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为四川凉山彝区儿童插上逐梦的翅膀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为四川凉山彝区儿童插上逐梦的翅膀

来源:央广网2019-06-03

央广网凉山6月3日消息(记者贾宜超)作为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学前儿童普通话普及程度低的问题成为了当地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为此,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去年5月在凉山州启动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一年时间,这项行动已惠及11.28万名幼儿,幼儿学说普通话效果初步显现。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的姐把哪打村幼教点。在这里,可爱的小桌椅和板凳,各种贴纸画,将干净整洁的幼教点教室布置的充满了童趣。小朋友们正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做游戏,在快乐玩耍中学习普通话。

“叔叔好。”见到陌生人,小朋友们毫不怯生,主动用普通话跟记者打招呼。“我叫吉能小飞,今年5岁了,我最喜欢唱歌跳舞。”年纪稍大一点的小朋友吉能小飞还向记者作起了自我介绍。

和吉能小飞一样在这个幼教点学习普通话的,还有28名平均年龄在4岁左右的彝族幼儿。21岁的辅导员罗英告诉记者,刚来幼教点时,大多小朋友才3岁,说话都不利索,更别提说普通话了,一年来孩子们发生了很大变化。罗英说:“小朋友刚来幼教点的时候都很害羞,很胆小,不会说汉语,别说是普通话了。四五个月时间,小朋友就能说基本的普通话,会主动跟人问好。现在小朋友们也更讲卫生了,来之前都没有洗脸洗手的概念,现在每天都会洗的干干净净的来到幼教点。”

据了解,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群众习惯使用彝语交流,相当一部分彝族青壮年听不懂汉语,外出就业困难。而彝区农村绝大部分学前儿童更是从出生就处于纯彝语的母语环境中,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他们在进入义务教育后,听不懂、跟不上,学习效果不理想,升学就业都受到影响。

为切实发挥普通话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帮助民族地区提高学前教育阶段普通话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2018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凉山州启动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切实帮助学龄前儿童学会普通话,打牢今后学习和与外界沟通的语言基础。

“小时候我不会普通话,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的老师在讲什么,所以那时候我的成绩也很差。”作为辅导员的罗英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罗英说,也正因如此,她从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没有选择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去,而是选择回到了家乡。她觉得家乡更需要她,也更适合她,而自己是在从事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

在这个位于贫困山村的幼教点,罗英不仅每天会使用电视机,播放器来教学,还会用到专门针对凉山彝区小朋友“学前学普”开发的教学软件。同时,通过当地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罗英教学的技巧和水平也在一天天熟练和提高。“看着这些孩子从淘气变得乖巧,好习惯慢慢养成,普通话越来越流利,我就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罗英说。

学前学会普通话,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孩子背后的一个个家庭。看着孩子普通话越说越好,性格也越来越开朗,昭觉县洒拉地坡乡村民、吉能小飞的妈妈阿子伍呷感触很深。阿子伍呷告诉记者,她自己曾经有过一次外出打工的经历,因为不会普通话处处不方便,也不好找工作,所以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讲好普通话。“小飞普通话越讲越好,每天回家都兴奋地告诉我今天学到了什么,然后还一句一句教我,小飞更懂事了。”阿子伍呷说。

在大凉山一个个幼教点,像阿子伍呷家庭这样的故事处处皆是。随着“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学会了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同时这又促进了家长们要主动送孩子到幼教点学习。

目前,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第一阶段的试点工作已在11个深度贫困县及非贫困县民族乡镇的2724个村级幼教点实施,共惠及幼儿11.28万人,第二阶段将于2019年9月在全州范围全面推广,实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全覆盖。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最终目标,是让凉山49.82万名学前儿童学会普通话,从而照亮孩子们的成长道路。”凉山州州长苏嘎尔布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为四川凉山彝区儿童插上逐梦的翅膀

2019-06-03 09:59:00 来源: 0 条评论

央广网凉山6月3日消息(记者贾宜超)作为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学前儿童普通话普及程度低的问题成为了当地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为此,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去年5月在凉山州启动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一年时间,这项行动已惠及11.28万名幼儿,幼儿学说普通话效果初步显现。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的姐把哪打村幼教点。在这里,可爱的小桌椅和板凳,各种贴纸画,将干净整洁的幼教点教室布置的充满了童趣。小朋友们正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做游戏,在快乐玩耍中学习普通话。

“叔叔好。”见到陌生人,小朋友们毫不怯生,主动用普通话跟记者打招呼。“我叫吉能小飞,今年5岁了,我最喜欢唱歌跳舞。”年纪稍大一点的小朋友吉能小飞还向记者作起了自我介绍。

和吉能小飞一样在这个幼教点学习普通话的,还有28名平均年龄在4岁左右的彝族幼儿。21岁的辅导员罗英告诉记者,刚来幼教点时,大多小朋友才3岁,说话都不利索,更别提说普通话了,一年来孩子们发生了很大变化。罗英说:“小朋友刚来幼教点的时候都很害羞,很胆小,不会说汉语,别说是普通话了。四五个月时间,小朋友就能说基本的普通话,会主动跟人问好。现在小朋友们也更讲卫生了,来之前都没有洗脸洗手的概念,现在每天都会洗的干干净净的来到幼教点。”

据了解,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群众习惯使用彝语交流,相当一部分彝族青壮年听不懂汉语,外出就业困难。而彝区农村绝大部分学前儿童更是从出生就处于纯彝语的母语环境中,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他们在进入义务教育后,听不懂、跟不上,学习效果不理想,升学就业都受到影响。

为切实发挥普通话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帮助民族地区提高学前教育阶段普通话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2018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凉山州启动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切实帮助学龄前儿童学会普通话,打牢今后学习和与外界沟通的语言基础。

“小时候我不会普通话,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的老师在讲什么,所以那时候我的成绩也很差。”作为辅导员的罗英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罗英说,也正因如此,她从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没有选择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去,而是选择回到了家乡。她觉得家乡更需要她,也更适合她,而自己是在从事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

在这个位于贫困山村的幼教点,罗英不仅每天会使用电视机,播放器来教学,还会用到专门针对凉山彝区小朋友“学前学普”开发的教学软件。同时,通过当地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罗英教学的技巧和水平也在一天天熟练和提高。“看着这些孩子从淘气变得乖巧,好习惯慢慢养成,普通话越来越流利,我就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罗英说。

学前学会普通话,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孩子背后的一个个家庭。看着孩子普通话越说越好,性格也越来越开朗,昭觉县洒拉地坡乡村民、吉能小飞的妈妈阿子伍呷感触很深。阿子伍呷告诉记者,她自己曾经有过一次外出打工的经历,因为不会普通话处处不方便,也不好找工作,所以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讲好普通话。“小飞普通话越讲越好,每天回家都兴奋地告诉我今天学到了什么,然后还一句一句教我,小飞更懂事了。”阿子伍呷说。

在大凉山一个个幼教点,像阿子伍呷家庭这样的故事处处皆是。随着“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学会了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同时这又促进了家长们要主动送孩子到幼教点学习。

目前,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第一阶段的试点工作已在11个深度贫困县及非贫困县民族乡镇的2724个村级幼教点实施,共惠及幼儿11.28万人,第二阶段将于2019年9月在全州范围全面推广,实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全覆盖。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最终目标,是让凉山49.82万名学前儿童学会普通话,从而照亮孩子们的成长道路。”凉山州州长苏嘎尔布说。

精彩推荐
[责任编辑: 华海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