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永川区吉安镇寒泸村: “田管家”当家 村民村集体“双丰收”
春节假期过后,气温逐步回升,乡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新春走基层 | 永川区吉安镇寒泸村: “田管家”当家 村民村集体“双丰收”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3-01-31

春节假期过后,气温逐步回升,乡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我市各地农民积极开展春耕生产:永川寒泸村研究村集体股份合作社二次分红,并安排起接下来的工作;南川大石坝村不断接到“私人订制”水稻预订订单……这一系列的动作,为今年增收开了好头。

1月30日,永川区吉安镇寒泸村党总支、村委会召开春节上班后的第一次村两委会,研究村集体股份合作社二次分红问题,决定对以土地入股的村民,按200元每亩标准进行二次分红,加上年前发放的每亩300元保底分红,每亩纯收益达500元。

“扣除两次分红,村集体还剩38.48万元!”村党总支书记谢代国高兴地说,去年虽是大旱之年,但村集体通过集中经营稻田576亩,实现了村民与村集体的“双丰收”。

实施改造

“鸡窝田”“望天田”变良田

村集体集中经营稻田,是永川区乡村振兴局和区财政局实施的2022年衔接资金项目,共在该村使用456万元衔接资金实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完善提灌站、仓储、烘干等生产设施,推进土地宜机化改造1270亩。该项目于2022年2月启动,4月完工。

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土地由小变大、由坡变平、由弯改直,田相连、土相通,各家曾经的“鸡窝田”“望天田”变成了不靠天吃饭、适宜农机作业的良田。

如何种好这些良田?村两委却犯了难:按项目要求,只能种植粮油,而种植粮油附加值低,没有业主愿意来流转土地实施规模化种植。而交还给各个农户,不仅不利于农机化作业,不少田地仍会像往年一样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而撂荒。

主动作为

“田管家”统一经营576亩稻田

在这种情况下,谢代国等党员干部主动站出来,决定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其中的576亩稻田。为此,村里专门成立股份制合作社——星宸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涉及的5个村民小组的1100名村民以土地入股。

为实现水稻生产生态化、优质化,村党总支实行“田管家”当家负责制:村党总支书记作为项目“大管家”,对本辖区内项目建设、运营进行管理与指导;村六职干部分片包干,负责若干村民小组,作为项目“中管家”,做好土地整合、栽种、管理、收益核算分配等相关工作;2个村支部书记、5个村民小组组长及部分无职党员、“土专家”作为项目“小管家”,协助村干部管护组内产业。“大中小管家”带头下地,随时与镇、区粮油专业技术人员联系,精心管护集体产业。

为避免“吃大锅饭”,寒泸村充分平衡村集体与村民的利益分配关系。根据合作社章程,寒泸村采用经济收益分小组核算的方式,即村总算、村民小组单独核算、农户按股分红。产业效益好,组员分红高,产业效益差,组员分红低,各小组自负盈亏、租金保底,在保障村民利益不受损的同时最大限度调动生产积极性。

2022年,吉安镇党委政府还积极构建镇域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行农业产业链条村分工,在金门村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成套的插秧机、耕种机、收割机、无人机,配套育秧基地、农机服务中心、粮油烘干及仓储基地,可为全镇农业活动开展提供社会化服务。当年,寒泸村通过购买金门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实现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人力成本降低一半左右,实现水稻种植节本增效。

2022年,包括永川在内的渝西地区遭遇大旱之年,但寒泸村使用衔接资金修缮的农田灌溉设施发挥了大作用,使稻田没有缺水、没有减产。

喜获“丰收”

村集体收入增加了4倍

谢代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22年,576亩稻田共收获稻谷63万斤稻谷,平均亩产1100斤,共获得销售收入85万元,加上种粮大户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全年共收入100.55万元。扣除农机服务、农资及人工工资,还剩下67.28万元,再扣除两次分红,村集体还剩38.48万元,与前年的村集体收入相比增加了4倍。

入股村民同样获益。水口头村民小组的李玉奎老人家里有5.35亩土地,因其子常年在外打工,过去他都是将土地免费委托给其他村民种植。去年将土地交到合作社后,他没有出一天工,便分到了1605元保底分红,加上200元一亩的二次分红,他总共能分到2675元。

谢代国在村两委会上作出安排:一是利用最近返乡农民还没进城务工的这段时间,上门了解群众意愿,进一步增加土地流转面积,进一步做大粮油基地规模;二是发动党员群众开展冬闲田蓄水保水工作,施下有机底肥,为今年再创一个丰收年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 周雨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新春走基层 | 永川区吉安镇寒泸村: “田管家”当家 村民村集体“双丰收”

2023-01-31 09:37:20 来源:

春节假期过后,气温逐步回升,乡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我市各地农民积极开展春耕生产:永川寒泸村研究村集体股份合作社二次分红,并安排起接下来的工作;南川大石坝村不断接到“私人订制”水稻预订订单……这一系列的动作,为今年增收开了好头。

1月30日,永川区吉安镇寒泸村党总支、村委会召开春节上班后的第一次村两委会,研究村集体股份合作社二次分红问题,决定对以土地入股的村民,按200元每亩标准进行二次分红,加上年前发放的每亩300元保底分红,每亩纯收益达500元。

“扣除两次分红,村集体还剩38.48万元!”村党总支书记谢代国高兴地说,去年虽是大旱之年,但村集体通过集中经营稻田576亩,实现了村民与村集体的“双丰收”。

实施改造

“鸡窝田”“望天田”变良田

村集体集中经营稻田,是永川区乡村振兴局和区财政局实施的2022年衔接资金项目,共在该村使用456万元衔接资金实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完善提灌站、仓储、烘干等生产设施,推进土地宜机化改造1270亩。该项目于2022年2月启动,4月完工。

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土地由小变大、由坡变平、由弯改直,田相连、土相通,各家曾经的“鸡窝田”“望天田”变成了不靠天吃饭、适宜农机作业的良田。

如何种好这些良田?村两委却犯了难:按项目要求,只能种植粮油,而种植粮油附加值低,没有业主愿意来流转土地实施规模化种植。而交还给各个农户,不仅不利于农机化作业,不少田地仍会像往年一样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而撂荒。

主动作为

“田管家”统一经营576亩稻田

在这种情况下,谢代国等党员干部主动站出来,决定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其中的576亩稻田。为此,村里专门成立股份制合作社——星宸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涉及的5个村民小组的1100名村民以土地入股。

为实现水稻生产生态化、优质化,村党总支实行“田管家”当家负责制:村党总支书记作为项目“大管家”,对本辖区内项目建设、运营进行管理与指导;村六职干部分片包干,负责若干村民小组,作为项目“中管家”,做好土地整合、栽种、管理、收益核算分配等相关工作;2个村支部书记、5个村民小组组长及部分无职党员、“土专家”作为项目“小管家”,协助村干部管护组内产业。“大中小管家”带头下地,随时与镇、区粮油专业技术人员联系,精心管护集体产业。

为避免“吃大锅饭”,寒泸村充分平衡村集体与村民的利益分配关系。根据合作社章程,寒泸村采用经济收益分小组核算的方式,即村总算、村民小组单独核算、农户按股分红。产业效益好,组员分红高,产业效益差,组员分红低,各小组自负盈亏、租金保底,在保障村民利益不受损的同时最大限度调动生产积极性。

2022年,吉安镇党委政府还积极构建镇域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行农业产业链条村分工,在金门村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成套的插秧机、耕种机、收割机、无人机,配套育秧基地、农机服务中心、粮油烘干及仓储基地,可为全镇农业活动开展提供社会化服务。当年,寒泸村通过购买金门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实现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人力成本降低一半左右,实现水稻种植节本增效。

2022年,包括永川在内的渝西地区遭遇大旱之年,但寒泸村使用衔接资金修缮的农田灌溉设施发挥了大作用,使稻田没有缺水、没有减产。

喜获“丰收”

村集体收入增加了4倍

谢代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22年,576亩稻田共收获稻谷63万斤稻谷,平均亩产1100斤,共获得销售收入85万元,加上种粮大户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全年共收入100.55万元。扣除农机服务、农资及人工工资,还剩下67.28万元,再扣除两次分红,村集体还剩38.48万元,与前年的村集体收入相比增加了4倍。

入股村民同样获益。水口头村民小组的李玉奎老人家里有5.35亩土地,因其子常年在外打工,过去他都是将土地免费委托给其他村民种植。去年将土地交到合作社后,他没有出一天工,便分到了1605元保底分红,加上200元一亩的二次分红,他总共能分到2675元。

谢代国在村两委会上作出安排:一是利用最近返乡农民还没进城务工的这段时间,上门了解群众意愿,进一步增加土地流转面积,进一步做大粮油基地规模;二是发动党员群众开展冬闲田蓄水保水工作,施下有机底肥,为今年再创一个丰收年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 周雨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远山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