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构建“1+2+N” 联动机制 推进区域幼小科学衔接
202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发布,给幼小衔接送来了春风,带来了新的指引。双向衔接理念下行政、教研、园、校和家长多方联动,让幼小衔接有了新的生机与力量。大渡口区作为重庆市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由区教委、进修学院统筹规划,依托《“双减”背景下区域性幼小衔接实践研究》课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行动研究为驱动,构建“1+2+N”行动路径,拉近幼儿、幼小教师、家长等相关主体间的距离,推进区域幼小科学衔接。
构建研究框架,让幼小衔接联得稳
做调研,析现状,明方向。针对园长、家长、幼小教师四方群体问卷调查,分析现状,厘清问题,为幼小衔接试点工作全面开展明确方向。
建框架,理方案,引行动。构建“1+2+N”联动机制,做好规划和布局,让幼小衔接联得稳。“1”指区域层面整体谋划,着力统筹区域幼小衔接全面推进。“2”指幼儿园、小学结对试点,合力开展区域幼小衔接联动;区教委、进修学院综合考虑五大幼教集团各园点布局和小学地理位置、办学特色等因素,确定五大幼教集团分别与钰鑫、育才、实小、跳磴、花园、慧泉六所小学为项目试点园(校),采取“一对一”结对模式,建立跨学段联合教研机制。“N”指多措并举,助推区域幼小衔接主体形成合力显成效。从多方位、多渠道、多要素有组织有体系地促进区域性幼小衔接主体参与者形成教育合力。
打造学习共同体,让幼小衔接走得正
学政策方针。组织开展了系列教育政策方针学习,聆听专家解读教育部指导意见、入学准备、入学适应指导要点,领会精神,提高认识,确保幼小衔接工作沿着科学方向前行。
学同行经验。组织观摩学习同行幼小衔接实施方法、经验,互通互鉴,凝集多方智慧提升教师素养,让幼小衔接走得正。
搭建研究共同体,让幼小衔接走得实
结合实际,建立机制。结合实际,出台区域幼小衔接项目研究管理办法、联合教研制度、项目研究量化考核等机制。
筹措经费,强化保障。教委拨款每个试点园校各3万元的专项经费和英才计划专项经费20万元,保障教师培训、专家指导、购买书籍、成果印刷等工作经费。
专家引领,把握方向。进修学院以区域幼小衔接项目驱动为基点,组建由学前部、小教部、科研部组成的区级幼小衔接专业指导小组,构建跨学科、跨科室、跨学段的指导模式,借助市级专家引领力,冲破不同学段、不同领域对幼小衔接的认知壁垒限制,在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参与主体共识的达成。
课题研究,解决疑难。以社科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区域性幼小衔接实践研究”为载体,各试点园校分别从不同角度申报了12个区级课题,以“问题导向+行动研究”为途径,形成总体规划、分级管理的工作思路,围绕“三课联动”,让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同步发展,实现教科研的有机联动。
走进园校,互助体验。试点园校成立“幼+小”联合共同体,走进小学、走进幼儿园,开展“大手拉小手”一系列双向衔接活动。自主管理、游戏拓展、小学体验馆,提高幼儿习惯养成、学习探究能力。为幼小衔接的探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目标优化,无缝衔接。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小学一年级新课标》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对照教育部《指导要点》中的每一条目标,梳理扩充,整理成《大渡口区幼小衔接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帮助教师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指导实践。
孵化案例,提供支架。围绕四个准备、四个适应整合优质案例,形成家长指导微课,在幼小衔接探索之路中给教师提供支架与参考。
搭建平台,资源共享。构建园校双向联合的教研模式,区域层面定期开展结对园校的联合教研现场观摩,联合教研以关键问题出发,开展同课异构、问题研讨,找到两阶段的衔接逻辑,打开双向衔接的有效通道,使幼小双方达成共识。定期组织结对园校共同体分享研究中的优秀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2022年6月,大渡口区承办了“重庆市幼小衔接联合教研展示与交流系列研讨会”,活动采用“现场活动+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累计观看点击量达到2万余人。
提炼研究成果,让幼小衔接走得深
几年来,我们打造区域性幼小衔接教育生态集群,形成多维度的成果平台。
物化成果。凝练幼儿园、小学、家庭的理论性合作研究成果,在《幼教金刊》《自得教育》《学校教育研究》《教育》等杂志发表文章20篇;在市级幼小衔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多篇获一、二等奖;向重庆市教委提供的有关幼小衔接资政报告获二等奖;形成幼小衔接微课60个、典型案例60个、宣传月视频案例10个、家长指导手册、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等实践化推广成果,打通研究端—实践端—成果端,赋能区域幼小衔接教育成果的多元化和系统化。编著《衔接有度 衔接有为》一书在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社会效应。围绕幼小衔接,我们积极探索幼儿入学准备、入学适应所需要的关键素质,从而有效支持幼儿自主、自信地走向小学。构筑“家园校”合作共育场域,以扭转家长过度强调知识准备的认识偏差。在协同合作中共筑幼小衔接阶梯,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生态已初具雏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2022年6月,大渡口区承办了“重庆市幼小衔接联合教研展示与交流系列研讨会”,活动采用“现场活动+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累计观看点击量达到2万余人。
2023年4月,大渡口区以《构建“1+2+N”联动机制,助推区域幼小科学衔接》为题在重庆市幼小衔接研讨会上做交流发言。
2023年10月,在重庆市学前教育工作暨幼小衔接实验区成果推广会中,大渡口区作为幼小衔接实验区,在展区成功展示了大渡口区幼小衔接研究成果,并获得与会领导、嘉宾的一致好评。
探索评价体系,让幼小衔接走得远
幼儿园评价方式。目前,幼儿园开始以关注幼儿入学准备中的点滴变化去评价。
小学评价方式。小学一年级尝试以无纸化测试的方式,通过创设趣味情境、巧设测评工具开展多元评价方式。
后续,我们将继续幼小衔接评价体系的探索。坚持以儿童身心特点为核心,依据衔接合理期望,把握关键评价时机,开展衔接科学评价,让幼小衔接走得远。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们将继续以幼小衔接实践研究为契机,真正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全面实现区域幼小科学衔接,幼小衔接,大渡教育人正在一步一步扎实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