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医师节·致敬医者】郭红:为“绿色癌症”IBD患者撑起一片晴空
郭红,作为国内专攻炎症性肠病(IBD)的知名资深专家,和它已经展开了14年之久的“殊死搏斗”,为IBD患者撑起一片晴空,赢得了无数赞誉和荣誉。

【8.19医师节·致敬医者】郭红:为“绿色癌症”IBD患者撑起一片晴空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8-18

导语: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主题为“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为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服务大众、奉献社会,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在今年的“中国医师节”期间,华龙网健康频道特推出【8.19医师节·致敬医者】系列报道,展示那些在临床、在“幕后”、在患者需要的每个地方,为守护人民健康默默奉献青春和力量的医师们的动人事迹。

郭红,作为国内专攻炎症性肠病(IBD)的知名资深专家,和它已经展开了14年之久的“殊死搏斗”,为IBD患者撑起一片晴空,赢得了无数赞誉和荣誉。

医、教、研协同发展的佼佼者

临床的问题最终要靠科研来解决。郭红从医28年,始终注重把科研和临床结合起来。主要研究方向为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及慢性肝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疾病经验和解决疑难病与抢救危重病人能力。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在2014年欧洲肿瘤姑息治疗年会、国际营养年会上发言。先后发表国外SCI期刊及国内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5部,含内科学教材一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基金多项,参与合作国家“十五”863生物高技术领域重点项目“人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并参与“973”计划课题子课题幽门螺杆菌基因组多态性与胃部疾病发生相关研究。2014年在房殿春教授带领下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胃黏膜癌变的新机制与早期防治研究”。

2012年赴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学习消化道肿瘤姑息治疗及临床科研,回国后扎根临床,对临床科研兴趣浓厚,除消化道常见疾病外,专业方向主要为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治、炎症性肠病的诊治,目前所带领的炎症性肠病团队为重庆市IBD的领头队伍。主要致力于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2021年4月开始主持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工作,带领消化科临床医疗工作飞速发展,成功获批全国炎症性肠病(IBD)区域质控中心、幽门螺杆菌诊治质控中心及消化内镜超声微探头培训基地,医疗服务质量综合提升,患者管理更加人性化、标准化与流程化;创新开展重庆首家IBD医护门诊,成立重庆人民医院消化道出血多学科团队,建立内镜诊疗绿色通道;顺利与社区联动建立IBD社区病房,实现医院-社区双向转诊;顺利开展DPMAS+PE。建立IBD患者数据库,获得慢病管理软件著作权,建立了“重庆IBD专科联盟+”,并成功在重庆市卫健委备案。

郭红将自己的丰厚知识与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同行。先后承担了博士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年制博士生及本科生的等教学任务,培养进修生和下级医师多名,培养博、硕士生10余名,其中一名获得全军优秀硕士论文提名奖。获教学成果奖多项。

专攻“绿色癌症”,国内IBD知名资深专家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被称为“绿色癌症”,且好发于青年人群,以往鲜为人知,但近年来在国内发病率迅速提高。郭红是国内专攻IBD的知名资深专家,自2009年正式研究IBD起,和它已经展开了14年之久的“殊死搏斗”!其中两位高危患者,令郭红印象深刻。一位是重庆本地知名网红主播IBD患者傅昊然,1米85的大高个、英俊帅气的脸庞、侃侃而谈的口才,很难想象也曾受尽IBD的折磨。2019年,他找郭红看诊的时候,是坐轮椅被推进科室的,盆腔全是脓肿,肠道已经穿透了。郭红为他做了脓肿的引流并抗感染,逐步启动全肠内营养治疗后瘘口闭合,并行一期手术吻合,术后生物制剂维持缓解,恢复非常好。还有一位是仅有11岁的小钟妹妹,去年5月1日第一次在郭红教授处就诊,严重营养不良,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均有漏口形成,阴道和膀胱等都已穿透、整个腹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脓肿,大便直接从肚脐冲出来,出现严重的各种感染营养不良。这种穿透型的克罗恩病是郭红见过最危险的病例之一。郭红带领团队为小钟妹妹治疗并做手术,经过肠道营养,抗感染,术后康复,整个救治过程非常惊心动魄,万幸小钟妹妹最终挺过来了,恢复健康出院。

这些年,郭红先后接诊了全国各地2000多名IBD患者,大多数获得了良好的治疗。在郭红的倡导下,她与患者一同打造“肠相医&爱必敌”志愿者团队,持续开展志愿者培训、患者赋能以及同伴支持等各项活动,积极开展科学传播、同伴关怀、患者教育等公益活动,承办2023“一簇微光”CCCF IBD青少年夏令营重庆分营,参与安食小厨的拍摄,组织年度“519让爱发光”世界IBD日大型医患互动公益集市等患教活动,制作全国首个由IBD患者自编自导自演的IBD公益大电影《孩子,不哭》,定期好大夫患教直播、参与大型义诊活动、系列科普活动与公益项目,深入开展患教服务。每年定期举办患教活动、公益活动,拍摄IBD公益视频,积极帮助全国的IBD患者科学认识和治疗IBD,顺利度过难关。由于IBD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且费用不低,郭红还与志愿者们一道积极推动IBD纳入慢病特病。

达则兼济天下,致力提升重庆地区IBD诊疗和科研水平

在郭红的牵头下,重庆市人民医院已经建立起IBD多学科联合会诊团队。目前该院消化内科IBD患者数量在重庆市位居第一。作为领头雁,为推动重庆地区诊疗水平的提升,郭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科研方面致力于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及疗效预测等研究;多次组织举办了IBD专科联盟系列学术会议、空中课堂、护理培训班等学术活动;在涪陵、万州、长寿区、大学城等地区成功开展规范IBD联盟走基层活动;定期开展联盟系列活动、MDT讨论、IBD专题学习及病理会诊等;实现联盟单位间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资源共建共享等,联盟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果。成功举办第一届重庆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青年内镜医师论坛、第四届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委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大会暨第三届学术会议(IBD规范化培训班)、重庆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免疫第二、三届学术会议等高规格学术活动。

是医生也是暖心姐姐,多重身份让健康宣教、患教鲜活接地气

郭红虽拥有傲人的业绩,但却不是“冷高女神”。相反,她是一个暖心姐姐,为了患者,她可以和志愿者一起直播、吃播,积极倾听患者需求,拍摄患者关心内容,亲自编剧,参与科普视频拍摄当演员,会把诊间趣事写成段子。尽管很繁忙,她从不忘医者的社会责任,组织或参与消化疾病科普活动、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科普宣教工作,拓展科普渠道,打造科普品牌。针对疾病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营造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科室公众号共发布200余篇推文,在微信与抖音平台,共计发布系列科普原创视频超150条,浏览次数270万,点赞10.7万,分享4.7万;开展微信视频号患教直播20余场,观看次数2万余,点赞12万,取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

在加强科普内容科学性审核把关的基础上,自制科普系列影视作品:早期胃癌科普、幽门螺旋杆菌科普、胃食管反流科普、慢性肝病应该怎么吃?新冠疫苗接种科普、无痛胃肠镜检查指引、胆囊结石科普、IBD饮食指导、IBD疾病科普、胃肠息肉疾病科普、IBD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等;自制科普微电影:《人生环游记》《逆风少年的天空》《一路有你不孤单》《和解》《勇敢者的自白》等;发表IBD科普系列文章:《长期腹痛、腹泻,需警惕炎症性肠病》《“肿瘤标志物”怎么看?》《何以解“幽”——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等。这些寓教于乐的健康宣教得到了受众的广泛认可。

走近患者,服务群众。她带领团队组织年度“519世界炎症性肠病日”大型患教活动,深入开展患者教育服务;参与市级幽门螺旋杆菌诊治大型义诊活动,为社区居民带去专业诊疗意见;开展消化内科患者教育项目公益系列直播,定期开展好大夫义诊,为患者专项答疑;参与重庆电视台“不健不散”健康服务节目2期消化系统专题录制;参与“CCCF-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系列科普活动;参与“爱常在-全国我要胖10斤”IBD疾病科普系列直播,多维度开展科普宣教服务。为了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她还致力建设集科普活动组织、科普文章撰写、科普影视作品创作、科普研究与科普推广于一体的创新科普人才队伍,以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建设尽一份力。

(院方供稿)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8.19医师节·致敬医者】郭红:为“绿色癌症”IBD患者撑起一片晴空

2023-08-18 21:50:20 来源:

导语: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主题为“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为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服务大众、奉献社会,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在今年的“中国医师节”期间,华龙网健康频道特推出【8.19医师节·致敬医者】系列报道,展示那些在临床、在“幕后”、在患者需要的每个地方,为守护人民健康默默奉献青春和力量的医师们的动人事迹。

郭红,作为国内专攻炎症性肠病(IBD)的知名资深专家,和它已经展开了14年之久的“殊死搏斗”,为IBD患者撑起一片晴空,赢得了无数赞誉和荣誉。

医、教、研协同发展的佼佼者

临床的问题最终要靠科研来解决。郭红从医28年,始终注重把科研和临床结合起来。主要研究方向为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及慢性肝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疾病经验和解决疑难病与抢救危重病人能力。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在2014年欧洲肿瘤姑息治疗年会、国际营养年会上发言。先后发表国外SCI期刊及国内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5部,含内科学教材一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基金多项,参与合作国家“十五”863生物高技术领域重点项目“人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并参与“973”计划课题子课题幽门螺杆菌基因组多态性与胃部疾病发生相关研究。2014年在房殿春教授带领下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胃黏膜癌变的新机制与早期防治研究”。

2012年赴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学习消化道肿瘤姑息治疗及临床科研,回国后扎根临床,对临床科研兴趣浓厚,除消化道常见疾病外,专业方向主要为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治、炎症性肠病的诊治,目前所带领的炎症性肠病团队为重庆市IBD的领头队伍。主要致力于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2021年4月开始主持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工作,带领消化科临床医疗工作飞速发展,成功获批全国炎症性肠病(IBD)区域质控中心、幽门螺杆菌诊治质控中心及消化内镜超声微探头培训基地,医疗服务质量综合提升,患者管理更加人性化、标准化与流程化;创新开展重庆首家IBD医护门诊,成立重庆人民医院消化道出血多学科团队,建立内镜诊疗绿色通道;顺利与社区联动建立IBD社区病房,实现医院-社区双向转诊;顺利开展DPMAS+PE。建立IBD患者数据库,获得慢病管理软件著作权,建立了“重庆IBD专科联盟+”,并成功在重庆市卫健委备案。

郭红将自己的丰厚知识与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同行。先后承担了博士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年制博士生及本科生的等教学任务,培养进修生和下级医师多名,培养博、硕士生10余名,其中一名获得全军优秀硕士论文提名奖。获教学成果奖多项。

专攻“绿色癌症”,国内IBD知名资深专家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被称为“绿色癌症”,且好发于青年人群,以往鲜为人知,但近年来在国内发病率迅速提高。郭红是国内专攻IBD的知名资深专家,自2009年正式研究IBD起,和它已经展开了14年之久的“殊死搏斗”!其中两位高危患者,令郭红印象深刻。一位是重庆本地知名网红主播IBD患者傅昊然,1米85的大高个、英俊帅气的脸庞、侃侃而谈的口才,很难想象也曾受尽IBD的折磨。2019年,他找郭红看诊的时候,是坐轮椅被推进科室的,盆腔全是脓肿,肠道已经穿透了。郭红为他做了脓肿的引流并抗感染,逐步启动全肠内营养治疗后瘘口闭合,并行一期手术吻合,术后生物制剂维持缓解,恢复非常好。还有一位是仅有11岁的小钟妹妹,去年5月1日第一次在郭红教授处就诊,严重营养不良,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均有漏口形成,阴道和膀胱等都已穿透、整个腹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脓肿,大便直接从肚脐冲出来,出现严重的各种感染营养不良。这种穿透型的克罗恩病是郭红见过最危险的病例之一。郭红带领团队为小钟妹妹治疗并做手术,经过肠道营养,抗感染,术后康复,整个救治过程非常惊心动魄,万幸小钟妹妹最终挺过来了,恢复健康出院。

这些年,郭红先后接诊了全国各地2000多名IBD患者,大多数获得了良好的治疗。在郭红的倡导下,她与患者一同打造“肠相医&爱必敌”志愿者团队,持续开展志愿者培训、患者赋能以及同伴支持等各项活动,积极开展科学传播、同伴关怀、患者教育等公益活动,承办2023“一簇微光”CCCF IBD青少年夏令营重庆分营,参与安食小厨的拍摄,组织年度“519让爱发光”世界IBD日大型医患互动公益集市等患教活动,制作全国首个由IBD患者自编自导自演的IBD公益大电影《孩子,不哭》,定期好大夫患教直播、参与大型义诊活动、系列科普活动与公益项目,深入开展患教服务。每年定期举办患教活动、公益活动,拍摄IBD公益视频,积极帮助全国的IBD患者科学认识和治疗IBD,顺利度过难关。由于IBD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且费用不低,郭红还与志愿者们一道积极推动IBD纳入慢病特病。

达则兼济天下,致力提升重庆地区IBD诊疗和科研水平

在郭红的牵头下,重庆市人民医院已经建立起IBD多学科联合会诊团队。目前该院消化内科IBD患者数量在重庆市位居第一。作为领头雁,为推动重庆地区诊疗水平的提升,郭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科研方面致力于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及疗效预测等研究;多次组织举办了IBD专科联盟系列学术会议、空中课堂、护理培训班等学术活动;在涪陵、万州、长寿区、大学城等地区成功开展规范IBD联盟走基层活动;定期开展联盟系列活动、MDT讨论、IBD专题学习及病理会诊等;实现联盟单位间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资源共建共享等,联盟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果。成功举办第一届重庆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青年内镜医师论坛、第四届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委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大会暨第三届学术会议(IBD规范化培训班)、重庆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免疫第二、三届学术会议等高规格学术活动。

是医生也是暖心姐姐,多重身份让健康宣教、患教鲜活接地气

郭红虽拥有傲人的业绩,但却不是“冷高女神”。相反,她是一个暖心姐姐,为了患者,她可以和志愿者一起直播、吃播,积极倾听患者需求,拍摄患者关心内容,亲自编剧,参与科普视频拍摄当演员,会把诊间趣事写成段子。尽管很繁忙,她从不忘医者的社会责任,组织或参与消化疾病科普活动、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科普宣教工作,拓展科普渠道,打造科普品牌。针对疾病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营造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科室公众号共发布200余篇推文,在微信与抖音平台,共计发布系列科普原创视频超150条,浏览次数270万,点赞10.7万,分享4.7万;开展微信视频号患教直播20余场,观看次数2万余,点赞12万,取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

在加强科普内容科学性审核把关的基础上,自制科普系列影视作品:早期胃癌科普、幽门螺旋杆菌科普、胃食管反流科普、慢性肝病应该怎么吃?新冠疫苗接种科普、无痛胃肠镜检查指引、胆囊结石科普、IBD饮食指导、IBD疾病科普、胃肠息肉疾病科普、IBD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等;自制科普微电影:《人生环游记》《逆风少年的天空》《一路有你不孤单》《和解》《勇敢者的自白》等;发表IBD科普系列文章:《长期腹痛、腹泻,需警惕炎症性肠病》《“肿瘤标志物”怎么看?》《何以解“幽”——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等。这些寓教于乐的健康宣教得到了受众的广泛认可。

走近患者,服务群众。她带领团队组织年度“519世界炎症性肠病日”大型患教活动,深入开展患者教育服务;参与市级幽门螺旋杆菌诊治大型义诊活动,为社区居民带去专业诊疗意见;开展消化内科患者教育项目公益系列直播,定期开展好大夫义诊,为患者专项答疑;参与重庆电视台“不健不散”健康服务节目2期消化系统专题录制;参与“CCCF-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系列科普活动;参与“爱常在-全国我要胖10斤”IBD疾病科普系列直播,多维度开展科普宣教服务。为了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她还致力建设集科普活动组织、科普文章撰写、科普影视作品创作、科普研究与科普推广于一体的创新科普人才队伍,以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建设尽一份力。

(院方供稿)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瑞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