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书画名家档案|美术行家评价梅忠智其人其画(三)
从梅忠智花鸟画得到的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那就是其作品里透露出的活泼泼的生命气象。

华龙书画名家档案|美术行家评价梅忠智其人其画(三)

来源:华龙网2023-10-05
微信图片_20231005165924

梅忠智,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十届全国理事会理事、全国友协国际艺术交流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四届、第五届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理事。中国友好画院院委、海外王雪涛艺术研究会特邀艺术家。

《鸟眼看世界之贪欲》
《鸟眼看世界之贪欲》

梅忠智是我国西部地区高等美术院校最早的中国画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西南师范学院美术与汉语言文学系苏葆桢、李继科教授学习花鸟画。1985年毕业并调入四川美术学院任教至今。从20世纪80年代起,梅忠智曾先后在重庆、成都、青岛、大连;日本仙台、神户、大阪、东京;美国休斯敦、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阿联酋迪拜文化艺术中心等地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和学术交流讲座,单幅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作品展并常有获奖。学术访问意大利、奥地利、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地。青少年时期,梅忠智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才智凸显,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皆能,再加上他能写会诗,具有善于思考和观察发现的特点,所以,在西南师范学院本科期间、特别是研究生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属于他自己观察自然与众不同的角度和用绘画表现自然的方式方法。当他在课堂上随意创作的第一幅花鸟画作品、第一次参加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重要展览就获奖的时候,人们就已经认识和领悟到了梅忠智那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和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花鸟画作品,其本源就在于他丰富的综合文化艺术修养独具慧眼的认知观念。

梅忠智先生评述

(朱仁金,哲学博士,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中西合蕴成一家,雄鸡花鸟斗彩霞。

高古雄浑曲中意,映照时代启芳华。

梅忠智先生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大家。他的国际影响力不仅在于其作品经常受邀展出于世界各大重要美术馆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并获奖,而且他的大型个人美术作品展和学术交流也从重庆、大连、青岛、北京举办到了日本仙台、大阪、神户、东京,以及美国休斯敦和阿联酋迪拜等。梅先生在艺术上特别看重中西文化的交流,实际上,他的系列作品均是中西合蕴、博采众长的结晶。从顾恺之、谢赫、张彦远、黄筌到徐渭、董其昌、石涛、任伯年、黄宾虹、齐白石,再到梅先生的授业恩师苏葆桢、李际科等,中国传统文脉赓续绵延,中国文化精神山高水长。梅先生还在1988应邀游学日本,对19世纪末以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作品广有涉猎和研究,深谙中西绘画之道,具有东方情趣的抽象性和表现性的色彩或可成为汇通中西艺术的一座桥梁。因此,欣赏梅先生的绘画,其浓墨重彩、五彩斑斓的绘画语言不仅表达了艺术家本人的旷达豪迈,而且也深刻征服了矗立于画前的观众。

《老梅的花鸟世界》
《鸟眼看世界之欲望》

梅先生是花鸟画大师,尤其擅画雄鸡。梅先生曾在高朋满座时打趣说,大家一说到“马”就想到徐悲鸿、“虾”想到齐白石、“葡萄”想到苏葆桢,而大家一说起我的时候就想到“鸡”。众宾欢愉!实际上,这不仅是中国人对中国著名画家所独有的一种褒奖方式,而且也真正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对艺术、对生活和对我们周遭世界的一种独到贡献,这种艺术成就是无与伦比的,最后竟成了我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认知方式。比如《春兰》《春趣》图,以及《黄昏》《赤色世界》图,前二者仍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方式,后二者则吸收了西洋绘画手法,均表现了公鸡的雄姿英发和灼灼眼神。中国文人传统向来讲究“诗言志”“文载道”,《韩诗外传》云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之说,所谓“君子比德也”。然而,作为艺术大师的梅先生,不仅擅画公鸡,更以“五德”作为育人之理想,令人高山仰止!

梅先生的作品既是诗性的哲思,亦是时代的回响。比如主题创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则是通过艺术表征时代,回应时代,引领时代,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民间传说赋予新的作品风格和时代内涵,足见艺术家的与时俱进和广阔胸怀!我向来认为,艺术不应成为纯粹书斋生活的衍生品,不应局限于象牙之塔,更不应成为市侩的生意人,而是要和时代紧密结合的;艺术的张力不仅存在于视觉化的语言,还存在于艺术家的匠心独具和重新赋予传统以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指引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再看《傲霜斗雪》图,作品不仅深得中国历代文人之古意,其大气雄浑和侠骨丹心更是让艺术家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

《老梅的花鸟世界》1
《老梅的花鸟世界》

如今,梅先生又亲力亲为办起了网络版“老梅课堂”。在这样一个凡事向钱看、讲究挣快钱的时代,梅先生依然故我:“不带货、不求回报、只讲奉献,旨在践行用艺术传播正能量,让文化自信深入人心!”先生的话犹如一股清流、一缕清风、一抹新绿,任性而自然,必然而自由。

黄越(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

梅老师的绘画艺术特点非常鲜明。梅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气很足,他的花鸟画作品体现出一种很强的生命力。传统花鸟画,文人气象之梅兰竹菊的那种小情小调,在梅老师的绘画里倒不是特别彰显。他的作品有大气象,无论从作品的立意、技法和墨色的运用,以及最后呈现出的整体绘画的视觉感受,都给人一种非常强大的生命力量。

从传统审美意蕴来审视梅老师的绘画作品,“气韵生动”那是肯定的。

但是如果仅仅是气韵生动的话,我觉得还不足以体现出梅老师作品的艺术特点,当然我说这个不是说要脱离气韵生动,而是他作品本身就是很强的一个生命力的体现。

《鸟眼看世界之病毒》
《鸟眼看世界之病毒》

如果说儒、释、道三家艺术思想在我们中国画里边有所体现的话,那么梅老师的艺术作品它就有一种阳刚之气,有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这种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一种思想境界,也就是说像那种表现古代文人仙风道骨之萧瑟、传达抑郁失意之类的情调等等情绪,在梅老师的绘画作品里面是很少的,甚至说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以一种非常浓烈的生命意识、探索创新意识诉诸笔端、满溢于画面,我觉得这就是梅老师绘画艺术的最大特点。

同时,梅老师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特征,有非常独到的创造性,包括其作品中物象的造型。比如说他画的马、鸟等,它让人联想起西方现代绘画派别中的立体派,联想起西方绘画的造型和色彩。

我觉得梅老师的花鸟画作品,其意象的营造、形象的塑造、笔头上的力度,以及绘画图式的张力,都给我们一个非常鲜明的艺术感受。

徐贤文(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梅忠智老师,我们两个是同一个专业。梅老师的花鸟画我觉得很值得我学习。一是他给人的视觉感受,不像我们普通的传统国画那样。梅老师的花鸟画,给人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烈,其画中的夸张的手法,变形的手法,都运用得非常到位。二是他对于行笔和墨色的把握,以及色和墨之间这种关系的把握非常好。

《天马行空》
《天马行空》

始终感觉他的画面非常强烈,这种视觉感很能抓住人的眼球,所以普通的、一般的传统绘画和他的画比较,他始终还要突出得多。而且他对于花鸟画的理解,不管是色彩、构图方面,还是整体的把握方面,都非常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如果说现代花鸟画,形成一个色彩比较浓重的阶段啊,我们现在有些人把它称为现代重彩画。那么实际上从早期来讲,梅忠智老师他还是算走得比较靠前,特别受到现在很多人推崇,所以起了个名叫现代重彩画,还有一种说法叫写意重彩画。就是写意画中间再加上重彩画的意思。色彩非常浓厚、非常强烈,不再是那种仅仅是一点淡淡的水墨了。我们从梅老师的画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他有鲜明的个性,个性特别强烈,说实话确实是非常吸引人。另外,不管是教学来讲,还是我们跟他一起在国画系共事,都可以看到,不管是教育还是创作,梅老师都非常的优秀。而且他也非常努力,画了不少的画。他画大画动不动就是丈二,而且是丈二立幅,总之他大画比较多。大家都知道花鸟画画幅越大,越不好画。刷新了我以前的感觉:花鸟画就是一种小情小趣的东西,要不就是随意画两笔,几个虫子几只鸟就这么了事。

《轮回之魚与鸟》
《轮回之鱼与鸟》

梅老师的花鸟画艺术,改变了传统花鸟画固有的某些基本印象,从一个新的诗意之境或者是新的视觉给人们阐述了一种现代花鸟画的气息。我觉得梅老师这方面做得很好。我也是画花鸟画的,所以我感受比较深,我要多向梅老师学习。

杨涪林(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忠智兄的画我倒是很早就很熟悉了。那时候我们是邻居,80年代我记得有一次是刘国辉先生到我家里来,还专门去约见了他。那时我也见到了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他的个人画册的样书,印象深刻。从那儿开始他的画就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管是各种展览、他的个展也好,还是年展也好,他的画在所有的展览中都是很突出的,个人面貌非常鲜明,这一点我觉得很有价值。忠智兄能够用他的作品打动人心,是因为其画面有很多因素,与中国画传统的做法截然相反。比如说他的画面,我觉得首先他布局布的“奇”,很奇绝,而且很有张力。

《轮回之天与地》
《轮回之天与地》

同时其画面的色彩有很全面的展示:它不只是墨,墨只是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主调;他的色彩有些时候倒成了主调,——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大胆的创造,因为这是旁人没有走的路子。他可以那样开一条路走出来,这就需要胆量,这跟他本人平时的为人处世一样:带有一种豪气,不管是什么场合,他都是本色表现,我觉得这点是不容易的。他不是根据这个场合来决定其态度或者语调,他是本色表现,我觉得这点还是很难能可贵。

他的画面就跟他的个性一样,本色出演:色彩和用笔都非常自我,当然他也有很多作品很见中国画传统功底水平,其具水墨功底的画面在我记忆中还有好多储存,画面中他的那种功底、那种古法用笔也好,或者是笔墨的施展、整个的气度气势也好,它都很顺其自然地就跟其色彩如出一辙。所以我觉得他的画,其精气神,特别是他对绘画艺术的探索精神很值得我本人学习。虽然我不是画花鸟画的,但是我一直觉得在我心目中它是一个坐标。

《无语》
《无语》

傅仲超(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画系主任)

和他相处已经几十年了,对忠智他个人的为人处世,我还是非常欣赏的。记得86年白德松老师主持成立中国画系,当时我们两就有幸共事一段时间,就有比较密切的接触。他为人处世以及他本人的性格我也非常欣赏,他给我感觉是为人豪迈豪气,非常真我的,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这种品性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很帅气。而这种性格,是他的作品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构成因素。我们知道,忠智兄是西师首届花鸟画研究生毕业,当时在西南师从苏葆桢先生那一脉下来。我个人感觉他们西南师范大学那一派花鸟画跟我们四川美院花鸟画实际上是不太一样的,他们走的路线是不一样的。像张书奇也好,包括苏葆桢老师小写意,实际上更多的也是在延续粉彩花鸟。忠智受教育于苏葆桢先生,当然肯定对张书奇深有研究,所以,他那样传承下来没问题。

《洋花瓶》
《洋花瓶》

但是,忠智的绘画艺术有创新。他的花鸟、他的水墨写意画也大量融入了色彩,色彩在忠智花鸟画里面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而这个用色用粉实际上是学于张书奇和苏老师,而他大有发展。从这一脉走下来,加上他本身对时代气息、对当代艺术的一种把握和理解,使传统形态的花鸟画融入了时代审美之需要,使非常传统的花鸟画,这样一个古老的画种,融入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和当代绘画艺术表现当中,就赋予了花鸟画艺术非常强烈的时代感和当代性,我觉得这一点是忠智花鸟画非常突出的一个特征。因此他就凭借这一点在当代的中国花鸟画界应该说是独树一帜。他的画给人感觉气势豪迈、雄强大气,有汉代汉唐的那种遗风,而不是一种小小的、或者是明清的那种东西。所以我觉得他的花鸟画,在这领域开创了当代花鸟画的一种图式样态,应该得到充分肯定,我很欣赏。

王世明(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老梅的画我还是看得比较多。以前我们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也有一些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一些交流。前面傅老师他们都讲得比较好,而我对老梅的花鸟画的另外一种看法是什么呢?我觉得他的花鸟画是一个宏大叙事的。作为宏大叙事的作品,包括他画的鸡,都有一种社会性。连他画的《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也不是纯粹的画花鸟,他有宏大叙事的那么一种情结,我觉得这是他绘画艺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

《鸟眼看世界》
《鸟眼看世界》

这和他的性格、和他的社会生活等等是分不开的。他是前两届重庆政协常委,又非常热心介入社会生活,对社会的文化建设也好、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介入,不是一个逃避的,对生活是积极的、是进取的态度。他给我们的感觉是总有一种使不完的劲,想对社会做点什么。——真的有那种感觉。

他的画,你看哪里是一幅花鸟画,它完全是一种叙事性的、社会性的东西。包括他前面画的那些鹰都有带着一种比喻性的东西,是宏大叙事的,这一点我觉得是主题花鸟画创作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一个,我觉得这是老梅非常特别的一个地方。另一个就是他的色彩:实际上我觉得他在这方面确实探索得很早——贤文兄说的中国画艺术领域“写意重彩画”,实际上他走得很早,他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在做这方面的探索,也做得比较成功,他一直沿袭那条路在走。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央美的老师,郭怡老师的那种花鸟,都是在花鸟的格局里面做,而老梅是在超越了花鸟的格局在做,尤其是最近几年那些作品哪里感觉是花鸟,花鸟只是作为一个载体,更多承载着他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鸟眼看世界之浮云》
《鸟眼看世界之浮云》

我觉得这一点是老梅的花鸟画给我们最大的一个启示。

黄山(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画系主任)

那年(1985年)我刚好毕业,梅老师过来(梅忠智研究生毕业从西南师范学院调入四川美术学院),我记得我当时就跟王林还有几个国画系的同志说:这是一个以后的大师。看来那会儿我的眼光还是可以的,因为我看到梅老师的作品的确在花鸟画这一块独树一帜,具有这种传统的书写性,同时更具有这种当代的视觉表征。

我觉得这一点实际上对传统的中国画来讲,说是要创新,其实还是很难的。因为你得有这个勇气,还得有这个修养,然后怎么样在自己的图式当中、内容当中、笔墨当中,包括总体的整个语言架构里面,体现出自己的这种风骨,我觉得这是很不容易的。

《鸟眼看世界之战争 谁之罪》
《鸟眼看世界之战争 谁之罪》 

而且梅老师出道也比较早。刚出道的时候的绘画艺术可能还没有现在这么明确的风格特征,但那时的作品其实也没有因循守旧,因为那些作品就按当时的那种感觉,应该说是学术与市场结合得比较好。但我觉得其实这也是一个艺术家很难能可贵的一点,它不是说因为那个东西有市场了,就不去思考,不去探索了,我觉得这方面需要很大的勇气。

再有一个就是梅老师在教学和学术上面,对我的触动也很大。特别是我自己在外面学术活动,跟梅老师有过不多的偶遇,我们参加某个杭州的教学峰会,能看到我们川美的花鸟老师在全国各地的,包括央美、国美的那些同行里面是认可我们梅老师的,这就说明:一个是他出场有这种意识,再一个是这个作品的实力在讲话,也就是说梅老师的东西拿出来放在那,他最终立得住。

再有一个,就是在教学或者说对年轻人的培养。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待像马媛媛那样一些刚进入美术学院的研究生的态度。后来当年轻教师的那批人,梅老师在整个传帮带这一块,对年轻教师、包括对花鸟教研室的刘明孝、稍微晚一点来的侯薇薇,梅老师都对他们倾心相帮,这一点我印象特别深。梅老师在这方面的突出特点加上他长期坚持课堂示范的教学方式,其实也是我们国书院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

《鸡斗》
《鸡斗》

白德松老师教我们那会儿也是这样,可是后来我们因为各种原因都坚持得不是很好。但是梅老师每次上课,你首先看到一群人,我就知道梅老师在做示范画,中国画教学特别是对学生来讲,能够眼见老师的一招一式,这个我觉得真正的是能学以致用的。而且梅老师注重理论学理的修养,编撰了大量产生全国影响的画册、丛书,在老校区的时候就都编了很多:包括人物的、山水和花鸟的,那会我们都交了稿件。梅老师整个的学术建构,实际上是对整个中国画学科的贡献(比如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申报等等)。除了创作、教学,梅老师的社会工作也比较繁忙,比如担任重庆市政协常委,那么忙,但是他还是心系学校的教学和作品创作。

查明(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画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梅老师其人,我们从85年至今,已经相处了几十年。他的花鸟画作品确实是画如其人——他性格上的豪放、豪迈、直率都体现在这些画中。

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梅老师整个的花鸟画的历程,也会发现从他去日本以前和去日本以后,一直到现在,它有一个路径。如果说去日本之前,它更趋向一种文人画的气息,那么回来以后,他就融入了很多当代的一些东西,特别是色彩构成上。

微信图片_20231005165851

一直到近期,我觉得他的花鸟画又有一个很大的飞跃,就是对现代花鸟的一种探索,不仅是从色彩构成,甚至还喜欢也擅长在画面上题字,这种书画结合的当代样式,很明确地表达了他自己对一些事情和事物的某种看法,这些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所以我自己把梅老师的艺术探索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去日本之前,二是去日本之后三是近些年对当代花鸟画的一些探索和摸索,每个阶段都取得了很好的一个效果。

所以在中国当代花鸟画领域里面,梅老师应该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梅老师的花鸟画,应该值得我们去深入的研究,去很正确的定位他在当代花鸟画的一个位置。

李彤(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

最开始接触梅老师大概是85年,我印象很深,就在梅老师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父亲(李文信)到西南大学参加了他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父亲回家后,在无意的摆谈中,谈到梅老师,我印象很深,他说了句:梅忠智他画很有感觉。当时他的导师主要是苏葆楨和李继科老师。

《归》
《归》

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听说梅老师要分配到美院来。那时候我记得我爸向赖老师(赖深如)和雷老师(雷荣厚)极力推荐,希望梅老师调入四川美术学院(因为当时系上还有推荐权)。那时候是叶(叶毓山)老师在当院长,似乎是在征求系上的意见,我记不清是雷老师还是赖老师说梅老师想到我们学校来。我爸说的我现在印象都很深刻:当时我爸就跟雷老师说,梅老师画的画很有想法、有个性、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是当年梅老师调入学校来时我爸对梅老师的评价原话。

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父亲当年对梅老师的这个评价一直在我印象中,真的一直在我印象中。所以我一直非常关注梅老师的作品,(虽然本身我们也不是画花鸟的)。我父亲为什么对他有这个评价,当年他为什么能够到四川美术学院来任教,必定有他的优势和他的特点。

所以说当年我父亲对梅老师简单的这几句话,一直以来,实际上也逐步、慢慢完全地印证了我父亲当时的判断,就是梅老师的画确实有他的想法,有他的个性特长。所以说这么多年梅老师在艺术上走了几十年,我非常关注,同时也非常喜欢梅老师的画,喜欢梅老师。实际上就是基于当年那种最根本的判断,他的画有他的个性特点,有他的创造性。他虽然师从于苏葆楨老师和李继科老师,但是他就像白德松老师经常跟我们说的,他不是似老师,而是他在学老师,学者才活。

《不环保的代价》
《不环保的代价》

所以我觉得梅老师,从他早期,包括查老师说的,日本回来后,包括到近期他的花鸟画一路走来这么几十年,确实也是更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梅老师的一种判断:就是有个性、有特点、有创造性。无论是他对大自然的关注,还是王世明老师说的“对社会的关注”,都以他独有的视角和表现方式来体现他的艺术思想、他的审美、他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我觉得这个非常不容易,确实值得我学习和研究。

耿杉(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

我跟梅老师接触的不多,第一次和朋友见他是在北京2007年第二届中国画学术论坛上。当时梅老师和林木老师去开会作为特聘专家,我当时是应聘作者。可能因为我是从绘画本体来谈,没有你们这么多故事啊,了解不了这么多故事。回到作品本体看,总体来说,我觉得梅老师的绘画是独树一帜的。因为在当下写意画同质化的现象非常严重,要么就说是文人画的延伸,要么就是一个图案化的表现。

我觉得梅老师应该是集合了潘天寿先生或者郭味渠先生两种风格的一种糅合,我个人感觉是这样的。一个是具备文人的写意精神,另一个他还有很多民间的色彩构成和图案构成在里面糅合,把民间这个大美的图式通过中国画内涵的融合,塑造并且体现出了一种现代中国画民族审美形式,这一点是他比较成功的表现。

在后期,梅老师的这种表现性的东西更强,好像是更多的融入了一些国外的东西,或者说是一些图案化的东西,这是他一个新的探索阶段。

《黄昏》
《黄昏》

总体来说,我觉得梅老师这种绘画风格面貌,既坚守了文人画的一种自觉,又有一个“笔墨当随时代”的开创精神。作为美院的老师,这是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和一个良好的品格。

虽然他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他的创作力还是非常旺盛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梅忠智花鸟画:活泼泼的生命气象

不敢说与梅忠智老师是忘年交,却的确是校友,而且有点投缘。而以梅氏大公鸡为代表的梅忠智花鸟画,随着近些年自媒体的涌现,我也多有所见而十分喜欢。于是乎,梅老师邀我谈一谈感想,我所知甚少却欣然应允,从一个普通观者的角度汇报一下我的感受。

从梅忠智花鸟画得到的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那就是其作品里透露出的活泼泼的生命气象。东坡居士说文如其人,这在梅老师身上尤为鲜明。大概在18年前学校的一个晚会上,梅老师演唱《北国之春》,其人刚健又儒雅,嗓音浑厚而高亢,那是第一次知道他。那以后,我也常常在篮球场上看到他矫健而灵活的身姿,在许多会场上看到他热烈而直率的发言。梅老阳光、阳刚、活泼而刚健的言行举止,一改我对传统国画家文弱、阴柔、忧郁而有时又有些乖戾、狂狷的印象。观画如见其人,梅氏花鸟画特别是梅氏大公鸡中,那种活泼、饱满而刚健的生命气象的自然流露,给了我最为深切而强烈的感受。

自然的生命如何充沛而浑然天成,到底是单薄的。梅忠智花鸟画的生命气象,大概更得益于其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艺术经历。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只短短四句话,一个博大的世界就赫然纸上,靠的是诗人雄阔的人生境界。梅忠智学成于西师名家,随后便长期赴国内外求艺访学、举办展览、切磋学术,他这种丰富的人生与艺术经历,使我们想起壮游天下以涵养心胸的司马迁、李白、苏轼等等古代的文化大家。在我看来,开眼看世界,博采多个不同国家、地域文化艺术的优长,把素来小情小调、聊以消遣的花鸟画开拓出一个活泼、浓烈、丰富而雄强的生命世界,是梅忠智花鸟画得以动人的根本原因。从中国画的现代发展来说,梅氏花鸟画把丰富的生命与生活世界重新纳入到宋元以来日渐脱离尘世的绘画当中,赋予传统中国画以充沛的生气和活力,是中国画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的不二门径。

《吾来瓶醉图》
《吾来瓶醉图》

基于健康的生活观和刚健的艺术观,梅忠智选择以一个原本单薄而纤弱的花鸟画来承载其艺术理想,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创造就势在必然。梅氏花鸟画构图大气而用色大胆,色彩浓烈而图式独特,想象丰富而寓意新奇,诸多创新与创造使他的艺术一改传统中国画保守的创作程式与偏冷的文化调性,不仅独树一帜,更能独步画坛。可以说,梅氏花鸟画在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大胆探索,是其艺术成就的核心要素。

近些年来,依然遥想过去而试图追随早已逝去的传统文人理想的中国画家大有人在,试图彻底颠覆传统而创作近乎妖异的新文人画者此起彼伏。这种形势下,我以为服务于伟大民族复兴的当代中国画,一定既不失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生旨趣,才能为积淀近两千年的中国画开出一条新路。就这一点而言,梅忠智健康的身心、开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和勇敢的探索精神,为我们探索中国画的新路提供了某种示范和借鉴。

所以说,梅忠智花鸟画中所呈现出的活泼泼的生命气象,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路途中务必努力追求的审美境界。

(夏兴强:四川美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文艺学博士)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华龙书画名家档案|美术行家评价梅忠智其人其画(三)

2023-10-05 17:32:07 来源:
微信图片_20231005165924

梅忠智,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十届全国理事会理事、全国友协国际艺术交流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四届、第五届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理事。中国友好画院院委、海外王雪涛艺术研究会特邀艺术家。

《鸟眼看世界之贪欲》
《鸟眼看世界之贪欲》

梅忠智是我国西部地区高等美术院校最早的中国画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西南师范学院美术与汉语言文学系苏葆桢、李继科教授学习花鸟画。1985年毕业并调入四川美术学院任教至今。从20世纪80年代起,梅忠智曾先后在重庆、成都、青岛、大连;日本仙台、神户、大阪、东京;美国休斯敦、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阿联酋迪拜文化艺术中心等地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和学术交流讲座,单幅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作品展并常有获奖。学术访问意大利、奥地利、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地。青少年时期,梅忠智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才智凸显,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皆能,再加上他能写会诗,具有善于思考和观察发现的特点,所以,在西南师范学院本科期间、特别是研究生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属于他自己观察自然与众不同的角度和用绘画表现自然的方式方法。当他在课堂上随意创作的第一幅花鸟画作品、第一次参加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重要展览就获奖的时候,人们就已经认识和领悟到了梅忠智那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和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花鸟画作品,其本源就在于他丰富的综合文化艺术修养独具慧眼的认知观念。

梅忠智先生评述

(朱仁金,哲学博士,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中西合蕴成一家,雄鸡花鸟斗彩霞。

高古雄浑曲中意,映照时代启芳华。

梅忠智先生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大家。他的国际影响力不仅在于其作品经常受邀展出于世界各大重要美术馆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并获奖,而且他的大型个人美术作品展和学术交流也从重庆、大连、青岛、北京举办到了日本仙台、大阪、神户、东京,以及美国休斯敦和阿联酋迪拜等。梅先生在艺术上特别看重中西文化的交流,实际上,他的系列作品均是中西合蕴、博采众长的结晶。从顾恺之、谢赫、张彦远、黄筌到徐渭、董其昌、石涛、任伯年、黄宾虹、齐白石,再到梅先生的授业恩师苏葆桢、李际科等,中国传统文脉赓续绵延,中国文化精神山高水长。梅先生还在1988应邀游学日本,对19世纪末以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作品广有涉猎和研究,深谙中西绘画之道,具有东方情趣的抽象性和表现性的色彩或可成为汇通中西艺术的一座桥梁。因此,欣赏梅先生的绘画,其浓墨重彩、五彩斑斓的绘画语言不仅表达了艺术家本人的旷达豪迈,而且也深刻征服了矗立于画前的观众。

《老梅的花鸟世界》
《鸟眼看世界之欲望》

梅先生是花鸟画大师,尤其擅画雄鸡。梅先生曾在高朋满座时打趣说,大家一说到“马”就想到徐悲鸿、“虾”想到齐白石、“葡萄”想到苏葆桢,而大家一说起我的时候就想到“鸡”。众宾欢愉!实际上,这不仅是中国人对中国著名画家所独有的一种褒奖方式,而且也真正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对艺术、对生活和对我们周遭世界的一种独到贡献,这种艺术成就是无与伦比的,最后竟成了我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认知方式。比如《春兰》《春趣》图,以及《黄昏》《赤色世界》图,前二者仍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方式,后二者则吸收了西洋绘画手法,均表现了公鸡的雄姿英发和灼灼眼神。中国文人传统向来讲究“诗言志”“文载道”,《韩诗外传》云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之说,所谓“君子比德也”。然而,作为艺术大师的梅先生,不仅擅画公鸡,更以“五德”作为育人之理想,令人高山仰止!

梅先生的作品既是诗性的哲思,亦是时代的回响。比如主题创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则是通过艺术表征时代,回应时代,引领时代,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民间传说赋予新的作品风格和时代内涵,足见艺术家的与时俱进和广阔胸怀!我向来认为,艺术不应成为纯粹书斋生活的衍生品,不应局限于象牙之塔,更不应成为市侩的生意人,而是要和时代紧密结合的;艺术的张力不仅存在于视觉化的语言,还存在于艺术家的匠心独具和重新赋予传统以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指引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再看《傲霜斗雪》图,作品不仅深得中国历代文人之古意,其大气雄浑和侠骨丹心更是让艺术家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

《老梅的花鸟世界》1
《老梅的花鸟世界》

如今,梅先生又亲力亲为办起了网络版“老梅课堂”。在这样一个凡事向钱看、讲究挣快钱的时代,梅先生依然故我:“不带货、不求回报、只讲奉献,旨在践行用艺术传播正能量,让文化自信深入人心!”先生的话犹如一股清流、一缕清风、一抹新绿,任性而自然,必然而自由。

黄越(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

梅老师的绘画艺术特点非常鲜明。梅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气很足,他的花鸟画作品体现出一种很强的生命力。传统花鸟画,文人气象之梅兰竹菊的那种小情小调,在梅老师的绘画里倒不是特别彰显。他的作品有大气象,无论从作品的立意、技法和墨色的运用,以及最后呈现出的整体绘画的视觉感受,都给人一种非常强大的生命力量。

从传统审美意蕴来审视梅老师的绘画作品,“气韵生动”那是肯定的。

但是如果仅仅是气韵生动的话,我觉得还不足以体现出梅老师作品的艺术特点,当然我说这个不是说要脱离气韵生动,而是他作品本身就是很强的一个生命力的体现。

《鸟眼看世界之病毒》
《鸟眼看世界之病毒》

如果说儒、释、道三家艺术思想在我们中国画里边有所体现的话,那么梅老师的艺术作品它就有一种阳刚之气,有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这种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一种思想境界,也就是说像那种表现古代文人仙风道骨之萧瑟、传达抑郁失意之类的情调等等情绪,在梅老师的绘画作品里面是很少的,甚至说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以一种非常浓烈的生命意识、探索创新意识诉诸笔端、满溢于画面,我觉得这就是梅老师绘画艺术的最大特点。

同时,梅老师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特征,有非常独到的创造性,包括其作品中物象的造型。比如说他画的马、鸟等,它让人联想起西方现代绘画派别中的立体派,联想起西方绘画的造型和色彩。

我觉得梅老师的花鸟画作品,其意象的营造、形象的塑造、笔头上的力度,以及绘画图式的张力,都给我们一个非常鲜明的艺术感受。

徐贤文(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梅忠智老师,我们两个是同一个专业。梅老师的花鸟画我觉得很值得我学习。一是他给人的视觉感受,不像我们普通的传统国画那样。梅老师的花鸟画,给人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烈,其画中的夸张的手法,变形的手法,都运用得非常到位。二是他对于行笔和墨色的把握,以及色和墨之间这种关系的把握非常好。

《天马行空》
《天马行空》

始终感觉他的画面非常强烈,这种视觉感很能抓住人的眼球,所以普通的、一般的传统绘画和他的画比较,他始终还要突出得多。而且他对于花鸟画的理解,不管是色彩、构图方面,还是整体的把握方面,都非常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如果说现代花鸟画,形成一个色彩比较浓重的阶段啊,我们现在有些人把它称为现代重彩画。那么实际上从早期来讲,梅忠智老师他还是算走得比较靠前,特别受到现在很多人推崇,所以起了个名叫现代重彩画,还有一种说法叫写意重彩画。就是写意画中间再加上重彩画的意思。色彩非常浓厚、非常强烈,不再是那种仅仅是一点淡淡的水墨了。我们从梅老师的画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他有鲜明的个性,个性特别强烈,说实话确实是非常吸引人。另外,不管是教学来讲,还是我们跟他一起在国画系共事,都可以看到,不管是教育还是创作,梅老师都非常的优秀。而且他也非常努力,画了不少的画。他画大画动不动就是丈二,而且是丈二立幅,总之他大画比较多。大家都知道花鸟画画幅越大,越不好画。刷新了我以前的感觉:花鸟画就是一种小情小趣的东西,要不就是随意画两笔,几个虫子几只鸟就这么了事。

《轮回之魚与鸟》
《轮回之鱼与鸟》

梅老师的花鸟画艺术,改变了传统花鸟画固有的某些基本印象,从一个新的诗意之境或者是新的视觉给人们阐述了一种现代花鸟画的气息。我觉得梅老师这方面做得很好。我也是画花鸟画的,所以我感受比较深,我要多向梅老师学习。

杨涪林(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忠智兄的画我倒是很早就很熟悉了。那时候我们是邻居,80年代我记得有一次是刘国辉先生到我家里来,还专门去约见了他。那时我也见到了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他的个人画册的样书,印象深刻。从那儿开始他的画就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管是各种展览、他的个展也好,还是年展也好,他的画在所有的展览中都是很突出的,个人面貌非常鲜明,这一点我觉得很有价值。忠智兄能够用他的作品打动人心,是因为其画面有很多因素,与中国画传统的做法截然相反。比如说他的画面,我觉得首先他布局布的“奇”,很奇绝,而且很有张力。

《轮回之天与地》
《轮回之天与地》

同时其画面的色彩有很全面的展示:它不只是墨,墨只是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主调;他的色彩有些时候倒成了主调,——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大胆的创造,因为这是旁人没有走的路子。他可以那样开一条路走出来,这就需要胆量,这跟他本人平时的为人处世一样:带有一种豪气,不管是什么场合,他都是本色表现,我觉得这点是不容易的。他不是根据这个场合来决定其态度或者语调,他是本色表现,我觉得这点还是很难能可贵。

他的画面就跟他的个性一样,本色出演:色彩和用笔都非常自我,当然他也有很多作品很见中国画传统功底水平,其具水墨功底的画面在我记忆中还有好多储存,画面中他的那种功底、那种古法用笔也好,或者是笔墨的施展、整个的气度气势也好,它都很顺其自然地就跟其色彩如出一辙。所以我觉得他的画,其精气神,特别是他对绘画艺术的探索精神很值得我本人学习。虽然我不是画花鸟画的,但是我一直觉得在我心目中它是一个坐标。

《无语》
《无语》

傅仲超(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画系主任)

和他相处已经几十年了,对忠智他个人的为人处世,我还是非常欣赏的。记得86年白德松老师主持成立中国画系,当时我们两就有幸共事一段时间,就有比较密切的接触。他为人处世以及他本人的性格我也非常欣赏,他给我感觉是为人豪迈豪气,非常真我的,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这种品性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很帅气。而这种性格,是他的作品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构成因素。我们知道,忠智兄是西师首届花鸟画研究生毕业,当时在西南师从苏葆桢先生那一脉下来。我个人感觉他们西南师范大学那一派花鸟画跟我们四川美院花鸟画实际上是不太一样的,他们走的路线是不一样的。像张书奇也好,包括苏葆桢老师小写意,实际上更多的也是在延续粉彩花鸟。忠智受教育于苏葆桢先生,当然肯定对张书奇深有研究,所以,他那样传承下来没问题。

《洋花瓶》
《洋花瓶》

但是,忠智的绘画艺术有创新。他的花鸟、他的水墨写意画也大量融入了色彩,色彩在忠智花鸟画里面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而这个用色用粉实际上是学于张书奇和苏老师,而他大有发展。从这一脉走下来,加上他本身对时代气息、对当代艺术的一种把握和理解,使传统形态的花鸟画融入了时代审美之需要,使非常传统的花鸟画,这样一个古老的画种,融入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和当代绘画艺术表现当中,就赋予了花鸟画艺术非常强烈的时代感和当代性,我觉得这一点是忠智花鸟画非常突出的一个特征。因此他就凭借这一点在当代的中国花鸟画界应该说是独树一帜。他的画给人感觉气势豪迈、雄强大气,有汉代汉唐的那种遗风,而不是一种小小的、或者是明清的那种东西。所以我觉得他的花鸟画,在这领域开创了当代花鸟画的一种图式样态,应该得到充分肯定,我很欣赏。

王世明(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老梅的画我还是看得比较多。以前我们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也有一些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一些交流。前面傅老师他们都讲得比较好,而我对老梅的花鸟画的另外一种看法是什么呢?我觉得他的花鸟画是一个宏大叙事的。作为宏大叙事的作品,包括他画的鸡,都有一种社会性。连他画的《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也不是纯粹的画花鸟,他有宏大叙事的那么一种情结,我觉得这是他绘画艺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

《鸟眼看世界》
《鸟眼看世界》

这和他的性格、和他的社会生活等等是分不开的。他是前两届重庆政协常委,又非常热心介入社会生活,对社会的文化建设也好、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介入,不是一个逃避的,对生活是积极的、是进取的态度。他给我们的感觉是总有一种使不完的劲,想对社会做点什么。——真的有那种感觉。

他的画,你看哪里是一幅花鸟画,它完全是一种叙事性的、社会性的东西。包括他前面画的那些鹰都有带着一种比喻性的东西,是宏大叙事的,这一点我觉得是主题花鸟画创作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一个,我觉得这是老梅非常特别的一个地方。另一个就是他的色彩:实际上我觉得他在这方面确实探索得很早——贤文兄说的中国画艺术领域“写意重彩画”,实际上他走得很早,他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在做这方面的探索,也做得比较成功,他一直沿袭那条路在走。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央美的老师,郭怡老师的那种花鸟,都是在花鸟的格局里面做,而老梅是在超越了花鸟的格局在做,尤其是最近几年那些作品哪里感觉是花鸟,花鸟只是作为一个载体,更多承载着他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鸟眼看世界之浮云》
《鸟眼看世界之浮云》

我觉得这一点是老梅的花鸟画给我们最大的一个启示。

黄山(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画系主任)

那年(1985年)我刚好毕业,梅老师过来(梅忠智研究生毕业从西南师范学院调入四川美术学院),我记得我当时就跟王林还有几个国画系的同志说:这是一个以后的大师。看来那会儿我的眼光还是可以的,因为我看到梅老师的作品的确在花鸟画这一块独树一帜,具有这种传统的书写性,同时更具有这种当代的视觉表征。

我觉得这一点实际上对传统的中国画来讲,说是要创新,其实还是很难的。因为你得有这个勇气,还得有这个修养,然后怎么样在自己的图式当中、内容当中、笔墨当中,包括总体的整个语言架构里面,体现出自己的这种风骨,我觉得这是很不容易的。

《鸟眼看世界之战争 谁之罪》
《鸟眼看世界之战争 谁之罪》 

而且梅老师出道也比较早。刚出道的时候的绘画艺术可能还没有现在这么明确的风格特征,但那时的作品其实也没有因循守旧,因为那些作品就按当时的那种感觉,应该说是学术与市场结合得比较好。但我觉得其实这也是一个艺术家很难能可贵的一点,它不是说因为那个东西有市场了,就不去思考,不去探索了,我觉得这方面需要很大的勇气。

再有一个就是梅老师在教学和学术上面,对我的触动也很大。特别是我自己在外面学术活动,跟梅老师有过不多的偶遇,我们参加某个杭州的教学峰会,能看到我们川美的花鸟老师在全国各地的,包括央美、国美的那些同行里面是认可我们梅老师的,这就说明:一个是他出场有这种意识,再一个是这个作品的实力在讲话,也就是说梅老师的东西拿出来放在那,他最终立得住。

再有一个,就是在教学或者说对年轻人的培养。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待像马媛媛那样一些刚进入美术学院的研究生的态度。后来当年轻教师的那批人,梅老师在整个传帮带这一块,对年轻教师、包括对花鸟教研室的刘明孝、稍微晚一点来的侯薇薇,梅老师都对他们倾心相帮,这一点我印象特别深。梅老师在这方面的突出特点加上他长期坚持课堂示范的教学方式,其实也是我们国书院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

《鸡斗》
《鸡斗》

白德松老师教我们那会儿也是这样,可是后来我们因为各种原因都坚持得不是很好。但是梅老师每次上课,你首先看到一群人,我就知道梅老师在做示范画,中国画教学特别是对学生来讲,能够眼见老师的一招一式,这个我觉得真正的是能学以致用的。而且梅老师注重理论学理的修养,编撰了大量产生全国影响的画册、丛书,在老校区的时候就都编了很多:包括人物的、山水和花鸟的,那会我们都交了稿件。梅老师整个的学术建构,实际上是对整个中国画学科的贡献(比如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申报等等)。除了创作、教学,梅老师的社会工作也比较繁忙,比如担任重庆市政协常委,那么忙,但是他还是心系学校的教学和作品创作。

查明(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画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梅老师其人,我们从85年至今,已经相处了几十年。他的花鸟画作品确实是画如其人——他性格上的豪放、豪迈、直率都体现在这些画中。

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梅老师整个的花鸟画的历程,也会发现从他去日本以前和去日本以后,一直到现在,它有一个路径。如果说去日本之前,它更趋向一种文人画的气息,那么回来以后,他就融入了很多当代的一些东西,特别是色彩构成上。

微信图片_20231005165851

一直到近期,我觉得他的花鸟画又有一个很大的飞跃,就是对现代花鸟的一种探索,不仅是从色彩构成,甚至还喜欢也擅长在画面上题字,这种书画结合的当代样式,很明确地表达了他自己对一些事情和事物的某种看法,这些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所以我自己把梅老师的艺术探索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去日本之前,二是去日本之后三是近些年对当代花鸟画的一些探索和摸索,每个阶段都取得了很好的一个效果。

所以在中国当代花鸟画领域里面,梅老师应该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梅老师的花鸟画,应该值得我们去深入的研究,去很正确的定位他在当代花鸟画的一个位置。

李彤(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

最开始接触梅老师大概是85年,我印象很深,就在梅老师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父亲(李文信)到西南大学参加了他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父亲回家后,在无意的摆谈中,谈到梅老师,我印象很深,他说了句:梅忠智他画很有感觉。当时他的导师主要是苏葆楨和李继科老师。

《归》
《归》

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听说梅老师要分配到美院来。那时候我记得我爸向赖老师(赖深如)和雷老师(雷荣厚)极力推荐,希望梅老师调入四川美术学院(因为当时系上还有推荐权)。那时候是叶(叶毓山)老师在当院长,似乎是在征求系上的意见,我记不清是雷老师还是赖老师说梅老师想到我们学校来。我爸说的我现在印象都很深刻:当时我爸就跟雷老师说,梅老师画的画很有想法、有个性、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是当年梅老师调入学校来时我爸对梅老师的评价原话。

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父亲当年对梅老师的这个评价一直在我印象中,真的一直在我印象中。所以我一直非常关注梅老师的作品,(虽然本身我们也不是画花鸟的)。我父亲为什么对他有这个评价,当年他为什么能够到四川美术学院来任教,必定有他的优势和他的特点。

所以说当年我父亲对梅老师简单的这几句话,一直以来,实际上也逐步、慢慢完全地印证了我父亲当时的判断,就是梅老师的画确实有他的想法,有他的个性特长。所以说这么多年梅老师在艺术上走了几十年,我非常关注,同时也非常喜欢梅老师的画,喜欢梅老师。实际上就是基于当年那种最根本的判断,他的画有他的个性特点,有他的创造性。他虽然师从于苏葆楨老师和李继科老师,但是他就像白德松老师经常跟我们说的,他不是似老师,而是他在学老师,学者才活。

《不环保的代价》
《不环保的代价》

所以我觉得梅老师,从他早期,包括查老师说的,日本回来后,包括到近期他的花鸟画一路走来这么几十年,确实也是更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梅老师的一种判断:就是有个性、有特点、有创造性。无论是他对大自然的关注,还是王世明老师说的“对社会的关注”,都以他独有的视角和表现方式来体现他的艺术思想、他的审美、他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我觉得这个非常不容易,确实值得我学习和研究。

耿杉(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

我跟梅老师接触的不多,第一次和朋友见他是在北京2007年第二届中国画学术论坛上。当时梅老师和林木老师去开会作为特聘专家,我当时是应聘作者。可能因为我是从绘画本体来谈,没有你们这么多故事啊,了解不了这么多故事。回到作品本体看,总体来说,我觉得梅老师的绘画是独树一帜的。因为在当下写意画同质化的现象非常严重,要么就说是文人画的延伸,要么就是一个图案化的表现。

我觉得梅老师应该是集合了潘天寿先生或者郭味渠先生两种风格的一种糅合,我个人感觉是这样的。一个是具备文人的写意精神,另一个他还有很多民间的色彩构成和图案构成在里面糅合,把民间这个大美的图式通过中国画内涵的融合,塑造并且体现出了一种现代中国画民族审美形式,这一点是他比较成功的表现。

在后期,梅老师的这种表现性的东西更强,好像是更多的融入了一些国外的东西,或者说是一些图案化的东西,这是他一个新的探索阶段。

《黄昏》
《黄昏》

总体来说,我觉得梅老师这种绘画风格面貌,既坚守了文人画的一种自觉,又有一个“笔墨当随时代”的开创精神。作为美院的老师,这是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和一个良好的品格。

虽然他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他的创作力还是非常旺盛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梅忠智花鸟画:活泼泼的生命气象

不敢说与梅忠智老师是忘年交,却的确是校友,而且有点投缘。而以梅氏大公鸡为代表的梅忠智花鸟画,随着近些年自媒体的涌现,我也多有所见而十分喜欢。于是乎,梅老师邀我谈一谈感想,我所知甚少却欣然应允,从一个普通观者的角度汇报一下我的感受。

从梅忠智花鸟画得到的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那就是其作品里透露出的活泼泼的生命气象。东坡居士说文如其人,这在梅老师身上尤为鲜明。大概在18年前学校的一个晚会上,梅老师演唱《北国之春》,其人刚健又儒雅,嗓音浑厚而高亢,那是第一次知道他。那以后,我也常常在篮球场上看到他矫健而灵活的身姿,在许多会场上看到他热烈而直率的发言。梅老阳光、阳刚、活泼而刚健的言行举止,一改我对传统国画家文弱、阴柔、忧郁而有时又有些乖戾、狂狷的印象。观画如见其人,梅氏花鸟画特别是梅氏大公鸡中,那种活泼、饱满而刚健的生命气象的自然流露,给了我最为深切而强烈的感受。

自然的生命如何充沛而浑然天成,到底是单薄的。梅忠智花鸟画的生命气象,大概更得益于其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艺术经历。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只短短四句话,一个博大的世界就赫然纸上,靠的是诗人雄阔的人生境界。梅忠智学成于西师名家,随后便长期赴国内外求艺访学、举办展览、切磋学术,他这种丰富的人生与艺术经历,使我们想起壮游天下以涵养心胸的司马迁、李白、苏轼等等古代的文化大家。在我看来,开眼看世界,博采多个不同国家、地域文化艺术的优长,把素来小情小调、聊以消遣的花鸟画开拓出一个活泼、浓烈、丰富而雄强的生命世界,是梅忠智花鸟画得以动人的根本原因。从中国画的现代发展来说,梅氏花鸟画把丰富的生命与生活世界重新纳入到宋元以来日渐脱离尘世的绘画当中,赋予传统中国画以充沛的生气和活力,是中国画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的不二门径。

《吾来瓶醉图》
《吾来瓶醉图》

基于健康的生活观和刚健的艺术观,梅忠智选择以一个原本单薄而纤弱的花鸟画来承载其艺术理想,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创造就势在必然。梅氏花鸟画构图大气而用色大胆,色彩浓烈而图式独特,想象丰富而寓意新奇,诸多创新与创造使他的艺术一改传统中国画保守的创作程式与偏冷的文化调性,不仅独树一帜,更能独步画坛。可以说,梅氏花鸟画在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大胆探索,是其艺术成就的核心要素。

近些年来,依然遥想过去而试图追随早已逝去的传统文人理想的中国画家大有人在,试图彻底颠覆传统而创作近乎妖异的新文人画者此起彼伏。这种形势下,我以为服务于伟大民族复兴的当代中国画,一定既不失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生旨趣,才能为积淀近两千年的中国画开出一条新路。就这一点而言,梅忠智健康的身心、开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和勇敢的探索精神,为我们探索中国画的新路提供了某种示范和借鉴。

所以说,梅忠智花鸟画中所呈现出的活泼泼的生命气象,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路途中务必努力追求的审美境界。

(夏兴强:四川美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文艺学博士)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