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重庆丨历史文化大讲堂:刻石留痕——巴蜀石窟的信仰与众生
6月16日,重庆文保志愿者服务总队盛情邀请萧易携最新作品《石上众生-巴蜀石窟和古代供养人》一书做客枇杷山书院,为“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带来了一场名为《刻石留痕—巴蜀石窟的信仰与众生》专题分享会。

发现·重庆丨历史文化大讲堂:刻石留痕——巴蜀石窟的信仰与众生

来源:华龙网2024-06-17

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系统地向大众推介了安岳石刻,让这座安居于山岳之间的小城以及“古、多、精、美”为特点的安岳石刻第一次进入到公众视野。

十几年的宣传升温,安岳石刻已经成为了访古圈的热门,人气愈发高涨。而中国国家地理的这一篇文章,并不是来自一名研究石窟多年的老学究,而是出自当时仅仅二十来岁的年轻学者萧易。他也因为安岳石刻的这篇文章,与石窟结下不解之缘,十多年间,萧易寻仙问道访深山,用脚步考察游历了越来越多的石窟和摩崖造像,并且陆续推出了《空山——静寂中的巴蜀佛窟》《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两本关于四川石窟的专论,并且著有《寻蜀记》《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一系列历史文化的畅销书,而另一部《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即将问世。

图片1

6月16日,重庆文保志愿者服务总队盛情邀请萧易携最新作品《石上众生-巴蜀石窟和古代供养人》一书做客枇杷山书院,为“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带来了一场名为《刻石留痕—巴蜀石窟的信仰与众生》专题分享会。

传统研究认为,中国的石窟造像集中于北方地区,并且呈现出唐盛宋衰的格局。1945年,以杨家骆、马衡、顾颉刚、傅振伦等学者为核心的考察团考察大足石刻,巴蜀地区的石窟造像才渐渐为世人所知。而从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率先推出安岳石刻专题报道以来,长期隐于深山的巴蜀石窟逐步进入到主流的视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巴蜀地区散布着丰富的石窟造像,而且大量精美的宋代石窟造像的存在,更是将中国大规模石窟造像的历史延续了400年。在北方石窟于唐代就渐渐式微之后,石窟造像艺术却犹如瑞莲,在巴蜀大地上处处绽放,让巴蜀地区成为了中国石窟造像的下半阙,据最新的文物调查统计,川渝地区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850处,点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量的二分之一。

图片2
萧易在田野调查石窟造像中

萧易在多年的石窟造像考察中,留意到巴蜀石窟当中拥有题记的,不足百分之一。因此,他重走了许多石窟,一个是在找题记,另一个是在辨别之前报告里题记的真实性。经过重走了许多石窟,他发现了许多八九十年代的报告里其实是有问题的,不是抄漏了就是抄错了,或者是认错了。看过越来越多的石窟以后,萧易更多地想去关注一下它背后的人。“人的喜怒哀乐,遇到的事情,都会直接决定了这个石窟的题材是什么。石窟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的故事是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石窟。”

在巴蜀摩崖造像的题记中,既有落难的公主、也有踟躇的官宦,还有虔诚的僧尼,更多的则是普普通通的升斗小民。在欣赏美和艺术的同时,那些历史烟云里的风云人物,红尘里浮浮沉沉的芸芸众生,更不能被我们遗忘。萧易在已经愈发漫漶不清的文字题刻中打捞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还有那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图片3
枇杷山书院历史大讲堂现场

从石窟见历史,从题记见众生,深情的悼亡、虔诚的发愿,在千百年忽明忽暗的人生旅程中,一位位供养人以崖上丹青,为我们钩沉起不一般的历史烟云。正如书中所言:巴蜀石窟的供养人,迄今尚未有完善的研究体系,本书选取的百余位供养人,也不足以反映全貌,但希望借此打开一扇了解供养人的窗口。他们卑微渺小,却鲜活生香,他们曾是国家最细微的细胞,却难以在高贵的史书中留下只言片语。他们的一生,曾在佛陀的注视下生活,如同莲花般随风摇曳,他们的喜悦、人伦、悲伤、疾病、孤独、伤痛、死亡,也随之一一呈现。

图片4
《石上众生-巴蜀石窟与古代供养人》

文/元一苇

分享
新浪微博

发现·重庆丨历史文化大讲堂:刻石留痕——巴蜀石窟的信仰与众生

2024-06-17 16:54:51 来源:

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系统地向大众推介了安岳石刻,让这座安居于山岳之间的小城以及“古、多、精、美”为特点的安岳石刻第一次进入到公众视野。

十几年的宣传升温,安岳石刻已经成为了访古圈的热门,人气愈发高涨。而中国国家地理的这一篇文章,并不是来自一名研究石窟多年的老学究,而是出自当时仅仅二十来岁的年轻学者萧易。他也因为安岳石刻的这篇文章,与石窟结下不解之缘,十多年间,萧易寻仙问道访深山,用脚步考察游历了越来越多的石窟和摩崖造像,并且陆续推出了《空山——静寂中的巴蜀佛窟》《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两本关于四川石窟的专论,并且著有《寻蜀记》《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一系列历史文化的畅销书,而另一部《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即将问世。

图片1

6月16日,重庆文保志愿者服务总队盛情邀请萧易携最新作品《石上众生-巴蜀石窟和古代供养人》一书做客枇杷山书院,为“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带来了一场名为《刻石留痕—巴蜀石窟的信仰与众生》专题分享会。

传统研究认为,中国的石窟造像集中于北方地区,并且呈现出唐盛宋衰的格局。1945年,以杨家骆、马衡、顾颉刚、傅振伦等学者为核心的考察团考察大足石刻,巴蜀地区的石窟造像才渐渐为世人所知。而从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率先推出安岳石刻专题报道以来,长期隐于深山的巴蜀石窟逐步进入到主流的视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巴蜀地区散布着丰富的石窟造像,而且大量精美的宋代石窟造像的存在,更是将中国大规模石窟造像的历史延续了400年。在北方石窟于唐代就渐渐式微之后,石窟造像艺术却犹如瑞莲,在巴蜀大地上处处绽放,让巴蜀地区成为了中国石窟造像的下半阙,据最新的文物调查统计,川渝地区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850处,点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量的二分之一。

图片2
萧易在田野调查石窟造像中

萧易在多年的石窟造像考察中,留意到巴蜀石窟当中拥有题记的,不足百分之一。因此,他重走了许多石窟,一个是在找题记,另一个是在辨别之前报告里题记的真实性。经过重走了许多石窟,他发现了许多八九十年代的报告里其实是有问题的,不是抄漏了就是抄错了,或者是认错了。看过越来越多的石窟以后,萧易更多地想去关注一下它背后的人。“人的喜怒哀乐,遇到的事情,都会直接决定了这个石窟的题材是什么。石窟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的故事是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石窟。”

在巴蜀摩崖造像的题记中,既有落难的公主、也有踟躇的官宦,还有虔诚的僧尼,更多的则是普普通通的升斗小民。在欣赏美和艺术的同时,那些历史烟云里的风云人物,红尘里浮浮沉沉的芸芸众生,更不能被我们遗忘。萧易在已经愈发漫漶不清的文字题刻中打捞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还有那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图片3
枇杷山书院历史大讲堂现场

从石窟见历史,从题记见众生,深情的悼亡、虔诚的发愿,在千百年忽明忽暗的人生旅程中,一位位供养人以崖上丹青,为我们钩沉起不一般的历史烟云。正如书中所言:巴蜀石窟的供养人,迄今尚未有完善的研究体系,本书选取的百余位供养人,也不足以反映全貌,但希望借此打开一扇了解供养人的窗口。他们卑微渺小,却鲜活生香,他们曾是国家最细微的细胞,却难以在高贵的史书中留下只言片语。他们的一生,曾在佛陀的注视下生活,如同莲花般随风摇曳,他们的喜悦、人伦、悲伤、疾病、孤独、伤痛、死亡,也随之一一呈现。

图片4
《石上众生-巴蜀石窟与古代供养人》

文/元一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景行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