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评 | 引“西湖水” 浇好“巴渝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年光景,“千万工程”从浙江走向全国,在广袤神州落地生根,重塑了众多中国乡村的面貌,形成众多可借鉴的经验。
重庆日前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重庆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现场推进会,提出进一步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迈出了“取经路上”的关键一步!用“西湖水”浇好“巴渝地”,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同与异”,在延续中求变。“千万工程”经过20年的发展,其具体内涵和方法不断丰富,但根本性的基因和最有生命力的方法是不变的。
根本性的基因就是党建引领。在“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浙江坚持实施基层党组织“先锋工程”和“堡垒指数”管理,压实各级党委特别是五级书记责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保证了“千万工程”的有效实施。而2023年,重庆巴南区以“巴适小院”为抓手探索党建统领乡村微治理,实现了党组织和工作扎根到院落,管理服务和问题化解在院落。这跨越时空的相似性,无不体现党建引领对于调动资源的独特优势。接下来学习“千万工程”,重庆首先要强化党建引领,聚焦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优育强村带头人,为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再添一把火。
最有生命力的方法就是用好示范。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面对乡村振兴中的不确定因素,“千万工程”给出的智慧就是“试点”,可以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同时也将失误风险降到最低。浙江省“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选了1万个“全面整治”,1千个“全面建成”,程度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将一般示范与重点打造相结合,避免资源过于分散,也有效控制了步调差异。2023年,重庆铜梁按“整村成片、整镇多村推进”的原则,逐步推进“巴岳农庄”整体打造,取得显著成效,15个项目入选“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可见,用好试点大有可为。学习“千万工程”,重庆要科学确定示范村比例,做好调查研究,选好示范村庄和项目,覆盖不同发展程度、不同自然文化背景的乡村,探索多层次、多类型并存的试点,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向全市推广。
彼时的浙江与此时的重庆不可相提并论,此时的重庆与此时的浙江也大有不同,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把握地域之异,要补足短板,发扬优势。同浙江相比,重庆乡村人口外流、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不畅等问题突出,这是短板。对此,要进一步推动大山区大库区大城区之间的交通硬连通,进一步深化乡村产权制度,盘活山区库区“沉睡的资产”;而重庆的人均自然资源比浙江丰富,这是优势,对此要围绕产业振兴,加快打造火锅食材、粮油加工、生态畜牧等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3+6+X”农业产业集群。
把握时间之异,要与时俱进,更新发展理念。与“千万工程”刚实施时相比,时代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互联网深刻融入我们的生活,不同资源要素的重要性也发生了调整。对此,要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契机,加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对农民进行现代化技能培训改造;同时,创新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让新观念迸发出新质生产力。
思路一变天地宽,先进观念就是最强致胜砝码。期待重庆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盘点自身优与劣,对照他人同与异,探索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以改革之手推开乡村的幸福大门!
作者:杨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