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会客厅 | 创新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生命线——专访重庆市曲艺团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永雄
重庆市曲艺团作为西南地区成立最早的、综合性专业化的曲艺艺术表演团体,近年来重庆市曲艺团在弘扬传统曲艺,传承民族风格和巴渝乡土韵味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在促进院团改革发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和高科技工具方面,又作出了怎样的创新? 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专访了重庆市曲艺团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永雄。
谈亮点:累计荣获“曲艺牡丹奖”、“五个一”工程奖、“群星奖”等高达数百项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作为西南地区成立最早的、综合性专业化的曲艺艺术表演团体,重庆市曲艺团在弘扬传统曲艺,传承民族风格和巴渝乡土韵味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陈永雄:我们重庆市曲艺团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重庆曲艺队,算得上是重庆的“老字号”文艺院团了。在60多年的院团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工作导向,始终坚持“出人出书走正路”的艺术追求,始终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各个时期积极发挥“文艺轻骑兵”的特殊宣传作用,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贡献。
——60多年来,我们创作推出了四川清音《花园跑马》、四川扬琴《探亲》、四川盘子《想红军》、清音表演唱《搬上新居迎太阳》、谐剧《台上台下》、曲艺剧《雾都明灯》《月光下的水仙》等一批喜闻乐见、经久不衰的优秀曲艺作品。荣获了原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文华新节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全国及省部级奖项70余项次。
——60多年来,我们培养了如中国评书评话名家徐勍、巴蜀十大笑星、著名谐剧艺术家凌宗魁、中国著名打击乐演奏艺术家王毅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行内专家,以及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刘靓靓、袁国虎等一批中青年骨干人才,累计荣获“曲艺牡丹奖”、“五个一”工程奖、“群星奖”等在内的各类奖项高达数百项。
大型曲艺《月光下的水仙》
——60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对传统曲艺的传承和保护,系统性地开展了各曲种艺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申报工作。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车灯、四川评书、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先后申报并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四川盘子、相声、谐剧成功入选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谈改革:九大举措 助力国有院团文化体制改革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你认为国有文艺院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任职重庆市曲艺团以来,在促进院团改革发展上采取过哪些措施?
陈永雄: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国有文艺院团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主阵地,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是我们的重点任务,创作高质量文艺作品则是我们的生命线。因此,我认为国有文艺院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艺术人才和艺术作品,因为院团只有以不断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为宗旨,才能持续激发院团的内生力,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全国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浪潮中站稳脚跟。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的感受蛮多的:因为我来曲艺团之前,我是在市文化旅游委负责文化产业和招商引资工作,对艺术方面的工作接触不多。所以我到曲艺团之前我就做了充分的调研,并在到任后结合实际对院团的改革工作做出了有效尝试,目前看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在改革上面的干的几件事:
干的第一件事是强化顶层设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来曲艺团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院团实际,研究制定了曲艺团中长期艺术创作规划、人才发展规划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确保改革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
第二件事是优化内设机构。我们将职能相近或职能交叉的原有的几个队室,合并成现在的一个“艺员管理部”。同时撤销原有的艺术营销部、市场部,将其相关的职能并入现在职能相近的“宣传营销部”。以此消除内设机构职责交叉、与市场对接不紧密、管理效能不高等问题。
第三件事是进行制度改革。我们在充分调研各市级院团制度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人社专家、人力资源专业机构给出的专业建议,制定出台了一套符合院团实际的人力、管理、演出、财务等系列制度,目前相关制度已在实际工作管理中产生成效。
第四件事是创建艺员机制。我们将原有的任务下发式排练演出机制调整为需求反馈式,引导员工化被动接受为能力主动提升,搭建了“平时有得练,上台有得演,展演有机会”的艺员管理机制,大力激发了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第五件事是加强创作扶持。我们先后成立了院团艺术创作专委会和艺术创作基金,以此加大对艺术人才和作品的扶持力度,并按照“筹备一批、成熟一批、打造一批”的基本原则,落实好政策和经费保障措施,通过此举我们的作品产量和质量逐年得到了大幅提升。
第六件事是打造“山城书场”品牌。我们立足曲艺团下属山城曲艺场演出阵地,对剧场进行了空间改造、内容优化和提档升级,首创了山城曲艺场“天天演”活动品牌,打造了文旅融合剧“记艺山城”、“嘿有梗”曲艺脱口秀、“山城轶事”曲艺专场三个驻场演艺品牌,建立了重庆首个非遗声音大数据中心。山城书场2021年开业至今,已开展演出活动200余场,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未来有望打造成为曲艺“粉丝”集聚地和一张富有重庆文化底蕴和旅游特色的文旅新名片。
驻场文旅剧《记艺山城》
第七件事是建立艺术专家智库。我们尝试将曲艺团退休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智慧聚集起来,通过发挥他们的艺术余热,引导他们广泛参与到曲艺团“非遗传承保护”“师带徒”教学中工作,为单位的艺术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提供了智囊团作用。
第八件事是加强非遗保护利用。我们立足曲艺团国家级非遗项目,借助地方政府力量,在丰都南天湖旅游度假小镇建立了首个重庆曲艺传习基地,旨在探索建设以“非遗+展演,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文创”为一体的综合性非遗体验基地。该非遗传习社于2021年6月投入使用至今,已开展非遗展演、研学活动300余场,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间接创造经济利润500余万元,成为了南天湖成功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文化特色区。
第九件事是转变市场思路。我们将市场的眼光由主城放眼到全市各区县,思考探索了由单一的演出方逐步向综合性演出服务供应商的身份转变,建立了从活动策划、节目编排、舞美工程到现场执行的项目全链式服务团队。先后成功承办了第四届FINA世界跳水大会开幕式、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式、第五届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丰都南天湖冰爽啤酒露营音乐狂欢季开幕式、重庆市特殊艺术巡演等数十个大型活动项目,以高规格的项目完成标准,在行业内积累了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单看2020年,即便深受疫情影响,我们曲艺团完成的商业性演出仍然高达300多场,覆盖观众8万余人次,创造收入达575万元,在全市文艺院团中处于领先位置。
谈创新:首创全国首个非遗声音大数据中心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创新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生命线,如今已经跨入了科技高速发展时代,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和高科技工具方面,我们作出了怎样的创新?
陈永雄:回答本问题前,我想先引用一些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指出,早在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在这其中,数字文化产业不仅同样实现了快速增长、也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数字经济类型。《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促进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深度应用,丰富乡村旅游、遗产旅游体验。”。由此可见,数字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将是一片蓝海,我认为我们传统文化艺术也可以在其中分一杯羹。
为此,我们曲艺团立足于现有的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依托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探索通过声音历史展现、数字化声音科技互动传播及数字声音景观文化再现等技术手段,首创了全国首个非遗声音大数据中心。该非遗声音数据中心于2021年4月在曲艺团下属山城曲艺场完成首期建设,初步实现有声非遗项目的数字化展示功能,为市民游客带来了新奇的非遗体验。目前,非遗声音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工作得到了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的大力支持,计划将非遗声音大数据中心下一阶段的建设工作落户区县,建成后将实现重庆全域有声非遗项目以大数据进行共享互联和场景交互应用。我相信,该项目后续如果能在全市乃至全国进行推广运用,消费者需求必定成数量级的增长,也势必会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为重庆文化产业注入更多经济活力。
谈发展: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构建以演出为中心的院团运营机制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重庆市曲艺团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陈永雄:明年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同时也是我们曲艺团的建团70周年庆。我们将立足曲艺本体,着力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持续抓好艺术创作演出。一方面我们将着重创作推出方言剧《疾风知劲草》《书月楼》、四川清音《大美重庆》、四川盘子《重庆小面嘿》和相声表演唱《渝味儿》等一批主题文艺作品。另一方面我们将开展曲艺团历年优秀原创(保留)剧目巡演工作,重点放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作品上,以此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建团以来我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院团新气象新风貌。
第二,持续抓好艺术人才培养。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通过开设曲艺理论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建立人才双向交流实践基地等方式,有效提升曲艺艺术普及教育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另一方面我们将联合重庆艺术学校恢复开办曲艺班,从2022年起,我们将通过自筹方式,筹集首期教学资金40万元,用于首届曲艺班的招生培养工作。这是自2000年重庆艺校取消曲艺班后首度恢复招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长远打算,从根本上解决曲艺团日益凸显的人才断层问题。
第三,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文化旅游委关于委属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委属企业管理办法,深化公司内部机制建设,完善公司机制体制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充分发挥国有文艺院团宣传喉舌和业务中坚的功能作用,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第四,探索构建以演出为中心的院团运营机制。演出是舞台艺术的核心环节,也是检验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成效的关键指标。我们曲艺团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以演出为中心促进院团改革发展工作:1.处理好演出与受众的关系,实现受众导向具象化。演出市场中的产品,其生产的最终完成阶段,即舞台演出,是与流通、交换同时进行的。艺术的价值最终在受众端实现,因此必须处理好演出与受众的关系。2.处理好演出与创作的关系,实现创作演出一体化。演出是创作的出发点,也是归宿。院团的演出收入有限,虽有整个演艺生态的问题,但就院团自身而言,一是相当一部分的剧目质量不够高。二是运营能力比较弱,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创作和演出的“割裂”。如抓创作的不管演出,管演出的在创作过程中基本不参与。这时候,项目负责人这个“角色”就显出其必要性,培养和使用有能力的项目负责人,有利于化解此类矛盾。3.处理好演出与人才的关系,实现人才锤炼实战化。艺术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而推动人才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是演出实践,要在一场场演出中不断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4.处理好演出与市场的关系,实现艺术营销专业化。目前各院团的主创、主演通过引进“外援”完成“项目”已不少见,但营销人才几乎不可能通过外借解决。此外,现在经常讲的营销,其实际做法往往只是推销和促销,营销理念和营销人才素质都需要进一步提高。5.处理好演出与品牌的关系,实现品牌建设系列化。剧目和特色,是成就院团品牌的关键。一个优秀的剧团不仅要有自己的品牌剧目,还应有自己的艺培品牌、活动品牌、服务品牌、文创品牌,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剧团品牌。