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导演廖向红:《一江清水向东流》是现实题材歌剧创作的有益探索
要如何让这个题材的作品拥有戏剧张力,怎样在足够简单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阐释主题,是必须要攻克的一个难题。

专访 | 导演廖向红:《一江清水向东流》是现实题材歌剧创作的有益探索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8-3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31日15时讯(文/杜典韵)近日,重庆市歌剧院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创作的现实题材原创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正在火热排练中。该剧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文学(艺术学)博士廖向红等主创人员来到院内排练厅指导排练。作为近年来重庆文艺舞台上的一部重要作品,该剧已获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1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并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廖向红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歌剧 把“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搬上舞台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重庆市歌剧院决定创排一部以此为主题的现实题材歌剧。

“我认为重庆市歌剧院很有敏感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题材,的确应该有一部歌剧作品演绎这个题材,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廖向红表示,“从去年接到邀请至今,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部剧的创作,包括我在内的主创团队与歌剧院相关领导多次就该剧的剧本结构、故事选择等展开讨论,到现在《一江》终于逐渐成形。

为了更好地呈现与表达,主创团队对该剧细节进行反复打磨。廖向红现在手上拿到的剧本是第16稿,舞台布景方案改了4稿,服装也已经修改了3稿。“其实我今天才和编剧讨论修改了一段歌词,歌词有了修改就意味着曲也要做调整,所以整个剧其实还在一边排练一边修改的过程中。”廖向红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认识这个在歌剧领域有些陌生的题材,不断思考着如何既能很好地解读这个题材,又能尽量地呈现歌剧的艺术魅力,让观众觉得这是一部好看的歌剧。”

在《一江清水向东流》创作之初,廖向红和其他主创曾在市歌剧院的带领下到奉节等地进行采风。三峡两岸的自然山水、黑夜与白天截然不同的景致、江边城市所透露出来的生动与现代,这一切都让廖向红感到沉醉,故事里时尚的江边城市也在她心中也逐渐长出了模样。作为导演,廖向红认为,这部戏在视觉上,布景、灯光、多媒体、服装、化妆包括更重要的演员的状态,都是要有时尚感的;在听觉上,音乐要有时代气息和现代节奏,整部戏的节奏应该是明快而阳光向上的。

廖向红希望,经过全体创作人员的努力,可以把重庆这座美丽山城的柔美写意和现代都市风貌“搬”上舞台。同时搬上台的,当然还有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冲突,但这可没那么简单。

戏剧张力的表达是现实题材歌剧创作的重中之重 创作人员能否“另辟蹊径”是关键

这是廖向红第二次与重庆市歌剧院合作,剧院艺术规律的管理方式、基本功扎实且很有凝聚力的演员团队、对待艺术严肃有敬畏心的态度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前合作的《尘埃落定》相比,廖向红笑谈:“在剧本结构和场景设置上,其实《一江》更难,因为这个戏离我们太‘近’了。”

“有句话是说传统的歌剧里,必然要有两样东西——爱情和死亡,但是现实题材的歌剧却不是那样的。”廖向红介绍,现实题材的歌剧作品不像传统歌剧那样,拥有你死我活的戏剧冲突、轰轰烈烈的爱情和死亡,其中的戏剧矛盾多为发生在普通百姓之间的日常矛盾,甚至这部戏的冲突点多在亲情之间。所以,要如何让这个题材的作品拥有戏剧张力,怎样在足够简单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阐释主题,是必须要攻克的一个难题。

廖向红表示,她不认为只有固定的一些题材才可以做成艺术品,关键是看创作者是否有另辟蹊径的能力。“不是说只有传统题材才有戏剧性,作为艺术工作者,就是要从当下的生活中,找到能够用艺术样式去开掘、解读的事情,表达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态度,从而引导观众。这是我们的使命。”

对于现代歌剧的创作,廖向红认为,在使用各种民族元素的同时,还可以吸纳西方传统以及当代歌剧的创作方法和技术,这是不矛盾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表达当代生活。“生活是丰富的,歌剧也应该是丰富的。作为创作者,就是要怀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全方位解读中国故事。如果你创作的作品中既有思想和心灵启迪又有歌剧魅力的满足,这就足够了。”

重庆市歌剧院供图

分享
新浪微博

专访 | 导演廖向红:《一江清水向东流》是现实题材歌剧创作的有益探索

2021-08-31 17:05:0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31日15时讯(文/杜典韵)近日,重庆市歌剧院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创作的现实题材原创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正在火热排练中。该剧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文学(艺术学)博士廖向红等主创人员来到院内排练厅指导排练。作为近年来重庆文艺舞台上的一部重要作品,该剧已获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1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并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廖向红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歌剧 把“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搬上舞台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重庆市歌剧院决定创排一部以此为主题的现实题材歌剧。

“我认为重庆市歌剧院很有敏感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题材,的确应该有一部歌剧作品演绎这个题材,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廖向红表示,“从去年接到邀请至今,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部剧的创作,包括我在内的主创团队与歌剧院相关领导多次就该剧的剧本结构、故事选择等展开讨论,到现在《一江》终于逐渐成形。

为了更好地呈现与表达,主创团队对该剧细节进行反复打磨。廖向红现在手上拿到的剧本是第16稿,舞台布景方案改了4稿,服装也已经修改了3稿。“其实我今天才和编剧讨论修改了一段歌词,歌词有了修改就意味着曲也要做调整,所以整个剧其实还在一边排练一边修改的过程中。”廖向红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认识这个在歌剧领域有些陌生的题材,不断思考着如何既能很好地解读这个题材,又能尽量地呈现歌剧的艺术魅力,让观众觉得这是一部好看的歌剧。”

在《一江清水向东流》创作之初,廖向红和其他主创曾在市歌剧院的带领下到奉节等地进行采风。三峡两岸的自然山水、黑夜与白天截然不同的景致、江边城市所透露出来的生动与现代,这一切都让廖向红感到沉醉,故事里时尚的江边城市也在她心中也逐渐长出了模样。作为导演,廖向红认为,这部戏在视觉上,布景、灯光、多媒体、服装、化妆包括更重要的演员的状态,都是要有时尚感的;在听觉上,音乐要有时代气息和现代节奏,整部戏的节奏应该是明快而阳光向上的。

廖向红希望,经过全体创作人员的努力,可以把重庆这座美丽山城的柔美写意和现代都市风貌“搬”上舞台。同时搬上台的,当然还有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冲突,但这可没那么简单。

戏剧张力的表达是现实题材歌剧创作的重中之重 创作人员能否“另辟蹊径”是关键

这是廖向红第二次与重庆市歌剧院合作,剧院艺术规律的管理方式、基本功扎实且很有凝聚力的演员团队、对待艺术严肃有敬畏心的态度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前合作的《尘埃落定》相比,廖向红笑谈:“在剧本结构和场景设置上,其实《一江》更难,因为这个戏离我们太‘近’了。”

“有句话是说传统的歌剧里,必然要有两样东西——爱情和死亡,但是现实题材的歌剧却不是那样的。”廖向红介绍,现实题材的歌剧作品不像传统歌剧那样,拥有你死我活的戏剧冲突、轰轰烈烈的爱情和死亡,其中的戏剧矛盾多为发生在普通百姓之间的日常矛盾,甚至这部戏的冲突点多在亲情之间。所以,要如何让这个题材的作品拥有戏剧张力,怎样在足够简单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阐释主题,是必须要攻克的一个难题。

廖向红表示,她不认为只有固定的一些题材才可以做成艺术品,关键是看创作者是否有另辟蹊径的能力。“不是说只有传统题材才有戏剧性,作为艺术工作者,就是要从当下的生活中,找到能够用艺术样式去开掘、解读的事情,表达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态度,从而引导观众。这是我们的使命。”

对于现代歌剧的创作,廖向红认为,在使用各种民族元素的同时,还可以吸纳西方传统以及当代歌剧的创作方法和技术,这是不矛盾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表达当代生活。“生活是丰富的,歌剧也应该是丰富的。作为创作者,就是要怀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全方位解读中国故事。如果你创作的作品中既有思想和心灵启迪又有歌剧魅力的满足,这就足够了。”

重庆市歌剧院供图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