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
10月12日,2023中国-新加坡国际科技交流与创新大会在重庆成功举办,国内外知名学者、行业专家、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创新。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

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2023-10-14

第1眼-重庆广电

10月12日,2023中国-新加坡国际科技交流与创新大会在重庆成功举办,国内外知名学者、行业专家、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创新。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1

渝新携手

共话科技交流协作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创新发展和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大会以“中新合作·产业升级与创新”为主题,设置了智慧出行与先进材料两个分会场,邀请了400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以主题演讲、专题研讨、科技成果展示、项目对接等多种形式,共话国际科技交流与创新。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2

重庆与新加坡相隔千里,但有特殊的联系。重庆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一站。随着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启动,并将重庆定为运营中心,重庆与新加坡的合作进一步拓展、深化,结出了累累硕果,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一张“金名片”。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协作,一直备受关注。这次大会的主办方——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和平台。

产学研

渝新两地全面互联互通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3

新国大重庆研究院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中国西部的窗口,是中新合作的重大项目。研究院2019年9月,正式签约落户。作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开放平台,“协同”“联合”的概念无处不在,渝新两地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学”的环节:启动“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依托中新双方优势,联合培养世界一流的专业型创新人才。“研”的领域:则有百名博士培养计划,与地方协同发力。围绕先进制造与材料、智能传感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开设高端研发平台。“产”的方面:有BLOCK71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坐镇,为科技型初创企业提供国际资源、技术对接、专家指导、投融资等全生命周期的孵化服务。

协同创新

面向产业发展需求

当然,科技协同创新,从来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其最终落脚点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让更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4

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动力电池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是液态的,目前能量密度已达到极限,同时存在安全性能方面的瓶颈。固态电池,可以让更多带电离子聚集在一端,传导更大的电流,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都要远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在未来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的所有技术路线中,被认为是短期内最可能成熟并大规模应用的技术。占据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桥头堡”,是重庆抢占未来新能源汽车核心产业领域的刚需。新国大重庆研究院专门布局有以固态电池为研究重点的科研团队,团队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金属材料专家吕力领衔,与两江新区的汽车企业互动积极,目前已申请多项专利,做出了实验室级别的阻燃固态软包电池。

从这一层面而言,本次大会,可以看作是渝新携手在科技与产业间搭的一座桥。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5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是“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3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也是重庆建设“制造强市”的中流砥柱。记者注意到:此次大会,在议程设置和嘉宾邀请上,都围绕汽车产业展开。以分会场的主题为例,无论是智慧出行与创新科技,还是先进材料与新能源产业创新,都是当下与汽车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热点。目的就是,促进更多优秀科技成果落地,加速其产业化、市场化。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6

大会开幕式上,有11个项目集中签约。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三方签约共建“新技术实验室”,将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汽车与ICT行业融合,以及新能源电池等领域,深入合作。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过程中,企业有应用场景和发展需求,高校和研究机构则在创新链上有先天优势。强强联合,才能推动产业持续提质升级。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看来,中新深化合作是大背景,新国大珍惜、重视和重庆的联动,希望双方更紧密携手,共同下好“互联互通”这盘棋。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7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 陈永财:

重庆是个重要的地方,有很大的潜力,而且重庆的产业也与新国大的研究也很大的相关,尤其是我们的先进的制造。我觉得两方的合作会比较好,有四个重要的部分,一个就是我们的先进的制造 Advanced manufacturing;第二个方向是在医疗方面的;第三个方面是在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第四个是物流logistics。这四方面的科研领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们都是跨学科的。我们希望要跟更多的在重庆的机构公司,有好像长安这样的合作。

陈校长在接受第1眼记者专访后,写下了这样一段寄语:我们很高兴能成为重庆创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与重庆创新生态系统的合作,能够真正影响中国,也影响世界。

这其实也是重庆的期待。

山狮遥相呼应,又双向奔赴,未来可期。

(第1眼-重庆广电报道)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

2023-10-14 13:11:50 来源:

第1眼-重庆广电

10月12日,2023中国-新加坡国际科技交流与创新大会在重庆成功举办,国内外知名学者、行业专家、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创新。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1

渝新携手

共话科技交流协作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创新发展和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大会以“中新合作·产业升级与创新”为主题,设置了智慧出行与先进材料两个分会场,邀请了400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以主题演讲、专题研讨、科技成果展示、项目对接等多种形式,共话国际科技交流与创新。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2

重庆与新加坡相隔千里,但有特殊的联系。重庆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一站。随着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启动,并将重庆定为运营中心,重庆与新加坡的合作进一步拓展、深化,结出了累累硕果,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一张“金名片”。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协作,一直备受关注。这次大会的主办方——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和平台。

产学研

渝新两地全面互联互通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3

新国大重庆研究院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中国西部的窗口,是中新合作的重大项目。研究院2019年9月,正式签约落户。作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开放平台,“协同”“联合”的概念无处不在,渝新两地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学”的环节:启动“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依托中新双方优势,联合培养世界一流的专业型创新人才。“研”的领域:则有百名博士培养计划,与地方协同发力。围绕先进制造与材料、智能传感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开设高端研发平台。“产”的方面:有BLOCK71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坐镇,为科技型初创企业提供国际资源、技术对接、专家指导、投融资等全生命周期的孵化服务。

协同创新

面向产业发展需求

当然,科技协同创新,从来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其最终落脚点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让更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4

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动力电池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是液态的,目前能量密度已达到极限,同时存在安全性能方面的瓶颈。固态电池,可以让更多带电离子聚集在一端,传导更大的电流,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都要远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在未来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的所有技术路线中,被认为是短期内最可能成熟并大规模应用的技术。占据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桥头堡”,是重庆抢占未来新能源汽车核心产业领域的刚需。新国大重庆研究院专门布局有以固态电池为研究重点的科研团队,团队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金属材料专家吕力领衔,与两江新区的汽车企业互动积极,目前已申请多项专利,做出了实验室级别的阻燃固态软包电池。

从这一层面而言,本次大会,可以看作是渝新携手在科技与产业间搭的一座桥。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5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是“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3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也是重庆建设“制造强市”的中流砥柱。记者注意到:此次大会,在议程设置和嘉宾邀请上,都围绕汽车产业展开。以分会场的主题为例,无论是智慧出行与创新科技,还是先进材料与新能源产业创新,都是当下与汽车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热点。目的就是,促进更多优秀科技成果落地,加速其产业化、市场化。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6

大会开幕式上,有11个项目集中签约。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三方签约共建“新技术实验室”,将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汽车与ICT行业融合,以及新能源电池等领域,深入合作。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过程中,企业有应用场景和发展需求,高校和研究机构则在创新链上有先天优势。强强联合,才能推动产业持续提质升级。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看来,中新深化合作是大背景,新国大珍惜、重视和重庆的联动,希望双方更紧密携手,共同下好“互联互通”这盘棋。

重庆第1眼 | 重庆+新加坡 创新协同再出“大招”7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 陈永财:

重庆是个重要的地方,有很大的潜力,而且重庆的产业也与新国大的研究也很大的相关,尤其是我们的先进的制造。我觉得两方的合作会比较好,有四个重要的部分,一个就是我们的先进的制造 Advanced manufacturing;第二个方向是在医疗方面的;第三个方面是在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第四个是物流logistics。这四方面的科研领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们都是跨学科的。我们希望要跟更多的在重庆的机构公司,有好像长安这样的合作。

陈校长在接受第1眼记者专访后,写下了这样一段寄语:我们很高兴能成为重庆创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与重庆创新生态系统的合作,能够真正影响中国,也影响世界。

这其实也是重庆的期待。

山狮遥相呼应,又双向奔赴,未来可期。

(第1眼-重庆广电报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