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区白云乡:种红薯 讲科学 促增收
“红薯好、个头大、丢头少、挖起来‘真高兴’……”近日,笔者在重庆市武隆区白云乡莲池村茶垭口、莲池等村民小组下乡走访时,发现当地不少农民朋友干劲十足,正在田间地头挖红薯。“老人家,您家的红薯长得真好!是怎么种的呢?”见到笔者招呼后,正在地里专心挖红薯的刘大爷连忙回应:“就是按照自己的思路种植的,比去年的红薯还要长得好,挖起来也轻松。”据刘大爷介绍,在当地基本每家每户都种植红薯。一般而言,种植数量、规模多以2—3亩居多。但是,近年来,他家的红薯种植面积都将保持在5亩以上,产量增高且保持稳定,因此种植信心不断增加。“让红薯高产原因是什么?种植秘诀又在哪里?”面对笔者的疑惑,刘大爷还向笔者透露,能够让红薯实现高产、优质的重要原因主要有:始终采取农家有机肥种植,拒绝使用任何化学肥料;采取农作物轮作、套种、间作等种植方式,降低土壤板结发生,增加有机质含量,保持其土壤肥力;适当科学除草施肥、田间松土管理,增强土壤透气性,促进作物光合吸收作用,保持根须发达。

武隆区白云乡:种红薯 讲科学 促增收

来源:华龙网2017-11-27

  当地群众正在田间地头挖红薯。通讯员 张凯伦​ 摄

  华龙网11月27日6时30分(通讯员 张凯伦) “红薯好、个头大、丢头少、挖起来‘真高兴’……”近日,笔者在重庆市武隆区白云乡莲池村茶垭口、莲池等村民小组下乡走访时,发现当地不少农民朋友干劲十足,正在田间地头挖红薯。

  “老人家,您家的红薯长得真好!是怎么种的呢?”见到笔者招呼后,正在地里专心挖红薯的刘大爷连忙回应:“就是按照自己的思路种植的,比去年的红薯还要长得好,挖起来也轻松。”

  据刘大爷介绍,在当地基本每家每户都种植红薯。一般而言,种植数量、规模多以2—3亩居多。但是,近年来,他家的红薯种植面积都将保持在5亩以上,产量增高且保持稳定,因此种植信心不断增加。

  “让红薯高产原因是什么?种植秘诀又在哪里?”面对笔者的疑惑,刘大爷还向笔者透露,能够让红薯实现高产、优质的重要原因主要有:始终采取农家有机肥种植,拒绝使用任何化学肥料;采取农作物轮作、套种、间作等种植方式,降低土壤板结发生,增加有机质含量,保持其土壤肥力;适当科学除草施肥、田间松土管理,增强土壤透气性,促进作物光合吸收作用,保持根须发达。同时,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农民增产,还降低了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率,所以家里年年红薯都会增产增收。

  近年来,该乡农业服务中心、科协等部门采取主动开办“农民田间课堂”培训、集中示范教学等形式,积极鼓励当地群众充分利用有效、闲置等土地资源,采取农作物套种、间作、轮作、复作等方式,种植了品种优良、抗病能力强、高产优质的各类红薯共5000余亩,既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又让种植“小小红薯”这个传统产业实现了“大大增收”。

  今年来,当地党委、政府通过“牵线+搭桥+做媒”等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广大群众,将传统的红薯初级农产品,通过加工制作成手工苕粉、淀粉、苕皮等农副深加工产品。然后通过搭上“农村电子平台”“寻味武隆”“京东武隆馆”等媒体平台“快车”,让沉浸在大山里的“土”货飞出了山外去,不仅让当地农民群众(含建卡贫困户)收入翻了几番,还拓宽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增收的渠道。

分享
新浪微博

武隆区白云乡:种红薯 讲科学 促增收

2017-11-27 15:33:16 来源:

  当地群众正在田间地头挖红薯。通讯员 张凯伦​ 摄

  华龙网11月27日6时30分(通讯员 张凯伦) “红薯好、个头大、丢头少、挖起来‘真高兴’……”近日,笔者在重庆市武隆区白云乡莲池村茶垭口、莲池等村民小组下乡走访时,发现当地不少农民朋友干劲十足,正在田间地头挖红薯。

  “老人家,您家的红薯长得真好!是怎么种的呢?”见到笔者招呼后,正在地里专心挖红薯的刘大爷连忙回应:“就是按照自己的思路种植的,比去年的红薯还要长得好,挖起来也轻松。”

  据刘大爷介绍,在当地基本每家每户都种植红薯。一般而言,种植数量、规模多以2—3亩居多。但是,近年来,他家的红薯种植面积都将保持在5亩以上,产量增高且保持稳定,因此种植信心不断增加。

  “让红薯高产原因是什么?种植秘诀又在哪里?”面对笔者的疑惑,刘大爷还向笔者透露,能够让红薯实现高产、优质的重要原因主要有:始终采取农家有机肥种植,拒绝使用任何化学肥料;采取农作物轮作、套种、间作等种植方式,降低土壤板结发生,增加有机质含量,保持其土壤肥力;适当科学除草施肥、田间松土管理,增强土壤透气性,促进作物光合吸收作用,保持根须发达。同时,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农民增产,还降低了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率,所以家里年年红薯都会增产增收。

  近年来,该乡农业服务中心、科协等部门采取主动开办“农民田间课堂”培训、集中示范教学等形式,积极鼓励当地群众充分利用有效、闲置等土地资源,采取农作物套种、间作、轮作、复作等方式,种植了品种优良、抗病能力强、高产优质的各类红薯共5000余亩,既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又让种植“小小红薯”这个传统产业实现了“大大增收”。

  今年来,当地党委、政府通过“牵线+搭桥+做媒”等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广大群众,将传统的红薯初级农产品,通过加工制作成手工苕粉、淀粉、苕皮等农副深加工产品。然后通过搭上“农村电子平台”“寻味武隆”“京东武隆馆”等媒体平台“快车”,让沉浸在大山里的“土”货飞出了山外去,不仅让当地农民群众(含建卡贫困户)收入翻了几番,还拓宽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增收的渠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