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个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4% 重庆开放元素集聚提升取得新突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2日9时讯 12月14日,老挝万象南站迎来了第一趟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国际班列。这趟满载坚果、摩托车配件等货物的班列来自重庆,于12月4日从团结村中心站出发,经中老铁路,在13日抵达老挝磨丁口岸,最后顺利抵达终点。
中老铁路刚刚全线开通运营,重庆就借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辟出直达老挝万象的新路线,这既体现出重庆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行动迅速,也展现了重庆继续扩大开放后劲十足。
今年以来,重庆以昂首阔步的姿态,在通道、平台、产业、制度等开放元素的集聚和提升上取得新突破,让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呈现日新月异的新景象。
通道开放
探索大通道双向运输平衡 开创中欧班列(成渝)新品牌
回程货源难组织,一直是制约各类通道发展的“瓶颈”,西部陆海新通道也不例外。
“如果通道运输不平衡,很可能出现空箱运输,造成运力浪费、增加运输成本。”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说,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不到5年,发展势头迅猛,但也有“去多回少”的问题。想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运输平衡问题。
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海运成本增加、集装箱缺乏,不少企业的运输计划受影响。
“我们以前进口巴西纸浆,都是先到上海港等,再以长江船运到重庆,现在经常没有‘箱子’,时间也不稳定。”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副总经理董宇航说。
得知此情况,重庆主动找上门,向中远海运承诺,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保证有“箱子”,还能节约更多的综合成本。
双方一拍即合。今年3月,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一箱到底”等模式,2000多吨进口纸浆,全程只用了15天,就从巴西抵达重庆小南垭站。截至11月底,中远海运已发运巴西纸浆1006标箱,运输货值约3835.11万元。
这是重庆积极探索西部陆海新通道双向运输平衡的缩影。
今年1-10月,重庆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的去回程货运量和货值比例分别为58∶42、59∶41;从2020年至今年10月底,重庆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去回程货运量和货值比例分别达到54∶46和51∶49,基本实现双向运输平衡。
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不同,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十年,双向运输平衡问题已得到解决。今年,这条通道的关键词是“合作”。
今年1月1日,重庆与成都同时开出中欧班列(成渝)列车。它是中欧班列(渝新欧)、中欧班列(成都)合作创立的全新中欧班列品牌。重庆和成都开始统筹配置成渝每月开行计划,并以统一品牌中欧班列(成渝)对外公布数据。
巴川江介绍,今年以来,中欧班列(成渝)开行数量在4800班左右,位居全国第一位。后续,川渝两地将按照近、中、远“三步走”计划,探索合理高效的市场运营机制,构建统一对外的订舱平台等,共同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重庆其他大通道建设也在有序推进。
长江黄金水道,仅果园港,前三季度货物总吞吐量就达到1588.73万吨,同比增长57.94%;渝满俄开行超过900列;天空通道,前10月,重庆机场完成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17.8万吨,同比增长51%,仅前三季度,完成量已超过2020年全年。
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巴川江表示,随着重庆大通道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重庆将深化与世界的经贸往来,更能有效地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平台开放
海关特殊监管区贡献全市近七成外贸进出口额
今年“双十二”,住在大学城的陈聪购买了一批跨境电商产品。仅过了一天,他就收到了产品。“我一问才知道,这些东西早就放在西永综保区的保税仓库里。”陈聪说。
这得益于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园的跨境电商发展。据了解,在西永综保区内,天猫国际商家达到217个,商品种类7000多种,涉及100多个国家。同时,借助仓库里的智能分拨中心,商品最快可以当日送达。
西永微电园聚焦的不只跨境电商产业。作为重庆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西永微电园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在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园区智能终端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计算机产量突破80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笔电生产基地。借助产业发展,今年1-11月,西永微电园外贸进出口值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16.1%,占全市42.1%。
“综保区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是重庆重要的开放平台,也是重庆外贸进出口的主力军。”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已形成“1个自贸试验区+4个开放口岸+6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封关运行的综保区为两路寸滩、西永、江津、涪陵,目前万州、永川2个综保区正在建设过程中,暂未封关运行)+4个保税物流中心+4类指定商品监管场所”的开放平台格局,数量位居内陆地区前列,其外贸值占全市近七成。
其他开放平台也在百花齐放。
作为重庆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两江新区1-10月外贸额2355亿元,增长33.3%,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其中与国家货物贸易额1638亿元,占比达到70%。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致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名片,截至今年12月17日,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累计签约商业合作类项目159个,金额约250亿美元;金融领域合作项目突破200个,金额突破200亿美元。
多平台发力之下,重庆开放型经济生机勃勃。
今年前11个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204.9亿元,较去年全年高出691.5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11月当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769.5亿元,创月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2%。此外,今年1-10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0.4亿美元,增长9.4%;外商直接投资(FDI)15.7亿美元。
制度型开放
围绕自贸试验区探索联动创新区和协同开放示范区
今年11月初,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十个区域有了一个新称谓——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以下简称联动创新区)。
所谓联动创新区,是指这些区域要积极复制国家层面各批次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全面推广重庆自贸试验区自身的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提升自身开放发展水平。
为何要设立联动创新区?
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说,重庆自贸试验区肩负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重任,目前总体方案确定的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部落实,自主培育了16项改革创新成果,10项在全市推广,1项向全国推广。“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成果,只有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复制与推广,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是重庆积极推动制度型开放的一次生动案例。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贯彻国家部署,重庆通过抢抓国家赋予的机遇,积极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发力。
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重庆主城都市区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同年11月,《重庆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审定同意并印发实施。一年来,重庆实施方案160项试点任务已落地111项,落实率近70%。在试点的带动下,今年1-10月,全市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4.35亿美元,同比增长51.4%。
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重庆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重庆也成为中西部唯一的试点城市。根据要求,重庆服务业开放试点共有86项改革试点任务,主要聚焦金融、医疗、物流、法律等7个重点领域。如今,重庆已经在这些领域取得一定的成果。
比如在金融领域,重庆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业、保险业企业在试点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已受理南洋商业银行重庆分行筹建申请。再如医疗领域,重庆支持平安健康、复星联合健康分别作为外资、内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机构。
另一方面,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框架下,重庆与四川积极开展合作,将推动制度型开放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最显著的,就是协力推动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
近一年来,川渝两地围绕目标、领域、政策、产业、机制和时序六个方面,强化协同合作。比如,川渝商务部门组建专班共同编制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建议稿),目前已由两省市政府联合上报国务院;两地联合签署金融合作备忘录,联合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联合印发示范区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确定20项合作事项共同推进……
数读·重庆对外开放成效
7204.9亿元
今年前11个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204.9亿元,较去年全年高出691.5亿元,同比增长24%。
17.8万吨
1月至10月,重庆机场完成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17.8万吨,比2019年同期增长39%,同比2020年增长51%;仅前三季度,完成量已超过2020年全年。
1588.73万吨
前三季度,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区货物总吞吐量1588.73万吨,同比增长57.94%。集装箱量32.91万标箱,增长36.51%。商品滚装车发运60.63万辆,增长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