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环三峡地区的巫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6月15日下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重庆远古巫文化研究会共创,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承办的“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第十讲在枇杷山书院开讲。主讲人是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原院长、重庆市远古巫文化研究会资深专家邓晓,长期从事三峡历史文化研究。近50余名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重庆市远古巫文化研究会会员,文博圈,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及多位嘉宾出席了本次讲座。邓晓教授的讲座题目是《环三峡地区的巫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通俗易懂,耐人思考。
环三峡地区大致位于今陕西、重庆、湖北、湖南相邻处。环三峡地区究竟有何特点?巫文化又意味着什么?邓晓教授首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巫山猿人会在214万年前出现的原因,从350万年前人类产生及其与当时冰期的关系,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宗教观念的形成,揭示原始人类对是世界的认识。他说,三峡地区地貌独特,是人类远古时期的“诺亚方舟”,也是古代巴,蜀,楚文化交汇的枢轴。在这里不仅以“巫”名地、以“巫”立国、“巫”源深厚,还“巫”风长传。巫教是巫文化的核心,其代表“鬼教”曾盛行于巴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师道的产生。巫俗是巫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不少已经融入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如划龙船,放河灯,为大树挂红(在树上挂红布条,期望得到山神的保护),摆手舞等;这些曾经的巫术,已经成了人们喜闻乐见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需要我们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禁忌是巫俗的规范化,荀子曾说楚俗中讲究“月忌”和“日忌”。川江船家“四不开船”“八不准”等内核也与“巫”文化相关。
巫医,是巫俗的重要部分,巫山“十巫”之一的巫彭是最早的行医者,后来的神农可能就是大巫师。
巫艺,包括巫歌、巫舞、巫戏、巫画、神话传说等。由巴人的战舞(巫舞)发展为土家的摆手舞。其中“大摆手舞”和战争有关,“小摆手舞”是祈年生产舞。
巫戏,有还傩愿(还坛神)与“茅古斯”,其中“茅古斯”就是今天的活化石。长沙汉代马王堆帛画(巫画)内容显示出浓浓的祈祷内涵。重庆传说中,大禹治水,呼归石等神话,亦有痕迹可循,如“启”出生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弹子石(诞子石),也称夫归石(呼归石)。
……
原始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于今天,被称为“原逻辑思维”。原始人常采取“想当然”的思考方式,这也是远古巫文化思维的特点,这是人类生产力底下“在想象中征服自然”的必然结果。与宗教不同,巫术没有严谨的教义与程序,更多的是力图通过某些神秘的方法,祈使神灵为我所用,具有主观能动性。远古巫文化在商代的占卜中有特殊体现,大量占卜用甲骨文出土的事实本身,说明了巫术在当时的效用。时至今日远古巫文化遗产亟需我们保护,就此邓晓教授对巫文化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提出了保护的理由与分类保护的建议。
观众互动环节:
提问1:占星术和占卜术有何区别?
邓晓教授:
占星术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其实就是十二星座说。将天上行星的运行轨迹与地面人们的生活一一对应阐释。“星期”的概念也是从两河流域而来,后来产生普遍的影响。而中国的占卜术则是中华大地上先民巫文化的体现。
提问2: 巫文化和《山海经》《易经》的关系?
邓晓教授:
某种意义上,《山海经》就是一部巫书,其中所述多与巫相关。《易经》是中国先民哲学观念的记录,原始时期人类的认知是杂糅一体的,而《易经》探讨人与自然的种种关系时,所涉及的“卦”本身就具有巫术的形式与内涵。
提问3: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巫文化的关系?
邓晓教授: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巫文化是华夏远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今天探讨文明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文明走向又一次“复兴”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探讨远古巫文化、梳理它的发展脉络、保护其中的优秀遗产,增强历史自信,并合理地利用它为经济建设服务。
讲座现场,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大家的提问一浪高过一浪,展现着对中华文明的无比热爱和信心,这是对我们文化的骄傲,也是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非常感谢邓晓教授传递给我们的土生土长的文化,丰润了心灵,启迪了智慧,盛开美好的鲜花!
(文/肖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