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空间打开新赛道
近几年,演艺新空间的发展增速很快,但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还得再加把劲。

演艺空间打开新赛道

来源:经济日报2023-10-01

到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戏楼喝下午茶,再看一场昆曲;或是约上闺蜜,到繁华的商业中心逛个街,晚上一起听个烛光音乐会……“十一”假期,文化消费丰富多彩,隐藏在城市街头巷尾的演艺新空间红火热闹,俨然成为假日消费的潮流打卡地。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的演出场次超过10万场,观众人数超过800万人次。以多艺术品类、多表现形式、丰富的演出产品供给、拉动综合消费为主要方向的演艺新空间,成为演出领域格外活跃的市场要素,成长趋势不容小觑。

演艺新空间新在哪儿?新在演出场景、剧目制作、表演形式、观演关系、演出体验、消费业态等方方面面。概括起来,演艺新空间有三大特点:一是打破传统剧场物理空间的限制,它可以由古戏楼、会馆、老厂房改造而来,也可以出现在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文创园区、商务楼宇中;二是打破“你演我看”的传统观演关系,更加强调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三是打破演出与其他业态的壁垒,与其说它是演出空间,不如说它是集商业、娱乐于一体的文化空间,你可以在这里吃、喝、看、听、学习、交流,感受层次丰富的文化体验。

如果说专业剧场呈现给观众的是“殿堂级”的文化盛宴,演艺新空间则更像是特色美食小馆,主打“小而精”“小而美”,或传统或先锋,或清新或惊奇,给观众带来的是新鲜的口味。它的蓬勃发展,是文化消费逐渐融入生活的体现。

演艺新空间受到欢迎,在于顺应了文化消费需求的变化。当前,演出消费呈现年轻化趋势,“95后”“00后”逐渐成为线下演出消费的主力军。“Z世代”们更加追求个性、新奇的体验。在演艺新空间里,观众不必“正襟危坐”,台上台下未必泾渭分明,你可以看到从身边走过的演员脸上的汗珠,与演员互动,也可以沉浸于剧情中,自己成为演出的参与者……这些极致而独特的体验对了年轻人的胃口。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演艺新空间延展了演艺业态、丰富了演艺价值,体量小、可复制,是一条前途光明的新赛道。

2019年,上海率先制定演艺新空间运营标准,现已有超过100家演艺新空间;北京正在加快“演艺之都”建设,对演艺新空间的培育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演艺新空间之于城市,是文化消费的新场景、文旅融合的新引擎,也是城市更新、盘活空间资源的新抓手。

近几年,演艺新空间的发展增速很快,但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还得再加把劲。打造演艺新空间,需要解决好场地问题,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城市微更新、微设计、微治理,在保障观众安全的前提下释放更多合规演出场所。为演艺行业的发展创造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需要多部门共同协商一起探索。

当然,空间只是一个物理形态,真正能够留住观众的,一定是打动人心的作品。演艺新空间从创作、演出、制作到消费,需要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完善内容生产机制和孵化机制是当务之急。因地制宜打造出自己的特色产品,拓展更丰富的艺术可能性和消费业态,让观众享受到物有所值的文化体验,演艺新空间才能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张雪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演艺空间打开新赛道

2023-10-01 06:05:00 来源:

到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戏楼喝下午茶,再看一场昆曲;或是约上闺蜜,到繁华的商业中心逛个街,晚上一起听个烛光音乐会……“十一”假期,文化消费丰富多彩,隐藏在城市街头巷尾的演艺新空间红火热闹,俨然成为假日消费的潮流打卡地。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的演出场次超过10万场,观众人数超过800万人次。以多艺术品类、多表现形式、丰富的演出产品供给、拉动综合消费为主要方向的演艺新空间,成为演出领域格外活跃的市场要素,成长趋势不容小觑。

演艺新空间新在哪儿?新在演出场景、剧目制作、表演形式、观演关系、演出体验、消费业态等方方面面。概括起来,演艺新空间有三大特点:一是打破传统剧场物理空间的限制,它可以由古戏楼、会馆、老厂房改造而来,也可以出现在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文创园区、商务楼宇中;二是打破“你演我看”的传统观演关系,更加强调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三是打破演出与其他业态的壁垒,与其说它是演出空间,不如说它是集商业、娱乐于一体的文化空间,你可以在这里吃、喝、看、听、学习、交流,感受层次丰富的文化体验。

如果说专业剧场呈现给观众的是“殿堂级”的文化盛宴,演艺新空间则更像是特色美食小馆,主打“小而精”“小而美”,或传统或先锋,或清新或惊奇,给观众带来的是新鲜的口味。它的蓬勃发展,是文化消费逐渐融入生活的体现。

演艺新空间受到欢迎,在于顺应了文化消费需求的变化。当前,演出消费呈现年轻化趋势,“95后”“00后”逐渐成为线下演出消费的主力军。“Z世代”们更加追求个性、新奇的体验。在演艺新空间里,观众不必“正襟危坐”,台上台下未必泾渭分明,你可以看到从身边走过的演员脸上的汗珠,与演员互动,也可以沉浸于剧情中,自己成为演出的参与者……这些极致而独特的体验对了年轻人的胃口。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演艺新空间延展了演艺业态、丰富了演艺价值,体量小、可复制,是一条前途光明的新赛道。

2019年,上海率先制定演艺新空间运营标准,现已有超过100家演艺新空间;北京正在加快“演艺之都”建设,对演艺新空间的培育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演艺新空间之于城市,是文化消费的新场景、文旅融合的新引擎,也是城市更新、盘活空间资源的新抓手。

近几年,演艺新空间的发展增速很快,但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还得再加把劲。打造演艺新空间,需要解决好场地问题,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城市微更新、微设计、微治理,在保障观众安全的前提下释放更多合规演出场所。为演艺行业的发展创造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需要多部门共同协商一起探索。

当然,空间只是一个物理形态,真正能够留住观众的,一定是打动人心的作品。演艺新空间从创作、演出、制作到消费,需要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完善内容生产机制和孵化机制是当务之急。因地制宜打造出自己的特色产品,拓展更丰富的艺术可能性和消费业态,让观众享受到物有所值的文化体验,演艺新空间才能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张雪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戴莉芸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