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行重庆》开机 单霁翔带你打开重庆文化的奇妙之门
家喻户晓的“单院长”——单霁翔来重庆了!据说,这次他将作为“领队”,带领队员在来福士250米高空体验惊险刺激的“云端漫步”,在全国唯一的“上下半城”尽享上天入地的神奇;打卡山城巷烟火人间的生活,探秘繁华渝中隐藏的考古现场;作为首波客人,踏入沉寂800多年的大足小佛湾;身披云雾,深入神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五里坡......每到一处区域,忙得不亦乐乎的他们还会献上“原产”于此地的千古诗篇。
日前,伴随着重庆卫视大型文化探访节目《诗行重庆》的正式开机,这一幕幕画面,将在重庆的渝中区、大足区、巫山县奇妙上演!
为什么节目取名为《诗行重庆》?著名诗人黄亚洲曾说,“中国诗歌的半个灵魂,就在山城重庆”。巴山渝水的“诗和远方”,一直是中国诗歌版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行重庆》正是从“重庆的诗歌”这一创意点出发,不局限于行走重庆,更注重聚焦重庆的人情风物景致,透过诗歌的字里行间,去寻觅重庆的文化根脉。在探寻“一区(县)一诗”之中,展现重庆卫视挖掘长江文明、推动文化传承、解读巴渝文化的担当与作为,让承载着浓厚巴渝风情的诗歌,闪耀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为什么要邀请单霁翔加盟?现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单霁翔,是国内文物研究与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当中最具有媒介传播力和大众认知度的一位。说是“队长”,其实单老在节目中有着一个更为正式的头衔:诗行领航官。他将怀揣着少年般的好奇心与长者的智慧,以东北人的幽默,担当起文化守望者和解读者的角色,解码重庆、爱上重庆。
此次节目,还邀请了一位外国90后男孩——阿雷。如果说单霁翔增强了节目的文化底蕴,那么意大利小伙阿雷就为节目赋予了国际化视野。他将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看中国,并为欧洲文化和中国文化搭建理解的桥梁。
除了以上二位,诗行团成员中还有着怀揣乡愁回到故乡的重庆姑娘——演员熊乃瑾,以及本土文化寻根者——重庆卫视主持人何苗苗。四位成员将携手寻找古诗词中的巴渝文化“打卡地”,发现别样巴渝文化。而与诗行团相遇的各类嘉宾也是相当考究:既有重庆城市规划的专家、文物考古的泰斗、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还有自然保护领域的学者、自媒体博主、资深摄影家、择一事终一生的石刻守护者......从50后直至00后,节目中的人物交织出一次次“诗行重庆”中的最美相遇。他们年龄迥异,知识体系及社会角色各不相同,在节目中会碰撞出怎样精彩纷呈的火花?令人期待。
为了满足如今观众日渐刁钻的口味,《诗行重庆》导演组不仅注重呈现严谨的知识点、鲜活的语言表达、动人的情怀指向,还费尽心思挖掘鲜为人知的隐秘,构建出独一无二的传播点位与全新解读。譬如“渝中篇”,为了呈现渝中区悠久的历史和立体的景观,导演组从无数资料中剥离出了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时间线连通古今,从宋朝到抗战再到新时代、新征程;而空间线则从来福士高空,到山城巷,再到地下环道,打通物理层面的上下空间,以世界级中心城区的高度,重新诠释渝中。再譬如“大足篇”,为了诉说新老大足人千年以来“开山化石、励志图新”的精神传承,诗行团踏入沉寂了800多年的小佛湾,探寻“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的真谛......
同时,《诗行重庆》还在努力寻求打破圈层、直达年轻受众的节目新路径。据导演组介绍,每一期节目,都将挖掘出最契合当地的诗篇,诸如脍炙人口的“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等,并对之进行年轻化的新潮解读,为热爱诗歌、热爱重庆的年轻观众奉上一道道文化大餐。在这个过程中,诗行团将根据古诗关键词,探访最具当地特色的文旅内容,完成任务挑战。而在节目结尾,既有经典诗词吟诵赏析,也有新作分享;既有致敬传统、气氛活跃的“曲水流觞”“飞花令”等游戏,也有展现时代潮流、充满希望与诗意的文字飞扬。最终,诗行团和嘉宾将在对重庆文化的咏叹中,共同点亮“巴渝古诗人文地图”。
为什么我们需要诗歌?因为它不仅可以提供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更是文化的载体。为什么我们要“诗行”重庆?因为重庆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神韵”,正如诗行团成员何苗苗所说:诗意涌动的山城,千载文脉流传不息。让我们以诗为引,借“诗行 ”之力,轻轻推开重庆文化的奇妙之门,感受“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 ”的诗情画意。在不久的将来,共同期待重庆卫视《诗行重庆》节目的精彩亮相吧!
文图/重庆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