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龙年遇“龙”
龙年我似乎真的见到“龙”了,那龙不止有一条。

巴渝文苑 | 龙年遇“龙”

来源:华龙网2024-02-13

文/潘昌操

神话里龙是主宰者,是幸运的象征,中国是龙的故里,中国人自诩为龙的传人。谁又不希望祖国前程,自己的命运主宰在中国人和自己的手里,如龙在天,天马行空,无挡无阻。龙年我似乎真的见到“龙”了,那龙不止有一条。

龙年的正月初一早醒来,昨晚看春晚,晚睡早起,静悄悄的清晨,打开窗无限春光正好,阳光斜斜地照在小区的草坪上,许多年没遇见春节是大晴天了,心中不禁一阵欣喜,因为再过半个小时我将随着春光穿过城市,穿过高速向西奔去,回到一直心心念念的故乡。

一年无论再忙再累,新年归故乡拜坟祭祖,走亲访友是必不可少的礼数,人往往就是这样,人虽漂泊在外,而根却将自己牢牢拴住,那根是血脉,是故土,哪怕路再远家再穷,新年总得往故里走一走。

前几日就看见公路上车流稀少,满以为城里的大部分车应随着提前归乡的脚步驶到乡村去了,高速路上应车流稀少,一路畅通。而事有愿违。

上午八点半的时光,边开车边沉浸在昨晚没看到城市灯光秀的遗憾中。龙年本想看龙腾虎跃,龙飞凤舞,明知那只是图腾,只是灯光,但至少可让家人看看城市节日的夜色,祈福新年的安好,幸好有抖音和微信的帮忙,通过手机屏看见了一条条银色的金色的巨龙在城市的灯火中飞舞,不禁欢欣鼓舞。而此刻的欢欣只是短暂的回顾。

车行至成渝高速收费站前面的中梁山隧道前一两公里处,车流从酣畅淋漓的节奏变成了缓堵,时而还会停下向前的脚步,自从新的中梁山隧道修好后,无数次回老家我很少再遇见堵车了。渐渐的,车流就变成了一条长龙,弯弯曲曲地向前移动,那不是一条靠灯光,靠无人机虚幻而成的龙,而是一条长长的真实存在的归家之龙,走走停停,车窗外有似桃花又似红梅的花儿开了,迎春花在阳光下尽情绽放阳光一样的花朵,可没人去看,每个人都归心似箭,而又不得不耐心等,自觉自愿成为这条长龙的一块鳞片,慢慢挪动的那一小部分。

本以为过了收费站,上了九永高速分流后就可畅通无阻了,但现实总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城里无雾,虽说不上晴空万里,却足可是阳光明媚,一片春光。而在乡野的高速上可就不同了,也许是遇龙年,有“龙”吞云吐雾,那雾可不是一般的雾,尚能隐隐约约看清轮廓的那种,而那雾是团雾,一团一团的棉花那种,如果前方的车辆不开报警闪光灯,在三五米内无法看清车影,更别说人影了,限速一百二十公里的高速路上行车,行四十公里,我还是第一回。前面就是云雾山隧道,雾钻进隧道,隧道里的灯光也不起任何作用,雾蒙蒙进,雾蒙蒙出,远山近山都似有龙飞舞,腾云驾雾,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雾,得小心翼翼驾驶。我心里想,也许是遇上龙年才遇到了这样风景。一直开到永川五间下道,浓雾才稍收敛些浓度,五间收费站入口早发布了雾霾天气的橙色预警信息,禁止车辆入高速路,收费站外又见一条长龙。

龙年说龙,我的老家在永川区仙龙镇,镇名中有一个“龙”,传说并不美丽,这“龙”并不是真有龙来过,而是得名镇内的一个寺庙“仙龙庙”又称老庙子。穿过小镇时,虽过上午十一点,雾气中小镇似乎刚刚从梦里睡醒,也许是被鞭炮声惊醒的,也许又是被小镇永远的白日场里的讲价声唤醒的,带着一身春天湿漉漉的水雾汽。再行五公里的乡村公路才到我此行的目的地,一个安置过我童年、少年的老院子,粮林院子。院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三十多户人家,院子周围全是不高的小丘陵,沙地,真正的良田沃土,院如其名,鱼米之乡,粮食成林,当初袁隆平培育播种杂交水稻种子时,在永川就选的这个小院子所在的生产队播种,当稻花飞扬过后,当许许多多汗滴飞扬过后,千千万万颗,万万亿亿颗,上好的种子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祭祖完毕,已是正午时光,小院子已脱去了全部雾汽,像一个不再害羞的农家闺女站在了她熟悉又陌生的故人面前,一年不见的院子花枝招展,又大有变化,几乎家家变成了小洋楼,原有的几家贫困户泥瓦屋被政府修成了白墙水泥顶的漂亮小屋,硬化过的村道像一条条白色小龙,又像一条条血脉,通向各家各户。

那些良田沃土被政府用机械平整过,加固过,一条又一条新挖的沟渠里放进了碗口粗的塑料管子,当塑料管子通水库里来的水后,经水泵加压后流向小院子周围的良田沃土,彻底改变过去靠天吃饭,肩挑背驮抗旱的历史。我看着,看着,总感觉那一根根黑色的水管也像一条条游动的小龙,从空中到地下,又从地下到空中,上天入地,改变着这些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因为自动化,机械化劳作,便利快捷的交通,乡村因此振兴了起来,院子这个小姑娘越来越变得美丽,城镇与乡村的差距越来越被缩小,这是我的父辈,我的祖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院子里我家的老屋早已倒塌,留给黄土下长眠的父亲看管,兄姐们都在城里镇上买了房,安家落了户,走在院子里,我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找不着一个地方歇一歇,坐一坐。农家小院里的人们正在午饭,一席一席的团年饭正在开席,席上坐着的,门口站着的我大多不认识,但认识不认识都会叫一声,进来吃午饭吧,或者说一声,喝口水再走,远方的客人。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成了客人?如果父亲母亲还健在,那一定是不同的情景,我不禁有些泪眼朦胧。

回城的路上,车过仙龙小镇的腾龙大道,车过永川区宽阔的兴龙大道,我心里不停地在想,其实世上本无龙的,愿望的人多了,便有了龙,有龙只在人们的心里。当时代越来越进步了,让人们有了更好的获得感,幸福感,国家才会龙腾虎跃,人们才会有龙马精神。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巴渝文苑 | 龙年遇“龙”

2024-02-13 21:13:08 来源:

文/潘昌操

神话里龙是主宰者,是幸运的象征,中国是龙的故里,中国人自诩为龙的传人。谁又不希望祖国前程,自己的命运主宰在中国人和自己的手里,如龙在天,天马行空,无挡无阻。龙年我似乎真的见到“龙”了,那龙不止有一条。

龙年的正月初一早醒来,昨晚看春晚,晚睡早起,静悄悄的清晨,打开窗无限春光正好,阳光斜斜地照在小区的草坪上,许多年没遇见春节是大晴天了,心中不禁一阵欣喜,因为再过半个小时我将随着春光穿过城市,穿过高速向西奔去,回到一直心心念念的故乡。

一年无论再忙再累,新年归故乡拜坟祭祖,走亲访友是必不可少的礼数,人往往就是这样,人虽漂泊在外,而根却将自己牢牢拴住,那根是血脉,是故土,哪怕路再远家再穷,新年总得往故里走一走。

前几日就看见公路上车流稀少,满以为城里的大部分车应随着提前归乡的脚步驶到乡村去了,高速路上应车流稀少,一路畅通。而事有愿违。

上午八点半的时光,边开车边沉浸在昨晚没看到城市灯光秀的遗憾中。龙年本想看龙腾虎跃,龙飞凤舞,明知那只是图腾,只是灯光,但至少可让家人看看城市节日的夜色,祈福新年的安好,幸好有抖音和微信的帮忙,通过手机屏看见了一条条银色的金色的巨龙在城市的灯火中飞舞,不禁欢欣鼓舞。而此刻的欢欣只是短暂的回顾。

车行至成渝高速收费站前面的中梁山隧道前一两公里处,车流从酣畅淋漓的节奏变成了缓堵,时而还会停下向前的脚步,自从新的中梁山隧道修好后,无数次回老家我很少再遇见堵车了。渐渐的,车流就变成了一条长龙,弯弯曲曲地向前移动,那不是一条靠灯光,靠无人机虚幻而成的龙,而是一条长长的真实存在的归家之龙,走走停停,车窗外有似桃花又似红梅的花儿开了,迎春花在阳光下尽情绽放阳光一样的花朵,可没人去看,每个人都归心似箭,而又不得不耐心等,自觉自愿成为这条长龙的一块鳞片,慢慢挪动的那一小部分。

本以为过了收费站,上了九永高速分流后就可畅通无阻了,但现实总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城里无雾,虽说不上晴空万里,却足可是阳光明媚,一片春光。而在乡野的高速上可就不同了,也许是遇龙年,有“龙”吞云吐雾,那雾可不是一般的雾,尚能隐隐约约看清轮廓的那种,而那雾是团雾,一团一团的棉花那种,如果前方的车辆不开报警闪光灯,在三五米内无法看清车影,更别说人影了,限速一百二十公里的高速路上行车,行四十公里,我还是第一回。前面就是云雾山隧道,雾钻进隧道,隧道里的灯光也不起任何作用,雾蒙蒙进,雾蒙蒙出,远山近山都似有龙飞舞,腾云驾雾,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雾,得小心翼翼驾驶。我心里想,也许是遇上龙年才遇到了这样风景。一直开到永川五间下道,浓雾才稍收敛些浓度,五间收费站入口早发布了雾霾天气的橙色预警信息,禁止车辆入高速路,收费站外又见一条长龙。

龙年说龙,我的老家在永川区仙龙镇,镇名中有一个“龙”,传说并不美丽,这“龙”并不是真有龙来过,而是得名镇内的一个寺庙“仙龙庙”又称老庙子。穿过小镇时,虽过上午十一点,雾气中小镇似乎刚刚从梦里睡醒,也许是被鞭炮声惊醒的,也许又是被小镇永远的白日场里的讲价声唤醒的,带着一身春天湿漉漉的水雾汽。再行五公里的乡村公路才到我此行的目的地,一个安置过我童年、少年的老院子,粮林院子。院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三十多户人家,院子周围全是不高的小丘陵,沙地,真正的良田沃土,院如其名,鱼米之乡,粮食成林,当初袁隆平培育播种杂交水稻种子时,在永川就选的这个小院子所在的生产队播种,当稻花飞扬过后,当许许多多汗滴飞扬过后,千千万万颗,万万亿亿颗,上好的种子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祭祖完毕,已是正午时光,小院子已脱去了全部雾汽,像一个不再害羞的农家闺女站在了她熟悉又陌生的故人面前,一年不见的院子花枝招展,又大有变化,几乎家家变成了小洋楼,原有的几家贫困户泥瓦屋被政府修成了白墙水泥顶的漂亮小屋,硬化过的村道像一条条白色小龙,又像一条条血脉,通向各家各户。

那些良田沃土被政府用机械平整过,加固过,一条又一条新挖的沟渠里放进了碗口粗的塑料管子,当塑料管子通水库里来的水后,经水泵加压后流向小院子周围的良田沃土,彻底改变过去靠天吃饭,肩挑背驮抗旱的历史。我看着,看着,总感觉那一根根黑色的水管也像一条条游动的小龙,从空中到地下,又从地下到空中,上天入地,改变着这些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因为自动化,机械化劳作,便利快捷的交通,乡村因此振兴了起来,院子这个小姑娘越来越变得美丽,城镇与乡村的差距越来越被缩小,这是我的父辈,我的祖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院子里我家的老屋早已倒塌,留给黄土下长眠的父亲看管,兄姐们都在城里镇上买了房,安家落了户,走在院子里,我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找不着一个地方歇一歇,坐一坐。农家小院里的人们正在午饭,一席一席的团年饭正在开席,席上坐着的,门口站着的我大多不认识,但认识不认识都会叫一声,进来吃午饭吧,或者说一声,喝口水再走,远方的客人。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成了客人?如果父亲母亲还健在,那一定是不同的情景,我不禁有些泪眼朦胧。

回城的路上,车过仙龙小镇的腾龙大道,车过永川区宽阔的兴龙大道,我心里不停地在想,其实世上本无龙的,愿望的人多了,便有了龙,有龙只在人们的心里。当时代越来越进步了,让人们有了更好的获得感,幸福感,国家才会龙腾虎跃,人们才会有龙马精神。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云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