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国际传播中的重庆探索
▲重庆日报8月16日第5版
▲重庆日报8月16日第6版
“网红”城市重庆,一路火到了海外。
根据世界旅游联盟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入境游正触底反弹,重庆、成都等新崛起的入境游目的地未来有望形成入境游的经典环线。
“武陵山真是人间仙境!重庆游真是不虚此行!”英国游客艾达,在黔江濯水古镇定格土家族摆手舞后激动不已。让人怦然心动的远不止武陵山,“单轨穿楼”的李子坝、灯火辉煌的洪崖洞、五彩缤纷的黄桷坪涂鸦街、精妙绝伦的大足石刻......近年来,8D魔幻之都重庆,正不断被外国游客“拔草”。
正所谓,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重庆海外疯狂“吸粉”的背后,恰是这座城市在国际传播中频出硕果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内陆开放高地”重庆瞄准海外市场,持续推出海外大V拍重庆、《凯哥日记》《中国桥都》《生态答卷》《中国第四极》等国际传播爆款作品,聚焦城市变迁、历史文化、文旅资源、智能科技、制造物流、生态环保等方方面面,收获十多亿全球传播量,让“重庆故事”引爆世界声量。
作为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宏大叙事的一个高光片段,重庆自有方略。
在“城市国际传播”这道时代的命题面前,“城市”这个题眼正是关键。不同的是,重庆在国际传播实践中提出,城市不仅是国际传播的对象、国际传播的客体;更是国家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主体,特别是一个经济学、社会学意义上的主体;同时,城市还是人类文明进步、国家和社会发展成果的承载体。这就是城市作为国际传播的主体、客体、载体“三位一体”的理念。
放眼全球历史,二百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世界级城市,全球大大小小的城市发挥着创造和传播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
而当今的中国城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承载体,彰显着以人为本的城市哲学、道法自然的城市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价值。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城市,以及生活于其中的鲜活个体,承载着超越不同文明而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城市形象。
其中,不仅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享誉全球的世界级城市群,中国还制定了到2030年将成渝城市群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规划,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纳入国家战略。
重庆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正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更好地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当前,重庆正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以说,今日中国之重庆是世界之重庆,今日中国之西部是世界之西部。
纵观古今中外,世界级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重庆自然也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传播体系,履行国际传播主体责任,这是国家战略使然,也是责任使命之必然。
同时,以工业立市的重庆,如何改变人们对工业城市的传统刻板印象,重塑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对重庆而言,国际传播也有着深刻的内在需求。
近年来,重庆正向着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阔步前行,持续推进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西部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求十分迫切。
在这方面,重庆具有丰富的、得天独厚的国际传播资源。比如,重庆人口3000多万,成都人口2000多万,在全世界范围内,相隔这么近的距离并拥有两座风格迥异的超大城市是非常难得的。此外,重庆还坐拥大江大河、群山环抱的山水资源,8D魔幻、鬼斧神工的城市建筑。三千年江州城的文脉在摩登都市中温润如玉,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在现代生活中怡然自得。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世界级产业集群正成型起势,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渐入佳境。
重庆融入世界的步伐在加快。
伴随着汽笛的长鸣声,去年5月,一辆满载“重庆造”汽摩产品的跨境班列从沙坪坝团结村出发,驶向缅甸仰光,目的地为印度。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很火的一档英文视频栏目《重庆机会》中,数百万海外网友和记者一起见证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通中国通往缅甸印度洋的新国际物流通道。
城市作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承载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有成果浓缩的节点,国际传播扩大城市影响、聚集发展资源,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重庆“城市国际传播”始终坚持对外宣传与对外开放相融合、国际传播与城市发展相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了将重庆经济发展和产业亮点推到对外开放的前沿,重庆的国际传播工作者们可谓殚精竭虑。例如,打造了陆海财经海外英文客户端,向全球提供“一带一路”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重要财经新闻。客户端在海外和国内应用商店上架近半年,下载量达3.5万次。此外,重庆还建设陆海国际新闻中心,为全球媒体报道重庆提供专业服务,目前已有注册记者2600多人。陆海国际新闻中心承担了智博会、西洽会、中新金融峰会等重大活动新闻中心的建设运营重任,借国际展会论坛平台,多角度呈现重庆经济发展亮点。
城乡建设作为城市提升量级能级的重要领域,“重庆实践”正被世界所看到。巴西专栏作家Tatiana Prazeres曾在重庆实地考察旧城改造,并在巴西圣保罗报发表了题为《从重庆看中国的发展》的整版报道,评价“重庆的旧城改造对巴西具有非常高的借鉴意义”。而英国优兔博主李Barrett父子则在重庆主城都市区以外的“非发达地区”体验乡村振兴,并发布系列视频表示,“在中国重庆的农村看到公路、桥梁修得非常好,这是为老百姓着想的政府”。
作为一个城市软实力的象征,文化传播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影响力。据统计,重庆有5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等。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出去,重庆国际传播媒体持续打造《Chongqing Craftsman—重庆有匠人》英文视频栏目,巫山皮影戏、丰都木偶戏等成功出圈,深受海外网友喜爱。
作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重庆文旅产业的“国际范儿”正借着国际传播的东风趁势而起。比如,外籍记者Mikkel带观众打卡重庆地标,教观众如何在“网红”地标拍出大片。《Travel Guide旅游攻略》推出《南川金佛山冰雪季》《索道博物馆》《礼嘉公园:千里江山图》等英文视频,不断刷新海外网友的视听感受。此外,重庆还推出Alex in the City、James’ Vlog等外籍记者Vlog系列视频,深度呈现城市烟火气;深耕海外社交媒体直播打造《发现重庆》系列,带海外网友云游体验重庆丰富的文旅资源。
人们往往习惯通过一座城市来认识一个国家,而重庆正在成为更多外国人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重庆已经建立了海外网络传播矩阵,海外用户数超过1600万,2022年阅读量13.52亿次、互动2.1亿次,城市国际传播成效初显。此外,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发起成立了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国际传播,培育更多的专业性社会组织参与国际传播,开拓城市的国际公关机构、国际公益组织建设新路径。以城市国际传播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和跨文化交流。
可以期待的是,未来,重庆必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强势崛起中,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姿态加速走向世界开放的最前沿。而需要正视的是,当前从国际传播力的角度来看,重庆的国际化进程有待加快,还需要向世界城市学习,着力弥补自己的短板和不足。
按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服务重庆、辐射西部的标准,近日,重庆全新打造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致力于将其建设成为运营机制协同高效、功能设施系统集成、数字赋能特色突出、传播能力全面发展、品牌项目影响广泛的综合性开放性现代化国际传播专业平台,在新闻、文化、科技、经济和城市传播等重点领域形成辐射带动西部地区的能力。
以品牌项目为抓手提升城市国际传播的竞争力。未来,重庆将更加突出城市叙事、陆海叙事,着力组织策划实施“陆海之约”中外交流项目、“感知重庆”好感传播项目等,持续提升国际传播的移动化、社交化、互动化,实现城市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以跨界融合为突破提升城市国际传播的向心力。针对当前重庆市文化机构国际传播能力相对较弱,但产业发展“走出去”需求十分强烈的痛点,未来重庆将以产业传播和会展传播为突破口,紧盯重庆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增强产业的“虹吸效应”。
有志者,不以山海为远;怀梦者,赶赴群山之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城市国际传播之路上步履铿锵的新重庆,将在西部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中大有作为,将在推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胡正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胡正荣
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效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和提升。新征程上,面对波涛汹涌甚至惊涛骇浪的国际局势,要具备底线思维,乃至极限思维,特别是要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对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等的极端重要性。我国国际话语权和有利外部舆论环境建设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就是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的要求,就是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后来又创新丰富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021年5月31日,在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什么样的中国形象作了全面、完整、深刻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指出,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
至此,中国形象的构成要项已经清晰而完整地提出来了,“真实、立体、全面、可信、可爱、可敬”六个要项共同构成完整的中国形象,换句话说,中国形象是六个要项的组合、六个要求的统一、六个标准的集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展现中国形象的六个方面要求,可以领会出其严谨的内在逻辑性、深刻的矛盾统一性和有机的系统协同性。横向看,真实的形象一定是立体的,也一定是全面的。单体、片面的形象不可能真实;只有可信的形象,才可能变得可爱,更可能让人可敬。纵向看,“真实、立体、全面”与“可信、可爱、可敬”两两对应,真实的才可能是可信的,立体呈现才可能可爱,全面展示才可能让人觉得可敬。这六个要项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只强调其中一面。国际传播只有六个要项齐备、六个要求达到、六个标准满足,才能够说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好了中国声音,从而展示好了中国形象。
真实是一切国际传播的根基,更是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有传播力、公信力的基础,是中国形象的核心。这里所说的真实是全面的真实、是立体的真实,而不仅仅是局部的真实、个体的真实。将真实的中国展示给全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四个自信”的根本要求。
立体是一切国际传播叙事的建构方式,更是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有魅力的基础,是中国形象的重点。在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世界上,单一发展的社会、单向发展的国家,乃至单向度的人都没有吸引人的魅力,更不会成为国际舆论场正向关注的核心,也没有对世界贡献不同解决方案的可能。立体呈现中国形象就是要多面体表达中国、多向度展示中国、多维度树立中国形象。
全面是一切国际传播的关键,也是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有影响力、引导力的重点,是中国形象的基本要求。片面的故事很难有吸引力,更难有影响力,因此就谈不上引导力。全面讲好故事就是不能只讲一面,而有意无意忽略另一面。突出一点,不及其余,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好策略与方法。独唱、独奏是需要的,但是国际传播中更加需要合唱,需要交响乐。不同音色、不同音区、不同音高、不同旋律、不同调性共同构成了和谐的美。
真实、立体、全面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基础要求、基本要项,而可信、可爱、可敬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升级要求、目标要项。前者是对中国形象的事实判断,后者是对中国形象的价值判断;前者是中国故事的内核要素,后者是中国故事的赋能要素。
可信是一切国际传播基于真实的主要表现。真实的内容与形式、真实的传播渠道与平台、真实的叙事、真实的场景等一定能够使得国际传播的可信度大幅提升。可信传播才可能赋能故事讲述、声音传递和形象建构。
可爱是一切国际传播基于立体多元的主要表现。多面体、立体化、多维度,乃至全息沉浸互动,才是叙事进步的方向。这只是形式与方法。更为重要的,可爱不仅来自形式,更是来自故事要素,特别是故事核心,尤其是故事所要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具有了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只有传播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中国故事才能可爱。
可敬是一切国际传播基于真实、立体、全面而追求达到的境界与格局。从接收到接受,从听到到理解,从认可到认同,从尊重到敬仰是国际传播效能达成的基本演进规律。因此,可敬是故事中各种有效要素的集成,声音中各种传播能力的集合,也是国家形象最终被人接受、理解、认同乃至敬仰的过程汇聚。
我们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目标是展现真实、立体、全面、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于运全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 于运全
地方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坚实的产业基础,随着交通条件持续改善、民间交往日益频繁,地方对外交往的需求和国际传播的能力不断提升。2018年起,以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成立为标志,多地启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搭建新平台、拓展新渠道、尝试新业务、强化新合作,在国际传播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国际传播创新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驶入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国际传播中心”为名的地方国传机构已超过20个,其中超过半数都是在2023年成立的,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步伐明显提速,主要表现出以下共性和特点。“下沉”趋势明显。受资源和需求等因素影响,最初成立的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多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层面上建立的,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际传播资源进行整合、提供服务。随着各地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和媒体融合发展持续深入,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正在向市级,甚至县(区)级层面发展。2019年,成都国际传播中心初创;2022年,济南国际传播中心成立;2023年,兰州、深圳、沧州、柳州等市级国际传播中心纷纷成立。2022年,海南自贸港(文昌)国际传播中心揭牌成立,成为海南省首个县级国际传播中心;2023年,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成立。县区级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方兴未艾。建设主体多元。通过融合发展,各地主流媒体都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源,因此成为早期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例如,重庆、四川等地国际传播中心都是由本地报业集团运营管理。随着融合发展的深入,中央媒体和各地广电集团逐渐加入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中国外文局支持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建设。进入2023年以来,央地合作模式在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中愈发普遍。兰州日报社与中国日报社签订了共建“兰州黄河国际传播中心”框架协议。着力突出特色。地方国际传播中心结合各地优势,突出特色,谋求差异化发展。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在名称上就突显地域特色,通过与外文局的合作,重点面向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传播。兰州黄河国际传播中心重点围绕兰州特色和黄河文化,加强兰州历史、城市、美食介绍,推动黄河故事与世界对话交流。
地方国际传播中心注重战略体系规划。为贯彻中央关于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的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各地在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中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紧密贴合国家对地方的战略定位。各地国际传播中心的设立紧密贴合国家对当地的战略定位。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成立之初的发展目标,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向海外用户讲好重庆故事,助力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根据中央对重庆的发展战略定位,《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实施城市营销行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四川省将国际传播中心列为实施文化走出去的“六大工程”之一,写入本省“十四五”规划,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从战略高度重视传播矩阵与平台建设。作为网络时代、融媒体发展的“原生体”,地方国际传播中心从自身发展战略上重视平台建设和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传播矩阵搭建。重庆国际传播中心从建成之日起就重点建设和运营iChongqing海外传播平台,形成“1+N+X”格局,以英文网站为基础,加强海外社交网络平台应用,拓宽内容分发渠道,发挥了引领示范效应。强化跨地域、跨领域的战略性传播合作。地方国际传播中心与生俱来携带着“合”的基因。2021年年底,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云南日报国际传播交流中心、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内容生产、资源整合、媒体联动、网络推广、品牌传播等方面开展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多地联动的国际传播格局。今年7月,在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国际传播论坛上,多家地方国传中心参与发布了新时代国际传播的《马栏山倡议》,倡导“携手奏响交响乐、大合唱,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快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协同带动区域国际传播进入高质量发展、携手前行的新阶段。
推动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健康规范发展。面对复杂的国际传播格局,肩负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光荣使命,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在提高专业水平、整合资源力量、提升传播效能上任重而道远。提升传播精准水平。相较于中央国际传播媒体和机构,地方国际传播的颗粒度更细,也更容易通过具体文化和生活的交往做深做细国际传播。多地国际传播中心通过聘任“推荐官”的形式,邀请海内外人士参与本地对外宣介,共同讲好多层次、人情味、有温度的本土故事。部分地方国际传播中心还参与中国外文局的“精准传播联合行动”,加强与各地各部门国际传播协作,不断夯实精准国际传播的基础。强化人文交流功能。传播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交流。近年来,地方国际传播中心通过召开各类文化论坛、举办实地参访活动、设立文化展示空间等方式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地方国际传播应进一步加强人脉培植,借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不断延伸发展空间,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注重规范体系建设。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强化整体布局和规范管理。从现有趋势看,各地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将迎来“爆发期”,规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各地国际传播机构可联合相关高校与智库,通过加强业务交流、制定建设标准、形成评估体系等路径,共同回答好为何建设、如何建设等问题,为地方国际传播中心规划建设和长久发展提供参照与参考。
姚遥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姚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软实力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等目标愿景,为我们深入研究和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了根本遵循。软实力看似无形,但却是国际传播的重要主旨。借助国际传播提升城市软实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提炼内容。做好国际传播、提升城市软实力,首先就要明确“我是谁”的文化内涵,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首先,要从“学”理中细化中国方案,“以文传声”展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交汇之地,重庆要主动运用、阐释、推广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确保文化交流不只停留在文化表层,更加以“学”理展现中国故事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在设计国际传播项目时,要更加关注中国道路,更加理直气壮地加强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阐释。其次,要从“文”理中阐释中国精神,“以文化人”传播好“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虽有数千年的文明赓续,却并无文化扩张与对外传教的历史传统。中华先贤早已对此作过深入阐释。孔子强调对待自己要“人不知而不愠”,孟子主张对待别人要“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这与西方所一贯奉行的“天定命运”大异其趣。因而我们更需树立起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交流,讲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故事。最后,要从“道”理中凝练中国价值,“以文载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城市软实力,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以城市特色和地方经验为抓手,注重阐释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当前,世界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友人越来越多,中国“立己达人”的文化价值观也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这正是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所应紧密围绕的核心“道”理。
研判对象。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就要通过扎实调研、精准传播和务实交往,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好组织及友好人士建立紧密联系。首先,有针对性地确定国际传播重点区域和国家、地区。根据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地方外事工作要求,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发掘新的交往重点。要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战略机遇,拓展欧亚,紧盯中亚、南亚、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经济联系,加强交流合作。要抓住大国,研究和探索在美国主要城市举办影响力更大的民间外交与城市品牌活动,加大与英法德等主要欧洲国家民间友好组织的联系交往,拓展中俄民间友好组织之间的机制化交流。要加大与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传播与民间交流投入,特别是通过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展务实合作。其次,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格局。打造重点文化品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组织新闻发言人、国际评论员、专家学者、文化使者、出境公民等队伍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与重庆故事。同时,要创新对外文化贸易方式,发挥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的区域龙头作用,整合各方力量把影视剧、书报刊、数字文化等打造成拳头产品,努力提高国际文化市场占有率,以外国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更好展示中华文化、西部文化、重庆文化的独特魅力。最后,关照西方社会的“三中一少”群体——中青年、中低收入、中小企业和少数族裔。作为在“资本全球化”浪潮中受损的阶层和群体,他们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兴趣度与好感度反而更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民调对华好感度曲线虽反复波折,但青年群体的对华好感度却始终坚挺地高于中老年群体,“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等政治语汇对于他们而言已不再是和父辈一样的文化禁忌。因此,开展“Z世代”国际传播与青少年对外交流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战略性工作,不仅要紧密结合时代需求和青少年特点,还需要结合新媒体、新技术、新观念以改进工作方法。要更多规划组织青少年国际交流,培养涵育中外友好事业接班人。
突出特色。从古至今,重庆一直是多种文化交流、交融之地,历史文化底蕴淬炼出了重庆海纳百川的精神气质。国际传播工作也要注重“大气谦和”,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强城市软实力方面发挥灵活多样、润物无声的独特优势,为重庆提升国际知名度、能见度和美誉度奠定重要民意基础。一是积极在境外举办城市形象推广活动。可以依赖的力量包括四类:友好城市的官方机构、本市赴海外的大型访问团、当地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及其他爱国人士、商业性的国际公关公司。为此,要善于推动国际传播和民间交往的协同开展。二是加强对外传播基础工程建设。要在各类对外宣传中植入重庆的城市精神和标识元素。可以选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设城市品牌专栏,引导在重庆居住的“老外”用其各自的母语写作,并定期精选其中篇目,出版不同文种的国际图书。三是创建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中心。借助重庆文化产业发达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国际艺术家、表演团体、文化机构来渝交流或落地。积极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精心打造一批展现重庆形象、富有中国特色、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精品项目。四是打造彰显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在驻渝领事馆、外企与外籍居民集中的街道和社区,组织美食风情节、旅游文化节、流行音乐周等大型文化活动,增强重庆作为国际文化资源交互枢纽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窗口的功能。五是促进国际文化公共空间繁荣发展。引导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等加强与国际人士的交流互动,围绕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俗节日,引导驻市外籍居民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更加认同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姜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姜飞
城市,愈发成为诸多层面“空间”概念的复合。包括城市建设者基于“城市”定义和定位对于物理空间的立体化组织;“移民”于其中的个体对居住空间的个性化调适;主体因生活和工作在城市内挪移对于城市空间意义的认知性重构;同一物理空间跨越时间发生的文化空间符号性重置;还有外来游客对于城市感觉和知觉乃至记忆认知空间的价值性判断。这些不同主体、跨越时间和文化,对城市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总和,建构了所谓的“城市空间”。
这个空间是有生命的,不仅仅是因为有人生活在里面,还因为“它”自身也需要按照有机体的理念进行规划才可以满足人的需要。一般来说,是人建造和组成了“城市”这样一个复合性庞然大物。而如何实现人的解放、人群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大目标,让一个城市充满生机地运转与发展,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核心命题。资本和基础设施像“汽油”,支撑着城市快车每日的飞奔;但是,用什么样的思想作为“机油”,让个体在岗位上安心,让城市的发展平稳、快速的同时,还能让居住其中的人审美化存在,和谐、诗意地栖居,增加城市空间的吸引力,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不仅仅需要技术的视野,还需要一个艺术和哲学的视野。
哲学和艺术的结合就是审美,是城市的灵魂。当城市的历史和硬件基础达到一定程度后,如何让城市的存在与运转更加审美化存在,释放出个体解放的美好气质、人群审美化交往的和谐气韵、人与自然相互解放的救赎气息,是城市哲学需要思考的问题。美可以使整个世界都感到愉悦,审美视野下的城市可以实现每个人在美的神奇魅力的作用下,淡忘其所受的局限,或者用释然的心境重新打量各种阈限,无限接近美好。
除了美好的建筑、园林、街道、社区和服务所呈现的散落的美、分布式的美,生活方式美学日益成为城市审美化传播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将这些文化物理美从感觉、知觉升级到认知层面,具有广泛传播价值和文化认同建构功能。“生活美学”是个体审美化生活的总和,而“生活方式美学”是基于城市人群生活生态而提炼、概括出来的时代性、空间性和可传播性特征。换句话说,生活美学是将“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物理呈现出来的文化现象,而“生活方式美学”则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后的一种传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生活美学具有身体具象性解放价值,生活方式美学则不仅解放身体,还解放精神,甚至反过来愈加呈现出实践指导性。将美学思想注入生活,进而提炼出审美化的生活方式进行传播,其价值不仅有助于重构与工具理性、规制相协调的感性秩序,对于现实原则制造的外在性强制发挥某种反拨和化解作用,还可以通过美感内化的生活方式呈现和生活过程的审美化再造,使人的身心同时得以解放,秩序柔和重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对于文明社会建设性作用大有裨益。
在新时代将传播新思想、新实践与美学深度同构,超越自上而下的政治、由外而内的资本对于传播的形塑阈限,从审美体验过程,中心扩散式提炼和传播某种传播美学视角,从生活方式与美学视角的结合实践中提炼国际传播新视角,用“生活方式美学的国际传播”这样一个假设和新命题,丰富和发展传播学的思想链条,超越政治和资本主导的政治性国际传播余韵,从生活方式国际传播的实践中确立美的存在,确立美学思想介入传播和国际传播的实践探索,进而确立“生活方式美学”的传播和国际传播价值。其关键词是传播、生活、美学三者之间关系及其构成的问题域,朝向的问题意识是传播如何借助美学提高艺术性,国际传播如何借助生活方式美学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人类的传播实践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文化的传播,是以文化心理、精神内核为根基的带有民族性和地区性特点的文化精神的沟通和深层次的传播。将美学思想融入传播研究,既是传播研究人文价值转向的重要表现,是利用传播技术的成果从人的主体性出发,跳出西方传播学工具理性为主导的研究范式,推动中国传播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开始,也是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人文理性的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如此,传播理论和实践也需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社会实际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审视中国特有的传播现象,总结国际传播实践的成败与得失。从美学层面去研究传播学是一种深层的本质性研究,用“生活方式美学”的国际传播,在社会建构和国际舆论场中发挥其立体味道的文化意义。
“生活方式美学”的国际传播视角不仅有解释力,还有执行力,更是当下城市国际传播的灵魂。当下的中国,正在经历着第三轮美的回归,伟大的历史机遇就在当下。从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第一波美学复兴,使长期封闭和压抑之后的中国人突然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释放;经济和工业进一步发展,生产出了美的产品,得到国际受众的关注,成就了以工艺美学复兴为代表的第二个时代;第三个时代是中国式现代化充溢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次释放的是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便捷审美的生活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实践层面推动着人们生活方式变革,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理论层面,生活方式美学的国际通约性将为国际传播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而先前相互隔绝的文化,通过传播视角介入后生成的“生活方式美学”加盐调和后有了光,在康德所提出的“审美共通感”的层面上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体现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共同的美的生活方式的体验,对美感的创造,对美的生活的追求。这就是生活方式美学的国际传播价值,也是国际文化传播润物细无声之道。
陈书焕
▲海南国际传播中心首席执行官 陈书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这既是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使命,也是依托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讲好中国故事的更高要求。随着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蓬勃兴起,海南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形象及依托自贸港做好国际传播迎来了历史最好时期。我们抓住了这个“最好时期”,充分用好用活自由贸易港政策,以制度创新为驱动,在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通过讲好海南故事来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扎实推进原创性探索和实践,在国家多层次国际传播主体建设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由贸易港特色的“海南路径”。
建立“五大机制”,形成国际传播顶层设计的海南实践特色
海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针对国际传播资源分散、国际传播人才紧缺、国际传播渠道不强、国际传播支撑不足等短板,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更多聚焦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形成了五大特色机制体系。一是建立了“大宣传”工作机制,党委领导、全员参与、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全省110余家单位和部门共同宣介海南自贸港。二是建立了全省外宣联席会议机制,会议机制成员单位发挥各自领域的对外传播优势,做好媒体外宣、外事外宣、侨务外宣、文旅外宣等,构建起自贸港“大外宣”格局。三是建立了“333”国际传播体系,以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为重要一环和主要支点,探索建立由支撑体系、内容体系、话语体系、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等组成的“海南自由贸易港‘333’国际传播体系”,即造好自主发声“三大平台”、用好借嘴发声“三大渠道”、建好对外发声“三大支撑”,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多层级协同的对外发声机制。四是建立了海南自贸港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支撑平台体系,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基地+一个工作室+四大智库”的自贸港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支撑平台体系。五是建立了“报台网”融合协同机制,推进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和南海网三大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板块在采编业务层面的融合协作,初步形成“一支队伍作战、一套机制运行、一个品牌对外”的工作格局。
讲好“三个故事”,形成自由贸易港国际传播三条主脉络
海南需要塑造什么样的国际形象?如何通过讲好海南故事来讲好中国故事?如何突出国际传播的“海南表达”和“海南叙事”?在这三大命题的驱动下,我们经过实践探索,基本形成了“以自由贸易港建设生动实践,讲好中国改革开放故事;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重大主场活动为平台,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以一流生态环境优势,讲好美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主脉络。自由贸易港、生态宝岛、物种宝库、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最美海洋、旅游度假天堂、全球免税、深海科技、航天科技、南繁种业、美丽乡村、黎苗文化等独特IP,成为我们书写中国故事、塑造海南形象、展现思想伟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围绕三条传播主脉络,我们打造了《劳拉来了》《芭莲娜走读海南》《娜说自贸港》《自贸佳FTP+》《自贸港全球直播》《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跟着非遗看海南》等特色节目。策划推出了《足迹·见证|老外讲故事:我生活在习近平主席来过的地方》《琼州如此多娇——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画游海南》《老外讲故事:解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老外讲故事——看见不一样的海南》《劳拉带你“云”看自贸港》等特色内容产品。
创新“自贸港叙事”,形成价值议题传播和分层传播理念
在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上,海南以“自贸港叙事”为理论框架,探索构建自贸港独有的政策话语体系、营商环境话语体系、法治环境话语体系、生态环境话语体系等故事文本与叙事框架。围绕自贸港政策解读、合作达成、新项目上马等重大事件做好主题传播的同时,重点围绕价值主题对外展现自贸港精神。从国家对海南自贸港的定位出发,价值主题应为“改革”“开放”与“互惠”,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欢迎全球投资者参与自贸港建设,与其他国家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与改革成果,中国将一以贯之地扎实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全球开放合作的典范,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
同时,我们注重以分层传播提升国际传播精准化。一是传播矩阵分层,在持续做大做强海南国际传播海外社交媒体主号的同时,孵化一批官方色彩淡化、相对中立客观的子账号,形成“主账号+垂类+个人号”三圈环流、角色各异、相互支撑的海外传播矩阵。二是话语体系分层,以用户思维构建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受众群体的专属话语体系与丰富多彩的故事文本,由全局化、笼统化及宏观性的话语体系,向具体化、细节化、生活化转变。三是传播区域分层,针对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西方发达国家三个圈层不同的传播定位和方向,加强国别与地区研究,开展精准化和贴近性传播。四是传播对象分层,通过国际传播目标受众的分群划分,实现文化与价值的高度适配,从“一篇通稿打天下”的状况,逐步进化到“一洲一策”“一国一策”“一群一策”的传播策略,通过国际传播目标用户的分群设定,进行有效的群际交流与沟通,实现海南自贸港群际传播效应。
在“分层传播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坚持从官方视角向平民视角和第三方视角转变,坚持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坚持用“家常话”讲清“大道理”,坚持以“海南体验”讲述“海南经验”。其中,以“一个外籍主播适配一个故事”的方式,挖掘讲述了“三个老外的黎锦梦”“日本冲浪者”“三个意大利人”“前荷兰外交官”“菲律宾籍咖啡店主”“捷克籍跳伞教练”等一大批发生在海南自贸港的鲜活故事。这些故事的讲述体现了“宏大主题,细小切口,本土故事,国际表达”的传播理念,提高了自贸港国际传播的精准性和贴近性,放大了国际传播效能,丰富了中国故事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