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泰祺、张延昭双人展亮相哈德逊艺术中心
日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院常务理事张延昭,重庆市远古巫文化研究会年青会员、重庆市江北区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彭泰祺两位艺术家各自通过数字绘画与传统油画两种不同的绘画媒介对于自然与人物这一恒久的话题进行了一次对话。双人展在美国纽约市波基普西艺术中心主街哈德逊艺术中心(Hudson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s )举行。
(展览现场)
希尔先生、若爱·巴德内克、张延昭、彭泰祺、奈斯特合照
此次画展,重庆师范大学李英武教授写道:“泰祺在我的学生中是最善于思考的一个。”“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是什么样的?”“在当今的ai时代背景下人们又是如何看待自然?”带着这些疑问,他不远万里,只身来到美国考察、体验哈德逊河画派的足迹,在哈德逊河畔写生创作,并举办个人展览,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起观众对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认识,以及对我们在与自然共生、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的思考。”
张延昭写道:“今天,一位来自中国重庆的青年学子在此刻展示了他来哈德逊河畔进行考察体验的艺术成果。我面对眼前的作品,能深深地感到画面所传递出他对自然敏锐的感受力和对哈德逊河谷亲切与爱恋之情。他来这里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巧妙地在短暂的时光里呈现了自己的艺术实验和体验。这些充满现代感和多样手法的作品展现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张延昭、彭泰祺合照
整体双人展览自序: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恒久的话题。本次展览尝试在对哈德逊河画派已有的基础研究之上,通过跨时代艺术创作形式与传统的创作形式的碰撞试图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多面性,同时也反思一个核心问题,画家在面对自然景象进行创作时,到底在画什么?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呈现方式,它能快速记录到自然景象存在的某个瞬间。绘画作品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我观景象,景象皆着我之色彩。美国哈德逊河画派的许多绘画创作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性,景象皆着我之色彩,自然和人都在变化中。信息时代、AI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被强调的时代,自然怎么啦?
展览现场
自然秩序的寻找、理性地看待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矛盾的存在时,你就会发现,哈德逊河画派的象征性自然表达从未过时!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大自然密不可分。“我站在窗边看外面的景、理性视窗定格的范围,我看到了秩序。站在哈德逊河边,哈德逊河画派中许多艺术家的风景浮现于脑海,在与这里的自然风景接触中,逐渐从焦躁与不安的碎片化、大数据化的生活中得到短暂的精神庇护所。人工智能绘画作为现代技术的结晶,借助算法和数据,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彭泰祺说
展出的两组风景作品,有实景拍摄、具象表达、自然秩序抽象,并非仅仅是呈现一系列自然的画面,而是引导观众思考作为个体和群体在自然中的角色。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是什么样的?通过这次展览,希望唤起观众对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认识,以及对我们在与自然共生、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的思考。
张延昭展出的作品欣赏:
彭泰祺展出的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