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当随己见——首届“重庆文艺评论奖”侧记
首届“重庆文艺评论奖”评出获奖作品8件。著作类2部,长评5篇,短评1篇。

批评当随己见——首届“重庆文艺评论奖”侧记

来源:华龙网2024-01-25

文/郭静

如今的时代,是表达者红利时代。文艺评论的表达者当下,内容、形式自由重组与融合,视野、格局本体研究与思考,共同建构起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评论的话语当下、价值结构与学术样态。

文艺评论的体系

文艺批评的价值在于思想学理、回应现实;提出问题、引导方向和解决问题、启迪未来。如何构建文艺评论的中国话语体系?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

202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强调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注重文艺评论社会效果,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具有人民性、专业性、艺术性、思辨性、导向性等特点。这里重点谈谈文艺评论的导向性,即倡导学理正向、伦理秩序、现实批评和文艺生态。

首先,《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文艺批评的美学正向即正向美感,表明文以载道,是艺术批评标准之一,包括生活美学和艺术美学。其次,文艺评论倡导的是社会普适价值观,是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再次,文艺批评要求立足现实,以人民为评论主体,以泛文化圈现象、节目、作品等为评论对象,强调评论方向普适性与逻辑性,建设现实理论的价值体系。

最后,要营造良性文艺生态,培养健康评论风气。面对现代化、个性化、开放化时代,文艺生态所处的新境况是:⑴全新多样社交媒体导致信息爆炸、个性释放、张力日显。⑵传播介质改变带来表达方式多变和表达内容重组。⑶创作、批评出现虚实脱节、边界模糊、底线触摸等现实问题。因此,文艺评论生态打造的应是时代感强,互动性高、思想性深、品质感美、感染力足的“正能量蓄水池”,发挥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作用,为民众营造有标准、有尺度的舆论评论新生态。

打造优质的文艺评论

以客观的事实、专业的立场、礼敬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中肯的语言,以理服人,与人为善。这就是优质文艺评论。

首先,好的文艺评论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有效链接。人及人群是需要有效社交的,而于社交红利,评论占据着重要位置,并对受众产生情绪价值与体验价值。

什么是情绪价值?情绪价值是下一个时空链接入口与赛道,是AI、人工智能、ChatGPT目前认知范围还达不到的领域。正面性的文艺评论能让人产生舒服、愉悦、稳定的阅读体验。感官上给人惬意,思想上给人启发,其结果就会由作品的差异化带来点击量、阅读量、转发量不同。

什么是体验价值?创作者强调自我创作本体性,受众看重精神对话分享及感官、思想碰撞。文艺评论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产品——生产、消费、评论三环节,共同助推中华优秀文化繁荣。体验就是“消费”,消费者不一定是评论家,但评论家一定是消费者。评论者会影响消费群众的增量变化,而产品经评论后数次消费,又会对生产者(创作者)带来及时反馈,并影响生产循环周期及未来创作倾向与趋势。这是一个闭环。

其次,优质评论公信力、影响力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奖项的设置。

文化领域的“奖”是文艺市场文化体系和评论体系不断完善的结果。奖项的设立具有选拔性(有竞争、树典型)、标准性(艺术水平、作品品质)和少数原则(属于少数派)特点。其设置有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促进优秀作品生产传播,培育受众文艺多元审美素质,提高多数人文艺鉴赏力。

回顾以往,从2002年第一届开始,重庆艺术奖(文艺评论类)至今已举办九届,共评出29件作品(第一届至第五届称为“重庆文学艺术奖”,第六届起分别称为“重庆文学奖”“重庆艺术奖”)。

2024年1月16日,首届“重庆文艺评论奖”在市文艺家活动中心颁奖。至此,重庆有了自己独立专业的本土评论最高奖项。“重庆文艺评论奖”每两年一届,由市文联、市评协主办。2023年为第一届。

获奖作品写了些什么

首届“重庆文艺评论奖”评出获奖作品8件。著作类2部,长评5篇,短评1篇。

作为一个纯粹的读者,我从这些获奖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一座城、一部史、一首诗、一群人、一个案例,还有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当代汉语新诗类型》。作者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朦胧诗”兴起至今,近半个世纪新诗发展研究状况。不限于“朦胧诗”“第三代诗”“70年”“80后”“90后”名称划分,甚至打破限制,将60年代以来当代汉语新诗看成一个多面融合又差异化比较并对话整体,采用类比推理横向法,重回诗体,“努力返回‘诗歌文本学’自身场域”,重述“诗歌文本学”,探究诗歌本体与价值,并以纯粹的诗歌语言再建叙述思维模式。以历史的眼光,重新看待个体本原、群体融合与时代趋向。当我们走得久了,重回原点,看初心,这是我的理解。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新时期以来乌江流域诗人群研究》,以乌江流域诗人群研究,探讨地域文学品质对中国当代诗歌影响,和地域性、文学性价值带来的乌江流域多民族文化在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中产生的影响。作者对乌江流域进行了系统性考察,作了大量田野和人物访谈,可谓是珠联璧合。田野考察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中可见一斑。

“80后”是承上启下、负重前行的一代。“80后”诗歌是一代人的阅读传播,是知识经验、人生技艺和生活体验的对话。《纸上的还乡——“80后”诗歌的知识与技艺》作者周俊锋从汉语性范畴、主体性辨识、可能性语言、代际性潜望,分析“80后”诗歌文本考察与细读。丁成在《“80”后诗歌档案:一代人的墓志铭和冲锋哨》编后记中写道“存在了便是最好的证词”。“80后”群体和诗歌是正在进行式,也终将是过去存在式。而在我看来,作者写时代体验,写日常可能,却不仅仅写的是一棵树、一只猫、一间屋,写的还是生命的源泉、心灵的归属、群体的回望、现实的映照、未来的追寻,更是文化的烙印。

《不朽史诗 伟大征程———新时代中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以美术类别为评论对象。作者以专业的理论,流畅的笔触,聚焦新时代10年来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重大历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和重要人物。秉承历史责任意识和文化使命,对重要作品、重大项目等,从思想观念(凝聚中国新精神)、图像叙事(描绘艺术新史诗)、形式语言(创造审美新样态)进行有效梳理,成为新时代“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主要艺术呈现。一斑窥豹,其他艺术门类在新时代也是百花齐放,正在塑造当代艺术“高峰现象”。而一切文学艺术的繁荣都是人民生活精神状态反映,是当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奋斗史诗”。

在现代戏剧学界,董每戡先生是一名“通家”。《风骨与识见:论董每戡的戏曲批评》,作者通过分析董每戡的“治史”眼光、治学精神,和戏剧史演进对“戏曲现实性”学术担当与现实关怀,体现出“批评”的理论自觉与建构意识,映照他不同流俗的学人风骨。在文中,我尤其看到了董每戡先生的三句话——“独立之人格”转化为批评之原则;批评就当“就戏论戏、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戏剧批评一味瞎捧、专挑毛病、态度含糊,三者皆不可取。由点及面,这对当今文艺批评倡导健康生态之风有借鉴作用。文化强国、文明复兴。批评家如此,做人也如是。

来谈谈艺术介入吧。作者周彦华在《“艺术介入”的去欧洲中心化转向与国际主义实验中的艺术介入社会》中提出,“不仅要超越欧洲中心主义的‘介入’”,“也不能孤立将‘介入’视为一种地方性语言,而将其放到国际视角下来追溯”。我更感兴趣的是国际主义的视觉形式和美学对中国的艺术介入影响。近十年来,艺术介入国家公共艺术、社区艺术、艺术乡建等,实践重新挖掘西方艺术介入模式以外空间,重新诠释艺术与社会新关系。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介入范式从此将成为一种地方性经验。我以为这种差异性就是中国式艺术介入对国际艺术范式提供的国际案例。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走进城门挨一刀”。立足城市发展变迁,以影像观照历史。《<城门几丈高>影像考古与文化传承》以平台播放量高并广获好评的五集系列纪录片《城门几丈高》为评论对象,选取“影像传播”角度,抓住纪录片中历史影像再现、影音互动特点,揭示作者眼中《城门几丈高》所要表达的“城市文明”,即今天的我们将走向何处,今天的城市又将如何发展?当下,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透过十七座城门,我们看见了那些带有历史记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有城市中生活的人。这是共鸣,也有思考。

《爱与信仰依然滚烫——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赏析》。作者在有限短评篇幅内剖析现象级红色经典《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要立足两个方面:其一,分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成功原因。由此带来舞剧类片段艺术类表达,如何以独有艺术特性讲好舞台及历史故事,这是所有非叙事性艺术类别在新时期面对舞台呈现表达方式遇见的共同问题。其二,对舞剧意向性象征的捕捉让剧目呈现出细节性力量。比如写红围巾,写渐次亮起的灯光。这给了我们启示,红色题材如何体现现代审美并进行有力传播;一部好的舞台剧除了有思想有力度,还要有细节性的表达方法,比如音乐、比如多媒体、比如那条红围巾。

分享
新浪微博

批评当随己见——首届“重庆文艺评论奖”侧记

2024-01-25 18:04:50 来源:

文/郭静

如今的时代,是表达者红利时代。文艺评论的表达者当下,内容、形式自由重组与融合,视野、格局本体研究与思考,共同建构起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评论的话语当下、价值结构与学术样态。

文艺评论的体系

文艺批评的价值在于思想学理、回应现实;提出问题、引导方向和解决问题、启迪未来。如何构建文艺评论的中国话语体系?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

202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强调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注重文艺评论社会效果,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具有人民性、专业性、艺术性、思辨性、导向性等特点。这里重点谈谈文艺评论的导向性,即倡导学理正向、伦理秩序、现实批评和文艺生态。

首先,《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文艺批评的美学正向即正向美感,表明文以载道,是艺术批评标准之一,包括生活美学和艺术美学。其次,文艺评论倡导的是社会普适价值观,是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再次,文艺批评要求立足现实,以人民为评论主体,以泛文化圈现象、节目、作品等为评论对象,强调评论方向普适性与逻辑性,建设现实理论的价值体系。

最后,要营造良性文艺生态,培养健康评论风气。面对现代化、个性化、开放化时代,文艺生态所处的新境况是:⑴全新多样社交媒体导致信息爆炸、个性释放、张力日显。⑵传播介质改变带来表达方式多变和表达内容重组。⑶创作、批评出现虚实脱节、边界模糊、底线触摸等现实问题。因此,文艺评论生态打造的应是时代感强,互动性高、思想性深、品质感美、感染力足的“正能量蓄水池”,发挥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作用,为民众营造有标准、有尺度的舆论评论新生态。

打造优质的文艺评论

以客观的事实、专业的立场、礼敬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中肯的语言,以理服人,与人为善。这就是优质文艺评论。

首先,好的文艺评论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有效链接。人及人群是需要有效社交的,而于社交红利,评论占据着重要位置,并对受众产生情绪价值与体验价值。

什么是情绪价值?情绪价值是下一个时空链接入口与赛道,是AI、人工智能、ChatGPT目前认知范围还达不到的领域。正面性的文艺评论能让人产生舒服、愉悦、稳定的阅读体验。感官上给人惬意,思想上给人启发,其结果就会由作品的差异化带来点击量、阅读量、转发量不同。

什么是体验价值?创作者强调自我创作本体性,受众看重精神对话分享及感官、思想碰撞。文艺评论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产品——生产、消费、评论三环节,共同助推中华优秀文化繁荣。体验就是“消费”,消费者不一定是评论家,但评论家一定是消费者。评论者会影响消费群众的增量变化,而产品经评论后数次消费,又会对生产者(创作者)带来及时反馈,并影响生产循环周期及未来创作倾向与趋势。这是一个闭环。

其次,优质评论公信力、影响力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奖项的设置。

文化领域的“奖”是文艺市场文化体系和评论体系不断完善的结果。奖项的设立具有选拔性(有竞争、树典型)、标准性(艺术水平、作品品质)和少数原则(属于少数派)特点。其设置有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促进优秀作品生产传播,培育受众文艺多元审美素质,提高多数人文艺鉴赏力。

回顾以往,从2002年第一届开始,重庆艺术奖(文艺评论类)至今已举办九届,共评出29件作品(第一届至第五届称为“重庆文学艺术奖”,第六届起分别称为“重庆文学奖”“重庆艺术奖”)。

2024年1月16日,首届“重庆文艺评论奖”在市文艺家活动中心颁奖。至此,重庆有了自己独立专业的本土评论最高奖项。“重庆文艺评论奖”每两年一届,由市文联、市评协主办。2023年为第一届。

获奖作品写了些什么

首届“重庆文艺评论奖”评出获奖作品8件。著作类2部,长评5篇,短评1篇。

作为一个纯粹的读者,我从这些获奖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一座城、一部史、一首诗、一群人、一个案例,还有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当代汉语新诗类型》。作者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朦胧诗”兴起至今,近半个世纪新诗发展研究状况。不限于“朦胧诗”“第三代诗”“70年”“80后”“90后”名称划分,甚至打破限制,将60年代以来当代汉语新诗看成一个多面融合又差异化比较并对话整体,采用类比推理横向法,重回诗体,“努力返回‘诗歌文本学’自身场域”,重述“诗歌文本学”,探究诗歌本体与价值,并以纯粹的诗歌语言再建叙述思维模式。以历史的眼光,重新看待个体本原、群体融合与时代趋向。当我们走得久了,重回原点,看初心,这是我的理解。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新时期以来乌江流域诗人群研究》,以乌江流域诗人群研究,探讨地域文学品质对中国当代诗歌影响,和地域性、文学性价值带来的乌江流域多民族文化在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中产生的影响。作者对乌江流域进行了系统性考察,作了大量田野和人物访谈,可谓是珠联璧合。田野考察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中可见一斑。

“80后”是承上启下、负重前行的一代。“80后”诗歌是一代人的阅读传播,是知识经验、人生技艺和生活体验的对话。《纸上的还乡——“80后”诗歌的知识与技艺》作者周俊锋从汉语性范畴、主体性辨识、可能性语言、代际性潜望,分析“80后”诗歌文本考察与细读。丁成在《“80”后诗歌档案:一代人的墓志铭和冲锋哨》编后记中写道“存在了便是最好的证词”。“80后”群体和诗歌是正在进行式,也终将是过去存在式。而在我看来,作者写时代体验,写日常可能,却不仅仅写的是一棵树、一只猫、一间屋,写的还是生命的源泉、心灵的归属、群体的回望、现实的映照、未来的追寻,更是文化的烙印。

《不朽史诗 伟大征程———新时代中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以美术类别为评论对象。作者以专业的理论,流畅的笔触,聚焦新时代10年来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重大历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和重要人物。秉承历史责任意识和文化使命,对重要作品、重大项目等,从思想观念(凝聚中国新精神)、图像叙事(描绘艺术新史诗)、形式语言(创造审美新样态)进行有效梳理,成为新时代“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主要艺术呈现。一斑窥豹,其他艺术门类在新时代也是百花齐放,正在塑造当代艺术“高峰现象”。而一切文学艺术的繁荣都是人民生活精神状态反映,是当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奋斗史诗”。

在现代戏剧学界,董每戡先生是一名“通家”。《风骨与识见:论董每戡的戏曲批评》,作者通过分析董每戡的“治史”眼光、治学精神,和戏剧史演进对“戏曲现实性”学术担当与现实关怀,体现出“批评”的理论自觉与建构意识,映照他不同流俗的学人风骨。在文中,我尤其看到了董每戡先生的三句话——“独立之人格”转化为批评之原则;批评就当“就戏论戏、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戏剧批评一味瞎捧、专挑毛病、态度含糊,三者皆不可取。由点及面,这对当今文艺批评倡导健康生态之风有借鉴作用。文化强国、文明复兴。批评家如此,做人也如是。

来谈谈艺术介入吧。作者周彦华在《“艺术介入”的去欧洲中心化转向与国际主义实验中的艺术介入社会》中提出,“不仅要超越欧洲中心主义的‘介入’”,“也不能孤立将‘介入’视为一种地方性语言,而将其放到国际视角下来追溯”。我更感兴趣的是国际主义的视觉形式和美学对中国的艺术介入影响。近十年来,艺术介入国家公共艺术、社区艺术、艺术乡建等,实践重新挖掘西方艺术介入模式以外空间,重新诠释艺术与社会新关系。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介入范式从此将成为一种地方性经验。我以为这种差异性就是中国式艺术介入对国际艺术范式提供的国际案例。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走进城门挨一刀”。立足城市发展变迁,以影像观照历史。《<城门几丈高>影像考古与文化传承》以平台播放量高并广获好评的五集系列纪录片《城门几丈高》为评论对象,选取“影像传播”角度,抓住纪录片中历史影像再现、影音互动特点,揭示作者眼中《城门几丈高》所要表达的“城市文明”,即今天的我们将走向何处,今天的城市又将如何发展?当下,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透过十七座城门,我们看见了那些带有历史记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有城市中生活的人。这是共鸣,也有思考。

《爱与信仰依然滚烫——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赏析》。作者在有限短评篇幅内剖析现象级红色经典《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要立足两个方面:其一,分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成功原因。由此带来舞剧类片段艺术类表达,如何以独有艺术特性讲好舞台及历史故事,这是所有非叙事性艺术类别在新时期面对舞台呈现表达方式遇见的共同问题。其二,对舞剧意向性象征的捕捉让剧目呈现出细节性力量。比如写红围巾,写渐次亮起的灯光。这给了我们启示,红色题材如何体现现代审美并进行有力传播;一部好的舞台剧除了有思想有力度,还要有细节性的表达方法,比如音乐、比如多媒体、比如那条红围巾。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云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