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重庆|红色文旅与现代光影的碰撞 《重庆·1949》已成为重庆旅游新名片
华龙网讯(记者 李佳妮 实习生 王棋)红岩精神“声声动听”,红岩文化深入人心。近日,由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工商联指导,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华龙网承办的“新重庆新榜样——2023重庆企业创新示范案例”评选活动获选名单公示,《重庆·1949》演艺新空间在消费场景类别中入选创新十大示范案例。
今年是《重庆•1949》舞台剧开演第四年,但前来观剧的观众始终络绎不绝。《重庆·1949》以其在红色文化上的深耕,与光影的创新应用,成为重庆旅游不可错过的一场文旅“大宴”。
“艺”与“技”融合
声、光、画舞台让红岩故事“活”起来
4年前,市场对文旅融合显现出新的需求。在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重庆市沙坪坝区,一个个红岩故事从尘封的历史中被挖掘。
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以声、光、画的沉浸式舞台与360度的“动”舞台科技,结合厚重的红岩故事底蕴,重现了“重庆”这座英雄之城的风采。
《重庆•1949》以重庆解放前夕为背景,讲述了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先烈,在黎明即将到来的前夜,与敌人殊死搏斗、宁死不屈的故事。
剧院设计团队结合对红色主题和地域文化进行了深刻挖掘,设想出了以一个观演合一的大空间剧场为主体,并根据主体布局其他功能的方案。剧院建筑的主体是一个长80米、宽72米、高26米的观演合一的大厅空间,剧场内与观演相关的所有空间和设备如旋转看台、活动舞台、威亚平台、大型活动布景等等,都与剧情的发展紧密相关。
舞台上,汽车声、枪声、报童叫卖声……无数个声音再现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舞美布景同样震慑:吊脚楼建筑群、石阶与牌坊、巨轮扬帆、实景再现磁器口码头、监狱岗哨和铁牢等构成了一幅幅真实生动的场景。
精心布景
多维旋转舞台为观众带来“沉浸式”感官体验
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室内剧场,重庆1949大剧院上演的《重庆•1949》采用世界独创的多维立体沉浸式室内旋转舞台,是全国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之一。
据介绍,磁器口码头的舞台搭建是用砖石砌成72个台阶,用约2000根柱子搭建起18米高的世界最大室内吊脚楼建筑群,用160个独立顶部悬吊电机组成灯光舞美装置,用超20台空中旋转升降的灯光车来完成的……纵深的空间感,逼真的场景,完美再现40年代重庆城市风貌。
演艺空间与观演空间交相穿插。观众与演出融为一体,经历一场身临其境的独特观演体验。
重庆1949大剧院常态化演出的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公演至今,已获重庆市首批“演艺新空间”、国际奖项协会(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s)缪斯设计奖(MUSE Desgin Awards)“2022年度设计金奖”,并入围了中国旅游协会第四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奖项评选。在去年7月,《重庆·1949》还获得国家文旅部评选的全国沉浸式业态示范案例称号。
创新表达
舞台剧塑造重庆旅游文化的“红色名片”
过去一年里,《重庆·1949》的出品方与企业、高校持续展开合作,积极拓展各类活动,着力将这部大型舞台剧打造成为重庆旅游文化的一张“红色名片。”
据了解,各个单位部门在组织群众观演后,都收到了良好反馈。许多观众在观演后一致认为《重庆·1949》不仅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舞台剧作品,更是一堂立体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
通过观演,观众们可以真实感受到革命先烈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和不怕牺牲的顽强意志,对红岩精神有更深的领悟。
2022年,重庆1949大剧院还推出了首款互动场景体验作品——《在烈火中永生·测一测你的1949红色基因》,带领用户“穿越”1949,探寻红色基因的全新表达。
除此之外,重庆1949大剧院还深耕于红色城市文化的延续,展开了其他的合作项目活动。去年9月,重庆1949大剧院还主办了“平凡英雄”公益摄影展,用影像展现了10位当代“平凡英雄”的“英雄事迹”与“平凡日常”。
舞台剧已然结出累累硕果,但主创人员并未停下精磨的步伐。重庆1949大剧院仍在不断对剧目进行升级。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1949》正在不断对声光电方面做调整,使舞台机械、声光电与故事发展、人物情感更加有机融合。同时对故事情节做了更加细致的梳理,着重打磨人物情感,使观众更能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