。至于具体外销路线,战前西北皮毛主要通过黄河运至包头,再通过平绥铁路运至天津出口美英等国,其中黄河水运以皮筏运输为主。以绒毛输出为例,西北盛产羊绒和驼绒,多通过包头转天津出口,“各地绒毛数量运集包头者,每年约在一千五百万余斤,连同绥远与张家口集中者,共约五千万斤,除本地销售少许外,大部均运往天津转出口海外,销往英美德西洋各国购买者,约三分之二,销往日本者约三分之一”。除了这条外销路线外,战前甘肃所产皮毛还部分“由平凉沿西兰公路运赴陕西,转陇海平汉北宁等铁路抵达汉口或天津出口”。此外,深居西北腹地的新疆,由于地缘和政治关系,战前新疆与苏联关系十分密切,新疆所产皮毛大部分则是出口苏联。新疆出口苏联运输路线主要通过北疆的塔城、伊犁等城市运至巴克图或霍尔果斯出口到苏联,南疆通过喀什噶尔出口苏联。另外,新疆也有小部分皮毛通过驼运由迪化经镇西、蒙古草地运至绥远,再通过平绥铁路运往天津出口美英等国。
由于战前西北皮毛外销路线主要是通过黄河水运运至包头再运往天津出口,因此,西北皮毛市场主要沿黄河分布。战前西北甘宁青三省境内的羊毛市场分为产地市场和转运市场,产地市场为牧民或农民出售羊毛形成的市场,转运市场为由产地市场收集羊毛后转运至终点而形成的市场。西北羊毛产地市场主要有青海的湟县、上五庄、鲁沙尔、拉卜楞、大通、贵德、同仁,甘肃的甘州、河州、凉州、洮州、定远营,宁夏的花马池、中卫、永登等,转运市场有甘肃的平凉、靖远、兰州、张家川、西峰镇,青海的西宁。上述产地市场和转运市场中,湟县、贵德、西宁、洮州、兰州、靖远、中卫等位于黄河沿岸。而包头则成为了战前西北皮毛转运中心,据统计,1929年至1933年间包头羊毛输出量分别为15280吨14110吨、11200吨、9080吨和11840吨,五年总输出量为61510吨。
抗战爆发以后,由于天津和包头的陷落,西北皮毛改为运往兰州出口,因此,抗战时期西北皮毛外销路线变化很大。如甘肃靖远,位于兰州东北一百二十公里,据1940年11月调查,靖远该年有羊20.94万头,其中绵羊15.7万头,占总量的75%,山羊5.23万头,占25%。所产羊毛分春毛和秋毛两季。抗战以前,靖远所产羊毛大部分通过陆路或水路经过包头转天津销往国外。抗战爆发以后,“羊毛之输往包头转天津出口者,今已变为运往兰州出口矣”。具体讲,抗战以前,甘肃羊毛外销路线如下所示:甘肃各羊毛市场———宁夏———石嘴子———包头———归化城———张家口———天津。”抗战以后,天津陷落,甘肃羊毛一度转销汉口和广州,但很快汉口和广州相继失守,羊毛销售陷于停顿状态。随后国民政府与苏联达成易货贸易协定后,“羊毛改循西北国际路线,而运往苏联,”其运输路线如下所示:甘肃各地市场———兰州———猩猩峡瑏瑠。西北的青海、宁夏和陕西所产皮毛的战时外销路线也汇集兰州后沿西北公路运往猩猩峡交给苏联。
战时西北所产皮毛除了通过甘新公路或甘新大道外销苏联以外,也内销川陕各地,运销路线变化不大。如甘肃夏河和陇东两区所产内销羊毛汇集兰州后,“由兰州沿兰广、西兰、川陕等公路线运销川陕”,其中陇东地区的平凉、固原、海原、环县、镇原、宁县、合水、庆阳、定边和盐池所产羊毛汇集平凉和西峰镇后,再销往陕西的西安、宝鸡或泾阳。而夏河区羊毛则主要销往四川松潘地区。为更直观显示抗战时期西北皮毛运输路线变迁情况(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