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我从云端划过
陆上丝绸之路,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以罗马为终点。它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被誉为最古老最辉煌的“欧亚大陆桥”。

巴渝文苑 | 我从云端划过

来源:华龙网2024-02-28

文/余 璟

(一)

唐蕃古道,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与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之间使臣往来的官道,它是见证大唐和吐蕃和亲、会盟、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的重要文化线路,被后世誉为各族人民友好往来的“黄金桥”。

陆上丝绸之路,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以罗马为终点。它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被誉为最古老最辉煌的“欧亚大陆桥”。

走进青海,就走进了青藏高原,就走上了唐蕃古道。走进敦煌,就走进了河西走廊,就走上陆上丝绸之路。

这是一趟自然历史文化之旅,更是一次惊险刺激的探索之旅。

从波光浩渺、气象万千的青海湖边顺过,从远远的昆仑山的山麓飘过,从高高的阿尔金山的山顶上滑过,从巍峨连绵的祁连山的山下掠过,穿行在柴达木盆地的腹地荒漠,我们就像走进了一个神圣的天国秘境,就像走进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心灵净土,就像走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诗的国度。

那些广袤的草原绿洲,那些苍茫的荒漠戈壁,那些七彩的花海银滩,那些灵动惊艳的高原湖泊,那些彪悍肥硕的牛羊马群,那些横亘天际的雪峰陡崖,那些诗意激荡的蓝天白云,那些溢彩流丹的古刹梵宇,那些猎猎翻飞的五色经幡,那些袅袅轻飏的梵音桑烟……一路走来,江山如此多娇,浩瀚无边的辽阔大地不断翻卷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长风浩荡,旷野云天之间不断震颤着高原“噗噗”的心跳;极目寥廓之欣喜,竟喷涌出一声声滚雷震天的惊叹。放飞诗和远方,苍鹰伴着长空翱翔,雪雁送来远古的呼唤,碧海蓝天潮动着旷世的情缘,恰似一道道闪电疾驰飞奔——我从云端划过!

(二)

海子,顾名思义是大海的儿子,它是大海留在高原上的湖泊。在文人墨客的眼里,这些湖泊是雪山玉女滴落的眼泪,是高原美神装饰的天空之镜,是青稞、酥油、格桑花酝酿出来的醉人美酒,是高原之心心花怒放时溢荡出来的迷人笑涡。

青海湖,枕着日月神山,簇拥在碧绿的青葱草原、金黄色的油菜花海和紫色玄幻的薰衣草之中,蓝天白云下,荡溢着无边无际清凌凌的波光。

走近青海湖,漫步在湖边的栈道上,放眼望去,蓝盈盈的湖面像嵌制在天幕下的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晶莹剔透,闪着蓝幽幽的光。万顷碧波荡漾着无数碎银般的轻叹和呢喃,像满湖跳跃的诗句,在吟咏高原的激情。

这里是鸟类的天堂,各种鸥鹭贴着湖面翻飞,或盘旋,或追逐,或疾飞,或轻掠……时而一个俯冲直插湖心,时而扶跃向天如离弦之箭直刺苍穹,时而一阵旋风般从游人的头顶划过,留下一道优美的弧线……成群的斑头雁、黑颈鹤、赤麻鸭、棕颈鸥等各种鸟类游弋在湖水中嬉闹欢逐,有的成群围着游人“讨食”,“欧耶哇啦”的天籁之声响彻湖海云天,形成一片人欢鸟唱的和美气象。

白云像厚厚堆积的棉絮,它白得纯净、白得耀眼,它飘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下,直逼青蓝的湖面,形成水天一色,白云夹在中间,真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了。游船码头像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直抵湖心,仿佛是人类向大自然发出的巨大感叹。湖中突兀起一列白底红墙的建筑,像一艘巨大的战舰浮在水面,建筑物顶上横着几个字——“中国鱼雷发射实验基地”,没想到这儿曾经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基地。远处,一支支快艇载着游人在湖中击浪飞奔,溅起一团团雪白的浪花,有如碧天里盛开的一簇簇美丽的雪莲,引人遐思。

湖水层色丰富多样。远处是深蓝色的,它蓝得幽冥而神秘,蓝得让人猜不透、够不着、解不开,蓝得让人心尖发麻、眼睛发酸、脑子发憷,蓝到极致便是青色,青青的湖水无边无际,也许“青海湖”之“青”正源于此吧。稍近便是蔚蓝,恰似蓝宝石融化后浸染过的湖面,它蓝得深邃而缥缈,蓝得玉石灵动,蓝得如诗如画,蓝得让人浮想联翩、激情飞扬;再近便是深绿,它绿得像一块巨大无比的翡翠,绿得像竹影凤翼笼罩的梦幻一般,让人如痴如醉、心旷神怡。更近便是浅绿,它绿得像草原沁润过的泪滴,绿得像水晶碧玉染透的轻纱,它绿得晶莹爽朗,让人感觉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已“浅斟琼卮浮绿蚁”,想不醉都不行了。最后便是清透,它清透得像鸡蛋清那样清明润滑,像水晶玻璃那样剔透玲珑,有如天真无邪的小姑娘那水灵灵亮晶晶的小眸子。站在湖边,水清沙白、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远处映着七彩霞光,熠熠生辉,正如神话中的宝镜一般。

五彩经幡是青海湖边一道亮丽的风景。那印满了六字真言的经幡被风吹得呼啦啦作响,像是在娓娓讲述青海湖美丽的传说,又像是藏民们在向青海湖表达最虔诚的祈祷和敬意呢。听着青海湖拍岸的水声,望见青海湖浩瀚无垠的湖面,眺望天边飘飞的云朵,看见矗立在湖边石刻上红色的“青海湖海拔3196米 中国最美的湖”字迹,耳畔似乎又回想起了边塞诗人王昌龄的感叹——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不禁油然而生……

站在湖边,感受着拂面而来的清风,欣赏着岸边满地盛开的五彩缤纷的花朵,浑身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和惬意。顿时,我真想拿起笔来,蘸以水色墨心,伴以花韵沁香,书一纸心之笺语,一半寄予远方思念的亲人,一半留给自己静静品味这天国胜景的禅意。

迎着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朝阳,车子载着我们在广阔平坦的原野上朝着既定的目标疾驰。天清气爽,远远望去,天底下横着一片宁静的海子,它湛蓝、纯净而深远。渐渐地近了,只见朵朵白云倒映在湖中,湖是白的,路是白的,远处的山也是白的,白茫茫如瓷雕、玉琢、陶刻一般,意境绝美,宛如仙界瑶池。灿烂的阳光下,一个创意新颖而别致的大门 “茶卡”豁然出现在眼前,“茶卡天空一号”的红色石刻提示我们已经到达茶卡盐湖了。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部边沿,均海拔3059米,北依巍峨的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南靠挺拔的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东濒辽阔的茶塘盆地。四周雪山环绕,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终年呈现出雪山连绵的景象,神秘淡蓝色的雪山群倒映在茶卡盐湖中,为茶卡盐湖罩上了一层特有的圣洁的面纱,平静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得令人沉醉的天空景色,“中国的天空之镜”果真名不虚传。乘着小火车沿湖而行,穿着特制的筒靴嬉逐于浅浅的盐湖中,置身于梦一般洁白的盐的世界里,如游走在云端之上。湖中,成群的帅哥靓女们在水中摆出各种姿态,在享受着拍照的快乐,到处挥舞着艳丽的纱巾,到处飞扬着紫红的、大绿的、橙黄的裙裾,游客们都在天空之镜里尽力展示自己最美的瞬间。几条木质栈道,弯弯扭扭在湖中无限延伸,有的交织成一个巨大的心形,有的笔直伸向远方,有的在栈道尽头专门为情侣编制了一个巨大的心形相框,这一切就像飘浮在云端天空中一样;水上小火车满载着欢笑在湖面上奔突,恰似太空车从眼前驶过。水映着天,天连着地,人在湖中行,云在脚下飘,宛如画中游。

在“天空之镜”广场上,大型盐雕“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像用了近5000吨藏青盐创作而成,气势恢宏,大气磅礴;还有守湖女神穆瑶洛桑玛女神、西王母和周穆王“瑶池相会”等雕像,令人印象深刻,恍如置身异国仙界。这些大型盐雕群像很具有视觉冲击力,据说它开创了世界上最大的户外盐雕艺术群世界之最,中国人的震撼力真是无处不在!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南部,据说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有格尔木河、柴达木河等多条内流河注入湖内。盐湖地处戈壁瀚海,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这些卤水随着时间的远去,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也渐渐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如花岗岩一般异常坚硬。近年来,我国在盐湖上修建了一条长达32公里的公路和铁路,这条路是完全浮在卤水上的,被称为“万丈盐桥”,其公路是青海省格尔木市通往甘肃省敦煌市的公路中的一段,这铁路是格尔木通往拉萨市的青藏铁路中的一段,都不愧为世界奇迹。

要游察尔汗盐湖景区,必需乘景区专用车经过“万丈盐桥”才能前往。深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玉净的湖提,白瓷的浅滩,纯洁的路面……我们好像在童话中穿行。或路边,或浅滩,或堤岸,或即将干涸的湖心,到处分布着千奇百态、晶莹如玉的盐花。这些盐花,有的静立高耸如天宫中的碧玉琼楼,有的形态怪异像潜于水中的珊瑚世界,有的像藏在溶洞中的钟乳石像,有的像沉在水面之下的棉絮、豆花、绣球、珍珠、玛瑙,有的像玉龙、飞马、大象、狮虎,有的像雄鸡、奔牛、玉兔、猪羊……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一群群,恰似一幅幅神奇富丽幽美的画卷,更像是一个妙不可言的大自然的迷宫。那造型奇异的帐篷,那玻璃玲珑的爱心小船,那微微荡漾的秋千,那白玉浑圆如水珠晨露般的蒙古包,那形如蘑菇般亭亭玉立的茅草亭,那用藤条编制的空心鸟巢……仿佛一切都在梦幻中静待你的光临。白玉铺底,那湖水之绿呀,绿得让人心肝儿宝贝似的痴迷,绿得像地老天荒的恋人般不舍,绿得像朱自清笔下的“女儿绿”一样玄幻。察尔汗盐湖的美丽、浪漫和神秘实在令人拍案叫绝,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大柴旦翡翠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北沿,海拔3148米,它由大小不等、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几组盐池组成,极像一块块天上掉下的翡翠碧玉,故名翡翠湖。因湖水富含不同浓度的矿物质,随水的深浅不一分别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湖心及湖岸依次呈现出碧蓝色、橄榄绿色、奶蓝色、纯白色,还有的湖泊整块儿都是嫩绿色或浅绿色,色彩斑斓,精致玲珑,如画家笔下变换多彩的调色板。站在湖边,湖水清澈通透,透过水面能清晰看到湖底的盐层、岩溶洞和盐钟乳,在绚丽阳光的照耀下,湖面闪耀着五彩的光芒。远望湖面,湖水平静如镜,一簇簇盐花极像冰凌和雪花,连着倒映着的蓝天白云和皑皑雪峰,宛如冰玉净洁的桃源仙境,真是美得令人窒息和哮踹,任何赞美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骑着单车从水中栈道遛过,恰是一片白云从天边划过。一群红男绿女在湖中跳跃着留下一串靓影,正如一群仙人在天空中舞蹈。这儿是摄影家的天堂,是最适合情侣和恋人打卡的地方。

顶着炽烈的阳光,随着驼队的行进,我们走进了大漠的深处。一泓清泉映在眼前,石碑上的“鸣沙山月牙泉”和“天下第一泉”石刻提醒我们,这儿就是月牙泉了。

月牙泉被高高的鸣沙山围拥在怀中,从鸣沙山上向下俯瞰,其形状如弦弓,酷似一弯新月。走近月牙泉,泉水湛蓝,澄清如镜,晶莹温润,水波不兴。泉边生长着许多茂密青葱的各种水草:有长长的芦苇,像一道绿色的屏障,将人与湖水隔开;有密密丛丛的水藻植物,不断从湖底蔓生出水面,绿油油在湖边轻轻招摇;有一树树蓊郁婆娑的沙柳,一丛丛簇拥在水边,像沙漠中正待出嫁的新娘在对镜梳理着发辫;还有眼子草、节节草、七星草等许多低矮的水边植物挤满湖边路旁,这些满眼的清翠为大漠流沙孕育出一块千年不朽的碧玉翡翠,让人顿生怜爱之心。换一个角度远眺,月牙泉又像是一只镶嵌在沙漠里的蓝色明亮的眼睛,风吹水漾,云过花开,那眸子里不知珍藏着多少诗意和欢乐、复制过几多亮丽与欢颜。几千年来,泉水不涸不浑,风吹沙不落,真心永不变,真情永不减,真不愧为人间的神话奇迹。“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这是“月泉晓澈”的真实写照!

在月牙泉的月弯里,有庙宇楼台,有亭阁廊道,有飞檐翘角,有古木林荫。建筑物呈“山”字形分布,瑰丽壮观,古色古香,这是唐代著名古建筑“鸣月阁”。整座建筑风格古雅,结构紧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雕梁画栋,精致细微,别具特色。各部分名曰“月泉阁”“茗香斋”“月到风来”“山得水趣”等,仅凭名称,顿觉诗趣盎然。历史已然远去,但记忆犹在风中叙说,不管是京城来的达官显贵还是中原来的文人骚客,不管是往返东西方的驼队商贾还是出使西域的政府使团,不管是戍边征战的将士还是千里迢迢奔赴东方寻宝探秘的西方政客或探险家,月牙泉边的“鸣月阁”都是他们驻足歇息的必经之地,那曾经的繁华和辉煌已深深镌刻在凝固的音乐里了。

登上鸣沙山顶,看着最后一抹夕阳落向远方的地平线,我依稀看到一支支庞大的骆队从月牙泉边走过,驼铃声声不断从耳畔悠扬远去,它飘过汉唐盛世漫长的夜空,它照亮了阿拉伯高原满天的星斗,它点燃了地中海沿岸悠悠的渔火……

车从青海德令哈经过,我们远远望见过尕海羞答答的侧影,它像一面光灿灿的镜子,镶嵌在一片色彩斑斓的美丽草原之中,湖面倒映着蓝色的天、白色的云、飞过的雁阵、逶迤连绵的青山……剩下的,我们只有根据导游的讲述,从诗人海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的诗里去找寻过往的记忆。还有许多大大小小不知名的海子与我们擦身而过,碧蓝宁静的湖面轻轻送来缕缕柔波,闪烁的雁群不时从湖面掠水低飞,隐隐约约的雪山的倒影间或传来洁白的祝福,我们被车窗外偶尔闯入的一幕幕惊艳给怔住了,全车人无不雀跃欢呼、欣喜若狂。

海子,是高原上最纯净的眼睛,她能容纳下寥廓天空所有的想法,她能包容比大海更深邃更宽广的内涵。

海子,是高原人们最尊崇的圣湖,她寄托着人们对大地神明的无限敬仰与崇拜,她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福与期盼。

海子,是高原最多情的恋人,她能感化雪山奔腾的眼泪,她能唤醒草原最浪漫的柔情,她能演绎天国神界至真至纯的人间烟火与诗意人生。

(三)

出了兰州城,沿着黄河一路向西,直指青海湖。

时值初秋季节,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正处于河水旺季,黄河裹挟着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的黄沙,闯关夺隘,黄水滔滔,奔腾不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书写的东方黄色文明由此滚滚东去,势不可挡。

黄河两岸是葱郁的绿洲,一个个古老的村庄匍匐在平川之上。与绿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边突兀高耸的山峁,到处是干坼的黄土,光秃秃的山峁上似乎没有一点生机。黄河在峡谷中穿行,绿洲在河谷两边铺展延伸。我们的旅游车也在顺着河道蜿蜒,时左时右,河谷时宽时窄,不知不觉中,我们跑出了甘肃地界,来到了青海省的湟水流域。

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主要支流,是青海省的母亲河。湟水流域河谷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宜人,狭长的河谷地带集中了青海省近百分之六十的人口、百分之五十二的耕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工矿企业,匆匆激流孕育了青藏高原千百年生生不息的农耕文明。

沿着湟水一路西去,经过的最险要的地段是老鸦峡。老鸦峡两壁陡峻,谷窄而深,自古以来是通往甘肃、青海、西藏和中原内地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南线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也是古道上的一个重要官驿。据说峡中有被誉为“老鸦峡八景”的鲁班井、菊花石、肝子石、石僧、棋盘石、鹦哥咀、骆驼石、一条龙,峡口有鲁班亭、金山寺、鲁班缸等景点。清代有诗赞老鸦峡:“曲径迂回两岸间,斜阳卸影鸟飞还。云垂峭壁青千丈,风波奔流绿一湾。踏破丹梯崖作磴,凿开石锁路为关。当年浪费五丁力,剑阁巉岩只一般。”堪比李白笔下“难于上青天”的剑阁巉岩,实在令人感叹。听着导游眉飞色舞的讲述,我们只有羡慕的一份,并默默发誓,以后一定找机会来此一游。

旅游车时而穿行在峡谷中,时而盘桓在陡壁上,时而潜伏在洞窟里,时而奔逐在桥面上,其地形之复杂可见一斑。据说“老鸦峡”名得来就颇有故事,相传自汉武帝元狩二年,这里已是重要的屯兵之地;唐朝名将哥舒翰的大本营也设于此,由于这支军队头戴黑盔,身穿黑甲,骑着黑马,打着黑旗,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群众都称“老鸦兵”,从此老鸦峡地名便沿袭至今。

与青海省的省会城市西宁市擦肩而过,我们来到了日月山。

日月山坐落在湟源县西南,距西宁市大约90公里,属祁连山脉,海拔最高为4877米,日月山垭口海拔3520米。日月山历来是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有“草原门户”之称。据说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经过日月山,她怀揣宝镜,登峰东望,不见故乡长安,顿时悲从心来,情不自禁,怀中的宝镜“哐啷”一下摔成两半,一半化为金日,一半化为银月,日月交相辉映,照亮了西去的征程。“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为了大唐的稳定,为了中原的安宁,为了西域的永久和平,一个柔弱的女子双肩承担起了华夏民族团结的历史重任。漫漫的远嫁之路,日月山是和亲入蕃的永久见证。而今,日月高耸, 斯人已去,独守苍凉。

日月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里标志线。它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分界线,是我国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是我国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据说登上山顶,向东眺望,可见阡陌良田,沃野千里,一派江南风情;向西看去,一片无边无际的辽阔草原,牛羊成群,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闪着明丽动人的波光。故有“登上日月山,又是一重天”之说。因行程之中没有安排这一景点,我们的车子只好盘桓而上,绕过绿草如茵的日月山口匆匆而去,我们实在无福消受这儿的美景了。

过了日月山,车子一路西行,窗外的景色像换了一个频道,原来的绿洲宅院、黄土山塬、峡谷沟壑一下子撤换成了无边的草原、羊群马帮、蓝天白云、童童帐篷和五彩猎猎的经幡。

一路长途奔驰,车子在一个叫倒淌河的地方停了下来。远远望去,围栏以内,一汪盈盈的河水映着白云蓝天在悠悠荡漾,河边散布着一个个白色浑圆的帐篷和迎风招展的经幡,两只小船静静地搁置在小河边,宛若漂浮在云端上。草坪上的游人在在摆着各种姿势与雪白的牦牛合影留念。倒淌河位于日月山西侧,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绵延四十余里,不似黄河滔滔,也无长江滚滚,只一脉清凌凌的溪水静悄悄地流淌。中国的大江大河都是滔滔江河东逝水、奔流到海不复回,而这儿的倒淌河却以日月山为界,与东边的湟水分道扬镳,默默西流而去,最后流进了青海湖,被永久留在了青藏高原。

倒淌河是一条女性的河。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行经此地,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遥想东土大唐,思父母念故乡,不禁泪如泉涌,她的眼泪竟奇迹般汇成了倒淌河,一路向西流去。在不远处的公路旁边,矗立着一尊高大汉白玉雕成的文成公主塑像。她站立在高原的阳光下,发髻高挽,双手稽扣,形象端庄,眺望着东方,充满无限的眷念。唐朝才女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合婚,这是一件无比震撼的历史事件,在政治上造就了大唐疆域的稳定,在经济上带去了唐朝先进的生产力,文成公主的美丽聪慧言行举止赢得了藏民族的崇高礼遇。基座上用藏汉两种文字刻着“古道流芳”四个大字,闪耀着金灿灿的流光,时过境迁,岁月不老,历史的镜子永远在昭示着后人。

离开倒淌河,游过青海湖,夜宿黑马河。黑马河乡地处青海湖边上,这儿是青海湖环湖公路的起点,从这里沿环湖公路走70公里,便是著名的鸟岛,黑马河通往鸟岛方向这一段,又被称为环湖西路,据说许多国际国内的“暴走族”驴友或自行车迷们大都选择从这儿开始他们的环湖梦幻之旅。黑马河的夜晚满天星斗,如梦幻般闪烁着诗意的空灵。黑马河的夜市灯火璀璨,车来人往影影绰绰,每个商店、餐馆都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空气中到处飘溢着高原牦牛肉、手抓羊肉、原味酸奶、藏族糌粑和草原蘑菇顿鸡汤的特有香味,南腔北调的语音汇聚成了一股股宏大的交响,我们走在大街上,仿佛游弋在天上的街市。

伴着东方第一缕阳光的升起,云霞羞红了脸颊,青海湖慢慢展开了笑颜,草原渐渐苏醒了,野花开始绽放,群鸟激情飞翔,金色的油菜花在湖畔无边漫延盛开,羊群、马群、牦牛群冲出围栏,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奔跑嬉戏,一个个银白色的帐篷和浑圆的蒙古包里正升腾起袅袅的炊烟,天空也越发湛蓝了,灿烂的阳光伴着我们一路西行。

想当年,文成公主入藏,随行护送的羽林军三千余人,还带着丰厚的嫁妆、释迦牟尼佛像、各种汉族的图书、农作物种子、各种生活用品,再加上几百能工巧匠、随从侍女,以及前来迎接的松赞干布及其文武大臣、军队车马、沿途准备的马匹、牦牛、船只、食物和饮水等等,一路浩浩荡荡,那阵仗之大、工程之巨、路途之遥,不亚于一次波澜壮阔的历史远征,那是汉藏民族交往的一次史诗般的壮举。

风云激荡之后,而今草原已归于平静,但历史的记忆却清晰可见。

(四)

越往里走,草原渐渐隐退,沿途的色彩越来越单调,气候越来越干旱,植被越来越稀疏。

我们慢慢靠近了柴达木盆地的核心地带。

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盆地略呈三角形,它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与四川盆地合称中国四大盆地,其地势之高为四大盆地之首。柴达木盆地的自然景观为干旱荒漠,主要土质为盐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植被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灌木和草本为主,盐生植物较多,在山麓洪水冲击的平原荒漠上,稀稀疏疏分布着麻黄、梭梭草、红砂子、柽柳树、骆驼刺、沙拐枣等灌木,那是宇宙洪荒奏响的生命绝唱;在湖沼盐泽沿岸及小河边,密密麻麻生长着各种伏地莎草、紫色针蔺、丝藨草、黑苔草等野生植被,那是寂寞的旷野绽开的美丽诗行;在盐湖或沼泽的周边,有丛密的芦苇及零零星星的赖草,它们像上帝遗落的生命赞歌。

广袤的柴达木盆地的深处,到处奔驰着灵动的诗句,野骆驼、野驴、野牦牛、黄羊、青羊、旱獭、狼、马熊、獐、狐、獾等等,它们是狂野的灵魂,是大地的歌手。从茶卡盐湖经德令哈、察尔汗盐湖到格尔木市,沿途远山横亘,雪峰高耸,四野空旷荒凉,沙砾戈壁纵横,色彩苍茫单调,但凡靠近城市的周边地带,绿色的桦树林整齐排列,蓊郁茂盛,正在大地上做梦一般蔓延扩展,这是人定胜天的自然见证。

一路走来,所见最多的景象还是荒漠、秃岭。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意为“具有陡壁的土堆丘”,也叫“风蚀林”、“沙石林”,是一种奇特的风蚀地貌。从车窗外举目望去,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只要你张开丰富的想象,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城堡,有的像大嘴巴的小青蛙,有的像大脑门的白鲸,有的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鸟,有的像笨拙的小企鹅,有的像表象狰狞的人头,有的像痛苦挣扎骷髅,有的像孤傲的将军,有的像雄赳赳奔腾的骏马,有的浩浩荡荡的铁骑装甲……导游以丰富的知识给我们讲解了这些风蚀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由于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因褶皱而隆起和因断裂破碎的裸露地层在外因力的长期作用下,吹蚀一部分地表物质形成的多种残丘和槽形低地。在盆地瀚海盐碱滩,由于受强烈风沙的侵蚀,久而久之,使裂缝越来越大,将原平坦的地表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沟槽,顺盛行风方向伸长,沟槽越来越大,垄脊越来越小,出现不连接的许多土墩,形成了戈壁滩上特有的一大奇观,这就是著名的“雅丹地貌”。

看到这一望无际的神奇,我们在兴奋中一路飞奔。

翻越一座座大山,跨越一条条河流,汽车时而沿山路盘旋而上,时而穿行在无边的荒漠戈壁上,时而行驶在开阔的高山草原之上,还能眺望远处的雪山,一路美不胜收。落日余晖映晚霞,漫天的橘红如绸缎般柔美绵长,当我们抵达格尔木市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整座城市沉浸在一片辉煌灿烂的灯海之中。

格尔木,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它立足青海,连接新疆和西藏,它从“风吹石头跑”的戈壁荒漠变成花园绿洲,从帐篷驻地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奇迹之城,凭着顽强拼搏的“两路”精神,仅仅用了不到七十年的时间,使一个活力倍增、魅力彰显、文明快速提升的崭新格尔木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发展成了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青海省副中心城市,从而不断走向世界。

提到格尔木,人们始终不能忘记一个英雄的名字,他就叫慕生忠将军,他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为了解决驻藏部队和工作人员的后勤补给问题,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高原,在他的坚持与努力下,千人筑路队仅用了7个月零4天的时间,在“生命禁区”,筑成了这条从格尔木到拉萨的“天路”。筑路之初,慕生忠将军一声令下——“帐篷扎在哪儿,哪儿就是噶尔穆。”此时帐篷驻地便是格尔木市的雏形。经过前后三代格尔木人的不断努力,如今的格尔木俨然成为了慕生忠将军心之所愿的“美丽花园”,城市道路平整宽敞,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建筑错落有致,是戈壁滩上的绿洲新城。

晚上,入住酒店,一碗香辣油泼的重庆小面安顿了我们疲惫的心。早上起来,大街边的一笼笼羊肉包子、萝卜包子、韭菜包子蒸出了清晨的第一股暖流,热气腾腾的粉汤包子沾上辣子醋料,配着一碗香喷喷的羊杂碎,吃出了格尔木特有的地域文化味道。

(五)

从格尔木出发,我们沿着G315“U”型公路渐渐驶进了柴达木无人区。

这是一趟惊心动魄的探索之旅!

车在高速路上奔驰,眼睛在荒漠中四处搜寻。沿途植被越来越少,景观越来越苍凉,一道道诡异的山梁矗立在戈壁之中,一堆堆狰狞恐怖的山陵在平缓的荒漠中突兀隆起,放眼望去,到处寸草不生,荒土、沙丘、砾石遍地,犬牙参差,苍茫绵延,凄丽中裹挟着粗犷,萧瑟中颤抖几分壮烈。 而随着越来越深入其中,我们就像误入了一个巨大的迷魂阵,犹如行走在一个怪石崚嶒的外星球上,视觉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导游告诉我们,这段路程被称为“火星一号公路”,沿途的景观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表面真实情况的地方。据说在附近还建有一个“火星营地”,“火星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边缘的冷湖镇,此处“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四季少雨雪,风吹石头跑”,置身其间,举目四望,只见莽莽戈壁,黄沙漫天,除了一片黄土,再无其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里雕刻成了人迹罕至的无人区,这里是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火星营地”每年要接待许多从北京、上海等地来此露营体验生活的大学生和中学生,听说生意还比较火爆。

继续前行,前面是黑独山,有人说它就是地球上一个最美、最像月球的地方。黑独山位于青海省的石油小镇石油二号废墟基地的斜对面,它处于甘肃和青海的交界地带,是一块尚未开发的神秘净土。从车窗望去,整个山岭嶙峋峥嵘,山体乌黑而灰暗,宛如一片墨染的山水或经历过战火焚毁后的焦土。我们从山脚滑过,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静谧、神奇和冷峻。这些山是由黑色的岩石和灰色的砂砾构成的,如幽灵一般,黄土和灰色的砂砾、细小的碎石浑然天成,保留了最原始、最原生态的凄美——荒凉、冷艳、孤寂,好像这里就是一个独立遗世的世外星球。而且,这些黑色的岩石有时还会随着天气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格外的魔幻酷炫。这里没有任何植物、动物的生命迹象,哪怕一丝丝儿虫子的叫声都没有,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就会引起惊天的雷鸣。有远处雪峰的映衬,整个环境显得更加孤寂、荒凉、阴森,据说还经常有狂风沙暴肆虐,卷得昏天黑地、鬼哭狼嚎,恰似十八层地狱一般。深入黑独山的内部,那无法比拟的孤寂、黑白相间的冷艳,更加觉得它神秘莫测,仿佛到了外星秘境,随手拍一张照片那绝对有一种恐怖大片的生命震撼。面对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我们只有用目光来丈量它的神奇,用灵魂来感念它的存在。

从冷湖拐回G315继续北上,向着当金山出发,明显地感觉到公路的海拔高度逐渐抬升,长距离、多弯道上坡,地势越来越陡峭和险峻,远看当金山如浮在半天云上。当金山,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界处,是祁连山与阿尔金山的结合部位,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三千三百米以上,山势陡峻,层峦叠嶂,沟谷纵横,植被稀疏,都是一些伏地而生的耐旱的浅草沙棘。北坡陡峻,南坡相对平缓,地表风化尤为严重,岩体十分破碎,气氛悲戚而苍凉。车至当金山口,海拔已达到三千六百四十八米,这儿是唯一的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相连的山口,也是祁连山山脉与阿尔金山山脉的自然地理分界点。

当金山口自古就是青海各游牧民族北上越过山口到敦煌绿洲放牧的天然通道。历史上,若河西走廊遇战事不通,这一古道则成为西域联系中原王朝的辅助线路,即古称“羌中道”,或所谓的“青海路”。所以当金山口不仅是汉界西端的隘口,还一度成为贡使往来、僧侣、商贾络绎不绝的咽喉要塞。汉武帝驱逐匈奴、修长城到敦煌,其北主要严防匈奴南下,而南面主要防备“南羌”北上,从当金山口到阳关六十公里,骑马一日可到,这儿也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

过了当金山口,沿公路盘山而下,就进入甘肃境内,到处是一望无际的沙丘戈壁。在公路不远处,看见一个路牌,上署名“阳关”二字,令人不禁眼前一亮——多么熟悉而亲切的地名。古之阳者,为山之南也。故阳关,因其地处玉门关之南而得名,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阳关是丝路南道的重要关隘,中西交通的重要门户,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关。唐代诗人王维留下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绝唱,更令人对阳关心驰神往,声名远播。从历史书上我知道,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而今,漫漫流沙中,茫茫戈壁上,到处散落着汉唐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故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这是时代留下的凄凉悲怨、寂寞荒芜的历史见证。

随着大地越来越平坦,空气越来越湿润,宽阔的大道两边渐渐出现了绿洲,一片片绿色的庄稼地在无限铺展,一个个城镇和村庄如电影般不断从车窗外闪过。向北,一望无际,看不到尽头。向南,绿洲边沿是一道高高横亘的沙梁,在明晃晃的阳光下,在一碧如洗的湛蓝天空下,闪着金灿灿的光晕。

我们抵达鸣沙山下敦煌古城旁边的一个绿色小村庄时,已是下午六点钟左右了。以高高的鸣沙山作为背景,我们贴身感受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

趁着落日的余辉,我和儿子乘着沙漠越野车,在沙漠中狂奔,爬山梁、穿陡坡、斜飞、俯冲,将一股股沙尘高高抛诸脑后,我们在速度和刺激中充分感受到了大漠带来的新奇和喷薄燃烧的激情。

傍晚,一场热力四射的篝火晚会顿时驱散了我们长途奔波的疲惫,我们狂欢中早早进入了梦乡。

(六)

在未来到敦煌之前,敦煌作为一个文化艺术的符号,一直存放在我记忆的古壁画里和深石窟中。

在梦中,我无数次随着驼队越过漫漫黄沙,跨逾茫茫戈壁,走进敦煌古城,那是怎样的一次次消魂的际遇而引来的莫名惊奇的心路历程呀!

今天,我们带着月牙泉不老的传说,带着莫高窟灵动的飞天,带着西出阳关的洒脱,带着玉门关的笛怨,穿越大漠孤烟,掠过长河落日,终于来到了这座千年梦幻中的文明古城,那种内心的激悦实在是无以言表。

而今的敦煌,是一座现代与历史交融的城市,这儿中西文化交融互通,西部风情浓郁纯粹,历史积淀厚重深沉,现代文明时尚气派。走进敦煌古城,漫步飞天夜市,这儿可谓“步步皆是景,举目越古今”。

敦煌飞天夜市的标志性牌廊是典型的汉唐建筑,四角上翘,古色古香,这儿的每一栋朱红色的建筑都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大有丝路汉唐的风韵。

在墨缘街,我们细细体味了敦煌奇石书画的博大精深;在兴隆街,我们感受了这儿集市的热闹与繁华;在文萃街,我们欣赏了陶瓷、木刻画、丝毯、夜光杯这些工艺品的精湛与独特……大街小巷,各种旅游纪念品琳琅满目:小骆驼栩栩如生,小手镯缂丝精美,临摹壁画精巧细致,纪念章做工雅致灵巧,丝绸之路的各种传说故事惊心动魄,这儿的每一个门面、每一个摊点、每一处景观、每一个物件都能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月上高丘,夜幕低垂,华灯肇启,此时的飞天夜市万家灯火齐明,玉壶光转,绚烂璀璨,一片金碧辉煌。宝马雕车,商旅往来,人声鼎沸,叫卖声、还价声、惊叹声、拍照打卡声,在这儿编织出了一幅幅热闹非凡的人间烟火的富丽与繁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为了贴身感受“敦煌味道”,满足急切的味蕾,我们在百味街里先后品尝了大盘鸡、浆水面、卤羊腿、臊子面、肚包羊肉、宽板拉面等特色小吃,味道与口感交织成美妙的乐章,特色美食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唯美动人的诗篇,我们在尽情地享受中领略了人世间幸福生活的真谛,最后我们带着无限的缱绻满意而去。

由于错失了参观敦煌莫高窟的预约指标,留下了一些遗憾。我们特地去看了一场大型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令人无限回味。

随着夜幕的降临,原来还空旷的广场上忽然亮堂了起来。夕阳的映照衬托出一幢幢楼阁古朴而雄伟,一串串大红灯笼随风轻摇,古老遒劲的胡杨树桩矗立其中。放眼望去,远处的鸣沙山和浓绿的白杨树林环抱着剧场,高原的天上霞光千里,翻卷而来。擂鼓声响起,大型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就此上演。

该剧讲述了一位美丽公主与大画匠墨丁之间的爱情故事。剧情围绕着公主被命令前往西域和亲这一历史事件展开,墨丁为了追随公主的脚步,历尽艰辛,最终到达敦煌,在此过程中,他们遭遇了种种困难,但始终坚守着对彼此的爱。在关键时刻,一个舞女甘愿牺牲自己,与公主互换衣装,帮助公主完成了和亲仪式。随后,墨丁在莫高窟找到了工作,开始了他作为艺术家的生涯。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清贫和挑战,但公主仍然选择跟随她的爱情,即使这意味着她将在深宫中度过后半生。墨丁则在莫高窟绘制壁画和雕刻佛像,他的作品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辉煌印记。他们的爱情和努力感动了人们,从此流传下了“每夜繁星点点,一弯新月升起”的美好传说。最终,尽管面临追捕的风险,他们选择了分离,但各自仍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整个剧以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背景,将沙漠景观与现代舞美结合,再现了丝路敦煌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

本次旅游,虽未能走进莫高窟参观,但一台实景剧,让我们充分了解了莫高窟石窟艺术背后的故事,为下一次的到访储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确也不枉此行。

(七)

所有的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有的文明都是历史的积淀。漫漫黄沙掩不住历史的血痕,洗尽铅华,流水沉渣,吹沙见玉,文化的“金子”总会在历史的某个恰当的节点上闪闪发光。

从敦煌去往七彩丹霞的途中,我们专程去了一趟古丝绸之路上的瓜州戈壁滩。在那里,我们先后参观了相隔不远的三座雕塑,即汉武帝头像、大地之子、无界。

汉武大帝的巨型头雕像,高高矗立在山脊之上,俯视着眼下的神州大地,展现了一代帝王一统江山、胸怀万里的豪迈气概。汉武帝刘彻五十四年的统治历程,他以前无古人的气魄凿通西域,把大汉帝国的军旗第一次插上帕米尔的雪峰,让响彻沙漠的驼铃声宣告东西方文化最早的陆上交流通道的建立。他深入亚细亚,南平百越,东抚蛮夷,打开丝绸之路,成倍地开拓了国土,奠定了中华大地的壮阔版图,实现了东西文化的大撞击、大融合。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

在汉武帝驾崩以后,他的继承者刘弗陵为了借以威镇西域,下令工匠们在高高的山顶之上修建了这座雕像。雕像只有头部,没有躯干,仿佛整个河西走廊的大地就是他的身躯。汉武帝是名副其实的“河西走廊开疆大帝”,而今甘肃省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个城市的名字两千多年来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中的“四郡”,“两关”分别是阳关和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汉代出了这两个关卡就算进入西域了。

远远望去,一个巨大的婴儿正酣睡在戈壁滩沙漠中的高坡上,这是著名的“大地之子”石雕。他有着胖乎乎的小手和圆圆的小脸,甚至嘴角还馋留着口水,他匍匐在沙坡上,穿着开裆裤,光溜溜的屁股凸拱朝天,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甜美地沉睡在梦乡里,就像一个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中,他神情惬意、安详,洋溢着满满的幸福。顿时,这一雕塑仿佛给整个空寂荒凉的戈壁滩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机,让人切身感到了大地母亲的温暖和慰藉。大漠孤野,天地苍茫,日暖晴川,慈善云怀,特别具有震撼力和冲击感,它寓意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达的是对天地大爱的呼唤和怜惜。那熟睡的婴儿就如同人类一样,在荒凉的沙漠中显得孤独无助,表达了只有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才可以更长久的生存下去。“婴儿”静静的躺在母亲的怀里,像是在仔细地倾听母亲的声音,恰似在想唤醒人们对环境和地球的保护和珍视,特别是如今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给地球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古老的戈壁滩和新生儿的对比,戈壁滩的粗砺和婴儿的稚嫰的对比,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游客的心灵。

在距“大地之子”雕像以南不远处的荒坡上,是一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无界》。据说其创作灵感来自于敦煌莫高窟和瓜州榆林窟中的唐代《经变画》,在唐代壁画中最典型的净土变中,多以宫殿作为原型来描绘西方极乐世界。《无界》所处的瓜州县,素有“世界风库”之称,每天平均风速四到五级,七八级风也很常见,于是作者在创作意图上,有意冲破想象的桎梏,排除色彩可能带来的愉悦以及对盛大、繁华的执念,在造型语言上采用简约、纯净的手法,全部以线型构筑的钢材料结构,使作品呈镂空式架构,直白的钢管在焦色的大漠与湛蓝的天空中肆意组合、天地无碍,简约的造型,单纯的色彩,再加上置于戈壁的特殊位置,使《无界》仿佛一个独立于主宇宙之外的次级宇宙,隐隐约约呈现于大地之上,如沙漠上的海市辰楼,如宇宙中的天国神界,它缥缈于天地之间,存在于想象之中,给人以“无界”的超自由空间。

大地无界,天空无界,自然无界,行走无界,音乐无界,科技无界,艺术无界……以无限的想象和张力,把纯粹而干净的人文艺术带入广袤的原野,带到每个人身边,带进每个人的内心……这就是“无界”的魅力和境界。

雕塑是凝固的音乐,是时代的印记,是文明永不熄灭的灯盏。

(八)

在张掖,游览七彩丹霞景区,恰似在翻阅一本精美的画册。

我们到达景区,已是下午两点多钟了。

这儿的七彩丹霞地貌,是我国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自然特色景观,它不仅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个奇异地貌”之一,还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它是甘肃省境内最热、也是最红的旅游打卡地。

我知道七彩丹霞地貌的有关知识,还是在初中地理课上,那时只觉得这是一个多么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而今终于来到了它的跟前,既激动又兴奋,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盼。

乘车进入景区,这儿的每一个景点都人山人海。高高的观景台上,曲曲弯弯的上山步道上,每一个车站平台上,到处人潮如流、万头攒动。有的正支着机架在搞线上直播,有的在摆着造型留下自己的现场美照,更多的是在举着长长的相机杆或扛着专业的相机在拍摄四周的美景。

放眼望去,这里到处都是缤纷艳丽的山体。这儿,山连着山,峰连着峰,大大小小,高高低低,重重叠叠,有万山磅礴之势。我们重庆的山都可以用“层峦叠翠”或“苍山耸翠”等词语来描绘,无非是说山高林深、绿意葱茏的意思。可这儿的山完全不同,山上几乎看不到一点绿色植被,它赤裸着大山的肌肤和骨架,呈现出多色调的大地本真,像是一群被彩绘纹身的帅哥靓女们正相聚在阳光下裸浴狂欢。或红、或黄、或橙、或紫、或蓝、或白、或青、或灰,满地溢彩流丹,仿佛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把这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沟壑、每一个丘峦都渲染得妩媚多姿,那一色一彩、一笔一画,勾勒出的是一幅幅天地间最亮丽的山水画卷。江山如此多娇,让人不得不钦佩大自然的妙笔神工。

随着一、二、三、四、五号观景平台的角度变化,眼前的美景如电影镜头般不断撤换,或彩虹横空,或血染落霞,或飞天舞彩,或仙女散花,或丹心浴血,或火烧连营……真是气贯长虹,景象万千!

沟谷仰视,众多的悬崖峭壁拔地而起,犹如刀削斧劈,孤傲耸立,气势轩昂,高与天齐,苍劲雄浑,其形态之俏丽、结构之隽美、色彩之绚烂、意境之奇绝、变幻之瑰丽,令人叹为观止,真有“巍峨独标峙,登之心旷然”的感觉。

待到落日即将西坠之时,我和老婆顺着拥挤的人流攀上了高高的鹰头岩上,换个角度俯瞰七彩丹霞,太阳的余辉正洒在对面的峰峦、槽谷之上,犹如一抹抹金色的涂鸦,将周边的山体映照得金碧辉煌,仿佛整个山川又被勾勒成了一幅幅让人心潮澎湃的油彩封面,那深红色流动的纹理,就像大地的经络在突隆,就像群山的血脉在喷张,就像地球的心脏在沸腾,地表的起伏跃动,与远处的山峰和云朵相互映衬,对比鲜明,精美绝伦,相得益彰,恰似走进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那褶皱形成的阴影,像中国山水画中的勾皱擦点染等各种高超技法的娴熟运用,那是只有国际顶级艺术大师才能具备的大手笔。那些纵横交错的石林,像城堡、像宫殿、像阆苑、像仙葩,每一样都神秘而引人入胜。那些惟妙惟肖的山形、石像,有的像栩栩如生的动物形态,有的像百态千姿的人物写照,有的像一堆绚丽的词句散发出浓浓的诗意,有故事,有情节,有思想,充满了强烈的艺术张力。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灵魂,使我们不得不由惊叹进而震撼!

极目山川大地,宛如置身盛世华年,忽逢莲花盛开,万般锦绣,竟这样了然于天地之间。魏文帝曹丕曾在《芙蓉池作》中有两句诗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恰似专为此而作。美图美景美轮美奂,如诗如画如痴如醉,千年固守这一绰约的丰姿美态,亘古通天一脉,静卧在大西北这天地一隅,成为古丝绸之路上一道永不退色的最亮丽的风景。

张掖的七彩丹霞,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艺术杰作。此时此刻,我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丛伏地而生的骆驼刺,它蓬蓬勃勃占据了一方沙丘,如寂寞的荒原上绽放的生命之花,我真想将一枚鲜红的相思,寄予那密密麻麻的珍珠般猩红的果实,用秋日云淡风轻的湛蓝加以岁月的尘封,然后藏入日暖光艳的记忆的深处,放置于张掖这梦幻般的七彩丹霞里酝酿、发酵,成为百年、千年不朽的老窖醇浆,只有用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才能品出它绵纯浓郁的味道。此时此地,顺着旖旎的时光,眼里满是滴滴深情,焚酒煮诗,在火一般热烈的光焰里,将激情化着涅槃的凤凰,带着绵绵的爱恋,重生于白云之间,翅展于蓝天之下,方能了无牵挂地追随那属于自己的诗的前程、梦的远方。

夜宿张掖市,情系大西北,我愿化着祁连山上一抹丹霞,去终身守护那心与爱的约定。

(九)

在张掖市吃过早餐后,阳光特别灿烂,天空也尤其深邃幽蓝,我们又开启了一天新的征程。

从张掖市区出发,经扁都口去往祁连山大草原,恰似一趟人间天堂之旅。

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的灌溉,有党河、疏勒河绵绵不绝的水源滋养,富庶美丽的河西走廊像一张齐展展铺开的彩色画卷。碧绿的麦田翻卷着一望无际的翠绿的诗意,一株株向日葵迎着煦暖的阳光向着蓝天白云展露出圆圆满满幸福的微笑,黄灿灿的油菜花在风中荡漾着一轮一轮无边的金色的波涛,一片片紫色的格桑花张扬着野性的烂漫簇拥着一个个美丽的村庄,也挤满了流水潺潺的河道两岸,火红的万寿菊像刚出炉的铁水一泻千里,浸染了广袤的原野,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为河西走廊万里绿洲著上了华丽的衣衫。远处雪峰连绵,近处水草肥美、牛羊成群,满眼的惊奇陪着我们一步步走进祁连山的秘境深处。

乘车翻越祁连山,越往里走,越往上爬,溪水越来越澄澈清冽,大山的棱角越来越分明,草坡越来越陡削,森林越来越稀疏,车道越来越曲折。汽车穿行在山涧峡谷之中,仰望天空群峰林立,峭壁突兀,怪石森然,直插云霄。笔立的山峰上绿草如茵,满目葱茏,最令人震撼的是在这样陡削高耸的山坡之上,还有成群的牦牛和羊群在自由地放牧,让人感觉稍有不慎便会滚下山涧,看得叫人胆战心惊;成群的马匹摇着长长的尾巴在小河边悠闲地啃食青草。众多游客的到来,惊得土拨鼠在河沿上密集的地洞里窜来窜去,远处的土坵上偶尔直立起一两只土拨鼠,张开警惕的眼睛盯着我们,像站岗的哨兵。天空中有老鹰在四处盘旋,我想,马牛羊肯定不是它的目标,土拨鼠一定是它最美的下饭菜。沿途有许多自驾游的朋友停下车来,躺在草坪上,举着摄像机在四处找寻自己的“兴奋点”。

爬上高高的祁连山顶上的扁都口,向南望去,远处的雪山浮于云海之上,隐隐约约,恰如一道万丈白玉城墙;近处层峦叠峰,山间绿草如碧,色彩斑斓的野花星星点点播撒在绿草之间,迎风摇曳。山坡上悠然自得的牛羊像书写在大地上的诗句,撒落在山涧溪旁的一座座白色的毡房,宛如碧波荡漾的大海中的点点渔帆,霞辉普照,景象万千,呈现出一派安详、和顺、大度、雄浑的西部风光。

车子驶入青海省的祁连大草原,已是上午十点多钟了。

“祁连”系匈奴语,祁连山即“天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就是“天之山”。李白诗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中的“天山”指的就是祁连山,祁连山草原的历史,看起来似乎带着西北特有的粗狂。

祁连大草原位于青海省境内的祁连山脚下,属于高海拔草原。平均海拔四千到五千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了颀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这里曾是匈奴王、回鹘人、元代蒙古王阔端汗的牧场。藏族史诗《格萨尔》中说这一片草原是“黄金莲花草原”,而尧熬尔人和蒙古人均称之为“夏日塔拉”,意为“黄金牧场”。祁连山大草原,是中国最美丽的草原,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被世人评为“天境祁连”。这里有蜚声中外的远东第一大牧场——山丹军马场,这里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天境祁连卓尔山”,这里有埋藏四千米海拔雪线以上的“岁寒三友”,即蚕缀、雪山草、高山雪莲。

祁连山大草原,是一处夹在祁连山、焉支山之间的一川烟草。远处,山顶衔雪,像一排排顶着雪白哈达的山神,护卫这片神秘的净土。近处,青草遍地,绿茵茵恰似绿色天鹅绒铺就的巨大地毯。枣红的马匹、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群点缀其间,像名家笔下精心描摹出来的彩色油画。“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中描写的敕勒川,不就是这里吗?我有些疑惑了。历史上,汉武帝派霍去病征讨匈奴,匈奴曾在此受到重创。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这片草原,承载过汉代的烽燧、明朝的城堡……

登上祁连山大草原上的一个浑圆的小山巅,只见天上白云悠悠,天空深邃幽蓝,闪烁的大雁成“人”字形划过天穹。宽阔的草原坦荡如砥,萋萋芳草,一川烟霞,碧波万顷,浩瀚边际,奔腾的骏马、悠游的牛群和羊群合奏出一曲曲动人的草原牧歌,把祁连山的美好祝福和心愿送达每个人的心里。一顶顶白色的圆形帐篷点缀在绿色的草原之上,宛若一颗颗白色的珍珠,每一颗珍珠都内藏着一个温馨浪漫的动人故事。高高的山坡顶、清清的小河边、雾绕云飞的岚垭上,飘扬着无数个五彩的经幡,像一朵朵盛开的彩色莲花,呼啦啦在风中不停地吟诵着六字真言,那是在为人间祈福,是在为上天传达美好愿望。

七月的祁连山大草原,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来自全国各地旅游者络绎不绝,公路两边挤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旅游大巴和小车,景区里到处都是人,有的在赛马奔跑,有的在骑着牦牛散步,有的在玩射箭,有的在到处取景照相留影,各尽其兴,各具其态。

一个翻身,盘腿坐在草地上,一望无际的草甸上,满地盛开着繁星般的野花,黄的、白的、粉的、蓝的、红的、紫的,像点缀在皇冠上的玛瑙、珍珠、宝石,色泽富丽,令人目不暇接。用手机上“识花君”软件一度,方知是蓍草、火绒、黄堇、野罂粟、马先蒿和狼毒花等,初秋的大草原依然五彩缤纷,像打开了的美丽画册。旁边一条浅浅的小河把草原冲开一道窄窄的缝隙,把鸡蛋、枣子、花生仁儿大小的卵石,平整均匀地铺满河床;河水静静流淌,清亮澄澈见底,细石粒粒可数,微风拂过,荡起层层漪涟;河水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蜿蜒曲折,如银蛇一般匍匐前行,一直通向遥远的祁连山脚下,一直通到祁连山上连绵的白云深处。

牧民把洁白的帐篷布置在小河的拐弯处,灿烂的阳光下那帐房尤其像一只白色的玉碗倒扣在水边,它衬着苍山、映着碧草、伴着牛群和羊群,像一幅宁静绚丽的油画。小羊渴了,成群的小羊就着水边,伸长脖子在“啪嗒啪嗒”舔着清浅的水面;牦牛口渴了,就直接踏入清凌凌的河水里“咕噜咕噜”地畅饮;小鸟也把巢穴岸扎在河湾岸边那丛丛密密的刺槐上,趁着晴明的时光,对着清水梳理它们本来就已经很干净的羽毛,恰似待嫁的新娘在梳洗着自己美丽的发辫;土拨鼠也时不时地从草地的洞穴中探出头来,在外边晃一晃脑袋又缩了回去,如果发现有游人食用未完的残渣,它立马钻出洞来,一溜烟将其叼回洞中,去享受它的美餐去了;穿着青色藏袍、裹着白色头巾的牧民阿妈,背上背着小阿童,提着一只小桶,正在小河边打水,阳光映射着她紫铜色的笑脸,幸福像花儿一样在开放。

午饭,我们在一个大大的帐篷大厅里,吃着地道的草原美食——羊肉汤锅、草原菌肚,也吃出了满满的草原文化。下午,我们依依不舍告别了祁连山大草原,匆匆掠过无边的油菜花海,最后回望了一眼高高的祁连山和焉支山,终于踏上了返回兰州的征程。

分享
新浪微博

巴渝文苑 | 我从云端划过

2024-02-28 21:13:57 来源:

文/余 璟

(一)

唐蕃古道,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与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之间使臣往来的官道,它是见证大唐和吐蕃和亲、会盟、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的重要文化线路,被后世誉为各族人民友好往来的“黄金桥”。

陆上丝绸之路,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以罗马为终点。它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被誉为最古老最辉煌的“欧亚大陆桥”。

走进青海,就走进了青藏高原,就走上了唐蕃古道。走进敦煌,就走进了河西走廊,就走上陆上丝绸之路。

这是一趟自然历史文化之旅,更是一次惊险刺激的探索之旅。

从波光浩渺、气象万千的青海湖边顺过,从远远的昆仑山的山麓飘过,从高高的阿尔金山的山顶上滑过,从巍峨连绵的祁连山的山下掠过,穿行在柴达木盆地的腹地荒漠,我们就像走进了一个神圣的天国秘境,就像走进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心灵净土,就像走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诗的国度。

那些广袤的草原绿洲,那些苍茫的荒漠戈壁,那些七彩的花海银滩,那些灵动惊艳的高原湖泊,那些彪悍肥硕的牛羊马群,那些横亘天际的雪峰陡崖,那些诗意激荡的蓝天白云,那些溢彩流丹的古刹梵宇,那些猎猎翻飞的五色经幡,那些袅袅轻飏的梵音桑烟……一路走来,江山如此多娇,浩瀚无边的辽阔大地不断翻卷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长风浩荡,旷野云天之间不断震颤着高原“噗噗”的心跳;极目寥廓之欣喜,竟喷涌出一声声滚雷震天的惊叹。放飞诗和远方,苍鹰伴着长空翱翔,雪雁送来远古的呼唤,碧海蓝天潮动着旷世的情缘,恰似一道道闪电疾驰飞奔——我从云端划过!

(二)

海子,顾名思义是大海的儿子,它是大海留在高原上的湖泊。在文人墨客的眼里,这些湖泊是雪山玉女滴落的眼泪,是高原美神装饰的天空之镜,是青稞、酥油、格桑花酝酿出来的醉人美酒,是高原之心心花怒放时溢荡出来的迷人笑涡。

青海湖,枕着日月神山,簇拥在碧绿的青葱草原、金黄色的油菜花海和紫色玄幻的薰衣草之中,蓝天白云下,荡溢着无边无际清凌凌的波光。

走近青海湖,漫步在湖边的栈道上,放眼望去,蓝盈盈的湖面像嵌制在天幕下的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晶莹剔透,闪着蓝幽幽的光。万顷碧波荡漾着无数碎银般的轻叹和呢喃,像满湖跳跃的诗句,在吟咏高原的激情。

这里是鸟类的天堂,各种鸥鹭贴着湖面翻飞,或盘旋,或追逐,或疾飞,或轻掠……时而一个俯冲直插湖心,时而扶跃向天如离弦之箭直刺苍穹,时而一阵旋风般从游人的头顶划过,留下一道优美的弧线……成群的斑头雁、黑颈鹤、赤麻鸭、棕颈鸥等各种鸟类游弋在湖水中嬉闹欢逐,有的成群围着游人“讨食”,“欧耶哇啦”的天籁之声响彻湖海云天,形成一片人欢鸟唱的和美气象。

白云像厚厚堆积的棉絮,它白得纯净、白得耀眼,它飘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下,直逼青蓝的湖面,形成水天一色,白云夹在中间,真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了。游船码头像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直抵湖心,仿佛是人类向大自然发出的巨大感叹。湖中突兀起一列白底红墙的建筑,像一艘巨大的战舰浮在水面,建筑物顶上横着几个字——“中国鱼雷发射实验基地”,没想到这儿曾经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基地。远处,一支支快艇载着游人在湖中击浪飞奔,溅起一团团雪白的浪花,有如碧天里盛开的一簇簇美丽的雪莲,引人遐思。

湖水层色丰富多样。远处是深蓝色的,它蓝得幽冥而神秘,蓝得让人猜不透、够不着、解不开,蓝得让人心尖发麻、眼睛发酸、脑子发憷,蓝到极致便是青色,青青的湖水无边无际,也许“青海湖”之“青”正源于此吧。稍近便是蔚蓝,恰似蓝宝石融化后浸染过的湖面,它蓝得深邃而缥缈,蓝得玉石灵动,蓝得如诗如画,蓝得让人浮想联翩、激情飞扬;再近便是深绿,它绿得像一块巨大无比的翡翠,绿得像竹影凤翼笼罩的梦幻一般,让人如痴如醉、心旷神怡。更近便是浅绿,它绿得像草原沁润过的泪滴,绿得像水晶碧玉染透的轻纱,它绿得晶莹爽朗,让人感觉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已“浅斟琼卮浮绿蚁”,想不醉都不行了。最后便是清透,它清透得像鸡蛋清那样清明润滑,像水晶玻璃那样剔透玲珑,有如天真无邪的小姑娘那水灵灵亮晶晶的小眸子。站在湖边,水清沙白、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远处映着七彩霞光,熠熠生辉,正如神话中的宝镜一般。

五彩经幡是青海湖边一道亮丽的风景。那印满了六字真言的经幡被风吹得呼啦啦作响,像是在娓娓讲述青海湖美丽的传说,又像是藏民们在向青海湖表达最虔诚的祈祷和敬意呢。听着青海湖拍岸的水声,望见青海湖浩瀚无垠的湖面,眺望天边飘飞的云朵,看见矗立在湖边石刻上红色的“青海湖海拔3196米 中国最美的湖”字迹,耳畔似乎又回想起了边塞诗人王昌龄的感叹——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不禁油然而生……

站在湖边,感受着拂面而来的清风,欣赏着岸边满地盛开的五彩缤纷的花朵,浑身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和惬意。顿时,我真想拿起笔来,蘸以水色墨心,伴以花韵沁香,书一纸心之笺语,一半寄予远方思念的亲人,一半留给自己静静品味这天国胜景的禅意。

迎着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朝阳,车子载着我们在广阔平坦的原野上朝着既定的目标疾驰。天清气爽,远远望去,天底下横着一片宁静的海子,它湛蓝、纯净而深远。渐渐地近了,只见朵朵白云倒映在湖中,湖是白的,路是白的,远处的山也是白的,白茫茫如瓷雕、玉琢、陶刻一般,意境绝美,宛如仙界瑶池。灿烂的阳光下,一个创意新颖而别致的大门 “茶卡”豁然出现在眼前,“茶卡天空一号”的红色石刻提示我们已经到达茶卡盐湖了。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部边沿,均海拔3059米,北依巍峨的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南靠挺拔的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东濒辽阔的茶塘盆地。四周雪山环绕,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终年呈现出雪山连绵的景象,神秘淡蓝色的雪山群倒映在茶卡盐湖中,为茶卡盐湖罩上了一层特有的圣洁的面纱,平静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得令人沉醉的天空景色,“中国的天空之镜”果真名不虚传。乘着小火车沿湖而行,穿着特制的筒靴嬉逐于浅浅的盐湖中,置身于梦一般洁白的盐的世界里,如游走在云端之上。湖中,成群的帅哥靓女们在水中摆出各种姿态,在享受着拍照的快乐,到处挥舞着艳丽的纱巾,到处飞扬着紫红的、大绿的、橙黄的裙裾,游客们都在天空之镜里尽力展示自己最美的瞬间。几条木质栈道,弯弯扭扭在湖中无限延伸,有的交织成一个巨大的心形,有的笔直伸向远方,有的在栈道尽头专门为情侣编制了一个巨大的心形相框,这一切就像飘浮在云端天空中一样;水上小火车满载着欢笑在湖面上奔突,恰似太空车从眼前驶过。水映着天,天连着地,人在湖中行,云在脚下飘,宛如画中游。

在“天空之镜”广场上,大型盐雕“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像用了近5000吨藏青盐创作而成,气势恢宏,大气磅礴;还有守湖女神穆瑶洛桑玛女神、西王母和周穆王“瑶池相会”等雕像,令人印象深刻,恍如置身异国仙界。这些大型盐雕群像很具有视觉冲击力,据说它开创了世界上最大的户外盐雕艺术群世界之最,中国人的震撼力真是无处不在!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南部,据说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有格尔木河、柴达木河等多条内流河注入湖内。盐湖地处戈壁瀚海,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这些卤水随着时间的远去,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也渐渐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如花岗岩一般异常坚硬。近年来,我国在盐湖上修建了一条长达32公里的公路和铁路,这条路是完全浮在卤水上的,被称为“万丈盐桥”,其公路是青海省格尔木市通往甘肃省敦煌市的公路中的一段,这铁路是格尔木通往拉萨市的青藏铁路中的一段,都不愧为世界奇迹。

要游察尔汗盐湖景区,必需乘景区专用车经过“万丈盐桥”才能前往。深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玉净的湖提,白瓷的浅滩,纯洁的路面……我们好像在童话中穿行。或路边,或浅滩,或堤岸,或即将干涸的湖心,到处分布着千奇百态、晶莹如玉的盐花。这些盐花,有的静立高耸如天宫中的碧玉琼楼,有的形态怪异像潜于水中的珊瑚世界,有的像藏在溶洞中的钟乳石像,有的像沉在水面之下的棉絮、豆花、绣球、珍珠、玛瑙,有的像玉龙、飞马、大象、狮虎,有的像雄鸡、奔牛、玉兔、猪羊……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一群群,恰似一幅幅神奇富丽幽美的画卷,更像是一个妙不可言的大自然的迷宫。那造型奇异的帐篷,那玻璃玲珑的爱心小船,那微微荡漾的秋千,那白玉浑圆如水珠晨露般的蒙古包,那形如蘑菇般亭亭玉立的茅草亭,那用藤条编制的空心鸟巢……仿佛一切都在梦幻中静待你的光临。白玉铺底,那湖水之绿呀,绿得让人心肝儿宝贝似的痴迷,绿得像地老天荒的恋人般不舍,绿得像朱自清笔下的“女儿绿”一样玄幻。察尔汗盐湖的美丽、浪漫和神秘实在令人拍案叫绝,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大柴旦翡翠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北沿,海拔3148米,它由大小不等、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几组盐池组成,极像一块块天上掉下的翡翠碧玉,故名翡翠湖。因湖水富含不同浓度的矿物质,随水的深浅不一分别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湖心及湖岸依次呈现出碧蓝色、橄榄绿色、奶蓝色、纯白色,还有的湖泊整块儿都是嫩绿色或浅绿色,色彩斑斓,精致玲珑,如画家笔下变换多彩的调色板。站在湖边,湖水清澈通透,透过水面能清晰看到湖底的盐层、岩溶洞和盐钟乳,在绚丽阳光的照耀下,湖面闪耀着五彩的光芒。远望湖面,湖水平静如镜,一簇簇盐花极像冰凌和雪花,连着倒映着的蓝天白云和皑皑雪峰,宛如冰玉净洁的桃源仙境,真是美得令人窒息和哮踹,任何赞美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骑着单车从水中栈道遛过,恰是一片白云从天边划过。一群红男绿女在湖中跳跃着留下一串靓影,正如一群仙人在天空中舞蹈。这儿是摄影家的天堂,是最适合情侣和恋人打卡的地方。

顶着炽烈的阳光,随着驼队的行进,我们走进了大漠的深处。一泓清泉映在眼前,石碑上的“鸣沙山月牙泉”和“天下第一泉”石刻提醒我们,这儿就是月牙泉了。

月牙泉被高高的鸣沙山围拥在怀中,从鸣沙山上向下俯瞰,其形状如弦弓,酷似一弯新月。走近月牙泉,泉水湛蓝,澄清如镜,晶莹温润,水波不兴。泉边生长着许多茂密青葱的各种水草:有长长的芦苇,像一道绿色的屏障,将人与湖水隔开;有密密丛丛的水藻植物,不断从湖底蔓生出水面,绿油油在湖边轻轻招摇;有一树树蓊郁婆娑的沙柳,一丛丛簇拥在水边,像沙漠中正待出嫁的新娘在对镜梳理着发辫;还有眼子草、节节草、七星草等许多低矮的水边植物挤满湖边路旁,这些满眼的清翠为大漠流沙孕育出一块千年不朽的碧玉翡翠,让人顿生怜爱之心。换一个角度远眺,月牙泉又像是一只镶嵌在沙漠里的蓝色明亮的眼睛,风吹水漾,云过花开,那眸子里不知珍藏着多少诗意和欢乐、复制过几多亮丽与欢颜。几千年来,泉水不涸不浑,风吹沙不落,真心永不变,真情永不减,真不愧为人间的神话奇迹。“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这是“月泉晓澈”的真实写照!

在月牙泉的月弯里,有庙宇楼台,有亭阁廊道,有飞檐翘角,有古木林荫。建筑物呈“山”字形分布,瑰丽壮观,古色古香,这是唐代著名古建筑“鸣月阁”。整座建筑风格古雅,结构紧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雕梁画栋,精致细微,别具特色。各部分名曰“月泉阁”“茗香斋”“月到风来”“山得水趣”等,仅凭名称,顿觉诗趣盎然。历史已然远去,但记忆犹在风中叙说,不管是京城来的达官显贵还是中原来的文人骚客,不管是往返东西方的驼队商贾还是出使西域的政府使团,不管是戍边征战的将士还是千里迢迢奔赴东方寻宝探秘的西方政客或探险家,月牙泉边的“鸣月阁”都是他们驻足歇息的必经之地,那曾经的繁华和辉煌已深深镌刻在凝固的音乐里了。

登上鸣沙山顶,看着最后一抹夕阳落向远方的地平线,我依稀看到一支支庞大的骆队从月牙泉边走过,驼铃声声不断从耳畔悠扬远去,它飘过汉唐盛世漫长的夜空,它照亮了阿拉伯高原满天的星斗,它点燃了地中海沿岸悠悠的渔火……

车从青海德令哈经过,我们远远望见过尕海羞答答的侧影,它像一面光灿灿的镜子,镶嵌在一片色彩斑斓的美丽草原之中,湖面倒映着蓝色的天、白色的云、飞过的雁阵、逶迤连绵的青山……剩下的,我们只有根据导游的讲述,从诗人海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的诗里去找寻过往的记忆。还有许多大大小小不知名的海子与我们擦身而过,碧蓝宁静的湖面轻轻送来缕缕柔波,闪烁的雁群不时从湖面掠水低飞,隐隐约约的雪山的倒影间或传来洁白的祝福,我们被车窗外偶尔闯入的一幕幕惊艳给怔住了,全车人无不雀跃欢呼、欣喜若狂。

海子,是高原上最纯净的眼睛,她能容纳下寥廓天空所有的想法,她能包容比大海更深邃更宽广的内涵。

海子,是高原人们最尊崇的圣湖,她寄托着人们对大地神明的无限敬仰与崇拜,她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福与期盼。

海子,是高原最多情的恋人,她能感化雪山奔腾的眼泪,她能唤醒草原最浪漫的柔情,她能演绎天国神界至真至纯的人间烟火与诗意人生。

(三)

出了兰州城,沿着黄河一路向西,直指青海湖。

时值初秋季节,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正处于河水旺季,黄河裹挟着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的黄沙,闯关夺隘,黄水滔滔,奔腾不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书写的东方黄色文明由此滚滚东去,势不可挡。

黄河两岸是葱郁的绿洲,一个个古老的村庄匍匐在平川之上。与绿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边突兀高耸的山峁,到处是干坼的黄土,光秃秃的山峁上似乎没有一点生机。黄河在峡谷中穿行,绿洲在河谷两边铺展延伸。我们的旅游车也在顺着河道蜿蜒,时左时右,河谷时宽时窄,不知不觉中,我们跑出了甘肃地界,来到了青海省的湟水流域。

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主要支流,是青海省的母亲河。湟水流域河谷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宜人,狭长的河谷地带集中了青海省近百分之六十的人口、百分之五十二的耕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工矿企业,匆匆激流孕育了青藏高原千百年生生不息的农耕文明。

沿着湟水一路西去,经过的最险要的地段是老鸦峡。老鸦峡两壁陡峻,谷窄而深,自古以来是通往甘肃、青海、西藏和中原内地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南线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也是古道上的一个重要官驿。据说峡中有被誉为“老鸦峡八景”的鲁班井、菊花石、肝子石、石僧、棋盘石、鹦哥咀、骆驼石、一条龙,峡口有鲁班亭、金山寺、鲁班缸等景点。清代有诗赞老鸦峡:“曲径迂回两岸间,斜阳卸影鸟飞还。云垂峭壁青千丈,风波奔流绿一湾。踏破丹梯崖作磴,凿开石锁路为关。当年浪费五丁力,剑阁巉岩只一般。”堪比李白笔下“难于上青天”的剑阁巉岩,实在令人感叹。听着导游眉飞色舞的讲述,我们只有羡慕的一份,并默默发誓,以后一定找机会来此一游。

旅游车时而穿行在峡谷中,时而盘桓在陡壁上,时而潜伏在洞窟里,时而奔逐在桥面上,其地形之复杂可见一斑。据说“老鸦峡”名得来就颇有故事,相传自汉武帝元狩二年,这里已是重要的屯兵之地;唐朝名将哥舒翰的大本营也设于此,由于这支军队头戴黑盔,身穿黑甲,骑着黑马,打着黑旗,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群众都称“老鸦兵”,从此老鸦峡地名便沿袭至今。

与青海省的省会城市西宁市擦肩而过,我们来到了日月山。

日月山坐落在湟源县西南,距西宁市大约90公里,属祁连山脉,海拔最高为4877米,日月山垭口海拔3520米。日月山历来是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有“草原门户”之称。据说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经过日月山,她怀揣宝镜,登峰东望,不见故乡长安,顿时悲从心来,情不自禁,怀中的宝镜“哐啷”一下摔成两半,一半化为金日,一半化为银月,日月交相辉映,照亮了西去的征程。“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为了大唐的稳定,为了中原的安宁,为了西域的永久和平,一个柔弱的女子双肩承担起了华夏民族团结的历史重任。漫漫的远嫁之路,日月山是和亲入蕃的永久见证。而今,日月高耸, 斯人已去,独守苍凉。

日月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里标志线。它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分界线,是我国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是我国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据说登上山顶,向东眺望,可见阡陌良田,沃野千里,一派江南风情;向西看去,一片无边无际的辽阔草原,牛羊成群,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闪着明丽动人的波光。故有“登上日月山,又是一重天”之说。因行程之中没有安排这一景点,我们的车子只好盘桓而上,绕过绿草如茵的日月山口匆匆而去,我们实在无福消受这儿的美景了。

过了日月山,车子一路西行,窗外的景色像换了一个频道,原来的绿洲宅院、黄土山塬、峡谷沟壑一下子撤换成了无边的草原、羊群马帮、蓝天白云、童童帐篷和五彩猎猎的经幡。

一路长途奔驰,车子在一个叫倒淌河的地方停了下来。远远望去,围栏以内,一汪盈盈的河水映着白云蓝天在悠悠荡漾,河边散布着一个个白色浑圆的帐篷和迎风招展的经幡,两只小船静静地搁置在小河边,宛若漂浮在云端上。草坪上的游人在在摆着各种姿势与雪白的牦牛合影留念。倒淌河位于日月山西侧,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绵延四十余里,不似黄河滔滔,也无长江滚滚,只一脉清凌凌的溪水静悄悄地流淌。中国的大江大河都是滔滔江河东逝水、奔流到海不复回,而这儿的倒淌河却以日月山为界,与东边的湟水分道扬镳,默默西流而去,最后流进了青海湖,被永久留在了青藏高原。

倒淌河是一条女性的河。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行经此地,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遥想东土大唐,思父母念故乡,不禁泪如泉涌,她的眼泪竟奇迹般汇成了倒淌河,一路向西流去。在不远处的公路旁边,矗立着一尊高大汉白玉雕成的文成公主塑像。她站立在高原的阳光下,发髻高挽,双手稽扣,形象端庄,眺望着东方,充满无限的眷念。唐朝才女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合婚,这是一件无比震撼的历史事件,在政治上造就了大唐疆域的稳定,在经济上带去了唐朝先进的生产力,文成公主的美丽聪慧言行举止赢得了藏民族的崇高礼遇。基座上用藏汉两种文字刻着“古道流芳”四个大字,闪耀着金灿灿的流光,时过境迁,岁月不老,历史的镜子永远在昭示着后人。

离开倒淌河,游过青海湖,夜宿黑马河。黑马河乡地处青海湖边上,这儿是青海湖环湖公路的起点,从这里沿环湖公路走70公里,便是著名的鸟岛,黑马河通往鸟岛方向这一段,又被称为环湖西路,据说许多国际国内的“暴走族”驴友或自行车迷们大都选择从这儿开始他们的环湖梦幻之旅。黑马河的夜晚满天星斗,如梦幻般闪烁着诗意的空灵。黑马河的夜市灯火璀璨,车来人往影影绰绰,每个商店、餐馆都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空气中到处飘溢着高原牦牛肉、手抓羊肉、原味酸奶、藏族糌粑和草原蘑菇顿鸡汤的特有香味,南腔北调的语音汇聚成了一股股宏大的交响,我们走在大街上,仿佛游弋在天上的街市。

伴着东方第一缕阳光的升起,云霞羞红了脸颊,青海湖慢慢展开了笑颜,草原渐渐苏醒了,野花开始绽放,群鸟激情飞翔,金色的油菜花在湖畔无边漫延盛开,羊群、马群、牦牛群冲出围栏,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奔跑嬉戏,一个个银白色的帐篷和浑圆的蒙古包里正升腾起袅袅的炊烟,天空也越发湛蓝了,灿烂的阳光伴着我们一路西行。

想当年,文成公主入藏,随行护送的羽林军三千余人,还带着丰厚的嫁妆、释迦牟尼佛像、各种汉族的图书、农作物种子、各种生活用品,再加上几百能工巧匠、随从侍女,以及前来迎接的松赞干布及其文武大臣、军队车马、沿途准备的马匹、牦牛、船只、食物和饮水等等,一路浩浩荡荡,那阵仗之大、工程之巨、路途之遥,不亚于一次波澜壮阔的历史远征,那是汉藏民族交往的一次史诗般的壮举。

风云激荡之后,而今草原已归于平静,但历史的记忆却清晰可见。

(四)

越往里走,草原渐渐隐退,沿途的色彩越来越单调,气候越来越干旱,植被越来越稀疏。

我们慢慢靠近了柴达木盆地的核心地带。

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盆地略呈三角形,它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与四川盆地合称中国四大盆地,其地势之高为四大盆地之首。柴达木盆地的自然景观为干旱荒漠,主要土质为盐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植被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灌木和草本为主,盐生植物较多,在山麓洪水冲击的平原荒漠上,稀稀疏疏分布着麻黄、梭梭草、红砂子、柽柳树、骆驼刺、沙拐枣等灌木,那是宇宙洪荒奏响的生命绝唱;在湖沼盐泽沿岸及小河边,密密麻麻生长着各种伏地莎草、紫色针蔺、丝藨草、黑苔草等野生植被,那是寂寞的旷野绽开的美丽诗行;在盐湖或沼泽的周边,有丛密的芦苇及零零星星的赖草,它们像上帝遗落的生命赞歌。

广袤的柴达木盆地的深处,到处奔驰着灵动的诗句,野骆驼、野驴、野牦牛、黄羊、青羊、旱獭、狼、马熊、獐、狐、獾等等,它们是狂野的灵魂,是大地的歌手。从茶卡盐湖经德令哈、察尔汗盐湖到格尔木市,沿途远山横亘,雪峰高耸,四野空旷荒凉,沙砾戈壁纵横,色彩苍茫单调,但凡靠近城市的周边地带,绿色的桦树林整齐排列,蓊郁茂盛,正在大地上做梦一般蔓延扩展,这是人定胜天的自然见证。

一路走来,所见最多的景象还是荒漠、秃岭。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意为“具有陡壁的土堆丘”,也叫“风蚀林”、“沙石林”,是一种奇特的风蚀地貌。从车窗外举目望去,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只要你张开丰富的想象,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城堡,有的像大嘴巴的小青蛙,有的像大脑门的白鲸,有的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鸟,有的像笨拙的小企鹅,有的像表象狰狞的人头,有的像痛苦挣扎骷髅,有的像孤傲的将军,有的像雄赳赳奔腾的骏马,有的浩浩荡荡的铁骑装甲……导游以丰富的知识给我们讲解了这些风蚀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由于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因褶皱而隆起和因断裂破碎的裸露地层在外因力的长期作用下,吹蚀一部分地表物质形成的多种残丘和槽形低地。在盆地瀚海盐碱滩,由于受强烈风沙的侵蚀,久而久之,使裂缝越来越大,将原平坦的地表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沟槽,顺盛行风方向伸长,沟槽越来越大,垄脊越来越小,出现不连接的许多土墩,形成了戈壁滩上特有的一大奇观,这就是著名的“雅丹地貌”。

看到这一望无际的神奇,我们在兴奋中一路飞奔。

翻越一座座大山,跨越一条条河流,汽车时而沿山路盘旋而上,时而穿行在无边的荒漠戈壁上,时而行驶在开阔的高山草原之上,还能眺望远处的雪山,一路美不胜收。落日余晖映晚霞,漫天的橘红如绸缎般柔美绵长,当我们抵达格尔木市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整座城市沉浸在一片辉煌灿烂的灯海之中。

格尔木,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它立足青海,连接新疆和西藏,它从“风吹石头跑”的戈壁荒漠变成花园绿洲,从帐篷驻地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奇迹之城,凭着顽强拼搏的“两路”精神,仅仅用了不到七十年的时间,使一个活力倍增、魅力彰显、文明快速提升的崭新格尔木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发展成了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青海省副中心城市,从而不断走向世界。

提到格尔木,人们始终不能忘记一个英雄的名字,他就叫慕生忠将军,他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为了解决驻藏部队和工作人员的后勤补给问题,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高原,在他的坚持与努力下,千人筑路队仅用了7个月零4天的时间,在“生命禁区”,筑成了这条从格尔木到拉萨的“天路”。筑路之初,慕生忠将军一声令下——“帐篷扎在哪儿,哪儿就是噶尔穆。”此时帐篷驻地便是格尔木市的雏形。经过前后三代格尔木人的不断努力,如今的格尔木俨然成为了慕生忠将军心之所愿的“美丽花园”,城市道路平整宽敞,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建筑错落有致,是戈壁滩上的绿洲新城。

晚上,入住酒店,一碗香辣油泼的重庆小面安顿了我们疲惫的心。早上起来,大街边的一笼笼羊肉包子、萝卜包子、韭菜包子蒸出了清晨的第一股暖流,热气腾腾的粉汤包子沾上辣子醋料,配着一碗香喷喷的羊杂碎,吃出了格尔木特有的地域文化味道。

(五)

从格尔木出发,我们沿着G315“U”型公路渐渐驶进了柴达木无人区。

这是一趟惊心动魄的探索之旅!

车在高速路上奔驰,眼睛在荒漠中四处搜寻。沿途植被越来越少,景观越来越苍凉,一道道诡异的山梁矗立在戈壁之中,一堆堆狰狞恐怖的山陵在平缓的荒漠中突兀隆起,放眼望去,到处寸草不生,荒土、沙丘、砾石遍地,犬牙参差,苍茫绵延,凄丽中裹挟着粗犷,萧瑟中颤抖几分壮烈。 而随着越来越深入其中,我们就像误入了一个巨大的迷魂阵,犹如行走在一个怪石崚嶒的外星球上,视觉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导游告诉我们,这段路程被称为“火星一号公路”,沿途的景观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表面真实情况的地方。据说在附近还建有一个“火星营地”,“火星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边缘的冷湖镇,此处“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四季少雨雪,风吹石头跑”,置身其间,举目四望,只见莽莽戈壁,黄沙漫天,除了一片黄土,再无其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里雕刻成了人迹罕至的无人区,这里是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火星营地”每年要接待许多从北京、上海等地来此露营体验生活的大学生和中学生,听说生意还比较火爆。

继续前行,前面是黑独山,有人说它就是地球上一个最美、最像月球的地方。黑独山位于青海省的石油小镇石油二号废墟基地的斜对面,它处于甘肃和青海的交界地带,是一块尚未开发的神秘净土。从车窗望去,整个山岭嶙峋峥嵘,山体乌黑而灰暗,宛如一片墨染的山水或经历过战火焚毁后的焦土。我们从山脚滑过,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静谧、神奇和冷峻。这些山是由黑色的岩石和灰色的砂砾构成的,如幽灵一般,黄土和灰色的砂砾、细小的碎石浑然天成,保留了最原始、最原生态的凄美——荒凉、冷艳、孤寂,好像这里就是一个独立遗世的世外星球。而且,这些黑色的岩石有时还会随着天气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格外的魔幻酷炫。这里没有任何植物、动物的生命迹象,哪怕一丝丝儿虫子的叫声都没有,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就会引起惊天的雷鸣。有远处雪峰的映衬,整个环境显得更加孤寂、荒凉、阴森,据说还经常有狂风沙暴肆虐,卷得昏天黑地、鬼哭狼嚎,恰似十八层地狱一般。深入黑独山的内部,那无法比拟的孤寂、黑白相间的冷艳,更加觉得它神秘莫测,仿佛到了外星秘境,随手拍一张照片那绝对有一种恐怖大片的生命震撼。面对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我们只有用目光来丈量它的神奇,用灵魂来感念它的存在。

从冷湖拐回G315继续北上,向着当金山出发,明显地感觉到公路的海拔高度逐渐抬升,长距离、多弯道上坡,地势越来越陡峭和险峻,远看当金山如浮在半天云上。当金山,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界处,是祁连山与阿尔金山的结合部位,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三千三百米以上,山势陡峻,层峦叠嶂,沟谷纵横,植被稀疏,都是一些伏地而生的耐旱的浅草沙棘。北坡陡峻,南坡相对平缓,地表风化尤为严重,岩体十分破碎,气氛悲戚而苍凉。车至当金山口,海拔已达到三千六百四十八米,这儿是唯一的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相连的山口,也是祁连山山脉与阿尔金山山脉的自然地理分界点。

当金山口自古就是青海各游牧民族北上越过山口到敦煌绿洲放牧的天然通道。历史上,若河西走廊遇战事不通,这一古道则成为西域联系中原王朝的辅助线路,即古称“羌中道”,或所谓的“青海路”。所以当金山口不仅是汉界西端的隘口,还一度成为贡使往来、僧侣、商贾络绎不绝的咽喉要塞。汉武帝驱逐匈奴、修长城到敦煌,其北主要严防匈奴南下,而南面主要防备“南羌”北上,从当金山口到阳关六十公里,骑马一日可到,这儿也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

过了当金山口,沿公路盘山而下,就进入甘肃境内,到处是一望无际的沙丘戈壁。在公路不远处,看见一个路牌,上署名“阳关”二字,令人不禁眼前一亮——多么熟悉而亲切的地名。古之阳者,为山之南也。故阳关,因其地处玉门关之南而得名,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阳关是丝路南道的重要关隘,中西交通的重要门户,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关。唐代诗人王维留下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绝唱,更令人对阳关心驰神往,声名远播。从历史书上我知道,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而今,漫漫流沙中,茫茫戈壁上,到处散落着汉唐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故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这是时代留下的凄凉悲怨、寂寞荒芜的历史见证。

随着大地越来越平坦,空气越来越湿润,宽阔的大道两边渐渐出现了绿洲,一片片绿色的庄稼地在无限铺展,一个个城镇和村庄如电影般不断从车窗外闪过。向北,一望无际,看不到尽头。向南,绿洲边沿是一道高高横亘的沙梁,在明晃晃的阳光下,在一碧如洗的湛蓝天空下,闪着金灿灿的光晕。

我们抵达鸣沙山下敦煌古城旁边的一个绿色小村庄时,已是下午六点钟左右了。以高高的鸣沙山作为背景,我们贴身感受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

趁着落日的余辉,我和儿子乘着沙漠越野车,在沙漠中狂奔,爬山梁、穿陡坡、斜飞、俯冲,将一股股沙尘高高抛诸脑后,我们在速度和刺激中充分感受到了大漠带来的新奇和喷薄燃烧的激情。

傍晚,一场热力四射的篝火晚会顿时驱散了我们长途奔波的疲惫,我们狂欢中早早进入了梦乡。

(六)

在未来到敦煌之前,敦煌作为一个文化艺术的符号,一直存放在我记忆的古壁画里和深石窟中。

在梦中,我无数次随着驼队越过漫漫黄沙,跨逾茫茫戈壁,走进敦煌古城,那是怎样的一次次消魂的际遇而引来的莫名惊奇的心路历程呀!

今天,我们带着月牙泉不老的传说,带着莫高窟灵动的飞天,带着西出阳关的洒脱,带着玉门关的笛怨,穿越大漠孤烟,掠过长河落日,终于来到了这座千年梦幻中的文明古城,那种内心的激悦实在是无以言表。

而今的敦煌,是一座现代与历史交融的城市,这儿中西文化交融互通,西部风情浓郁纯粹,历史积淀厚重深沉,现代文明时尚气派。走进敦煌古城,漫步飞天夜市,这儿可谓“步步皆是景,举目越古今”。

敦煌飞天夜市的标志性牌廊是典型的汉唐建筑,四角上翘,古色古香,这儿的每一栋朱红色的建筑都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大有丝路汉唐的风韵。

在墨缘街,我们细细体味了敦煌奇石书画的博大精深;在兴隆街,我们感受了这儿集市的热闹与繁华;在文萃街,我们欣赏了陶瓷、木刻画、丝毯、夜光杯这些工艺品的精湛与独特……大街小巷,各种旅游纪念品琳琅满目:小骆驼栩栩如生,小手镯缂丝精美,临摹壁画精巧细致,纪念章做工雅致灵巧,丝绸之路的各种传说故事惊心动魄,这儿的每一个门面、每一个摊点、每一处景观、每一个物件都能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月上高丘,夜幕低垂,华灯肇启,此时的飞天夜市万家灯火齐明,玉壶光转,绚烂璀璨,一片金碧辉煌。宝马雕车,商旅往来,人声鼎沸,叫卖声、还价声、惊叹声、拍照打卡声,在这儿编织出了一幅幅热闹非凡的人间烟火的富丽与繁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为了贴身感受“敦煌味道”,满足急切的味蕾,我们在百味街里先后品尝了大盘鸡、浆水面、卤羊腿、臊子面、肚包羊肉、宽板拉面等特色小吃,味道与口感交织成美妙的乐章,特色美食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唯美动人的诗篇,我们在尽情地享受中领略了人世间幸福生活的真谛,最后我们带着无限的缱绻满意而去。

由于错失了参观敦煌莫高窟的预约指标,留下了一些遗憾。我们特地去看了一场大型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令人无限回味。

随着夜幕的降临,原来还空旷的广场上忽然亮堂了起来。夕阳的映照衬托出一幢幢楼阁古朴而雄伟,一串串大红灯笼随风轻摇,古老遒劲的胡杨树桩矗立其中。放眼望去,远处的鸣沙山和浓绿的白杨树林环抱着剧场,高原的天上霞光千里,翻卷而来。擂鼓声响起,大型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就此上演。

该剧讲述了一位美丽公主与大画匠墨丁之间的爱情故事。剧情围绕着公主被命令前往西域和亲这一历史事件展开,墨丁为了追随公主的脚步,历尽艰辛,最终到达敦煌,在此过程中,他们遭遇了种种困难,但始终坚守着对彼此的爱。在关键时刻,一个舞女甘愿牺牲自己,与公主互换衣装,帮助公主完成了和亲仪式。随后,墨丁在莫高窟找到了工作,开始了他作为艺术家的生涯。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清贫和挑战,但公主仍然选择跟随她的爱情,即使这意味着她将在深宫中度过后半生。墨丁则在莫高窟绘制壁画和雕刻佛像,他的作品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辉煌印记。他们的爱情和努力感动了人们,从此流传下了“每夜繁星点点,一弯新月升起”的美好传说。最终,尽管面临追捕的风险,他们选择了分离,但各自仍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整个剧以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背景,将沙漠景观与现代舞美结合,再现了丝路敦煌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

本次旅游,虽未能走进莫高窟参观,但一台实景剧,让我们充分了解了莫高窟石窟艺术背后的故事,为下一次的到访储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确也不枉此行。

(七)

所有的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有的文明都是历史的积淀。漫漫黄沙掩不住历史的血痕,洗尽铅华,流水沉渣,吹沙见玉,文化的“金子”总会在历史的某个恰当的节点上闪闪发光。

从敦煌去往七彩丹霞的途中,我们专程去了一趟古丝绸之路上的瓜州戈壁滩。在那里,我们先后参观了相隔不远的三座雕塑,即汉武帝头像、大地之子、无界。

汉武大帝的巨型头雕像,高高矗立在山脊之上,俯视着眼下的神州大地,展现了一代帝王一统江山、胸怀万里的豪迈气概。汉武帝刘彻五十四年的统治历程,他以前无古人的气魄凿通西域,把大汉帝国的军旗第一次插上帕米尔的雪峰,让响彻沙漠的驼铃声宣告东西方文化最早的陆上交流通道的建立。他深入亚细亚,南平百越,东抚蛮夷,打开丝绸之路,成倍地开拓了国土,奠定了中华大地的壮阔版图,实现了东西文化的大撞击、大融合。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

在汉武帝驾崩以后,他的继承者刘弗陵为了借以威镇西域,下令工匠们在高高的山顶之上修建了这座雕像。雕像只有头部,没有躯干,仿佛整个河西走廊的大地就是他的身躯。汉武帝是名副其实的“河西走廊开疆大帝”,而今甘肃省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个城市的名字两千多年来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中的“四郡”,“两关”分别是阳关和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汉代出了这两个关卡就算进入西域了。

远远望去,一个巨大的婴儿正酣睡在戈壁滩沙漠中的高坡上,这是著名的“大地之子”石雕。他有着胖乎乎的小手和圆圆的小脸,甚至嘴角还馋留着口水,他匍匐在沙坡上,穿着开裆裤,光溜溜的屁股凸拱朝天,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甜美地沉睡在梦乡里,就像一个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中,他神情惬意、安详,洋溢着满满的幸福。顿时,这一雕塑仿佛给整个空寂荒凉的戈壁滩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机,让人切身感到了大地母亲的温暖和慰藉。大漠孤野,天地苍茫,日暖晴川,慈善云怀,特别具有震撼力和冲击感,它寓意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达的是对天地大爱的呼唤和怜惜。那熟睡的婴儿就如同人类一样,在荒凉的沙漠中显得孤独无助,表达了只有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才可以更长久的生存下去。“婴儿”静静的躺在母亲的怀里,像是在仔细地倾听母亲的声音,恰似在想唤醒人们对环境和地球的保护和珍视,特别是如今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给地球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古老的戈壁滩和新生儿的对比,戈壁滩的粗砺和婴儿的稚嫰的对比,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游客的心灵。

在距“大地之子”雕像以南不远处的荒坡上,是一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无界》。据说其创作灵感来自于敦煌莫高窟和瓜州榆林窟中的唐代《经变画》,在唐代壁画中最典型的净土变中,多以宫殿作为原型来描绘西方极乐世界。《无界》所处的瓜州县,素有“世界风库”之称,每天平均风速四到五级,七八级风也很常见,于是作者在创作意图上,有意冲破想象的桎梏,排除色彩可能带来的愉悦以及对盛大、繁华的执念,在造型语言上采用简约、纯净的手法,全部以线型构筑的钢材料结构,使作品呈镂空式架构,直白的钢管在焦色的大漠与湛蓝的天空中肆意组合、天地无碍,简约的造型,单纯的色彩,再加上置于戈壁的特殊位置,使《无界》仿佛一个独立于主宇宙之外的次级宇宙,隐隐约约呈现于大地之上,如沙漠上的海市辰楼,如宇宙中的天国神界,它缥缈于天地之间,存在于想象之中,给人以“无界”的超自由空间。

大地无界,天空无界,自然无界,行走无界,音乐无界,科技无界,艺术无界……以无限的想象和张力,把纯粹而干净的人文艺术带入广袤的原野,带到每个人身边,带进每个人的内心……这就是“无界”的魅力和境界。

雕塑是凝固的音乐,是时代的印记,是文明永不熄灭的灯盏。

(八)

在张掖,游览七彩丹霞景区,恰似在翻阅一本精美的画册。

我们到达景区,已是下午两点多钟了。

这儿的七彩丹霞地貌,是我国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自然特色景观,它不仅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个奇异地貌”之一,还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它是甘肃省境内最热、也是最红的旅游打卡地。

我知道七彩丹霞地貌的有关知识,还是在初中地理课上,那时只觉得这是一个多么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而今终于来到了它的跟前,既激动又兴奋,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盼。

乘车进入景区,这儿的每一个景点都人山人海。高高的观景台上,曲曲弯弯的上山步道上,每一个车站平台上,到处人潮如流、万头攒动。有的正支着机架在搞线上直播,有的在摆着造型留下自己的现场美照,更多的是在举着长长的相机杆或扛着专业的相机在拍摄四周的美景。

放眼望去,这里到处都是缤纷艳丽的山体。这儿,山连着山,峰连着峰,大大小小,高高低低,重重叠叠,有万山磅礴之势。我们重庆的山都可以用“层峦叠翠”或“苍山耸翠”等词语来描绘,无非是说山高林深、绿意葱茏的意思。可这儿的山完全不同,山上几乎看不到一点绿色植被,它赤裸着大山的肌肤和骨架,呈现出多色调的大地本真,像是一群被彩绘纹身的帅哥靓女们正相聚在阳光下裸浴狂欢。或红、或黄、或橙、或紫、或蓝、或白、或青、或灰,满地溢彩流丹,仿佛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把这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沟壑、每一个丘峦都渲染得妩媚多姿,那一色一彩、一笔一画,勾勒出的是一幅幅天地间最亮丽的山水画卷。江山如此多娇,让人不得不钦佩大自然的妙笔神工。

随着一、二、三、四、五号观景平台的角度变化,眼前的美景如电影镜头般不断撤换,或彩虹横空,或血染落霞,或飞天舞彩,或仙女散花,或丹心浴血,或火烧连营……真是气贯长虹,景象万千!

沟谷仰视,众多的悬崖峭壁拔地而起,犹如刀削斧劈,孤傲耸立,气势轩昂,高与天齐,苍劲雄浑,其形态之俏丽、结构之隽美、色彩之绚烂、意境之奇绝、变幻之瑰丽,令人叹为观止,真有“巍峨独标峙,登之心旷然”的感觉。

待到落日即将西坠之时,我和老婆顺着拥挤的人流攀上了高高的鹰头岩上,换个角度俯瞰七彩丹霞,太阳的余辉正洒在对面的峰峦、槽谷之上,犹如一抹抹金色的涂鸦,将周边的山体映照得金碧辉煌,仿佛整个山川又被勾勒成了一幅幅让人心潮澎湃的油彩封面,那深红色流动的纹理,就像大地的经络在突隆,就像群山的血脉在喷张,就像地球的心脏在沸腾,地表的起伏跃动,与远处的山峰和云朵相互映衬,对比鲜明,精美绝伦,相得益彰,恰似走进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那褶皱形成的阴影,像中国山水画中的勾皱擦点染等各种高超技法的娴熟运用,那是只有国际顶级艺术大师才能具备的大手笔。那些纵横交错的石林,像城堡、像宫殿、像阆苑、像仙葩,每一样都神秘而引人入胜。那些惟妙惟肖的山形、石像,有的像栩栩如生的动物形态,有的像百态千姿的人物写照,有的像一堆绚丽的词句散发出浓浓的诗意,有故事,有情节,有思想,充满了强烈的艺术张力。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灵魂,使我们不得不由惊叹进而震撼!

极目山川大地,宛如置身盛世华年,忽逢莲花盛开,万般锦绣,竟这样了然于天地之间。魏文帝曹丕曾在《芙蓉池作》中有两句诗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恰似专为此而作。美图美景美轮美奂,如诗如画如痴如醉,千年固守这一绰约的丰姿美态,亘古通天一脉,静卧在大西北这天地一隅,成为古丝绸之路上一道永不退色的最亮丽的风景。

张掖的七彩丹霞,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艺术杰作。此时此刻,我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丛伏地而生的骆驼刺,它蓬蓬勃勃占据了一方沙丘,如寂寞的荒原上绽放的生命之花,我真想将一枚鲜红的相思,寄予那密密麻麻的珍珠般猩红的果实,用秋日云淡风轻的湛蓝加以岁月的尘封,然后藏入日暖光艳的记忆的深处,放置于张掖这梦幻般的七彩丹霞里酝酿、发酵,成为百年、千年不朽的老窖醇浆,只有用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才能品出它绵纯浓郁的味道。此时此地,顺着旖旎的时光,眼里满是滴滴深情,焚酒煮诗,在火一般热烈的光焰里,将激情化着涅槃的凤凰,带着绵绵的爱恋,重生于白云之间,翅展于蓝天之下,方能了无牵挂地追随那属于自己的诗的前程、梦的远方。

夜宿张掖市,情系大西北,我愿化着祁连山上一抹丹霞,去终身守护那心与爱的约定。

(九)

在张掖市吃过早餐后,阳光特别灿烂,天空也尤其深邃幽蓝,我们又开启了一天新的征程。

从张掖市区出发,经扁都口去往祁连山大草原,恰似一趟人间天堂之旅。

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的灌溉,有党河、疏勒河绵绵不绝的水源滋养,富庶美丽的河西走廊像一张齐展展铺开的彩色画卷。碧绿的麦田翻卷着一望无际的翠绿的诗意,一株株向日葵迎着煦暖的阳光向着蓝天白云展露出圆圆满满幸福的微笑,黄灿灿的油菜花在风中荡漾着一轮一轮无边的金色的波涛,一片片紫色的格桑花张扬着野性的烂漫簇拥着一个个美丽的村庄,也挤满了流水潺潺的河道两岸,火红的万寿菊像刚出炉的铁水一泻千里,浸染了广袤的原野,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为河西走廊万里绿洲著上了华丽的衣衫。远处雪峰连绵,近处水草肥美、牛羊成群,满眼的惊奇陪着我们一步步走进祁连山的秘境深处。

乘车翻越祁连山,越往里走,越往上爬,溪水越来越澄澈清冽,大山的棱角越来越分明,草坡越来越陡削,森林越来越稀疏,车道越来越曲折。汽车穿行在山涧峡谷之中,仰望天空群峰林立,峭壁突兀,怪石森然,直插云霄。笔立的山峰上绿草如茵,满目葱茏,最令人震撼的是在这样陡削高耸的山坡之上,还有成群的牦牛和羊群在自由地放牧,让人感觉稍有不慎便会滚下山涧,看得叫人胆战心惊;成群的马匹摇着长长的尾巴在小河边悠闲地啃食青草。众多游客的到来,惊得土拨鼠在河沿上密集的地洞里窜来窜去,远处的土坵上偶尔直立起一两只土拨鼠,张开警惕的眼睛盯着我们,像站岗的哨兵。天空中有老鹰在四处盘旋,我想,马牛羊肯定不是它的目标,土拨鼠一定是它最美的下饭菜。沿途有许多自驾游的朋友停下车来,躺在草坪上,举着摄像机在四处找寻自己的“兴奋点”。

爬上高高的祁连山顶上的扁都口,向南望去,远处的雪山浮于云海之上,隐隐约约,恰如一道万丈白玉城墙;近处层峦叠峰,山间绿草如碧,色彩斑斓的野花星星点点播撒在绿草之间,迎风摇曳。山坡上悠然自得的牛羊像书写在大地上的诗句,撒落在山涧溪旁的一座座白色的毡房,宛如碧波荡漾的大海中的点点渔帆,霞辉普照,景象万千,呈现出一派安详、和顺、大度、雄浑的西部风光。

车子驶入青海省的祁连大草原,已是上午十点多钟了。

“祁连”系匈奴语,祁连山即“天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就是“天之山”。李白诗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中的“天山”指的就是祁连山,祁连山草原的历史,看起来似乎带着西北特有的粗狂。

祁连大草原位于青海省境内的祁连山脚下,属于高海拔草原。平均海拔四千到五千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了颀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这里曾是匈奴王、回鹘人、元代蒙古王阔端汗的牧场。藏族史诗《格萨尔》中说这一片草原是“黄金莲花草原”,而尧熬尔人和蒙古人均称之为“夏日塔拉”,意为“黄金牧场”。祁连山大草原,是中国最美丽的草原,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被世人评为“天境祁连”。这里有蜚声中外的远东第一大牧场——山丹军马场,这里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天境祁连卓尔山”,这里有埋藏四千米海拔雪线以上的“岁寒三友”,即蚕缀、雪山草、高山雪莲。

祁连山大草原,是一处夹在祁连山、焉支山之间的一川烟草。远处,山顶衔雪,像一排排顶着雪白哈达的山神,护卫这片神秘的净土。近处,青草遍地,绿茵茵恰似绿色天鹅绒铺就的巨大地毯。枣红的马匹、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群点缀其间,像名家笔下精心描摹出来的彩色油画。“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中描写的敕勒川,不就是这里吗?我有些疑惑了。历史上,汉武帝派霍去病征讨匈奴,匈奴曾在此受到重创。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这片草原,承载过汉代的烽燧、明朝的城堡……

登上祁连山大草原上的一个浑圆的小山巅,只见天上白云悠悠,天空深邃幽蓝,闪烁的大雁成“人”字形划过天穹。宽阔的草原坦荡如砥,萋萋芳草,一川烟霞,碧波万顷,浩瀚边际,奔腾的骏马、悠游的牛群和羊群合奏出一曲曲动人的草原牧歌,把祁连山的美好祝福和心愿送达每个人的心里。一顶顶白色的圆形帐篷点缀在绿色的草原之上,宛若一颗颗白色的珍珠,每一颗珍珠都内藏着一个温馨浪漫的动人故事。高高的山坡顶、清清的小河边、雾绕云飞的岚垭上,飘扬着无数个五彩的经幡,像一朵朵盛开的彩色莲花,呼啦啦在风中不停地吟诵着六字真言,那是在为人间祈福,是在为上天传达美好愿望。

七月的祁连山大草原,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来自全国各地旅游者络绎不绝,公路两边挤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旅游大巴和小车,景区里到处都是人,有的在赛马奔跑,有的在骑着牦牛散步,有的在玩射箭,有的在到处取景照相留影,各尽其兴,各具其态。

一个翻身,盘腿坐在草地上,一望无际的草甸上,满地盛开着繁星般的野花,黄的、白的、粉的、蓝的、红的、紫的,像点缀在皇冠上的玛瑙、珍珠、宝石,色泽富丽,令人目不暇接。用手机上“识花君”软件一度,方知是蓍草、火绒、黄堇、野罂粟、马先蒿和狼毒花等,初秋的大草原依然五彩缤纷,像打开了的美丽画册。旁边一条浅浅的小河把草原冲开一道窄窄的缝隙,把鸡蛋、枣子、花生仁儿大小的卵石,平整均匀地铺满河床;河水静静流淌,清亮澄澈见底,细石粒粒可数,微风拂过,荡起层层漪涟;河水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蜿蜒曲折,如银蛇一般匍匐前行,一直通向遥远的祁连山脚下,一直通到祁连山上连绵的白云深处。

牧民把洁白的帐篷布置在小河的拐弯处,灿烂的阳光下那帐房尤其像一只白色的玉碗倒扣在水边,它衬着苍山、映着碧草、伴着牛群和羊群,像一幅宁静绚丽的油画。小羊渴了,成群的小羊就着水边,伸长脖子在“啪嗒啪嗒”舔着清浅的水面;牦牛口渴了,就直接踏入清凌凌的河水里“咕噜咕噜”地畅饮;小鸟也把巢穴岸扎在河湾岸边那丛丛密密的刺槐上,趁着晴明的时光,对着清水梳理它们本来就已经很干净的羽毛,恰似待嫁的新娘在梳洗着自己美丽的发辫;土拨鼠也时不时地从草地的洞穴中探出头来,在外边晃一晃脑袋又缩了回去,如果发现有游人食用未完的残渣,它立马钻出洞来,一溜烟将其叼回洞中,去享受它的美餐去了;穿着青色藏袍、裹着白色头巾的牧民阿妈,背上背着小阿童,提着一只小桶,正在小河边打水,阳光映射着她紫铜色的笑脸,幸福像花儿一样在开放。

午饭,我们在一个大大的帐篷大厅里,吃着地道的草原美食——羊肉汤锅、草原菌肚,也吃出了满满的草原文化。下午,我们依依不舍告别了祁连山大草原,匆匆掠过无边的油菜花海,最后回望了一眼高高的祁连山和焉支山,终于踏上了返回兰州的征程。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