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行医+写作”:“医生作家”王雨的“冰与火之歌”
在重庆文学界,王志刚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王雨,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多部知名作品,4部作品参评了茅盾文学奖。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行医+写作”:“医生作家”王雨的“冰与火之歌”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9-26

前言:

在这个象征收获的秋天,我们开始了一场行走。

我们穿梭在全市各大专业院团和各个剧场之间,通过和声乐、曲艺、文学、文史、杂技等领域专家的深入交谈,追寻重庆文艺事业和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光辉历程,努力还原在共和国70年的壮阔发展史诗中,重庆文艺事业砥砺前行的闪光轨迹,再一次印证在大历史的天空下,个体命运和家国命运的辩证关系。

今天,就请各位网友随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的脚步,一起聆听文艺大咖们的故事——

2019年7月2日,在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博士生导师王志刚登上讲台,向即将奔赴全国的学生们做了一场“动员”——

“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参加工作或是继续深造,步入人生奋斗的新阶段……人的潜力巨大,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

在重庆医学界,王志刚拥有一系列头衔——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首任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超声分子影像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首席专家、中华超声杰出贡献专家……

而在重庆文学界,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王雨,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多部知名作品,4部作品参评了茅盾文学奖。

作为医学专家的“王志刚”和身为作家的“王雨”——这两个身份,让王雨的人生旅途充满了截然不同却又丰富绮丽的风景。

王雨与妻子的结婚照

“偶然”促成的必然选择

“困难、挫折、痛苦、失败总是伴随青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你们,也是我们的必由之路。不论成败,过程最美好。美好的过程是奋斗得来的。”——王雨

很小的时候,王志刚就爱上了读书,达到了“只要有书抓起来就看”的程度。

中国的四大名著、国外的经典文学,都成了他的童年“玩伴”。

爱读书的他,自然成了“学霸”——初中时,他的语文成绩独领风骚,其他门科目也很出众。

彼时,王志刚虽然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心里却早已立下了今后进入清华、北大求学的雄心。

可是,人生处处充满偶然。

“中考结束后,有一天我在学校看书。当时教室里就我一个人,校团委书记跑来找人——他原本找的是另一个同学,但那人不在,于是就把我拉去了。”

原来,当时原成都军区正在重庆招收军区体工队的队员,原本学校计划推荐的同学错过了招生体检,王志刚阴差阳错地成了“替补”。

王雨(第一排右4)中学时期照片

当时一共有5人参加体检,结果只有他这个“替补”入选。

此后,又是阴差阳错,他进入了顺便随带他去成都的也来招生的成都军区卫校学习,后来还到第四军医大学学习。

来到部队,酷爱文学的王志刚经常创作一些小歌剧、小话剧,并当过宣传队长,获得了许多写作素材。

有些感动触动着他。

他根据部队里采访到的真实事例,创作了一部独幕话剧,讲述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汽车运输排长郑冰与未婚妻军医赵丽丽、卫生兵赵真真之间的感情故事,取名《鲜花献给谁》。在重庆市八一路招待所排练这话剧时,恰巧被峨眉电影制片厂导演李佳木撞见,他很感兴趣,希望王志刚改成电影剧本。

“当时我想,这事简单,他要我改我就改嘛。”于是,王志刚花了三天时间,把剧本交到李佳木手上。后来,峨影厂的编剧杨应章做了修改,更名《战争的闪电》,剧本很快在《电影作品》发表。一次,王志刚在大阳沟买菜,听到有人议论这剧本:“唉,这人到底跟她妹妹好了,还是跟她姐姐好了?没说完哦。”听到这样的议论,王志刚心中窃喜,话还是不说完好。再后来,这便是由方舒、周里京、张铁林、欧阳奋强等著名演员主演的电影《年轻的朋友》,李谷一唱的主题歌。这电影让很多年轻人热情激荡,王雨的剧本成为当时讨论的热点。

在这样的窃喜中,王雨的文学之旅开启。

“双料名家”的心灵独白

“笔底的波澜是心底波澜的流淌和倾吐,心底的波澜来自生活的流水。我之所以立足在神圣的医学殿堂而又贪心地闯入灿烂的文学殿堂,则是禁不住这流水和波澜的推涌、激励。”——王雨

上世纪80年代,王志刚从部队转业,主攻心血管内科,超声心动图问世时,他又主攻医学超声,成为重庆最早一批从事超声影像的医生。

此后很多年,王志刚的足迹几乎遍及祖国的东西南北,也飘洋过海去过美国、日本、加拿大。

随着自己经历的丰富,王志刚总想把自己看到和体验的人生世态表达出来。

一种“一吐为快”的冲动,在他心中越发强烈。

于是,王雨写小说、散文,也写报告文学和影视文学作品。有关医学学术的著作,他就用本名“王志刚”;有关文学的作品,他就用笔名“王雨”。

最初,王雨满足于写身边事。他根据母亲的经历写了中篇小说《桂阿姨》、父辈的经历写了长篇小说《车神》,以自己工作的所见所闻,写了长篇小说《飞越太平洋》《血缘》。

后来,他偶然了解到了“重庆开埠”“湖广填四川”的恢弘历史,于是查阅各种历史资料,以严谨的考据精神,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对明清移民题材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构思和创作。其后十年,王雨静心创作了“重庆移民三部曲”《填四川》《开埠》《碑》。

这三部作品加上《水龙》,均参评了茅盾文学奖,王雨在重庆文学界的名声也由此奠定。

写作是王雨的兴趣,即便成就斐然,他也没有因此影响本职工作。

尽管已到古稀之年,今年74岁的王雨仍然跟大多数上班族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个工作日,他都会穿梭于家和单位之间,忙碌于教书授课、课题研究、学术交流之中。为鼓励学生,他这个业余绘画爱好者还自己绘画送给发表了SCI高分外文的研究生。

著名学者林亚光曾评论:“一个从事自然科学的专家,偶尔写作几篇文学作品,不稀罕,但笔名‘王雨’的王志刚教授,却在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同时达到了不寻常的高度。他似乎长着两个脑子,可以轮流开启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形象思维,这是发人深思的。”

“跨界”两行,皆得甚高造诣——更有评论家将其称为“王雨现象”。

医学研究讲究绝对理性,如冷峻的“冰”;文学创作充满感性和激情,就像炽热的“火”——唱好这首“冰与火之歌”,王雨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王雨一家三口合照

“你怎么会有时间精力去做到‘两全其美’?”面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的提问,王雨反问:“你有没有什么爱好?不让你做,你就觉得自己会死的那种爱好?”

言罢,王雨忽然笑了笑,继续道,其实这两者并没有矛盾。“从时间上看,两件事似乎确实有矛盾,因为医疗、教学、科研是绝对不能耽误的。就是写作正在兴头上,我也得把文学创作放一放。不过,我倒觉得这正好是文学创作的修整期。”

王雨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利用休息时间。

在他看来,假期里的文学创作,就如同“喜欢麻将的人打牌一样”,是令自己最舒心、快乐的时候。

“我觉得医学和文学是相通的,都是‘人学’。文学创作与医疗、教学、科研可以互补,是一个相互的交替‘休息’。”

对于王雨而言,医学和文学,都是“不做会死”的事吧。

“书写生活”的梦想彼端

“回首自己走过的文学创作道路,苦练功力是重要的,然而,至为重要的是对生活的真诚感受与提炼。”——王雨

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也用来工作,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同样,王雨也牺牲了无数业余时间,才得以创作出丰硕的成果。

王雨说,创作中,成功的喜悦激励他奋进,而失败的苦恼也促使他深思。每次创作成功后,他总感到文思泉涌,大波巨澜叩心击肺,笔下一泻千里;每次写作失败后,他又觉文思枯竭,灰心丧气,笔头无墨。

一涌一竭,与创作情绪的高低有关,然而深究其因,其根源仍是能否紧紧贴合生活。

王雨认为,生活如流水,不息永流淌,总给人以新的感受。把这些感动了自己的感受,用好读的文字记录下来,就会产生较好的文学作品。

近年来,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现象持续升温。许多作家也非常满足于这种最大限度挖掘文字作品商业价值的形式。

在王雨的众多作品中,被改编成影视剧的也不少。独幕话剧《鲜花献给谁》改编成电影《年轻的朋友》;《填四川》被改编拍摄为由秦岚主演的32集电视剧;《产房》获“重影杯”一等奖,已拍摄为院线电影待播;《长河魂》被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买断影视版权……

对于文学作品影视化,王雨却始终保持平静客观。

“我只写自己想写的、能写的、可以写好的,不会为了‘写’而‘写’。”王雨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有朋友问我,怎么给影视公司推荐自己的作品?我的回答是,我从不刻意去推荐自己的作品——因为当你的作品引起注意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找上门来。”

比如,王雨的短篇小说《产房》在上海《小说界》发表后,长篇小说《填四川》《长河魂》出版后,他没有联系过任何一家影视公司,而是影视公司主动找到他。“他们有的没有我的联系方式,就直接打电话到我们研究所,学生接的电话,有的打了几次才找到我。”

如今,虽然“本职”和“副业”都功成名就,王雨却仍旧心有遗憾,重庆作家连续三届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但茅盾文学奖却一直没有取得突破。

“说起来,我这个曾任市作协副主席兼小说创委会主任者,一直感到内疚。”一直微笑着与记者交谈的王雨,此时点燃了香烟,深吸一口,“不过,我相信,迟早有一天,总有重庆作家会获得的。”

“严谨创新,永不放弃。”是王雨为他创建的“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的所训。

他深信,困难总是会与人生如影随形,要继续唱好“冰与火之歌”,就要不惧困难、永不放弃。

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义 实习生 李卓芸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
新浪微博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行医+写作”:“医生作家”王雨的“冰与火之歌”

2019-09-26 06:30:00 来源:

前言:

在这个象征收获的秋天,我们开始了一场行走。

我们穿梭在全市各大专业院团和各个剧场之间,通过和声乐、曲艺、文学、文史、杂技等领域专家的深入交谈,追寻重庆文艺事业和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光辉历程,努力还原在共和国70年的壮阔发展史诗中,重庆文艺事业砥砺前行的闪光轨迹,再一次印证在大历史的天空下,个体命运和家国命运的辩证关系。

今天,就请各位网友随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的脚步,一起聆听文艺大咖们的故事——

2019年7月2日,在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博士生导师王志刚登上讲台,向即将奔赴全国的学生们做了一场“动员”——

“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参加工作或是继续深造,步入人生奋斗的新阶段……人的潜力巨大,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

在重庆医学界,王志刚拥有一系列头衔——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首任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超声分子影像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首席专家、中华超声杰出贡献专家……

而在重庆文学界,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王雨,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多部知名作品,4部作品参评了茅盾文学奖。

作为医学专家的“王志刚”和身为作家的“王雨”——这两个身份,让王雨的人生旅途充满了截然不同却又丰富绮丽的风景。

王雨与妻子的结婚照

“偶然”促成的必然选择

“困难、挫折、痛苦、失败总是伴随青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你们,也是我们的必由之路。不论成败,过程最美好。美好的过程是奋斗得来的。”——王雨

很小的时候,王志刚就爱上了读书,达到了“只要有书抓起来就看”的程度。

中国的四大名著、国外的经典文学,都成了他的童年“玩伴”。

爱读书的他,自然成了“学霸”——初中时,他的语文成绩独领风骚,其他门科目也很出众。

彼时,王志刚虽然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心里却早已立下了今后进入清华、北大求学的雄心。

可是,人生处处充满偶然。

“中考结束后,有一天我在学校看书。当时教室里就我一个人,校团委书记跑来找人——他原本找的是另一个同学,但那人不在,于是就把我拉去了。”

原来,当时原成都军区正在重庆招收军区体工队的队员,原本学校计划推荐的同学错过了招生体检,王志刚阴差阳错地成了“替补”。

王雨(第一排右4)中学时期照片

当时一共有5人参加体检,结果只有他这个“替补”入选。

此后,又是阴差阳错,他进入了顺便随带他去成都的也来招生的成都军区卫校学习,后来还到第四军医大学学习。

来到部队,酷爱文学的王志刚经常创作一些小歌剧、小话剧,并当过宣传队长,获得了许多写作素材。

有些感动触动着他。

他根据部队里采访到的真实事例,创作了一部独幕话剧,讲述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汽车运输排长郑冰与未婚妻军医赵丽丽、卫生兵赵真真之间的感情故事,取名《鲜花献给谁》。在重庆市八一路招待所排练这话剧时,恰巧被峨眉电影制片厂导演李佳木撞见,他很感兴趣,希望王志刚改成电影剧本。

“当时我想,这事简单,他要我改我就改嘛。”于是,王志刚花了三天时间,把剧本交到李佳木手上。后来,峨影厂的编剧杨应章做了修改,更名《战争的闪电》,剧本很快在《电影作品》发表。一次,王志刚在大阳沟买菜,听到有人议论这剧本:“唉,这人到底跟她妹妹好了,还是跟她姐姐好了?没说完哦。”听到这样的议论,王志刚心中窃喜,话还是不说完好。再后来,这便是由方舒、周里京、张铁林、欧阳奋强等著名演员主演的电影《年轻的朋友》,李谷一唱的主题歌。这电影让很多年轻人热情激荡,王雨的剧本成为当时讨论的热点。

在这样的窃喜中,王雨的文学之旅开启。

“双料名家”的心灵独白

“笔底的波澜是心底波澜的流淌和倾吐,心底的波澜来自生活的流水。我之所以立足在神圣的医学殿堂而又贪心地闯入灿烂的文学殿堂,则是禁不住这流水和波澜的推涌、激励。”——王雨

上世纪80年代,王志刚从部队转业,主攻心血管内科,超声心动图问世时,他又主攻医学超声,成为重庆最早一批从事超声影像的医生。

此后很多年,王志刚的足迹几乎遍及祖国的东西南北,也飘洋过海去过美国、日本、加拿大。

随着自己经历的丰富,王志刚总想把自己看到和体验的人生世态表达出来。

一种“一吐为快”的冲动,在他心中越发强烈。

于是,王雨写小说、散文,也写报告文学和影视文学作品。有关医学学术的著作,他就用本名“王志刚”;有关文学的作品,他就用笔名“王雨”。

最初,王雨满足于写身边事。他根据母亲的经历写了中篇小说《桂阿姨》、父辈的经历写了长篇小说《车神》,以自己工作的所见所闻,写了长篇小说《飞越太平洋》《血缘》。

后来,他偶然了解到了“重庆开埠”“湖广填四川”的恢弘历史,于是查阅各种历史资料,以严谨的考据精神,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对明清移民题材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构思和创作。其后十年,王雨静心创作了“重庆移民三部曲”《填四川》《开埠》《碑》。

这三部作品加上《水龙》,均参评了茅盾文学奖,王雨在重庆文学界的名声也由此奠定。

写作是王雨的兴趣,即便成就斐然,他也没有因此影响本职工作。

尽管已到古稀之年,今年74岁的王雨仍然跟大多数上班族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个工作日,他都会穿梭于家和单位之间,忙碌于教书授课、课题研究、学术交流之中。为鼓励学生,他这个业余绘画爱好者还自己绘画送给发表了SCI高分外文的研究生。

著名学者林亚光曾评论:“一个从事自然科学的专家,偶尔写作几篇文学作品,不稀罕,但笔名‘王雨’的王志刚教授,却在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同时达到了不寻常的高度。他似乎长着两个脑子,可以轮流开启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形象思维,这是发人深思的。”

“跨界”两行,皆得甚高造诣——更有评论家将其称为“王雨现象”。

医学研究讲究绝对理性,如冷峻的“冰”;文学创作充满感性和激情,就像炽热的“火”——唱好这首“冰与火之歌”,王雨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王雨一家三口合照

“你怎么会有时间精力去做到‘两全其美’?”面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的提问,王雨反问:“你有没有什么爱好?不让你做,你就觉得自己会死的那种爱好?”

言罢,王雨忽然笑了笑,继续道,其实这两者并没有矛盾。“从时间上看,两件事似乎确实有矛盾,因为医疗、教学、科研是绝对不能耽误的。就是写作正在兴头上,我也得把文学创作放一放。不过,我倒觉得这正好是文学创作的修整期。”

王雨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利用休息时间。

在他看来,假期里的文学创作,就如同“喜欢麻将的人打牌一样”,是令自己最舒心、快乐的时候。

“我觉得医学和文学是相通的,都是‘人学’。文学创作与医疗、教学、科研可以互补,是一个相互的交替‘休息’。”

对于王雨而言,医学和文学,都是“不做会死”的事吧。

“书写生活”的梦想彼端

“回首自己走过的文学创作道路,苦练功力是重要的,然而,至为重要的是对生活的真诚感受与提炼。”——王雨

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也用来工作,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同样,王雨也牺牲了无数业余时间,才得以创作出丰硕的成果。

王雨说,创作中,成功的喜悦激励他奋进,而失败的苦恼也促使他深思。每次创作成功后,他总感到文思泉涌,大波巨澜叩心击肺,笔下一泻千里;每次写作失败后,他又觉文思枯竭,灰心丧气,笔头无墨。

一涌一竭,与创作情绪的高低有关,然而深究其因,其根源仍是能否紧紧贴合生活。

王雨认为,生活如流水,不息永流淌,总给人以新的感受。把这些感动了自己的感受,用好读的文字记录下来,就会产生较好的文学作品。

近年来,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现象持续升温。许多作家也非常满足于这种最大限度挖掘文字作品商业价值的形式。

在王雨的众多作品中,被改编成影视剧的也不少。独幕话剧《鲜花献给谁》改编成电影《年轻的朋友》;《填四川》被改编拍摄为由秦岚主演的32集电视剧;《产房》获“重影杯”一等奖,已拍摄为院线电影待播;《长河魂》被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买断影视版权……

对于文学作品影视化,王雨却始终保持平静客观。

“我只写自己想写的、能写的、可以写好的,不会为了‘写’而‘写’。”王雨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有朋友问我,怎么给影视公司推荐自己的作品?我的回答是,我从不刻意去推荐自己的作品——因为当你的作品引起注意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找上门来。”

比如,王雨的短篇小说《产房》在上海《小说界》发表后,长篇小说《填四川》《长河魂》出版后,他没有联系过任何一家影视公司,而是影视公司主动找到他。“他们有的没有我的联系方式,就直接打电话到我们研究所,学生接的电话,有的打了几次才找到我。”

如今,虽然“本职”和“副业”都功成名就,王雨却仍旧心有遗憾,重庆作家连续三届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但茅盾文学奖却一直没有取得突破。

“说起来,我这个曾任市作协副主席兼小说创委会主任者,一直感到内疚。”一直微笑着与记者交谈的王雨,此时点燃了香烟,深吸一口,“不过,我相信,迟早有一天,总有重庆作家会获得的。”

“严谨创新,永不放弃。”是王雨为他创建的“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的所训。

他深信,困难总是会与人生如影随形,要继续唱好“冰与火之歌”,就要不惧困难、永不放弃。

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义 实习生 李卓芸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