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来源:重庆瞭望微信公众号2023-06-0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强调“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这为我们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6月5日,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明确要在规模能级、创新赋能、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空间布局、企业主体升级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制造强市迈出重大步伐。

重庆制造业发展门类齐全、底蕴深厚、基础良好,可以说“家底”丰厚,但与东部沿海先进省市相比,综合竞争力、产业转型升级、质量效益水平仍有不小差距;产业链供应链、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等领域存在不少短板弱项。

制造业是重庆的“家底”。制造业发展,关乎全市的经济命脉和未来命运。因此,推动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迭代升级,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乃当务之急、大势所趋。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重庆一企业技术人员在装配车间监控焊接机作业。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对于自家“家底”,不仅要心中有数,更要心中有“度”。

这里说有“度”,不仅要看到优势,更要看到不足,不能关起门来当“好学生”,而是要放眼全国,特别是要站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检视重庆制造业存在的短板和问题。

优等生不够强。好比在自己班级里,成绩不错的孩子还不少,但放到整个年级中,却鲜有出类拔萃的。

谈到重庆制造业,近年来有“全国8辆汽车1辆重庆造,3台笔电1台重庆造”的说法,但总体来看,综合竞争力不强,集群能级不高,“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比如,2022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万亿元,横向与广东、浙江、湖南、四川等省份相比,差距明显;而纵观全市,尚无规模上万亿的产业集群,规模上千亿的产业集群仅6个。

尖子生数量偏少。尖子生数量偏少的具体表现,就是市场主体竞争力总体较弱。2022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上榜重庆企业仅10家、且排名均在100名以后,远少于广东76家、浙江42家、四川17家的水平。

单从账面看,重庆企业数量已突破“百万大关”,但数量只是衡量标准之一,不能反映全部事实。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目前,重庆企业“星多月少”的问题依然突出,“专精特新”企业不多,“头雁”企业较少,年营收超过千亿元的企业也仅有长安、广达2家。

创新力跟不上。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目前来看,重庆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体量小,创新研发投入不足。实际上,重庆规模工业研发投入还不到广东的六分之一、江苏的五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一,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够强、后劲不够足。

除此之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滞后、质量效益水平不高、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等,也是当下重庆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可以这么说,推动制造强市建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尚须“爬坡过坎”。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员工检测“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制造业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未来五年,是重庆制造业跨越新关口、培植新优势、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庆不妨“腾笼换鸟”与“扩笼引鸟”双管齐下。

不少城市和地区通过“腾笼换鸟”,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但相比于上海、深圳等东部沿海制造业强市,重庆有相对丰富的土地、空间、资源来承载各类制造业和上下游产业链,在“腾笼换鸟”的同时,还可以“扩笼引鸟”,吸引各类制造业企业扎根山城,共同转型升级,合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院长曹华军教授看来,重庆制造业优势比较明显,短板也比较突出。优势在于重庆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拥有长安汽车、中国兵装、中船重工、重庆机电集团、中冶赛迪等创新优势企业,在特定领域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

短板主要表现在汽车和电子信息两大万亿规模产业技术创新贡献度不大,尚未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和竞争优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主要以生产代工产业为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容易陷入“转移一代,生产一代、落后一代”的窠臼,亟待逐步走向“生产一代、消化一代,创新一代”良性态势,掌握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形成主体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于如何推动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曹华军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制造高质量发展的趋势: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重庆要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做强做大,关键是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转型,要加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产业创新服务能力,加快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发展平台,为重庆制造业高端化升级、智能化转型、绿色化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梁平一企业工人查看生产的电子芯片。刘辉 摄/视觉重庆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是无的放矢,而是要唯实争先、埋头苦干,全力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做好加法。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对重庆来说,不能贸然丢掉传统制造业,在巩固其优势地位基础上,要持续集聚优质项目,大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实现制造业能级跨越。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即: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升级打造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创新打造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聚焦未来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培育壮大18个“新星”产业集群。做好减法。重点减去“两高”“两低”项目。推进“亩均效益”改革,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低产出、低效能的企业,要逐步优化转型,腾出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引导资源要素向优质区域、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聚集。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西南铝生产线。郑宇 摄/视觉重庆

做好乘法。发挥数字化对制造业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标志性场景应用,夯实数字化基础支撑,塑造重庆“数字重庆·智慧工业”新名片。

做好除法。除掉阻碍企业发展的各类问题障碍。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靠企业,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政务服务,迭代升级助企纾困政策体系,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用工、物流等难题,强化招商引资,打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难点、堵点、痛点,让企业能够一心一意谋发展。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制造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重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更是重庆“抗压起势”、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接下来,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奋力交出制造强市高分报表,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更大的重庆力量。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2023-06-06 11:37:21 来源: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强调“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这为我们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6月5日,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明确要在规模能级、创新赋能、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空间布局、企业主体升级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制造强市迈出重大步伐。

重庆制造业发展门类齐全、底蕴深厚、基础良好,可以说“家底”丰厚,但与东部沿海先进省市相比,综合竞争力、产业转型升级、质量效益水平仍有不小差距;产业链供应链、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等领域存在不少短板弱项。

制造业是重庆的“家底”。制造业发展,关乎全市的经济命脉和未来命运。因此,推动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迭代升级,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乃当务之急、大势所趋。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重庆一企业技术人员在装配车间监控焊接机作业。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对于自家“家底”,不仅要心中有数,更要心中有“度”。

这里说有“度”,不仅要看到优势,更要看到不足,不能关起门来当“好学生”,而是要放眼全国,特别是要站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检视重庆制造业存在的短板和问题。

优等生不够强。好比在自己班级里,成绩不错的孩子还不少,但放到整个年级中,却鲜有出类拔萃的。

谈到重庆制造业,近年来有“全国8辆汽车1辆重庆造,3台笔电1台重庆造”的说法,但总体来看,综合竞争力不强,集群能级不高,“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比如,2022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万亿元,横向与广东、浙江、湖南、四川等省份相比,差距明显;而纵观全市,尚无规模上万亿的产业集群,规模上千亿的产业集群仅6个。

尖子生数量偏少。尖子生数量偏少的具体表现,就是市场主体竞争力总体较弱。2022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上榜重庆企业仅10家、且排名均在100名以后,远少于广东76家、浙江42家、四川17家的水平。

单从账面看,重庆企业数量已突破“百万大关”,但数量只是衡量标准之一,不能反映全部事实。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目前,重庆企业“星多月少”的问题依然突出,“专精特新”企业不多,“头雁”企业较少,年营收超过千亿元的企业也仅有长安、广达2家。

创新力跟不上。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目前来看,重庆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体量小,创新研发投入不足。实际上,重庆规模工业研发投入还不到广东的六分之一、江苏的五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一,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够强、后劲不够足。

除此之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滞后、质量效益水平不高、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等,也是当下重庆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可以这么说,推动制造强市建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尚须“爬坡过坎”。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员工检测“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制造业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未来五年,是重庆制造业跨越新关口、培植新优势、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庆不妨“腾笼换鸟”与“扩笼引鸟”双管齐下。

不少城市和地区通过“腾笼换鸟”,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但相比于上海、深圳等东部沿海制造业强市,重庆有相对丰富的土地、空间、资源来承载各类制造业和上下游产业链,在“腾笼换鸟”的同时,还可以“扩笼引鸟”,吸引各类制造业企业扎根山城,共同转型升级,合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院长曹华军教授看来,重庆制造业优势比较明显,短板也比较突出。优势在于重庆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拥有长安汽车、中国兵装、中船重工、重庆机电集团、中冶赛迪等创新优势企业,在特定领域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

短板主要表现在汽车和电子信息两大万亿规模产业技术创新贡献度不大,尚未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和竞争优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主要以生产代工产业为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容易陷入“转移一代,生产一代、落后一代”的窠臼,亟待逐步走向“生产一代、消化一代,创新一代”良性态势,掌握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形成主体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于如何推动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曹华军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制造高质量发展的趋势: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重庆要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做强做大,关键是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转型,要加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产业创新服务能力,加快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发展平台,为重庆制造业高端化升级、智能化转型、绿色化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梁平一企业工人查看生产的电子芯片。刘辉 摄/视觉重庆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是无的放矢,而是要唯实争先、埋头苦干,全力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做好加法。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对重庆来说,不能贸然丢掉传统制造业,在巩固其优势地位基础上,要持续集聚优质项目,大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实现制造业能级跨越。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即: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升级打造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创新打造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聚焦未来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培育壮大18个“新星”产业集群。做好减法。重点减去“两高”“两低”项目。推进“亩均效益”改革,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低产出、低效能的企业,要逐步优化转型,腾出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引导资源要素向优质区域、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聚集。

重庆瞭望 | 33618 重庆制造新密码
▲西南铝生产线。郑宇 摄/视觉重庆

做好乘法。发挥数字化对制造业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标志性场景应用,夯实数字化基础支撑,塑造重庆“数字重庆·智慧工业”新名片。

做好除法。除掉阻碍企业发展的各类问题障碍。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靠企业,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政务服务,迭代升级助企纾困政策体系,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用工、物流等难题,强化招商引资,打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难点、堵点、痛点,让企业能够一心一意谋发展。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制造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重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更是重庆“抗压起势”、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接下来,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奋力交出制造强市高分报表,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更大的重庆力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代修凤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