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根植梧桐 初心育英才——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人才队伍建设纪实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作为重庆文物考古工作的专业单位,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才强院、科研兴院”的发展战略,不忘初心,求真务实,积极推动建成一支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队伍,不断为重庆文物考古事业科学、蓬勃、向上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砥砺——全面打造特色“三级人才链”
建院以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按照领军人才、骨干支撑、基础团队分层构建的理念,打造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型人才的“三级人才链”,发挥特色人才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突出一线锤炼、专业引领,逐步形成了与地下文物考古、地面文物保护、文物科技修复等专业领域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方向。现有15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占比62%、技术工人中的技师、高级技工占比达77%;11人次先后获得“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重庆市“英才计划•名家名师”等称号,聚集了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及专家名家;19人次获得考古项目负责人、文物保护责任工程师等资格。通过挂职引进、顾问指导等方式,突出“高精尖”导向,重点引进各业务领域紧缺人才。拓展市场化引才,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破解发展困境,采取科研合作、劳务派遣、内部推荐等多种形式吸收引进人才。构建育人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和支持职工接受继续教育,积极派员参加各类培训。加强国际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学术访问等交流与合作。着眼长远,培养储备人才,致力于院校联合人才培养,吸纳数百名文博专业学生来院实习。构建技术工人培养体系,持续通过“新型师承制”培养文物修复新生力量。提供人才服务,扶持行业发展,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 “援藏”“扶贫”等全市重点人才培养任务,为跟培对象和基层业务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领航——申报入选重庆英才计划
自2019年始,重庆市以深入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为目标启动实施“重庆英才计划”遴选支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的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重庆英才计划”更加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更加注重统筹智能和技能人才,切实提升人选质量、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在全市人才工作的引领下,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积极组织“重庆英才计划”申报工作,并建立专家精准联系服务机制,白九江、袁东山2名同志先后于2019年和2020年成功入选“重庆英才名师名家项目”,同时积极组织申报2021年“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为支持人才发展,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率先成立“英才工作室”,成功申报《重庆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巴史的考古学研究》《钓鱼城遗址考古发现与保护利用研究》2个英才科研项目。2021年11月12日,《重庆日报》在“重庆英才在行动”系列报道中专访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这正是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重庆英才计划”实施期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充分发挥英才引领、示范、凝聚和辐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言献策服务大局方面。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一联组会上,白九江做了《大品牌大开放促大融合 打造西部文旅产业高地》的发言,基于市委“一区两群”发展战略,提出建设都市区文化、三峡文化、武陵山文化的建议,并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
二是科研项目成果方面。重点开展重庆历史文化的三个地域构成、文物修复保护理论、巴文化考古、中国早期火炮、宋元(蒙)战争山城攻防体系等理论研究,积极推进考古报告整理。
三是重要项目开展方面。主持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规划》《钓鱼城遗址始关门城墙遗址保护方案》等专项规划和修缮方案,实施酉阳何土司城遗址公园(一期)扶贫项目等。启动“考古中国”之“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钓鱼城遗址五年考古计划、三峡大遗址考古发掘等,取得多项重要发现。
传承——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
2018年6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文物保护修复创新工作室”,为进一步深耕、发扬劳模精神,工作室后更名为“白九江文物保护修复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带头人由“重庆市第四届先进工作者”白九江担任,旨在推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创新,攻克文物修复关键技术难题,培养高质量文物修复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工作室现有人员25人,骨干成员11人。自成立以来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文物修复保护高质量完成。编制完成各类文物本体保护修复方案。完成出土文物修复保护、馆藏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等10项保护修复项目。修复保护各类文物1545件,创造经济收益共计681。48万元。
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双丰收。工作室针对文物修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陆续开展了激光技术与文物清洗研究、瓷器修复材料性质研究、基于水凝胶方法的鎏金青铜器除锈新技术研究等,共发表论文25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3项。同时,继重庆鎏金青铜器科研工作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后,由工作室牵头组织与高校联合实施的“重庆地区出土鎏金青铜器价值认知与保护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得2020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内外学术交流成效显著。先后派员赴国内外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16次,接待学习来访26次,媒体报道10篇。对内举办各类讲座及培训班6次,培养学员81人次。派出1人次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博士研究生深造,派出12人次外出参加各类专业培训8次。
探索建立新型师承制。为进一步传承文物修复技能,弘扬“传、帮、带”优良传统,工作室继承传统师承制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举行了四期文物修复保护师承制培养。深入探索师徒传承培养的五种新型关系、体系:新型师徒关系、新型传承关系、新型经济关系、新型考核体系、新型职级体系,全面搭建文物修复技能型人才梯队,培养文物修复技术基础人才。
开拓——探索“项目+人才”协同模式
近年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探索“人才+项目”协同培育模式,以人才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平台为支撑,全力打造富有活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生态。
坚持项目带动,加速人才培育。以工作需求为导向,以推动项目和人才培育为共同目标,使人才培育与项目建设有机融合。推动英才计划项目实施带动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和培育。组织科研项目带动研究人才和团队的成长和壮大。申报上级人才专项项目,为人才培育争取专项经费。加速技术革新与人才汇聚的良性互动,助推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搭建平台载体,打造智力高地。不断拓展人才平台载体,与20多家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积极拓宽交流渠道,搭建合作平台,组织、参加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行业组织、高校举办学术论坛及行业会议。着力建设动物考古实验室、植物考古实验室、文物材质分析实验室、传统修复工艺研究室等,打造具备一定分析检测能力和研究水平的实验室体系。改造提升院区整体景观,重点打造文化旅游融合项目。
托举——实施青年人才培育工程
青年人才的培养关乎事业发展大计。近年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点实施了青年人才培育工程,出台了多项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办法,加强青年人才培育,为高层次人才队伍做好储备。同时,有效推动了以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为基础的学术新队伍建设,促进了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争取重庆市绩效激励引导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到重庆市科研机构绩效激励引导专项资金,制定内设课题申报指南。拟定开放课题申请工作方案,明确支持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项目申报。
实施青年人才进修计划。出台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业技术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管理办法》《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制度,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深造,已有5人攻读博士学位、5人攻读硕士学位。
创立青年骨干导师制度。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高级技师以导师身份 “一对一”对学员进行授课和手把手培养,并定期考核。导师制实施以来,已培养专业技能人才23人。
拓宽青年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公开招聘、考核招聘、比选调动等方式,引进一批高层次、高素质青年人才。在“十三五”期间,共引进专业技术人员22人,均在35周岁以下并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共建培养青年技术力量。致力于院校联合人才培养,先后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俄罗斯科学院、日本爱媛大学等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接收在校学生专业实习,协助院校培养高层次人才,先后吸纳全国百余名文博专业学生来院参与项目实习工作。
展望——拟定“十四五”人才专项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国家文物局关于新时代文物工程人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及重庆市英才计划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人才强院、科研兴院”的战略目标,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制定了“十四五”人才专项规划,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专项规划围绕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探索试行,提升人才工作综合实力。通过深入推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发展,服务文物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大局,打通人才优势向行业优势、创新优势发展,推动人才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一是构建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高层次专家人才培育计划”着眼于领军人才、名家名师、高层次人才的招引和培养工作。“专业技术人才壮大计划”聚焦充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中坚力量,发挥人才队伍建设承上启下关键作用。“专业技能人才强基计划”围绕加强技能人才能力基础,可持续发展培养数量充足的优秀基础人才。
二是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加快各层级人才引进、鼓励柔性引才引智。健全院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院校联动,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聚集资源共同开展协同创新。完善正向多元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探索科研机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发挥科研机构的优势,推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人才工作品牌。进一步搭建“英才专家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文物修复传统技能传习所”,以“平台+项目”及“项目+人才”模式,加强人才工作品牌打造。搭建人才合作交流平台。支持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等举办学术论坛、行业会议等,进一步拓宽交流渠道,搭建合作平台。建立人才联动发展格局。依托多层次人才体系、人才梯队分布,鼓励创建专业团队、创新团队、科研团队、管理团队等,将人才从点到面统筹联动协调发展。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人才一体化发展。积极搭建成渝两地人才协同发展共同体,加强两地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申报项目和课题。
(文/通讯员 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