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建设“两高两区”,带动“两群”发展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4日9时讯 当前,两江新区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如何围绕“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取得突出成效,还将采取哪些新举措?就上述相关问题,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对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蔺进行了专访。
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两江新区推进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有何重要意义?
罗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也是我国“十四五”及更长时期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两江新区成立十周年之际,重庆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推动两江新区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两江新区要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向我们提出更高目标要求,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两江新区的信任和重托。
引领就是要走在前、作表率,示范就是要当标杆、当样板。建设“两高两区”是两江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行动,是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应有的使命担当,是两江新区扮演好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主力军”角色的应有之义,有利于更好发挥国家级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要素集聚力、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开放引领力、城市带动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在推进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方面取得哪些显著成效?
罗蔺:一是综合实力强。GDP多年在我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第4位、占全市约15%,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区县前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21%、12.4%、14.4%、17.9%。
二是产业能级高。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形成汽车、电子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汽车产业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电子产业加快研发创新和补链成群,现代服务业持续提质增效。百亿级龙头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8家。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达50%以上。
三是开放环境优。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门户,区域辐射带动力增强,是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承载区,拥有果园港、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悦来国际会展城、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等战略性开放平台。承担了国家安排的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近20项试点,打造了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以及中德、中瑞、中意等多个国际合作产业园。外资企业数量及注册资本全市领先,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约30%,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占全市50%以上,跨境电商交易量占全市66%。
四是创新动力足。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双核心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两江协同创新区、礼嘉悦来智慧园三大平台。两江协同创新区引进国内外一流大学、大院、大所37家,“硬核”科研团队90余个,礼嘉悦来智慧园打造“智慧生活的一天”等实景体验,成为“永不落幕的智博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快、规模大,“创客两江汇 创新两江行”氛围浓厚。
五是城市面貌新。从园区变城区,城市形象焕然一新,智慧之城成为靓丽名片。建成区面积达到3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7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0.6%。鱼复、龙兴、水土三大新城实现“产城景”深度融合,高起点打造寸滩国际新城,照母山、金山片区商业氛围浓厚,礼嘉智慧天街、光环购物公园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先后投用。截至目前,已建成城市公园121个,建成区绿地率32%、绿化覆盖率42%。
六是民生保障好。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4倍。集聚了一批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成功创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学前教育公办率提升到53.9%、普惠率达82.4%、毛入园率104%,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建成保障性住房1300万平方米,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两江新区将如何助力主城都市区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大都市?
罗蔺:一是大力推进国际化。持续提升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型经济能级,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做大做强果园港等开放平台,建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等国际合作载体,加快建设寸滩国际新城、龙兴国际足球场等城市新地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核心承载区。
二是大力推进绿色化。坚持把城市融入自然、把自然引入城市,深入实施“公园长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好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打造“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高品质生活新空间。坚持绿色发展,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部署,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以建设产业功能区实施“链长制”为抓手,推动产业集聚集群。
三是大力推进智能化。用好智博会永久会址优势,汇聚全球智能要素,打造智慧之城。高标准建好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等产业链条,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依托鱼复、水土、龙兴等产业新城打造智能产业集聚区和智能制造创新走廊。以礼嘉悦来智慧园为示范,深化拓展“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推进全域一体化示范应用。
四是大力推进人文化。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培育现代、开放、时尚气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增强城市软实力,让城市充满人情味,让市民更有幸福感。加强多功城考古遗址等历史遗迹保护,依托两江国际影视城、龙兴古镇、园博园等优质文旅资源,营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未来两江新区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带动“两群”发展?
罗蔺:两江新区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工作部署,强化引领带动、当好标杆示范,以产业协作为引领,全面推进重大战略、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领域合作,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
在带动渝东北城镇群方面,深化与万州区对口协同发展,进一步强化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人才协同,建好万州(两江新区)绿色智造赋能中心、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等合作载体,推动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引导其延伸链条,拓展市场。统筹推进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加强智慧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协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共同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在带动渝东南城镇群方面,加强与黔江区、武隆区等区县深度互动。发挥两江新区产业优势和武隆区页岩气、电力、生态等资源优势,围绕头部企业补链、强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共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共同争取和加快推进武两高速、渝湘高铁、都市快轨等项目建设;共同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共同组织招商推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