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张如明:传承苗寨技艺 播撒“非遗”种子

乡村教师张如明:传承苗寨技艺 播撒“非遗”种子

播撒“非遗”种子,传承工匠精神。9月6日上午,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镇小学苗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实践工作坊,60岁的乡村教师张如明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吊脚楼建造技艺,这也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课”。

乡村教师张如明:传承苗寨技艺 播撒“非遗”种子1
张如明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吊脚楼建造过程。(摄影:任会)

1963年9月,张如明出生于鞍子镇干田村3组。1986年1月,带着憧憬和希望,张如明走上三尺讲台,开启了他乡村教师的职业生涯,从一个“阳光青年”成为“快退休的老人”。37年来,张如明先后在万足廖家盖红旗村小、鞍子大山村小、鞍子冯家村小、鞍子镇小学任教。

恪尽职守尽心尽责

“虽然我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能做到尽职尽责。”这是张如明的工作信条。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和一名爱心满满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张如明坚守着这条工作信条,扎实地行进在教书育人的路上。

张如明回忆说,在红旗村小任教时,那时教学楼是一幢用木头搭建的房子,共有五个班级,一个30平米大的泥地操场上没有任何设施,教室里是学生从家里带到学校破烂不堪、高矮不齐的课桌凳。每逢下雨天,教室后面的排水沟不通,水还会渗进教室。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张如明自己花钱买来木工用具,给学生修理桌凳。与村里找村支部书记、大队会计一起商量改善学校环境。在一个月内,疏通了教室后排水沟,操场上安装好用木板做成的乒乓台和篮球架。

“我的木工手艺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学的,学生的课桌大多是缺胳膊少腿的,当时条件有限,我只能找木头帮他们修修补补。”张如明说,在当时基础设施配套较差的村小,自己既当老师,又当修理工,长年累月给学生修理课桌板凳,木工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

非遗技艺走进课堂

9月6日,一位即将退休的乡村教师通过一堂生动的木工课结束了他教师生涯的最后一节课。

乡村教师张如明:传承苗寨技艺 播撒“非遗”种子2
张如明给学生讲解操作。(摄影:任会)

吊脚楼旁,张如明耐心地向学生们讲解搭建苗家吊脚楼的“枋”和“柱”等结构部分,还原苗家吊脚楼搭建过程。

在苗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实践工作坊,木板上挂满一排木匠工具,有传统的锯子、刨子和斧子等,最左边放着的便是一个漆面已经斑驳的黑色墨盒。

选料、划线、锯割……一堂特色技艺课在叮当作响的木工活中热闹进行着,学生们动作娴熟地加工着手中的木料。刨花、打孔等专业木工活,样样信手拈来。“首先找好这个隼孔的位置,定好后,我们要凿一锤下去……”张如明一边讲解,一边指导学生操作。每次教学生前,他都要反复演示几次,再把经验分享给学生。

“我们从小居住的吊脚楼,凝聚着工匠们的智慧,学校开设了苗家吊脚楼营造技艺课程,我们都非常感兴趣。”六年级学生任妍洁说。

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在鞍子镇,苗寨吊脚楼作为苗族的传统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现代化的影响,吊脚楼的建造技艺正逐渐被遗忘。

乡村教师张如明:传承苗寨技艺 播撒“非遗”种子3
张如明指导学生实操。(摄影:任会)

“看到苗家吊脚楼多数被拆除复垦,面临着苗家文化将会失传,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遗技艺,学校把这次苗寨建造技艺非遗技能带进课堂,我们的民族文化不能忘,匠人技艺不能丢,工匠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张如明如是说。

自吊脚楼营造技艺这门特色课程走进课堂,张如明便担任起了木工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张如明表示,退休并不意味着他的责任和使命结束了,他将继续致力于苗族吊脚楼非遗技艺的传承工作,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这个工作中,让吊脚楼文化能得到延续和发展。

乡村教师张如明,坚守教育初心,通过非遗文化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让传统民族文化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

“张如明老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相对艰苦的乡村学校,30多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兢兢业业,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默默奉献给了三尺讲台,无怨无悔。”鞍子镇小学校长严江介绍说,过了教师节,张老师就要退休了,但是他的敬业精神,将会一直留在校园,激励在职教师沿着他的脚步继续前行。(任会 周术军)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乡村教师张如明:传承苗寨技艺 播撒“非遗”种子

2023-09-13 15:10:51 来源:

播撒“非遗”种子,传承工匠精神。9月6日上午,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镇小学苗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实践工作坊,60岁的乡村教师张如明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吊脚楼建造技艺,这也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课”。

乡村教师张如明:传承苗寨技艺 播撒“非遗”种子1
张如明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吊脚楼建造过程。(摄影:任会)

1963年9月,张如明出生于鞍子镇干田村3组。1986年1月,带着憧憬和希望,张如明走上三尺讲台,开启了他乡村教师的职业生涯,从一个“阳光青年”成为“快退休的老人”。37年来,张如明先后在万足廖家盖红旗村小、鞍子大山村小、鞍子冯家村小、鞍子镇小学任教。

恪尽职守尽心尽责

“虽然我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能做到尽职尽责。”这是张如明的工作信条。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和一名爱心满满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张如明坚守着这条工作信条,扎实地行进在教书育人的路上。

张如明回忆说,在红旗村小任教时,那时教学楼是一幢用木头搭建的房子,共有五个班级,一个30平米大的泥地操场上没有任何设施,教室里是学生从家里带到学校破烂不堪、高矮不齐的课桌凳。每逢下雨天,教室后面的排水沟不通,水还会渗进教室。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张如明自己花钱买来木工用具,给学生修理桌凳。与村里找村支部书记、大队会计一起商量改善学校环境。在一个月内,疏通了教室后排水沟,操场上安装好用木板做成的乒乓台和篮球架。

“我的木工手艺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学的,学生的课桌大多是缺胳膊少腿的,当时条件有限,我只能找木头帮他们修修补补。”张如明说,在当时基础设施配套较差的村小,自己既当老师,又当修理工,长年累月给学生修理课桌板凳,木工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

非遗技艺走进课堂

9月6日,一位即将退休的乡村教师通过一堂生动的木工课结束了他教师生涯的最后一节课。

乡村教师张如明:传承苗寨技艺 播撒“非遗”种子2
张如明给学生讲解操作。(摄影:任会)

吊脚楼旁,张如明耐心地向学生们讲解搭建苗家吊脚楼的“枋”和“柱”等结构部分,还原苗家吊脚楼搭建过程。

在苗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实践工作坊,木板上挂满一排木匠工具,有传统的锯子、刨子和斧子等,最左边放着的便是一个漆面已经斑驳的黑色墨盒。

选料、划线、锯割……一堂特色技艺课在叮当作响的木工活中热闹进行着,学生们动作娴熟地加工着手中的木料。刨花、打孔等专业木工活,样样信手拈来。“首先找好这个隼孔的位置,定好后,我们要凿一锤下去……”张如明一边讲解,一边指导学生操作。每次教学生前,他都要反复演示几次,再把经验分享给学生。

“我们从小居住的吊脚楼,凝聚着工匠们的智慧,学校开设了苗家吊脚楼营造技艺课程,我们都非常感兴趣。”六年级学生任妍洁说。

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在鞍子镇,苗寨吊脚楼作为苗族的传统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现代化的影响,吊脚楼的建造技艺正逐渐被遗忘。

乡村教师张如明:传承苗寨技艺 播撒“非遗”种子3
张如明指导学生实操。(摄影:任会)

“看到苗家吊脚楼多数被拆除复垦,面临着苗家文化将会失传,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遗技艺,学校把这次苗寨建造技艺非遗技能带进课堂,我们的民族文化不能忘,匠人技艺不能丢,工匠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张如明如是说。

自吊脚楼营造技艺这门特色课程走进课堂,张如明便担任起了木工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张如明表示,退休并不意味着他的责任和使命结束了,他将继续致力于苗族吊脚楼非遗技艺的传承工作,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这个工作中,让吊脚楼文化能得到延续和发展。

乡村教师张如明,坚守教育初心,通过非遗文化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让传统民族文化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

“张如明老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相对艰苦的乡村学校,30多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兢兢业业,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默默奉献给了三尺讲台,无怨无悔。”鞍子镇小学校长严江介绍说,过了教师节,张老师就要退休了,但是他的敬业精神,将会一直留在校园,激励在职教师沿着他的脚步继续前行。(任会 周术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