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增效
我国服务消费呈现出消费供给数字化、消费需求品质化、消费主体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增效

来源:经济日报2023-08-31

服务消费是扩大消费的新引擎。《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强调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并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作出一系列部署。不久前,《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出台,提出了“扩大服务消费”的相关具体政策措施。在新形势下,我国服务消费呈现出消费供给数字化、消费需求品质化、消费主体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为此,我们要遵循服务消费的梯度性特征,以扩容、提质、增效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牵引和拉动作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服务消费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力量。伴随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居民消费服务化趋势加快发展,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其一,服务消费是稳定社会就业的源头活水。服务业具有大量传统用工特征,有利于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活服务消费越活跃,通过生活性服务业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就越多,相应的就业收入就更加持续稳定。其二,服务消费是带动实物消费的有效途径。服务消费是最具“烟火气”的线下生活场景的综合,能够刺激和带动大量相关的交易活动。以餐饮、出行、住宿、旅游、购物、文娱、体育等为代表的丰富的服务消费场景,既能呈现链条式的相互触发关系,又能发挥集群式的关联带动效应,从而激发高频的、刚需的实物消费需求。其三,服务消费是促进服务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消费者对服务品质的需求日益提高,服务消费领域正在从满足基本需求向满足高端需求加快转变。更多精细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供给不断萌生。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端改革创新,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提升产品服务质量,进而推动产业升级。

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增效,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也将为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后一个时期,要在供给、需求和制度层面发力,鼓励服务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助力消费结构升级。

第一,扩大服务消费要激发需求潜力,持续扩容增能。一方面,要关注多样化消费需求,培育新兴消费增长点。我国服务消费发展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交汇,服务消费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群体的特质。我国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其中4.6亿的中等收入群体偏爱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消费;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喜欢个性化、社交化的消费;老龄人口对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存在大量的消费需求。伴随着新一代服务消费群体的崛起,我国生活服务消费必然要向多样化、多层次、多场景等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消费能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拓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服务消费的线上线下融合,贯穿了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全流程,涌现了直播带货等众多消费新模式。利用虚拟现实和互联网等技术有助于增强消费者临场感,增强消费欲望。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有利于满足“长尾客户”需求。要积极培育创新型服务消费新业态,打造定制化、多元化的服务消费模式,努力拓展消费新增长点。

第二,扩大服务消费要加快服务业开放,不断提质升级。要按照“非禁即准”原则,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凡是法律、行政法规未明令禁止进入的服务业领域,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服务业。要以服务业市场的开放有效适应服务消费需求升级趋势,鼓励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的新业态发展。从国际经验看,拥有强大创新力和集聚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可以领跑消费市场,还可以集聚全球消费资源,推动消费创新,引领和带动周边城市,为实现高品质服务消费提供新动能。要加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消费载体,树立服务消费新标杆。要充分发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并影响带动周边区域服务业发展,引领服务消费提质升级。

第三,扩大服务消费要坚持数字赋能,推动转型增效。一方面,要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降本增效。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交易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有助于提升服务消费供给效率。要加快实体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运用推广,使得生产、销售、配送和服务等环节实现数字化升级,不断促进数字技术为企业赋能,提高服务消费行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行业供给效率。服务标准化的推进能有效解决消费者搜寻、决策等环节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问题,降低服务供给过程的交易成本。与实物商品消费相比,服务消费质量和体验很难在消费前预知和衡量。基于服务消费的“后验属性”突出,加快构建和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对称性、降低交易成本,至关重要。要根据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设,从而更好强化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提高服务供给水平。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增效

2023-08-31 06:05:09 来源:

服务消费是扩大消费的新引擎。《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强调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并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作出一系列部署。不久前,《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出台,提出了“扩大服务消费”的相关具体政策措施。在新形势下,我国服务消费呈现出消费供给数字化、消费需求品质化、消费主体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为此,我们要遵循服务消费的梯度性特征,以扩容、提质、增效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牵引和拉动作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服务消费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力量。伴随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居民消费服务化趋势加快发展,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其一,服务消费是稳定社会就业的源头活水。服务业具有大量传统用工特征,有利于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活服务消费越活跃,通过生活性服务业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就越多,相应的就业收入就更加持续稳定。其二,服务消费是带动实物消费的有效途径。服务消费是最具“烟火气”的线下生活场景的综合,能够刺激和带动大量相关的交易活动。以餐饮、出行、住宿、旅游、购物、文娱、体育等为代表的丰富的服务消费场景,既能呈现链条式的相互触发关系,又能发挥集群式的关联带动效应,从而激发高频的、刚需的实物消费需求。其三,服务消费是促进服务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消费者对服务品质的需求日益提高,服务消费领域正在从满足基本需求向满足高端需求加快转变。更多精细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供给不断萌生。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端改革创新,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提升产品服务质量,进而推动产业升级。

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增效,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也将为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后一个时期,要在供给、需求和制度层面发力,鼓励服务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助力消费结构升级。

第一,扩大服务消费要激发需求潜力,持续扩容增能。一方面,要关注多样化消费需求,培育新兴消费增长点。我国服务消费发展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交汇,服务消费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群体的特质。我国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其中4.6亿的中等收入群体偏爱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消费;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喜欢个性化、社交化的消费;老龄人口对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存在大量的消费需求。伴随着新一代服务消费群体的崛起,我国生活服务消费必然要向多样化、多层次、多场景等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消费能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拓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服务消费的线上线下融合,贯穿了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全流程,涌现了直播带货等众多消费新模式。利用虚拟现实和互联网等技术有助于增强消费者临场感,增强消费欲望。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有利于满足“长尾客户”需求。要积极培育创新型服务消费新业态,打造定制化、多元化的服务消费模式,努力拓展消费新增长点。

第二,扩大服务消费要加快服务业开放,不断提质升级。要按照“非禁即准”原则,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凡是法律、行政法规未明令禁止进入的服务业领域,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服务业。要以服务业市场的开放有效适应服务消费需求升级趋势,鼓励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的新业态发展。从国际经验看,拥有强大创新力和集聚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可以领跑消费市场,还可以集聚全球消费资源,推动消费创新,引领和带动周边城市,为实现高品质服务消费提供新动能。要加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消费载体,树立服务消费新标杆。要充分发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并影响带动周边区域服务业发展,引领服务消费提质升级。

第三,扩大服务消费要坚持数字赋能,推动转型增效。一方面,要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降本增效。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交易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有助于提升服务消费供给效率。要加快实体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运用推广,使得生产、销售、配送和服务等环节实现数字化升级,不断促进数字技术为企业赋能,提高服务消费行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行业供给效率。服务标准化的推进能有效解决消费者搜寻、决策等环节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问题,降低服务供给过程的交易成本。与实物商品消费相比,服务消费质量和体验很难在消费前预知和衡量。基于服务消费的“后验属性”突出,加快构建和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对称性、降低交易成本,至关重要。要根据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设,从而更好强化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提高服务供给水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胡君寒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