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回乡路上情悠悠
未来,这片故土一定更美好。

巴渝文苑 | 回乡路上情悠悠

来源:华龙网2024-03-04

文/易冬梅

龙年正月初二,一抹暖阳斜斜地透过迷雾,温柔地照在大地上。

一大早,我和哥哥陪着妈妈回到了龙门滩。这是妈妈的家乡,也是外公外婆的最终归宿地。舅舅和姨孃们分散居住在重庆、眉山、大庆等地,近些年都难得回来。每年的春节和清明时分,妈妈总是要带着我们一大家人,回乡扫墓祭祖。于我而言,龙门老家似乎更充斥着别样的情愫。

从几江城到龙门滩的回乡路,数不清走了多少次,沿途的地名和风景再为熟悉不过。

上世纪七十年代,哥哥、我先后出生在江津县城,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地在几江粮站忙于开票,爸爸在南部山区工作。他们根本没有精力来照看我们,只有把我们托付给外公外婆。因此,我们上学前的时光,大部分都是在龙门滩老家度过的。

龙门滩位于江津城西的长江边上,岸边有几处大小不一的巨石,深深扎根于江水中,承受千百年的冲刷也巍然不动。浑然天成的石滩,不仅挡住了汹涌的江水,还环抱场镇形成天然港湾。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起,巨石滩是神龙变幻而成,滩上星罗棋布的石坑,便是龙的鳞片。“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方水土上的乡亲,祖祖辈辈对石滩都有着莫名的膜拜,就好似上天在庇佑着这块福地。

那时,往来于几江和龙门一般是坐船走水路,龙门滩在长江上游,几江城在长江下游,从几江城到龙门滩的行船是逆水而上,同样的航路花费的时间往往比顺水要多上半小时或是更长的时间。

从记事起,我常听妈妈讲,她和七个兄弟姊妹每个人都是坐船走的这条水路,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有的读书、有的招工、有的当兵,相继离开家门,用勤奋和努力站稳脚跟,追寻并创造着美好生活……

年幼时的我对龙门滩更是情有独钟。外婆每次带我回几江城,在通泰门看着陌生的城镇,我总哭闹着要随船回龙门滩。而每次在城区小住几天再回龙门滩时,待船头靠上巨石滩磐,发出了“咚”的一声闷响,好像是“到家了”的提示音。彼时的我一蹦三跳地踏上了状如龙脊的巨石,望着奔流不息的大江,便会止不住地开心。也许,这是我懵懂的对龙门滩的依恋之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回到父母身边上学,回龙门滩的时间和次数渐渐少了。兴许是冥冥中的缘分,2002年,我大学毕业考取了乡镇公务员,恰巧分配在龙华镇,而其前身就是龙门滩。当时,从几江城到龙华镇已经通了客车,途经双石、五举后尽为土路,沿着山间一路盘旋,绕过好几道弯,直到瞥见车窗外一泓清澈江水,山路仿佛豁然开朗一般,变得笔直起来。不多时,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民房,一缕缕缓缓升起的炊烟走近眼前,我知道那是到场口了。

刚到镇上工作的第一年,从几江街道五举村到龙华镇的土路改造正式动工了。封闭施工的关系,营运客车需要从刁家绕行,堵车是常态,时间全都消耗在路上,很是耽误正常工作。几个头脑活络的同事提议坐船走水路,早上坐“揽栈”去上班,算算时间,还有富余。

以前运煤、运盐、运木材的货船隐去了踪迹,仅有上白沙下几江的“揽栈”或是到对岸古家沱坐火车的“过河船”行走在江上。岸边,江水拍打在石滩磐上,姐姐孃孃们拿着棒槌浣洗着被单衣物,稚嫩孩童们比划着小石块打着“水漂”。

还记得那个深冬的清晨,我比平时醒迟了些,急匆匆地赶去乘坐从几江城始发的“揽栈”。刚到通泰门滨江路,天还没大亮。耳边传来一阵响亮的鸣笛声,我恍惚看见船工收起了缆绳,准备离港。我下意识感到不妙,“糟糕,今天要坐脱船!”顿时,心中一阵火急火燎。虽气喘吁吁地跑到岸边,我还是与早班船失之交臂,只有无奈地跺了跺脚。

此刻,或是坐下一班船,或是转头去坐客车,起码都要等1个小时,上班铁定是要迟到了。我惴惴不安地拨通了领导电话,说明了缘由,准备迎接“挨批”。

颇感意外的是,领导竟然直接让我和他同坐单位工作车,一起前往镇里。如此,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有生以来第一次坐上了公家小车。路上摆谈的话题,我早已遗忘。唯独兴奋、激动混杂着些许忐忑的心情,让我历久弥新,以至于每每想起这段往事,便会哑然失笑。

在龙华镇工作的3年里,外公外婆尚健在,我也时不时地跑到街口老房子里蹭饭,一来陪两位老人唠唠家常,二来可以重温儿时的记忆。除了值班要宿在镇上之外,我像个“走读生”早上来晚上回。乘坐客车往返于几江和龙门之间成为了家常便饭。热心肠的同事们、直爽的老乡们,在来往客车上洒落了一路欢声笑语,那么质朴,那么温暖。多年后,依然令我记忆犹新。也许,这是龙门滩存在于我潜意识中的乡愁罢。

后来,这条山路,我回城工作时曾经走过;逢年过节回乡探望时曾经走过;给外公外婆上坟扫墓时曾经走过。印象中,弯弯山路上仅容两车并行,遇到车多、人多时,拥堵在所难免。渐渐地,一提及回乡,我心里就直打怵。

不过,今年春节的回乡,却如此与众不同。小车从鼎山街道柑园社区杨家湾右拐后,沿江公路笔直开阔的双向四车道随即映入眼帘。车流量不算少,但看上去通畅无比。坐上车10来分钟的样子,龙门滩那一湾江水、一排民居就近在咫尺了。

在场口歇脚时,身后传来一声招呼,“是小易啊,你回老家来了呀。”我闻声望去,原来是我20多年前在龙华镇工作时的一个同事老大哥。

纵使时光荏苒,我们仍然攀谈起来。老大哥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他滔滔不绝地跟我摆起了镇里交通,不仅有沿江公路这条快速干道,还有合璧津高速江津段的龙华下道口,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走水路、赶山路的“掉角”小镇了。

摆谈之余,老大哥的幸福感溢于言表,我感同身受,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回乡路上,有回忆,有温暖,更有希望。未来,这片故土一定更美好。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江津区作家协会会员)

分享
新浪微博

巴渝文苑 | 回乡路上情悠悠

2024-03-04 22:53:53 来源:

文/易冬梅

龙年正月初二,一抹暖阳斜斜地透过迷雾,温柔地照在大地上。

一大早,我和哥哥陪着妈妈回到了龙门滩。这是妈妈的家乡,也是外公外婆的最终归宿地。舅舅和姨孃们分散居住在重庆、眉山、大庆等地,近些年都难得回来。每年的春节和清明时分,妈妈总是要带着我们一大家人,回乡扫墓祭祖。于我而言,龙门老家似乎更充斥着别样的情愫。

从几江城到龙门滩的回乡路,数不清走了多少次,沿途的地名和风景再为熟悉不过。

上世纪七十年代,哥哥、我先后出生在江津县城,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地在几江粮站忙于开票,爸爸在南部山区工作。他们根本没有精力来照看我们,只有把我们托付给外公外婆。因此,我们上学前的时光,大部分都是在龙门滩老家度过的。

龙门滩位于江津城西的长江边上,岸边有几处大小不一的巨石,深深扎根于江水中,承受千百年的冲刷也巍然不动。浑然天成的石滩,不仅挡住了汹涌的江水,还环抱场镇形成天然港湾。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起,巨石滩是神龙变幻而成,滩上星罗棋布的石坑,便是龙的鳞片。“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方水土上的乡亲,祖祖辈辈对石滩都有着莫名的膜拜,就好似上天在庇佑着这块福地。

那时,往来于几江和龙门一般是坐船走水路,龙门滩在长江上游,几江城在长江下游,从几江城到龙门滩的行船是逆水而上,同样的航路花费的时间往往比顺水要多上半小时或是更长的时间。

从记事起,我常听妈妈讲,她和七个兄弟姊妹每个人都是坐船走的这条水路,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有的读书、有的招工、有的当兵,相继离开家门,用勤奋和努力站稳脚跟,追寻并创造着美好生活……

年幼时的我对龙门滩更是情有独钟。外婆每次带我回几江城,在通泰门看着陌生的城镇,我总哭闹着要随船回龙门滩。而每次在城区小住几天再回龙门滩时,待船头靠上巨石滩磐,发出了“咚”的一声闷响,好像是“到家了”的提示音。彼时的我一蹦三跳地踏上了状如龙脊的巨石,望着奔流不息的大江,便会止不住地开心。也许,这是我懵懂的对龙门滩的依恋之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回到父母身边上学,回龙门滩的时间和次数渐渐少了。兴许是冥冥中的缘分,2002年,我大学毕业考取了乡镇公务员,恰巧分配在龙华镇,而其前身就是龙门滩。当时,从几江城到龙华镇已经通了客车,途经双石、五举后尽为土路,沿着山间一路盘旋,绕过好几道弯,直到瞥见车窗外一泓清澈江水,山路仿佛豁然开朗一般,变得笔直起来。不多时,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民房,一缕缕缓缓升起的炊烟走近眼前,我知道那是到场口了。

刚到镇上工作的第一年,从几江街道五举村到龙华镇的土路改造正式动工了。封闭施工的关系,营运客车需要从刁家绕行,堵车是常态,时间全都消耗在路上,很是耽误正常工作。几个头脑活络的同事提议坐船走水路,早上坐“揽栈”去上班,算算时间,还有富余。

以前运煤、运盐、运木材的货船隐去了踪迹,仅有上白沙下几江的“揽栈”或是到对岸古家沱坐火车的“过河船”行走在江上。岸边,江水拍打在石滩磐上,姐姐孃孃们拿着棒槌浣洗着被单衣物,稚嫩孩童们比划着小石块打着“水漂”。

还记得那个深冬的清晨,我比平时醒迟了些,急匆匆地赶去乘坐从几江城始发的“揽栈”。刚到通泰门滨江路,天还没大亮。耳边传来一阵响亮的鸣笛声,我恍惚看见船工收起了缆绳,准备离港。我下意识感到不妙,“糟糕,今天要坐脱船!”顿时,心中一阵火急火燎。虽气喘吁吁地跑到岸边,我还是与早班船失之交臂,只有无奈地跺了跺脚。

此刻,或是坐下一班船,或是转头去坐客车,起码都要等1个小时,上班铁定是要迟到了。我惴惴不安地拨通了领导电话,说明了缘由,准备迎接“挨批”。

颇感意外的是,领导竟然直接让我和他同坐单位工作车,一起前往镇里。如此,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有生以来第一次坐上了公家小车。路上摆谈的话题,我早已遗忘。唯独兴奋、激动混杂着些许忐忑的心情,让我历久弥新,以至于每每想起这段往事,便会哑然失笑。

在龙华镇工作的3年里,外公外婆尚健在,我也时不时地跑到街口老房子里蹭饭,一来陪两位老人唠唠家常,二来可以重温儿时的记忆。除了值班要宿在镇上之外,我像个“走读生”早上来晚上回。乘坐客车往返于几江和龙门之间成为了家常便饭。热心肠的同事们、直爽的老乡们,在来往客车上洒落了一路欢声笑语,那么质朴,那么温暖。多年后,依然令我记忆犹新。也许,这是龙门滩存在于我潜意识中的乡愁罢。

后来,这条山路,我回城工作时曾经走过;逢年过节回乡探望时曾经走过;给外公外婆上坟扫墓时曾经走过。印象中,弯弯山路上仅容两车并行,遇到车多、人多时,拥堵在所难免。渐渐地,一提及回乡,我心里就直打怵。

不过,今年春节的回乡,却如此与众不同。小车从鼎山街道柑园社区杨家湾右拐后,沿江公路笔直开阔的双向四车道随即映入眼帘。车流量不算少,但看上去通畅无比。坐上车10来分钟的样子,龙门滩那一湾江水、一排民居就近在咫尺了。

在场口歇脚时,身后传来一声招呼,“是小易啊,你回老家来了呀。”我闻声望去,原来是我20多年前在龙华镇工作时的一个同事老大哥。

纵使时光荏苒,我们仍然攀谈起来。老大哥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他滔滔不绝地跟我摆起了镇里交通,不仅有沿江公路这条快速干道,还有合璧津高速江津段的龙华下道口,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走水路、赶山路的“掉角”小镇了。

摆谈之余,老大哥的幸福感溢于言表,我感同身受,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回乡路上,有回忆,有温暖,更有希望。未来,这片故土一定更美好。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江津区作家协会会员)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云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