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铺满春景的李市坝
甲辰龙年春节,沐浴着初春和煦的阳光,我去旱码头江津李市坝走亲戚走人户,真切感受着李市坝春来早的浓厚气氛,一路下来俨然就是踏春行的体验。

巴渝文苑 | 铺满春景的李市坝

来源:华龙网2024-02-20

甲辰龙年春节,沐浴着初春和煦的阳光,我去旱码头江津李市坝走亲戚走人户,真切感受着李市坝春来早的浓厚气氛,一路下来俨然就是踏春行的体验。

一进李市场街,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春联喜洋洋、彩色气球、戴着红围巾红围脖的行人以及车来人往的热闹喜庆景象铺展在李市镇街的每一个角落,人人脸上写满兴高采烈,门店、茶肆、酒楼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平添着龙年春节的喜庆。簇新的三角坝、雅致的河坝街、古朴的林家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仿佛又在春风习习里织出了一幅鲜活生动且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来到林家嘴,一座上百年历史的石拱桥出现在我的眼帘。几棵郁郁葱葱茂盛的黄葛树分布在石拱桥周围,似乎是为石拱桥遮风挡雨的。伫立在黄葛树掩映的石拱桥畔,环顾四周粉墙黛瓦的村舍与民居,远眺着青山绿水中的良田阡陌,蓝的天,白的云,绿的树,青的草,春天的景致由眼入心,曼妙而隽永,似乎春天已经在此绘出了新的愿景。

正当我沉浸在对林家嘴今非昔比焕然一新的感悟中时,耳旁传来一阵阵婉转动听的山歌调儿“渝川黔的古道边,场镇风貌年年变。当今国家政策好,火红日子笑开颜”。循声而去,我来到一处人头攒动的露天舞台,一打听,是林家嘴社区为丰富社区老百姓文化生活,特地在春节期间组织的山歌表演。从台下熙攘的观众喜笑颜开的脸上就能够体会到,这样的文化活动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据当地山歌爱好者介绍,始于百年前的“龙船调”、“搬柴歌”等山歌,现如今已逐渐形成声名远播的李市“旱码头山歌”并获得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漫步在河坝街新开发出来的沿河休闲区,喝茶的,下棋的,带娃的,吹龙门阵的,晒太阳的,在近万平方的休闲广场上怡然自得,无一不是轻松愉快加惬意的表情。宽敞舒适的步道、干净整洁的座椅、绿树成荫的环境,更是将“李市小河”两岸妆点得锦绣如画,把河坝老街这片曲径通幽、饭后闲暇的不二之地凸显得更加诗情画意、流连忘返。

走到广场步道中段,恰遇我的远房亲戚表舅公在喝坝坝茶。今年近80高龄的表舅公须眉皆白,精神矍铄,看上去气色不错,一点不显老。

闲聊中,表舅公感慨道,还是政府好呀,先前出资治理了脏乱差的“大肚子河”“黑龙江巷”,现在又花钱把沿河的夹壁屋、危旧房、吊脚楼进行整体搬迁,为市民休闲健身修建了这么大的广场。表舅公伸手一指对面的一整栋仿古风格的二楼一底砖木结构联排建筑说,这是我家在政府补助的基础上,把老房子推倒,重新修建的新房子,漂亮吧。下面的门市开间敞亮得很,现在我的退休金加租金收入,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展劲用都用不完,舒服,安逸。

从洋溢在表舅公脸上的幸福感满足感中不难体会到,河坝街老百姓的日子真是应验了那句歇后语“芝麻开花节节高”。

告别表舅公,我沿着河坝街步道来到了八字桥地段,这是老李市的显著地标,也见证了李市旧貌换新颜的峥嵘岁月。站在八字桥上,可以看见李市小河潺潺的碧波向远方而去,穿过高洞河流向下游的双河桥,在古镇夹滩汇入笋溪河再向前归流长江,融入到美丽长江的画卷中。

八字桥正街两旁,吐绿的行道树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红灯笼、彩带等喜庆之物,无声而有声地应和着“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的寓意。街市上的市民笑容可掬,谈笑风生,在初春的阳光下显得自信满满,幸福满满。他们一会儿围着桐子叶麦粑摊子品尝美食,一会儿指着各种竹编制品精心选购,再不就是在老式酿酒槽房、老裁缝铺、老铁业社前驻足沉思,追忆曾经辉煌一时的手工业作坊时光,对比与感叹今天在李市这片沃土上矗立起来的高楼大厦、漂亮而祥和的社区,以及穿城而过的高速公路,还有那些周边乡镇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出来的花椒基地、柑橘基地、水产基地、科技含量高的蔬菜大棚等等。

而八字桥,依然在此,以华丽的风姿,聆听着人们走向富饶小康的脚步声,倾听着街坊邻居讲述着老城新貌的发展与变迁,以及在时代快节奏与老城慢时光的交融中所表达出来的风发意气和抖擞精神。

站在李市三角坝,目光所及之处,春意盎然,春风和煦。我想,此时此刻,一个明媚的春天正在李市这方千年古镇里徐徐绽放盛开,以独特的民俗风情,呼应着新时代崭新的召唤……

作者简介:

黎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已在全国各类报刊网络发表歌词(曲)作品1500余首(篇),获奖无数。著有歌词集《爱在心底流淌》《爱的音符生动点缀》。代表作《老家在中国》曾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美国北美电视台播出之后在华人中引起广泛好评。近年来,为纪录片《非遗中国.重庆瑰宝》创作片尾曲《传承》,还相继创作出《中国故事》《美丽中国》《腊月》《向你靠拢》《中国,我的永远爱》《我的名字叫七一》《红军党员》等歌曲广泛传唱。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巴渝文苑 | 铺满春景的李市坝

2024-02-20 13:45:17 来源:

甲辰龙年春节,沐浴着初春和煦的阳光,我去旱码头江津李市坝走亲戚走人户,真切感受着李市坝春来早的浓厚气氛,一路下来俨然就是踏春行的体验。

一进李市场街,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春联喜洋洋、彩色气球、戴着红围巾红围脖的行人以及车来人往的热闹喜庆景象铺展在李市镇街的每一个角落,人人脸上写满兴高采烈,门店、茶肆、酒楼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平添着龙年春节的喜庆。簇新的三角坝、雅致的河坝街、古朴的林家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仿佛又在春风习习里织出了一幅鲜活生动且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来到林家嘴,一座上百年历史的石拱桥出现在我的眼帘。几棵郁郁葱葱茂盛的黄葛树分布在石拱桥周围,似乎是为石拱桥遮风挡雨的。伫立在黄葛树掩映的石拱桥畔,环顾四周粉墙黛瓦的村舍与民居,远眺着青山绿水中的良田阡陌,蓝的天,白的云,绿的树,青的草,春天的景致由眼入心,曼妙而隽永,似乎春天已经在此绘出了新的愿景。

正当我沉浸在对林家嘴今非昔比焕然一新的感悟中时,耳旁传来一阵阵婉转动听的山歌调儿“渝川黔的古道边,场镇风貌年年变。当今国家政策好,火红日子笑开颜”。循声而去,我来到一处人头攒动的露天舞台,一打听,是林家嘴社区为丰富社区老百姓文化生活,特地在春节期间组织的山歌表演。从台下熙攘的观众喜笑颜开的脸上就能够体会到,这样的文化活动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据当地山歌爱好者介绍,始于百年前的“龙船调”、“搬柴歌”等山歌,现如今已逐渐形成声名远播的李市“旱码头山歌”并获得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漫步在河坝街新开发出来的沿河休闲区,喝茶的,下棋的,带娃的,吹龙门阵的,晒太阳的,在近万平方的休闲广场上怡然自得,无一不是轻松愉快加惬意的表情。宽敞舒适的步道、干净整洁的座椅、绿树成荫的环境,更是将“李市小河”两岸妆点得锦绣如画,把河坝老街这片曲径通幽、饭后闲暇的不二之地凸显得更加诗情画意、流连忘返。

走到广场步道中段,恰遇我的远房亲戚表舅公在喝坝坝茶。今年近80高龄的表舅公须眉皆白,精神矍铄,看上去气色不错,一点不显老。

闲聊中,表舅公感慨道,还是政府好呀,先前出资治理了脏乱差的“大肚子河”“黑龙江巷”,现在又花钱把沿河的夹壁屋、危旧房、吊脚楼进行整体搬迁,为市民休闲健身修建了这么大的广场。表舅公伸手一指对面的一整栋仿古风格的二楼一底砖木结构联排建筑说,这是我家在政府补助的基础上,把老房子推倒,重新修建的新房子,漂亮吧。下面的门市开间敞亮得很,现在我的退休金加租金收入,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展劲用都用不完,舒服,安逸。

从洋溢在表舅公脸上的幸福感满足感中不难体会到,河坝街老百姓的日子真是应验了那句歇后语“芝麻开花节节高”。

告别表舅公,我沿着河坝街步道来到了八字桥地段,这是老李市的显著地标,也见证了李市旧貌换新颜的峥嵘岁月。站在八字桥上,可以看见李市小河潺潺的碧波向远方而去,穿过高洞河流向下游的双河桥,在古镇夹滩汇入笋溪河再向前归流长江,融入到美丽长江的画卷中。

八字桥正街两旁,吐绿的行道树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红灯笼、彩带等喜庆之物,无声而有声地应和着“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的寓意。街市上的市民笑容可掬,谈笑风生,在初春的阳光下显得自信满满,幸福满满。他们一会儿围着桐子叶麦粑摊子品尝美食,一会儿指着各种竹编制品精心选购,再不就是在老式酿酒槽房、老裁缝铺、老铁业社前驻足沉思,追忆曾经辉煌一时的手工业作坊时光,对比与感叹今天在李市这片沃土上矗立起来的高楼大厦、漂亮而祥和的社区,以及穿城而过的高速公路,还有那些周边乡镇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出来的花椒基地、柑橘基地、水产基地、科技含量高的蔬菜大棚等等。

而八字桥,依然在此,以华丽的风姿,聆听着人们走向富饶小康的脚步声,倾听着街坊邻居讲述着老城新貌的发展与变迁,以及在时代快节奏与老城慢时光的交融中所表达出来的风发意气和抖擞精神。

站在李市三角坝,目光所及之处,春意盎然,春风和煦。我想,此时此刻,一个明媚的春天正在李市这方千年古镇里徐徐绽放盛开,以独特的民俗风情,呼应着新时代崭新的召唤……

作者简介:

黎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已在全国各类报刊网络发表歌词(曲)作品1500余首(篇),获奖无数。著有歌词集《爱在心底流淌》《爱的音符生动点缀》。代表作《老家在中国》曾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美国北美电视台播出之后在华人中引起广泛好评。近年来,为纪录片《非遗中国.重庆瑰宝》创作片尾曲《传承》,还相继创作出《中国故事》《美丽中国》《腊月》《向你靠拢》《中国,我的永远爱》《我的名字叫七一》《红军党员》等歌曲广泛传唱。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